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永文·行走在宋代的城市~防火(1 下)

以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2)計算,東京的人口約為55萬左右,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6)增至為70萬左右,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7)增至80萬左右。這些數字,當然不包括臨時來京者、流動商販、駐守禁軍及其家屬等等。有專家曾以天禧五年(1021)城內50萬人基數計算,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3570余人,從《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到這種人如蜂集般的情景。

又如《清明上河圖》所繪,在沿街店鋪及一個挨一個的貴族宅第後面,又有密密的院落或住宅,也就是說密集的各式的市民居住區,占據了宋代大城市的大部分空間。城市人口增加很快,城市範圍並無多大擴展,因而居住非常擁擠,這就使庖廚相近的狀況日益突出起來,這是城市火災的一個重要根源——

程琳任開封府尹時,內宮有一次失火,在場的宮人也都服罪,可是心細認真的程琳,為了明辨是非,就讓宮人畫了一張火經過的路線圖。程琳清楚地看到,這是由於宮人多,居住地方非常狹隘,而爐竈靠近板壁,時間一久幹燥了,火災自然就起來了。

這純屬天災,而非人為,但從中卻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庖廚相近勢必會釀成火災。這也是後人總結宋代城市火災多的原因之一,即居民稠密、廚竈連綿。一向以懮國懮民為己任的王安石敏感地註意到了這一現象,他曾先後寫了《示江公佐外廚遺火》、《外廚遺火二絕》三首詩。其中一首:

竈鬼何為便赫然,似嫌刀機苦無膻。

圖書得免同煨燼,卻賴廚人清不眠。

如果沒有很多的庖廚著火現象,王安石不會花費這麽大的筆墨,更不會以宰相身份寫出這樣的諷刺詩,這些詩的用意無非是想引起市民們的警惕。

造成宋代城市火災的第二個原因是宋代民宅板壁居多,磚垣特少。天聖五年(1027),宰相張知白就認為:按《五行志》的說法,宮室盛則有火災,近來洞真、壽寧觀相繼失火,這都是“土木太盛之征”。城市中木、竹結構的房屋居多,像臨安尤為突出——

紹興十年(1140)七月,一場大火燒盡了臨安的數萬屋室,有一裴姓商人,不跑去救他的質庫珠肆的火,而是急忙出城,只要遇上竹、木、磚、瓦、蘆葦、椽桷,便不問價錢都買了下來。第二天,皇帝傳下旨意:“竹木材料免征稅,抽解城中人作屋者皆取之。”這位裴姓商人因此獲得了暴利,所得超過了他被燒掉的那些財產。

這位裴姓商人,琢磨透了臨安著大火之後,需要的必然是大量的以木、竹為主的建築材料,所以他敢於棄萬貫家產不顧,去做這筆更大的生意。這樣,臨安仍擺脫不了板壁居多的格局,仍潛伏著火災的隱患。

嘉佑四年,右諫議大夫周湛去襄州任知州,來了一次徹底改革:他發現襄州市民不善陶瓦,住居一律竹屋,時間一長,侵據官道,檐廡相逼,多次著火,危害很大。周湛使命將這樣房子,悉毀撤去,自此以後,火患便得到了制止……

宋代城市火災第三個原因是奉佛太盛,以至家作佛堂,徹夜香燈,幢幡飄引。掃描一下東京、臨安兩地的寺院廟觀概況,便知這些並非虛言——

東京的佛寺有相國寺、上方寺等50余處,道觀有朝元萬壽宮、佑聖觀等20余處,其他祠、廟、庵、院等60余處,封丘門內尚有祆教、拜火教等教堂。臨安的寺院,有57處之多,加上近郊的共有300余處,還有庵舍13處,道觀僅城內就有20余處……

眾多的寺觀庵院,加上市民家設神位,節慶祭祀頻繁,使城市每天都幾乎彌漫在香火之中。從景佑初至慶歷中不到十年時間裏,玉清昭應、洞真、上清、鴻慶、壽寧、祥源、會靈七宮,開寶、興國兩寺塔殿,相繼燒毀,一點遺存也沒留下,正像歐陽修所指出的,這全是“累年火災”造成的。

