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對功績社會的解答:用倦怠來克服倦怠。
《倦怠社會》一書,是本難度中等程度的讀本,它可以作為媒介,來討論幾個主題。這是第一篇。
1.繽紛的單調
在功績社會下,人們越來越疲憊。因為我們主動積極,所以我們不敢休息,因為我們自我要求,所以我們不願意休息。我們把自己訓練成「多工作業」的超人好手,同時可以進行數項工作,同時可以扮演多種角色。作者用了一個想像的神話場景來描述這樣的「自我剝削」:普羅米修斯每日被老鷹啄食他的肝臟,隔日又長出新的肝臟,以及再度被啄食,如此日復一日。(p.85)
我也試著來想像一下,在倦怠社會下,護肝保肝產品會大受歡迎,像是蜆精或人蔘液之類的。而我同時就是蜆精研發者、蜆精製造者、蜆精消費者,擁有三合一的身份。我賣蜆精給自己。你會問:為何要這樣呢?「因為我生產蜆精很疲憊,所以很需要喝它。」這裡有明顯的自相矛盾:不斷地自我補充,然後再自我消耗,週而復始…。
矛盾現象還不僅如此,作者說,功績社會慢慢演變成一個「興奮劑的社會」(p.73),它可能使得效能變得沒有效能。我們投注了大量心力,但注意力浮淺與分散。我們的工作效率很高,但創造力貧乏無奇。我們不斷推陳專案計畫,但思考沒有深度也少有變化。我們耳邊響著各種聲音,但我們卻從不聆聽。我們害怕無聊喜歡忙碌,但我們的忙碌型態卻更加單一與單調。總之,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社會現象,表面上看起來五彩繽紛很花俏,但骨子裡卻是前所未有的同質性。
怎麼辦呢?不能這樣一直下去吧?!
2.另一種否定性:無作為的否定性
針對由功績社會演變而成的倦怠社會,作者提出了他的解答:「沉思的生活」。意思是,我們要停頓、要喘息、要「說不」。我們要從不由自主的倉鼠滾輪上,把自己給拔出來。
作者說,我們需要的是沉思,但這不是智性上的追根究底或探問,而是一種可以重啟身心靈的「冥想」。我們不是努力地去想更多,而是要努力地讓紛雜的思緒停下來,斬斷日常瑣事的無盡算計,停止習慣性的反射應對,在自己之中打上一個重重的句號。其目的是要讓所有的感官功能復原到它本來的敏銳度,讓所有細胞重新開始呼吸。
因此,這樣的沉思不同於笛卡兒式的「懷疑」,而是「驚奇」(p.42)。透過「深層的專注」來「固定住漂移不定的眼睛」,讓眼睛不在一直向外搜尋,而是寧靜地向內觀視,一旦能夠「忘物」(p.43),將能使我們有驚奇的發現。例如,「看到東西的氣味」(p.43),我們還可以繼續想像下去:觸到聲音的質感,或是聽到彩虹的顏色…。
作者所提供的療方乃是「否定性」,因為功績社會所造成的倦怠,其主要特徵就是過度積極,並且「缺乏否定性」(p.74),因此,唯有用「無作為」(p.77)、中斷、暫停等來治癒它。
這裡有辯證法在其中運作著,我們看到了兩種否定性。一種是先前規訓社會中的「否定性暴力」,是由他人強加在我身上的,這種否定性是糟糕的。另一種則是「中斷的否定性」(p.56),這不是外來的,而是要由我自己的內在來運作,是可以讓我從倦怠的積極性停下來的作用,這種無作為(說不)的否定性力量是好的。
「辯證法」是這本書的思維特色,作者把同一個概念,區分了兩種層次,經過辯證的過程,讓概念獲得了新的提昇。
3. 另一種倦怠:全然的倦怠
