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仁繽·論洪席耶的黑格爾觀察:街上小乞丐的審美(10)

四、哲學、審美下的不同藝術

 在前一部分,談「過去」、談藝術繼承自由呈現於我們面前,並反思「當下」的繪畫再也沒有能力乘載自由的理念,大體上,也就走向黑格爾所提的:體現自由的任務將交棒於浪漫主義的作家。不過,在討論理念實踐的最後一部分,洪席耶認為黑格爾不僅勾勒出浪漫時期藝術終結的史觀,他同時看向未來:年輕小乞丐的觀賞經驗:

「在奧林匹克諸神之中,他既看見穆里略畫中的快活小乞丐,也發覺拉斐爾所畫的神秘男子,他因而預測他們那無法限定的未來: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擁有一切的可能,對他們這樣的年輕人,什麼都可能發生。」35

 就以上的摘要裡,洪席耶指出黑格爾之所以能瞥見小乞丐的無動於衷,也不再是基於哲思的理由,而是「審美」。這部分,即是本文試圖探討的最後一段,並作為洪席耶的結語。

 有別哲學面向的藝術終結史論,當黑格爾發現醞藉於小乞丐的未來,洪席耶更說出,這個想像的原形將透過特殊的感性機制展示理解的自由;也是就這個層次而言,審美將確保藝術的新世界,勝過於哲思下的藝術只得停留於過去。舉例而言,路邊小乞丐的意象不僅只停留於十七、十八世紀的風俗繪畫,「它也體現於十九世紀的七月巴黎革命,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畫下拿著槍的小男孩,亦或是雨果(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筆下的男童 Gavroche,打擊共和體制的貪腐。甚至來到二十世紀,沒有革命經驗的導演布列松(Robert Bresson, 1901-1999),拍下自由的女英雄 Mouchette……。」36

透過這些例子,洪席耶明確說出黑格爾審視之下漠然的小男孩,不僅保存了荷蘭自由,同時,這個原形將以不同形式體現於未來的藝術作品之中,這即是審美之下的藝術與其所作所為。

依循以上的論述,洪席耶也就鋪陳了黑格爾對過去、現在、未來,三個不同階段的藝術;同時,三個不同的層次也反映出黑格爾思索藝術的不同方法。就前兩者,黑格爾透過哲學上的辯證,處理藝術經驗與理念的相應效果,闡述藝術作品生成與其歷史環境間的關係,大體上,也就讓其理念保存於藝術性形式並成為過去。有別於此,洪席耶提到「審美」的價值在於重啟哲學的終結宣稱:

「藝術之所以為美也來自於藝術和美麗地的分離,並被發現於小說家的社會喜劇、畫家筆下的新都市娛樂、假日休閒。」37

 就這個層次而言,黑格爾的藝術觀不僅只是朝向藝術自主性的解放,它更是朝向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重新思索;更根本地,它甚至反思劃分彼此的必要性。

 大體而言,透過哲學建構分類,其實也就默許了藝術哲學其中所醞藉的絕對價值。然而,審美不做區分,而只是從既有的材料之中,找尋那些來自生活的藝術,同時,它也確保藝術的新領域。所以說,洪席耶認為黑格爾在這個小男孩身上找到新的方向,這個新方向不再朝向藝術是感動人心的前提,而是藝術的美只需要藝術和美麗地區別,這個層面即是洪席耶指出黑格爾的小乞丐魅力之所在。

肆、結語

 洪席耶思索有其考古式特性,關鍵不在於史料呈現,而是這些事實背後必定有權力分配的流竄,就像傅柯的「疊層」概念;洪席耶旨在揭示這一層層的屬性,還原黑格爾的思考源頭。以上,兩個大母題與六個子題,緊扣洪席耶書裡的分析;最後,並強調洪席耶抽離出黑格爾思索裡,納入自身美學的區塊。本文發現,洪席耶試圖將黑格爾的(在十八世紀才出現的藝術性空間裡)藝術經驗,納入美學革命之後的「審美」思索。其分析並透過以下互相牽制的母題開展:(1)黑格爾的藝術經驗與藝術新領域,(2)黑格爾的理念。

 首先,洪席耶透過繪畫解放史的考究,理解藝術如何成為一個新領域的過程,並透過社會共和主義所設想的藝術作為這種思維的例證。其中,他卻也發現這種人文藝術成為藝術新領域的悖論。一方面透過史料的爬梳,藝術新領域出現的契機在於,它將繼承自由人民的理念,藝術性空間的出現旨在組織人民繼承的理念。另一方面,這種社會共和主義的邏輯卻也忽視了繪畫自身的藝術性。洪席耶指出,黑格爾即是在這種疊層的環境之下產生其思考。

35 「For this Olympian adolescent tat he has composed with the mixed traits of Murillo’s little beggar and the enigmatic young man of ‘Raphael’, he predicts a future that is just as unlimited as it is undermined: one can expect anything from this young man, anything could come of him.」Jacques Ranciére, Aisthesis: Scenes from the Aesthetic Regime of Art, 35;朗西埃,《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頁 48。

36 整理自洪席耶的材料,參見 Jacques Ranciére, Aisthesis: Scenes from the Aesthetic Regime of Art, 36;朗西埃,《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頁 49。

37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art and the beautiful, necessary for the beauty of art, w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by the novelists of social comedy and the painters of new urban entertainment and Sunday outings (…).」Jacques Ranciére, Aisthesis: Scenes from the Aesthetic Regime of Art, 36;朗西埃,《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頁 50。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