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按照西方媒介學者的觀點,最早的電子媒介是電報。尼爾波茲曼就認為:“電報是第一個使信息的傳播速度超越人體速度的傳播媒介。它打破了歷史上交通和傳播之間的聯系。在電報發明之前,所有的信息,包括用書面表達的,只能以人體的速度進行傳播。電報則一筆勾銷了人類交流過程中時間和空間之間的障礙,使信息從時空中脫離出來,遠遠超過了書寫和印刷文字的傳播能力。”他還認為,開始時電報並不作為一種即時信件,而是作為新聞傳播者的身份出現的。電報把信息從個人擁有轉變為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價值的商品,從而創造了“新聞事業”。美國的塞繆爾·F·B·莫爾斯是第一發明電報的人,他用國會的3萬美元撥款於1844年5月24日開辟了全美第一條電報線路,被稱為“美國第一個真正的‘太空人’。”因為他的電報消除了州與州之間的界線,消滅了地區概念,把整個美國納入了同一個信息網絡。從而使統一的美國話語成為可能。接著威廉·斯溫(William Swain)和阿莫斯·肯德爾(Amos Kendall)開辟了一個全美性的新聞電報業務。1848年,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正式成立了。從此,“來路不明、讀者對象不定的新聞開始橫掃整個國家”,“戰爭、犯罪、交通事故、火災和水災開始成為所謂‘今日新聞’的主要內容”。
按照媒介學者的分析,在口頭文化或是在印刷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於可能促成某項行動,但電報的出現改變了關於信息的原有定義,並賦予公共話語一種嶄新的含義。尼爾·波茲曼這樣表達過自己對電報的影響:“電報對於印刷術統治下的話語定義進行了三路進攻,遭到攻擊後的話語內容無聊,表現無力,形式散亂。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電報使脫離語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說,信息的價值不再取決於其在社會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決於它是否新奇有趣。電報把信息變成了一種商品,一種可以置用處或意義於不顧而進行買賣的東西。”他還認為,由於電報的發明,再加上後來其他技術的發展,信息和行動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抽象以致疏遠起來了。在人類歷史上,人們第一次面對信息過剩的問題。這意味著與此同時,人們將喪失社會和政治活動問題。尼爾·波茲曼的話其實告訴我們,電報創造的信息世界里,人們失去了行動的能力,因為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新聞存在的語境,也就是說,電報開啟了一個真正的新聞的時代。
如果從電報這一媒介開始算起,電子媒介的出現已差不多兩個世紀了。那麽,電子媒介具體來說包括那些類型呢?一般認為,電子媒介包括電報、電話、廣播、電影、電視和網絡(互聯網)。這些媒介之所以稱為電子媒介,是因為它們借助於電子傳播技術,都以電子的方式參與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尤其是電視和網絡是以電子的速度和大批量生產的圖像互相結合而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由於電影、電視和網絡相對影響大,而且今天還是最主要的大眾媒介,下面簡要介紹一下這三種電子媒介和媒介的數字化,並對它們的基本特點做一個簡要的論述。
—、電影
電影這個電子媒介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開始起步的。正如美國學者描述的,一開始,電影不過是一個能夠帶來娛樂的“奇技淫巧”——看上去能活動的畫面。不到10年,即在美國1905年前後,5分錢電影院就用鬧劇短片吸引了上百萬尚不成熟的觀眾。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電影已成為被普遍接受的家庭娛樂方式。20世紀20年代,電影發展成熟為一個主要的大眾媒介,成為每一個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好萊塢——原來洛杉磯郊區邊上的一個平淡無奇的小村莊——成了世界上最光彩奪目的地方。制片公司制造出名副其實的影片大潮,來滿足公眾對新型娛樂方式的貪婪需求。影星本身就是一夜成名的神話,讓全國的售貨女郎們和工廠小夥們為之著迷。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由於被片廠“發現”而立即成名致富。