像宏偉的興國佛閣,在東京數十裏外都能看見,登六七級,才能見到佛殿的腰腹,佛指大皆合抱,就是這樣大得驚人的佛寺,也被焚燒蕩盡。佛寺著火的故事還有很多——

元豐八年(1077),朝廷以屋數千間,連數坊之地的開寶寺為考試場地。考試剛開始,晚上寺裏著起大火,許多試官、執事等,無法逃出。冀王宮大小學教授兼穆親宅講書翟曼、奉議郎陳訪、宣德郎大學博士馬希孟等人,統統喪身火海。火災過後,偏偏有一名叫焦蹈的人高中了榜首,於是,便有了“不因開寶火,安得狀元焦”的民諺傳開。

同時也傳開了“救火羅漢”的故事。那是因為在救火時,市民們只見一個僧侶在屋上撲火,市民呼喚他下來,他卻不聽。一會兒,火燒透了屋架,此僧墮於火中,可是,市民們又見他在火中來往奔走滅火。結果此僧在屋架上跌落三四次,到早晨,火熄滅了,人們以為這位僧侶一定死了,一檢查,全寺無一僧死亡,只有福勝閣下一阿羅漢像,形面焦赬,汗珠如雨,流淌不止……

這一故事,是根據開寶寺火編撰而成的一段神話,但元豐八年開寶寺的火著得很大,這確是實在的。火由寺院燃起,卻又不得不乞求仙佛來幫助滅火,使我們得以較充分地了解了宋代城市寺院火災的嚴重性。宋代城市火災的第四個原因是人為因素。像榮王宮著大火,就是由於掌茶酒宮人韓小姐與親事官孟貴私通,偷竊了不少金器,後來事泄,王乳母將對她詰責,韓小姐便秉炬烤著了佛堂前簾,當時正刮風,火遂燒了起來……

紹興十年(1140)臨安起火,是因三省官吏侵職既多,物資沒多少了,便縱火,想用火滅跡,以使朝廷沒辦法稽考。又如紹興二十六年(1156),有一官宦人家,為慶祝妻弟榮升禦史,擺下酒席,飲到三更才散。侍候的丫環忙了一整天,很累,隨手把燈插在板壁上,一覺睡去,那燈火燃到板壁上,一時烈焰蔓延,這一帶數百家居,全被燒光……

這種“人為火災”,為害最烈,也最為頻繁,許多心陰狡猾的人,常常制造這種“人為火災”,然後誣賴他人放火——

北宋錢冶任潮州海陽縣令時,州中大族某氏家被火燒,追尋蹤跡,火是來自某家。官吏便將某家逮捕審問,某家呼冤不服。太守刁湛說:“此案非錢縣令審理不可。”錢冶訊問大族某氏,得到一根引發火災的床腳,經檢驗,懷疑是居住在同裏的仇人家中之物,於是率領吏役進入仇家,取來折斷的床腳對合,絲毫不差,仇家當即招供說:“火是我放的,故意留下蹤跡在某家,以求逃避罪責。”某家這才獲釋。

宋代城市火災的第五個原因是自然火災。這種火災經常發生,而且破壞性極大。像天聖年間(10231032)的一個六月的中宵,由於一場咫尺間說話都聽不見的暴雨雷電,引起了玉清宮的一場大火。宮中全以金飾的甍栱欒楹,花費億萬,不可勝計的奇寶異物、巨像穹碑、珍樹怪石,悉墜煨燼。這種自然火災,是難以預防和阻止的,明肅皇後只能對這場“上天”發起的大火號啕哭泣……

也有官員面對自然火災,不一味迷信和降服於天,卻從調查研究入手,以自然規律解釋和證明火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如仁宗年間,強至任開封府倉曹參軍時,皇宮中露天堆積的油幕,一天夜裏突然起火,負責看守的人依法都應處死。強至參與審議此案,懷疑起火的原因,找來幕工訊問。幕工說:“制作油幕,必須摻雜其他藥物,存放時間長,受潮就會起火。”仁宗聽到這一匯報恍然醒悟說:前幾年真宗陵墓發生火災,就是起於油衣之中,原因正是如此。於是負責看守油幕的人便被從輕發落了。也有真是由於天上自然現象而引起的火災:治平元年(1164)的常州,有一天上午十時許,天上有雷鳴般響聲,原來是顆幾乎像月亮那樣大的星,在東南方向出現。一會兒又震響一聲,移到了西南,又震響一聲,就掉了下來,落在宜興縣一個姓許的老百姓的園子裏。遠近的人都看見了,火光照亮了天空,許家園子的籬笆都被燒毀了……

