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生命被語言所捏塑的諧趣
美國大學最好的語言教學方法之一,是在強化性的語言集中訓練期中,讓學生簽署“語言誓約”——發誓在集中學習該種語言的一段時期內,不能用母語(英語)而只能用所學語言做日常的生活交流。這一方法,最早是在被稱為美國外語教學的“黃埔軍校”的明德大學(MiddleburyCollege)九個語種的暑期學校語言強化班發明並推廣的。每年夏天,因為妻子在那裏任教的緣故,我總有機會在那裏和生活在“語言誓約”中的、進入另一種非母語的語言角色裏的美國孩子們打交道,見聞了許多與語言有關的有趣故事。因為學生和老師都必須全程使用中文,我們便常常會忘記了:日常交往中這個說著“你好!”“謝謝!”的“李明”和“王剛”,其實並不一定就是那個說英文時候的“大衛”和“湯姆”。
除了語言程度的限制之外,附麗在語言中的文化歷史、道德規則和行為習慣等,會不知不覺地成為一種仿若空氣和血液似的潛意識、潛規則,流蕩在整個學習的氛圍裏,制約著、更易著這個學生的言談舉止乃至行為個性。以至兩個月的強化訓練下來,學生已經在一門全新的語言裏生長出一個全新的自我而不自知了。
有趣的事情就發生在暑期課程結束,“語言誓約”失效的那幾天內。幾乎每年夏末,我都會聽見學生們這樣抱怨:我和xxx已經不是朋友了!做不成朋友了!“為什麽?…‘因為我發現,我完全不認識他(她)了!”原來,在離校前幾天,沒有了“語言誓約”的約制,這些美園孩子開始哇啦哇啦大說英文,紛紛回覆了他們在英語母語裏的身份原形,本來在中文言說裏早已彼此熟悉的那個“自我”和“他者”,一眨眼之間,全都成了陌生人了!
——怎麽這個說中文時候的謙謙君子“李明”,一說起英語來,就變成這麽一個滑頭討厭的“湯姆”?
——她說中文的時候我愛上了她,她一跟我開口說英文,就把我嚇跑啦!
——不行,我們是在說中文的時候交的朋友,如今在英文裏,得重新再認識一回,再交一次不同的朋友!
——哈,你們中文老師像是魔術師.看你們都把我們變成了什麽樣的人啦?
……如此等等。每年夏天,我都要經歷這樣一場“語言震撼”,體味這種語言轉換中的“魔幻現實”。
人創造語言、使用語言,同時又被語言所“使用”、所創造,從維特根斯坦、索緒爾到海德格爾,現代西方哲學的各派宗師對此都有過很多論述。我卻是在自己日常的雙語經驗中,領略到此中玄奧的。語言對生命情境、存在情境甚至人的個性、品格的捏塑與重塑,其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就是我以往從沒有這麽清醒意識過、思考過的。
說到“雙語”,其實我在自己的漢語人生中,本身就是個“雙語角色”。我早就發覺,在說“國語”——普通話,和說粵語——廣東話時,自己是兩個不同的“我”。前者(“國語之我”),更“雅致”些也更“公共”些;後者(“粵語之我”),更“世俗”些也更“私己”些。每回返粵探親,我跟親友呱啦呱啦說著廣東話,妻女每每就會用陌生奇異的目光打量著我,發現我好像忽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最有趣的是,因為在北方生活多年,在家中和妻女日常也使用北方語言,身上漸染“北人”習氣做派而不自知。如今,我常常在進出廣州的商店、飯館時,還沒張嘴,服務員就會主動卷起舌頭跟我咕嚕普通話。我開口說母語,反會讓他們吃一大驚。這說明,在我的廣東鄉人看來,鄙人早已被“北佬話”改造、捏塑得“不成樣子”啦!
自然,進入一門語言越深——比如我在耶魯多年教授的都是高年級中文課程,接觸的都是學了四五年中文,已經可以讀魯迅、茅盾和莫言、王安憶的美國學生,這種語言的制約和捏塑作用就更加明顯,簡直到了“一語定終生”的地步了!這些年來我最得意的那幾位“高足”,不但學了中文以後整個改變了自己的專業方向以至人生走向,往往去了一趟中國回來,甚至連日常的言談舉止、眉眼表情都似乎“脫胎換骨”了,愛說“您請……”,敢吃皮蛋了(英文叫“千年蛋”,被認為是最匪夷所思的中國食品),哈,簡直快要變成“雞蛋一族”(白殼黃心)了!
以往討論在美國出生、長大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華裔美國人)有過“香蕉族”的說法(“Banana”,即黃皮白心),沒想到,隨著中文熱的遍及全球,我日常生活、工作的環境中,身邊竟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雞蛋族”!
事實上,這個“雞蛋族”(“Eggs”)的說法,是最近圍繞一本討論亞洲文化的熱門書TheAsianMystique(一譯:《亞洲神秘面紗》)的中心話題之一(至於“雞蛋族”的“原創權”,則不得而知)。此書作者,前《亞洲商業周刊》的資深編輯帕斯索(SheridanPrasso)女士,曾經在亞洲幾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工作和生活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對亞洲社會不同的傳統文化和現實情狀都有很深的了解。她寫此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打破西方男子對於東方女子的刻板印象和神秘迷思,而進一步把他們帶入今天亞洲的真實世界裏。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