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煒《走進耶魯》第10章 校園思見 (17)

再說“常識”、“事理”與“學理”

用佛家一語,或許,寫專欄的散漫文字,恐怕切忌“帶相”吧。我決意擺脫既定的主義概念框架,而只從自己的日常真實的生活感受出發去構築自己的言說世界,其實這並不意昧著,我只重“事理”而蔑視“學理”,拒絕任何主義“概念”而只依憑日常的經驗常識。說實話,我對今天諸般玄奧的“後學”其實並無固定成見,我其實反而是時時喜讀那些術語新穎、見解新異的文字的。知識學理上的斑斕本身就是一種魅惑的景觀,而概念拼圖式的智力遊戲也是有閱讀快感的。況且我也註意到許多見解確實“手執真理的一端”,即便只是“一端”(哪怕僅為“一得之見”呢),也是需要正襟危坐視之的。只是有時讀罷掩卷,會有《紅樓夢》中的“甄士隱”(真事隱)之感——只覺滿眼碧翠而腳跟虛浮,“學理”炫麗得遮掩了“事理”,思考的基點便有“一腳踩空”之感。我便渴望,能讀到在相關問題上從真實的“事理”出發去構築“學理”立場的論說文字。

比方,信息科技時代的人文環境和人情隔膜的問題,曾讀到余英時和李亦園教授在台灣東吳大學一個關於“科技時代的人文傳統”的對談,余英時先生如是說:“這是科技主導、掛帥的時代,科技把我們的每一個面都主導住了,但我們不能因為科技主導,而開始反科技。科技研究與現代技術為人類帶來許多生活便利,有很多正面的東西,相形之下,人文研究則有一種被冷落的現象……”(見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年9月9日)余先生進而從人文研究缺乏正面建樹、遠遠落後於科技發展提出許多自省式的思考,從傳統的“禮”、“修身”的蛻變到西方的“專業”、“科目”的分工造成的影響,去具體追溯當今人文發展滯後的原因。這樣的議論言說,沒有排空放炮的轟鳴震撼,卻有面對真實、鞭辟入裏的具體質感,可觸可感,也可按可索,竊以為正是建立在堅實“事理”基礎上的“學理”文字。

又如,關於“全球化”與中國自我定位的話題,曾經在知識界引起過至今仍眾說紛紜的議論。許多反對中國融入“全球化”、加入WTO的批評文字,以相當雄辯的“學理”和大量資料數據立論,讓人肅然有所思,卻又茫然無所措(不過我認為許多意見確實也“手執真理的一端”,這樣的討論是非常有意義的)。

最近,讀到劉再覆先生在香港“中國文化與全球化”研討會上的一個發言,開宗明義說道:“中國進入世界經濟結構和參與全球化的過程,是一件好事。我作此明確的判斷,不是不知道全球化可能帶來三種負面效果:社會的變質、生態的破壞和人心的黑暗。但是,這些問題既會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發生,也可在全球化過程中解決。……我支持全球化,考慮的中心不是國家的榮耀,也不是文化的榮耀,更不是知識分子的地位,而是人民的福祉,是多數中國人如何過好日子。(參與)全球化是中國人謀求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這樣明白曉暢的“事理”基礎上,劉再覆再具體進入“學理”性的闡發: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肯定“欲望的權利”與加強對“欲望的制衡”。(見《明報月刊》2002年5月)

這裏無意展開“科技與人文”或“全球化與中國”等相關問題的討論,況且余、劉先生的看法也僅止一家之言,也只是“手執真理之一端”。我特意摘引一二,其實是因為從二位學界長者的言論中看到一種平實面對事實、問題的言說風格,也是為了“借他人之酒杯澆一己之塊壘”——理清自己立論言說的理路:如何面對常識,面對真問題,面對真實的歷史與社會的經驗感受,從“事理”出發去構築“學理”的命題、框架,同時吸納各方智見。我這樣說,是因為想到前述的那個“邏輯自洽”之疑。最近在網絡上讀到許多在“學理”上雄辯滔滔,在“邏輯自洽”上絕無問題的高言大論——可以旁征博引福柯、德裏達、薩義德、詹姆遜等“反霸權”、“反殖民”之“大師之言”,從“學理”上肯定“文革”“鞍鋼憲法”與“五七指示”,進而肯定“反帝防修”、“上山下鄉”與“五七幹校”,再進而肯定“階級鬥爭為綱”、“繼續革命”、“七八年再來一次”與“全面專政”!

這樣的“邏輯自洽”真是令人悚然心驚:原來,雖然“事理”不能代替“學理”,但“學理”卻不可以離開“事理”。正如“常識”不能代替理論思考,但任何理論思考決不能離開“常識”一樣。那些遠離經驗真實、常識事理已經十萬八千裏的“邏輯自洽”與“學理”轟炸,是可以把簡單明白的經驗事實推到一種如此荒謬的“理論語境”的——文風與學風的炫然誇飾,原來是要從“手執真理的一端”,過渡到“重蹈謬誤的全部”的啊!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