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引言:透過食物的“眼睛”
食物在人類社會中占據顯要位置,不僅關系到健康、營養、生命的範疇,而且與文化建制、社會規則、權力結構有密切的聯系,激發人的情感、欲望和想象,是物質文化和商品文化的綜合。這方面的研究所在多有。 生態人類學家安德森指出,中國人使用食物來判別族群、文化變遷、歷法、家庭事務以及社會交往;幾乎所有的商業交易、家庭拜訪、宗教事務,都在合乎禮儀的宴會和食物供奉中進行;作為社會地位、禮儀地位、特殊場合及其他事務的標志,食物已不全是營養資源而且是一種交流手段;中國食物的覆雜精巧大多歸功於食品在社會體系中獨一無二的地位。 香港在1842年因為淪為英國殖民地而首次出現在國際舞台上,過去兩個世紀以來英國、歐洲大陸、中國的政治事件決定性地影響香港的發展進程。 隨著二戰後香港的恢覆重建,經濟騰飛,回歸中國,香港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消費主義蓬勃,成為著名的購物之都、美食天堂。
從先秦到明清,飲食作為物質和象征占據文化實踐的中心,產生政治、社會、道德的涵義,飲食書寫乃文學的大宗,陶潛、李白、蘇軾、張岱、《金瓶梅》、《紅樓夢》等作家作品,無非犖犖大端,吸引了中西學者的注意,成為學術會議的主題和期刊專欄的題目。香港飲食文化興旺發達,借助文字和影像等媒介,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就飲食文學而言,梁秉鈞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被李歐梵譽為“詩人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詩人”。梁氏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寫詩。
在1970年代,梁氏就注意到文學與飲食文化的關聯,針對奧哈拉和陳映真的作品,寫出了兩篇觀察敏銳的評論。從1997年開始,他有意識地書寫有關食物的詩,對食物充滿了誠意、耐心和讚美,這種關懷延續到2012年。他寫的食物詩,講究節奏韻律,配合歌舞、音樂、裝置藝術,展開跨界對話。
從1997年開始,梁與李家升聯辦以食物為主題的詩與攝影展,在多倫多、香港、東京、慕尼黑舉辦,用食物探討文化歷史,回答與“九七”有關的種種問題。1998年,他的英譯影像集Foodscape(《食事地域志》)出版,關於這件事的緣起,他說:“因為食物在日常生活里不可少,具體又多姿多彩,在種種人際關系和社會活動中都有它的位置,顯示了我們的美感和價值觀,連起偏執和欲望;雖然過去嚴肅和高雅的作品不以它入詩,對我來說卻實在是想反覆從不同角度去探討的好題材。所以便有了《食事地域志》組詩和後來的食物詩。”
2000年,梁氏出版新詩集《東西》,包含14首與食物有關的作品。2002年,梁氏親身參與劉小康策劃的裝置藝術展“亞洲的滋味”,八位亞洲藝術家創造八種最能代表他們國家菜色的食物盒子,梁氏寫詩放在盒內,探討食物與文化的關系。2003年,梁在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辦“食物與城市”攝影展。次年,他與李家升、陳敏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合辦“香港食境詩:文字圖像裝置”展覽會,包括新詩、攝影、裝置藝術。2005年,梁在香港三聯書店舉辦“都市、人物、食府”攝影展。
2006年,他的詩集《蔬菜的政治》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刊行。2009年,他的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出版了,從食物、愛情的角度,以喜劇荒誕的手法寫“九七”後人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種種變化。2013年,梁以飲食文化為主題的散文集《人間滋味》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準此,梁氏建構了一種“食饌詩學”,他透過食物的眼睛,思考離散族群、歷史記憶、地緣政治、文化認同的課題,在題材領域和美學風格上為現代漢詩貢獻一己之才情。
一、飲食書寫與離散族裔
離散(Diaspora)源於希臘文diasperien, 由dia(跨越)和sperien(耕種或散播種子)兩個詞根構成。在古希臘與羅馬時代,戰亂造成人民的流離失所,這是“離散”一詞的由來。在聖經教義中,離散最初指被逐出聖城耶路撒冷而流落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從十六世紀開始,伴隨全球殖民擴張,西非黑人被大規模販賣到美洲,這構成了另一個類型的離散。 到了十九、二十世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們由於戰亂、災荒、貧窮等原因,背井離鄉,漂泊海外,成為現代意義上的跨國離散者。
梁氏對飲食書寫有比較自覺的意識,他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食物做為描寫對象,目的是要介紹食物,還是要詠物抒情,藉以喻意?怎樣寫食物特色及其文化意涵?食物本身形色兼備,作為文化與政治也大可探索,但抽空作為一種觀念,又未免索然無味了。” 梁從飲食角度,談傳統文化在香港的變化移位,認為這些變化“當然跟作為南方海港城市香港本身的性質有關,與它的西化背景、商業經營、一代一代移民的來去也有關。” 梁在中國大陸出生,一歲時移居香港,後來留學美國,又重返香港工作。在多次出國遊歷的過程中,他接觸不少離散族群,對他們的身世頗為好奇,於是透過食饌詩學的聲色光影,碰觸文化和政治的課題。準此,離散與食物在其文字世界發生了關聯。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