這是隕星墜落引起的火災,科學家沈括力排迷信邪說,如實地記錄了隕星由聽到聲音到見到火光的全過程,甚至溫度、形狀、顏色、比重,都一一進行了一絲不茍的描述,並指出這顆隕星顏色和比重都像鐵,是塊鐵隕石,它灼熱,墜落在可燃物上,是可以引起火災的。

沈括還詳盡地記載和研究了雷擊起火的現象。那是熙寧年間,內侍李舜舉的家曾被暴雷所擊,雷火從正房西邊的房間窗口射出來,直竄到屋檐外,大家以為正房已經著火,都跑出來躲避。雷停了以後,那間房子依然完好,只是墻壁和窗紙熏黑了。屋內有一個櫥架,裏面雜放著各種用具,其中有鑲銀的漆器,銀飾完全熔化,流在地上,漆器卻未曾燒焦。有一把寶刀,鋼質極其堅硬,就在刀鞘中熔化為液體,而刀鞘卻依然完整……

以上由沈括記錄在《夢溪筆談》中的兩起城市火災,都是由於自然因素而引起的,這種“自然火災”在宋代以前也有過,不過前代對此都沒有形成沈括對這類“自然火災”的精確的科學的認識。

宋代城市火災,主要由前所述的五個方面原因造成。這些方面的原因,互相交叉,錯綜覆雜,這就使宋代城市火災,呈現出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狀態。這是以往朝代城市中從未曾出現過的新問題,即城市似乎無時無刻不在火災的威脅之下。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似乎可以形象地反映這個問題——

宋代內宮有一尊玉石雕成的“三清真”神像,起初把它供奉在真遊殿,時隔不久,內宮失火,就把三清真神像遷到玉清昭應宮,可玉清昭應宮又失火,只好又把這神像遷到洞真宮。洞真宮又失火,只好再把神像遷至上清官,上清宮卻著了一次焚蕩無孑遺的大火,可是,三清真神像卻保存下來了,宮人又準備將它遷至景靈宮。這尊神像在哪哪著火的事實,使宮司道官驚慌萬狀,他們不得不鬥膽向皇帝上言,認為這尊神像放在景靈宮,景靈宮也會火劫難逃,希望把它遷往他所。於是,神像被遷往和火相克的集禧宮迎祥池水心殿。這一系列充滿戲劇性的火災遭遇,使三清真神像獲得了一個“行火真君”的綽號。

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正是宋政府對火災無可奈何心態的反映。市民對火災還未找出多少有效的制止和抵禦的方法,只能以這樣的故事自嘲,聊以自慰。事實上,每一次火災,無論大小,都給市民的心靈以極大的沖擊!

像仁宗當政時,一次皇宮夜間起火,大臣遍叩諸門都進不去,直到太陽高了,才敲開東華門入宮。這時,殿宇多被燒成灰燼,仁宗在升平樓垂簾升座,宰相呂夷簡獨不拜禮。仁宗問他為什麽,呂夷簡回答:宮中失火,中外震動,垂簾之下,看不清楚,萬一誤拜,怎麽辦呢?

國家的中樞被一場火災就攪得如此混亂,真是每當城市火起,就是一場災難,連續起火,等於浩劫。火災是最使市民膽戰心驚的——

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金蛇亂舞。咫尺不見,焰赤霧濃。煙迷軒宇,堂榭熏黑。六街成灰,三市如碎。華廈摧垮,驛館塌頹。雕梁滿地,畫棟傾毀。呼啦啦天似崩,嘩啦啦地如陷。房碰屋,瓦殘垣斷;樓壓台,險象環生……

男女老少,自相踐踏。傷廢市民,滾滾叫痛。燎壞軍兵,咬牙硬橕。將軍狼奔,文臣鼠竄。爺喊乳孫,妻離子散。皇帝棄了輦,宰輔扔了笏,歌妓焦了鬢,宮女爛了額,商販丟了擔,庖娘掉了刀,進士潑了墨,壯卒翻了車,尼姑失了帽,和尚倒了廟。鸚鵡撞了架,鵓鴿壞了籠。駿馬散了韁,驢馱著了套……

這種火災場面,不止一次地在宋代城市出現過,它促使著城市的管理者,想方設法去預防和消滅火災。要采取得力的消防措施,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到歷史的議事日程表上來。

Views: 1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