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品味的記憶》(1)

東山枇杷

七八年前的清明時節,為訪茶曾到太湖的洞庭西山,看茶農在土竈裏炒制新摘的碧螺春嫩葉。山鄉的竈披十分簡陋,呲牙咧嘴的青灰磚,或許就是農舍背後山坡上挖土燒造的,淺淺敷了一層灰泥,堆疊成一座土竈,上面擱著一口大鐵鍋,就在此生產蜚聲中外的名茶碧螺春。不過,生產場所湫隘的視覺印象,不應該幹擾嗅覺美感,只要把眼睛閉上,須臾便滿室生香,鄉間竈披就化為幽蘭之室,讓你的想象翺翔,如蘇東坡在《赤壁賦》裏說的,“飄飄乎如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回到蘇州,跟蘇州園林研究院的陸總工程師說起西山茶香的樂趣,他是地道蘇州人,就說,你該到東山去看看,那裏才是碧螺春的正宗產地,還有雕花大樓,有王鏊故居,到了初夏,滿山的枇杷與楊梅,想起來都饞涎欲滴。

我非蘇州人,沒那麽好的命,不可能常居蘇州,清明剛去西山,初夏又訪東山,春夏秋冬都能欣賞四時美景,享用太湖周遭的時鮮珍品。清代劉鴻翔曾寫過一篇《太湖記》,是這麽描繪太湖洞庭東山的物產:“其谷宜稻,其畜宜牛、宜羊、宜豕、宜雞狗,其樹宜桑、宜松、宜柏、宜竹,其果實宜橘柚、宜楊梅、宜枇杷,其花宜桃、宜蓮、宜桂、宜梅。蒲葦菱茭屬於路,魚鱉蜃蛤陳於市。”什麽都有,可惜我無緣一一目遇口嘗,只好讀讀前人的詩詞,算是望梅止渴另一章。蘇州作家周瘦鵑有一首《蘇州好》,羅列了東山的美味茗卉與鮮果:“蘇州好,嘉果滿東山。萬樹枇杷千樹栗,楊梅挹紫橘流丹。我欲當盤餐。蘇州好,茗碗有奇珍。嫩葉噴香人嚇殺,纖茸浮顯碧螺春。齒頰亦留香。”

七八年就這麽過了,一直也沒去過東山,直到今年初夏時節,總算借著國際會議的安排,住在東山賓館,浸潤在太湖清新的空氣之中。到了賓館,迫不及待就問本地的服務員,初夏時節了,有枇杷和楊梅嗎?服務員說,枇杷都熟了,鎮上有的賣,楊梅還要過一兩個星期才上市。鎮上?遠不遠?不遠的,五六裏路吧。我們開著會,要抽空出去溜達一下,已是奢侈的越軌行為,還要走上五六裏地,只是為了嘗一口枇杷的滋味,未免超出我為口腹奔忙的極限,只好怏怏作罷。

返回蘇州,按照原先的約定,去探望九如巷的張寰和表舅。舅媽從裏屋端出一大盤枇杷,說前天有人從東山帶來的,是白沙枇杷,我們已經嘗了鮮,好吃得不得了,特別給你們留的,要多吃點。寰和舅舅九十多歲了,思路敏銳異常,接著說,枇杷種類很多的,有大白沙、小白沙、青白沙、灰白沙之類,這種特別甜的,好像叫白玉。我輕輕撥開了果皮,發現果肉確實細白如玉,水汪汪的,看起來質地有點像天津鴨梨或日本水晶梨,隱隱約約帶點緗黃色,可能是映照著果皮的緣故。一口咬下去,不像鴨梨或蘋果那麽脆,卻充滿了香糯的汁液,口感介乎香瓜與荔枝之間。我以前吃過的枇杷,不是這個滋味,不但要幹得多,也沒有如此濃郁的香味,想來是缺少洞庭東山的靈氣。難怪本地人羨稱東山枇杷,原來真是不同凡響,真如宋人周必大詩句所說,“可人風味少人知”。