讓我們回到書名:《倦怠社會》。乍看之下,這個書名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會現狀,它是在資本主義之下的憂鬱症者的社會?是,也不是。這個書名既是作者要批評的,同時也是作者所提供的療方與解答。我用白話說就是:「用倦怠社會來克服倦怠社會」。
再一次可以看到辯證法的運作。這裡有兩種倦怠:一種是造成病理現象的,另一種是治療病理現象的。
病理現象的那種倦怠可稱作「筋疲力竭的倦怠」、「單獨的倦怠」或「自我倦怠」。它造成人際關係的貧乏,但不是因為缺乏交際或疏離,剛好相反,是因為朋友太多且疲於交際。自我看起來交遊廣闊、八面玲瓏,但實際上的關係都是表層與脆弱的,會需要花非常多的心力去維繫那個脆弱性。看著他人,卻是眼神空洞,故自我仍是孤立和隔離的(p.74)。
具有療癒效果的倦怠可稱作「啟發性的倦怠」、「基本的倦怠」(p.76)或「我們倦怠」(p.79)。無作為,讓燒光耗盡的積極性停止,自我要逐漸減弱,因為「較少的自我更為豐富」(p.75)。在沉思和冥想當中,自我恢復了寧靜和放鬆,用「泰然自若來取代堅毅果斷」(p.80),深層的專注將可以修復感動的心靈,啟發並喚醒內在之眼。一旦停止滔滔不絕的無謂交談,單純享受著慵懶的沈默不語,則親密的氣氛和情緒會包圍著「我們」,這是「我們」在一起的共同倦怠。
總之,作者強調,要用全然的倦怠來取代積極活躍社會下的疲乏的倦怠。
4.思維的方法:概念的兩種、矛盾修辭
斯斯有兩種,倦怠也有兩種。
不過,斯斯的兩種僅僅只是平行的,是沒有關係的兩個類別而已。而倦怠的兩種卻是垂直有層次的,有著內在的聯繫,有著相互克服與提昇的進程。從A倦怠到B倦怠,這不只是重啟概念或概念再定義而已,更使得「倦怠」這個概念不再只是一個靜止的、點狀的術語,而能產生動態的運轉。一旦概念可以跑動起來,將牽連出命題、論述的變化,我們的思維也能夠從點狀(概念),進而延伸到線狀(命題)、面狀(論述)。也就是說,兩種倦怠,連帶給了我們兩種自我、兩種世界觀。
這就是本書的辯證法特色,也是閱讀本書的另一個樂趣所在:在「內容」之外,還有「思維方法」的發現。因此,我們可以延伸出更多的練習作業,找出含藏在書中許多「同一個概念的兩種」,例如:兩種活著、兩種肯定性、兩種他者、兩種憤怒…等。
此外,「概念的兩種」是如何產生變化與滑動的效果呢?兩種「之間」發生了什麼?仔細閱讀便可以發現,作者在這個「中間地帶」運用了「矛盾修辭」來達到過渡的效果。例如,「自願的被迫」或「強制的自由」就是一種矛盾修辭,把兩個相反的概念並列在一起,就會讓一個概念突破它原先的概念邊界,向著另一端滑過去。這時,我們為了挽救原先的概念,就會重新定義概念,讓概念獲得新的提昇。
自由A,不受到他人強制、控制、支配,是自願性的選擇。
自由A’,只能受到自己的控制,是自我支配、自我強制。(矛盾修辭)
自由B,去除自我中心,既不聽命於他人也不聽命於自身,是徹底的改變。
前兩個定義受限於相同的主體性典範框架:主體具有自我同一性。最後一個則超出了這個典範:主體沒有同一性,它沒有中心,它的中心是個匱乏,它是敞開的。(收藏自 痞客邦網站)
歡迎繼續閱讀~~
蔣興儀的學術散文:《倦怠社會》(2)
Comment
索爾·貝婁:自覺的流亡
與茨威格對流亡的拒斥相反,同為猶太人的索爾·貝婁卻選擇——自覺的流亡
——在他的作品中。貝婁一生在芝加哥大學裏過著平靜而優越的學院生活,但他筆下的主人公個個都是不折不扣的流亡者。在浪蕩與漂泊中,這些志高運壞、事與願違的人物堅韌地忍受折磨,嘲笑著自己接二連三的挫敗。