上百萬的大眾急切地想知道影星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細節,他們將影星奉為天上的神來崇拜,爭相掏錢觀看他們出演的黑白默片。這是新版的美國夢,即使與過去最為離奇的從乞丐到富翁的傳奇故事相比,也不相上下。10年後,聲音被加入電影,這使得它更加吸引人。隨著票房收入的陡增,電影院變得更大且更加富麗堂皇。有了電影,去電影院就成了許多家庭的經常性活動——充滿了樂趣。當時,幾乎沒有別的廉價娛樂方式,家里沒有收音機,也沒有電視,有少數人家里雖然有圖書和鋼琴,但對大多數沒有什麽選擇的美國家庭來說,看場電影是一項愜意而且負擔得起的晚間外出活動。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看電影遠不只是看電影。對小孩子來說,看電影還是一次集體性的娛樂。中國電影也是在20世紀之初開始的。1905年的春夏之交,正值京劇譚派藝術創始人譚鑫培籌慶生日之際,第一部國產篇《定軍山》問世,不過這也是一部默片。到了20世紀20年代的後四個年頭,中國電影開始掀起了商業電影熱潮。當時以“古裝片”、“武俠片”和“神怪片”等三種類型影片為主。此後,電影在中國的巨大影響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到了90年代由於電視和網絡的沖擊,除了引進的美國大片和國內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馮小剛等幾位導演制作的影片還有一定票房外,其他的電影開始走上衰落。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鄉村,露天電影是很多人成長記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很多人為了看一場露天電影甚至要跑很遠很遠的路。然而對於“80後”來說,露天電影已變成了一個陌生的概念。
以上是一位文化記者對露天電影的一段描述,這段描述告訴我們,觀看電影,在中國百姓生活中一直具有民間儀式性質,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許多普遍家庭最值得回味的娛樂方式。
二、電視
電視是20世紀中期,即50年代開始,在歐美發達國家進入普通家庭的,80年代開始在中國進人普通家庭。與電影相比,電視最重要的特色或許就在於它是一種家用媒體。單就家庭是電視機接受的主體而言,電視就有不少特點。首先,雖然電視看似平凡,但卻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如西爾弗斯通所說:“不管是專心還是不專心,有意還是無意,人們時時都在看電視、討論電視或閱讀有關電視內容。”其次,電視內容雖然不是完全的,卻是大量地涉及家庭、住家及家庭生活。譬如,幾乎所有的情景喜劇或肥皂劇都以家庭為背景來編排,而且這兩種節目形式也往往都假想一個由父母、子女組成的特殊類型的家庭作背景。再次,電視特色常常就是與觀眾交談的特色。大量的電視節目都采用面對觀眾“直接說”的形式。播音員、氣象報告員、新聞廣播員、訪談節目主持人等都是直接面對攝像機的,因此,給人的錯覺就是他(她)們在親切地與觀眾面對面地話家常。約翰·菲斯克認為,電視是一種大眾文化媒介。對它的生產和發行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經濟要求它具有廣大的觀眾基礎,而在西方工業化社會,廣大觀眾是由許許多多的亞文化(或者亞觀眾)組成的,他們具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各種各樣的社會文化體驗,因而在理解和欣賞節目時,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話語。電視為了其自身的目的,要盡量照顧到方方面面,這樣就可以使一個節目擁有盡可能多的觀眾。它力圖在這些不同觀眾的共同領域里發揮作用,但它同時也要留出余地,使他們在觀看節目的時候能做出不同的解讀。
有英國學者對電影和電視進行了比較,他們認為兩者差異比較大:它們的屏幕大小比例相差懸殊甚遠;電影通常是相互獨立的故事,而電視則可以像雷蒙·威廉姆斯(RaymondWilliams)所說的那樣被看成是“影像流”,好像能把所有東西幾乎不加分辨地融合到一個連續的統一體里。電視節目和電影都考慮各自相應的消費情境來進行生產。電影和電視,即使在使用一些視覺策略上有共通的地方——如不可見剪輯(invisibleediting),也還是有著不同的制作成規。這一比較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電影和電視兩種媒介的具體特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