蔡琰 臧國仁: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14)

四、敘事傳播之內涵兼具理性與情感

無論何種類型,從新聞報導到廣告敘事,傳播內涵總在有意無意間傳達著生命經驗與情感因而具有生活實用知識價值,從簡單的選擇到重要的決策皆能提示也引導著人們的行動(汪濟生,1987;LeDoux, 1996/洪蘭譯,2001)。

若借用 Leo Tolstoy(托爾斯泰)之語,敘事總是「傳達著具感染力的情感」(引自 Banach, n.d., 2015)。這種情感不僅是聽、說、讀、寫的符號運用與解讀的苗圃,更是人們選擇從事敘事的理由。依 Langer(1953/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1991),敘事應是情感的外顯符號形式;傳播內容亦不例外。

事實上,情感的構成因素從個人到文化,從神經生物學到社會學, 基於遺傳也基於學習。重點是,情緒與理智對敘事的重要無可忽略,有感而發的敘事比比皆是(董健、馬俊山,2008,頁 82-83),而理性與情感均應是敘事傳播的基礎:「…實驗不僅大幅修正了將決策限制於理 性範圍的主流理論,更根據情緒在決策與看似理性的選擇中不可或缺的事實,建立了新的理論:情緒與理性並非兩個互不相容的腦部功能,相反地,兩者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係」(Frazzetto,   2013/林肇賢、劉子菱譯,2014,頁 39)。

自從 C. A. Darwin(1872)率先研究情緒以來,理性與感性曾是兩個不同世界,人們多認為左右大腦分別職司理性與感性,各自擅長邏輯語言推理分析或創意與想像。但依 Frazzetto(2013/林肇賢、劉子菱譯,2014,頁 33),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已經挑戰了左右腦相互競爭的理論,認為大腦理性與感性的分界其實並不相斥。

不僅如此,Frazzetto(2013/林肇賢、劉子菱譯,2014)也曾提醒除了喜怒哀樂愛欲憎等基本情緒外(參見 Ekman, 2003/易之新譯, 2004),尚有許多其他情感如蔑視(contempt)、羞愧、罪惡感、窘迫( embarrassment )、畏怯( awe )、趣味、興奮、成就感( pride in achievement)、慰藉(relief)、滿足、快感、享受、愛、焦慮等,都是人們喜愛講述/聆聽故事的理由,也是人們同理故事並接續與他人互動的原因,反映了凡動人之敘事皆必有傳達情感功能。

陳秉璋、陳信木(1993,頁 247-248)曾經引述康德之言,「社會乃是矛盾、對立與衝突的和平共存體」,進而認為人類社會生活互動的結果產出「人文情感」,以致長期累積社會生活後常轉化其為「共識性的社會情感」並形成社區(群)。兩位作者指出:「任何以這種特殊共識性社會情感為依歸,再配合獨特的歷史事件與社會情境,最後,以智性想像的形式或形象,於以表達、表現者,就成為我們所謂的人文或社會文藝—譬如,中國古代的《詩經》,希臘或羅馬時代的史詩,以及古代流傳的遊唱詩人的作品等等」(陳秉璋、陳信木,1993,頁 253)。

 

Views: 1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