《偶王漢德遜》塑造了一個既成世界的背離者的形象。貝婁認為,根深蒂固的
位移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明顯的表征,“誰也不能真正在生活中占有一個地位,人們都覺得占據了正當的屬於旁人的地位,到處都是離開原位而被取代的人。” 擁有億萬家私、美滿家庭的漢德遜應當滿足了,可他仍然不滿足。他的靈魂被貪得無厭的聲音“我要!我要”所咬嚙著。他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煩得要命,他是千千萬萬正在萎縮的靈魂中的一個。
他離開美國,走向非洲,走向原始森林中的獅子與酋長。漢德遜的流亡不同於
此前所有人的流亡,沒有人迫害他,他也不缺少自由。流亡的原因只有一個:有
詩人氣質的人不可能適應散文的世界。
在實用主義泛濫的美國,當一個詩人,要幹學者的書,女人的#,教會的#。
俄狄甫斯感動了木石,然而詩人們卻不會做子宮切除手術,也無法把飛船送出太陽系。奇跡和威力不再屬於詩人。詩人之所以受到“愛戴”,正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無能為力。詩人的存在,僅僅是為某些人的玩世不恭辯護。那些人說:“如果我不是一個寡廉鮮恥的下流胚,不是一個討厭鬼,不是一個賊和貪得無厭的人,那麽我就不會取得成功。看看那些善良溫順的人吧,他們雖然堪稱我們中間的精華,但他們卻都被挫敗了。可憐的傻瓜們!”
漢德遜是個成功者,但詩性仍然頑強地與他的成功作對。他是猶太人,他也是詩人,這就註定了他不可能是一名“完美”的成功者。他孤獨得可怕,而且恐懼,他對行為缺乏信任,對自命為英雄的行徑表示懷疑。他想實現尊嚴,並給生命加上一種道德的量度。這一切,只有在疏離於“文明”的流亡中才有實現的可能性。
貝婁筆下的流亡者都是“受苦和受辱的學徒”。作為一名心靈敏感的猶太人,貝婁保持了一種在盛世中的木口感。他看到,一般公民已經獲得自由,不再像獸類
似的每日勞役,天天都有奢侈的生活供人們享受,可是每個人都發現自己懸空吊在新的安適之中,看不出應該享有此類生活的權力或理由。這樣便導致了具有反諷意味的結果:新獲得的自由反而使人們更加孤立,更加受制於權力。“人不能單獨地生活,而應兄弟般地生活。”流亡的漢德遜們終於悟出這樣的道理。
回蕩在他耳邊的聲音“我要!我要!”變成了“他要,她要,他們要。”生命的意義在艱苦卓絕的流亡的過程中凸現出來,我們都有一個“值得為之奔波的命運”。流亡是渺小的人與命運所作的最後一搏。流亡的動因各不相同,流亡導致的結果卻大致相同,那就是具有金剛石般的品質、文化與思想的誕生。偉大的流亡者們以流亡的行動來作為思想的前奏曲。所有的鐘聲在那一剎那間響起,流亡者們在路上聆聽到鐘聲,清醒地知道:伊甸園是不存在的。流亡的姿態呼應著流亡者身上 某種神聖的素質。
能夠改變什麽,不能夠改變什麽,關於這一點,流亡者要流亡很多年才能給出真正的答案。
一部呆板的歷史,因流亡者而生動。
一部虛偽的歷史,因流亡者而真實。
一個平凡的人,因流亡而擁有不平凡的世界。
一個軟弱的人,因流亡而在火與電中迫近永恒。
(余傑:火與冰·第三輯 夜路冥想[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