告別的時候,舅媽把剩下的半簍枇杷全塞給我們,說帶回去吃,別處沒有的。


茶之為用

陸羽《茶經》在第一節中,就講到“茶之為用”,也就是茶的功用,主要從實用角度來說,強調的是對身體好,健身解乏。這並不是說,陸羽只重視茶的藥性功用,只關心茶的物質性作用,因為書中後面幾節就講到飲茶與精神境界的關系。但是,一開頭講茶的功用,先講實益的藥用,是很有道理的,是先強調了茶的客觀屬性,對人體有確實的影響,而且是有益的影響。

這段話是這麽說的:“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學者們對“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的斷句讀法有爭議。有人認為,應當讀作“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我則以為,從全文上下語氣而言,關系不是那麽大,而以前者為宜,因為陸羽特別標出“精行儉德之人”,而不是說一般人、普通人、所有的人,就是有選擇,認為對某一類人最合適。因此,不管句讀的安排是前者還是後者,“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的意思是在的。這其實反映出一個重要的消息:陸羽對最適合喝茶的人,給了一種價值傾向的歸類。他雖然在討論茶的客觀作用,卻對某一類人最適合喝茶,做了一種性格的歸納:“精行儉德”。

茶的藥用,可以解“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等病癥,喝上四五口,就有功效,可以和醍醐、甘露這樣的仙丹妙藥相比。這種功用,應當對所有人都有效,為什麽要特別提出“精行儉德之人”?難道只有精行儉德之人才得這種毛病,喝茶才有效?當然不是。

由此可見,即使在探討茶的客觀物質性作用之時,陸羽心目中都存著一種典型的喝茶人,就是像他自己、像他的朋友同好一樣的“精行儉德之人”,也就是與精神境界體會有關的人,可以提升喝茶成為“茶道”的人。


茶的起源

關於茶的起源,是學術界始終說不清楚的問題。有人對此問題作了一番界定,有助於討論,可以避免不相幹的糾纏。即是,第一,問茶的起源,不是問茶樹這種植物的起源,而是問人類種植茶樹的起源,也就是茶樹人工栽培植育始於何時?第二,問茶的起源,也是問人類飲茶或吃茶始自何時?按道理講,一定是有人飲用吃食,才會栽培植育,因此,這兩個問題是相關的。同時,這兩個問題也排除了原先茶樹始於何時的探究,因為原生茶樹的歷史是植物的歷史,不是人類飲茶的歷史,自有古生物學家去研究,不屬人類飲茶歷史的範圍。

陸羽的《茶經》在“六之飲”一節,說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只是推測之詞。對照下一節“七之事”來看,可知他的根據是《神農食經》所說的“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誌”。有些學者據此引申,說神農氏屬史前神話期的傳說人物,故知茶之飲用當在新石器時代,大概在六七千年前開始。

這種推測,雖然有可能“歪打正著”,卻完全不合乎邏輯,也不合乎基本的學術分析。托言神農,是托言於農業起源的文化英雄;說農業起源於神農,就是說農業起源於“農神”,等於沒說。何況,農業起源之時為什麽就是開始飲茶之時?除了一條古代傳說,說神農氏嘗百草中毒,吃茶才解了毒,別無可靠根據,全屬道聽途說。

再說,陸羽根據的《神農食經》,當然不是神農氏所撰,其來源最古也不會超過戰國,而當系漢代的資料。因此,所謂“發乎神農氏”,細究其資料來源,最早也不可能早於戰國時期,也就是兩千五百年前。

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來問茶飲的起源:孔子有沒有飲過茶?他和弟子們在陳絕糧時,有沒有帶茶葉?孟子有沒有飲過茶?他去見梁惠王時,梁惠王可曾賜他一碗茶喝?

我們不知道。當然,不知道並不表示當時沒有人喝茶。可是,春秋戰國時期飲茶的證據何在?沒證據,能說嗎?

Views: 1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