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保護才能~寫作界口耳相傳的“寫作聖經”(11)

重塑“70後”

以一代人的出生年份命名這代人的寫作,“七十年代以後”的提法本來是可以質疑的。尤其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國寫作者,與上幾代作家以政治生活為主的單一的成長背景相比,經濟改革之後五彩斑斕的社會生活使得他們的寫作無論是關心的話題、關涉的生活和寫作方式,還是面對寫作的心態和寫作追求乃至價值取向和審美傾向,都難以找到一個較為集中的共同點。或許正是這種“尋求共同點”的艱難,以這代人的出生年份命名這代人的寫作才成了無可命名的命名。經由幾家雜志兩三年來不遺余力地分別以“七十年代以後”、“七十年代女作家專號”等欄目刊發大量的作品,以及媒體的熱心炒作,現在,“七十年代以後”已至少成為一個語言事實。

事實上,在文壇推出“七十年代以後”更早一些時候,1996年2月出刊的南京民間文學刊物《黑藍》最早明確提出了“七十年代以後”作家群的概念。但是兩三年來的事實證明,文壇推出的“七十年代以後”與《黑藍》呈現的“七十年代以後”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目前眾所周知的“七十年代以後”的寫作現狀正是前者。我們發現,文壇推出的“七十年代以後”使得這一命名有以下兩大特點:一、女作家的數量遠遠大於男性作家,女作家的作品數量更是多得驚人;對作家性別的責難本身是可笑的,然而我們的責難正是出於我們對文壇在呈現“七十年代以後”女作家時進行了刻意炒作的發現。二、以一些女作家為主的“時尚女性寫作”嚴重遮蔽了“七十年代以後”創造、真實、藝術和美的文學的創作。由此,目前“七十年代以後”的命名實質上完全被“時尚女性寫作”的現實所替代。

重塑“七十年代以後”:創造、藝術、真實、自由、思想和美的文學創作,以及獨立的精神世界和深刻美好、觸動我們心靈的文學理想的追求,應該成為我們苛求“七十年代以後”寫作的主要原則;性別、名氣、是否公開發表過作品、地區、作品的篇幅、體裁都不應該成為限制的標準。本著“文學與年齡無關”的認識,我們甚至不該拒絕出生年份接近1970年(如1968、1969年)的優秀作者。我們對文學群體的劃分應該首先取決於寫作者面對文學的態度、對文學理想的追求、他們的文學原則以及精神氣質的相似與否,而不應該繼續輕易而簡單地依賴於時間的概念。

重塑“七十年代以後”:我們期盼中國文學深層意義上的獨立。我們渴盼中國文學從此逐步脫離政治、改良、社教、道德、宗教、文化、功利、野心以及時尚的左右,首先回到文學本體的建設。同樣,我們並不抵制“意識形態的”、“道德改良的”、“知識分子的”文學,我們只是認為“文學性”、“藝術性”應該是文學的首要特質;而後者長期以來幾乎從未得到中國文學界乃至作家的健康重視。

重塑“七十年代以後”:我們盼望通過此次行動,集中而健康地體現“七十年代以後”不為時尚左右的真正文學藝術創作的真實面貌。

Views: 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