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程·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下當代策展性手法與觀展空間的關係 1

【摘 要】傳統語境下的藝術創作與展覽經受二元邏輯的影響產生了一種中心化、層級分明的空間模型,而當代策展性手法對策觀展空間的介入促使其生成出一種敞開的、內部互通的平滑空間。同時,策展性所具有極強烈的干擾、解放、激發潛能的屬性,使得觀者作為實踐的游牧主體能夠發揮其敏銳發掘展覽空間中新的形象、框架以及自身流動敘事的能力。本文試圖以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對當代策觀展視角的差異與重復進行解讀,並進一步探究二者關係的聯結可能。

策展性手法發揮其觀念性與批判性而以一種敞開、衝突、追問的姿態,拋開對展覽物質與內容空間的限制,而其旨在呈現的策劃空間與「游牧空間」所指無中心、無等級、無意指性的平滑空間不謀而合,觀者通過體驗反芻重塑自身使得體驗空間擺脫語言、地域的隔閡。

一、游牧作為手法開拓展覽空間

法國後現代哲學家吉爾·德勒茲在其著作《差異與重復》中提出「游牧空間」理論對文化二元對立的傳統模式進行破解,對人類文化和人類的關係互為主客體的實在屬性進行解釋並還原,在這一理論的參照下可探究藝術展覽空間內策展人、藝術家、作品本身與體驗者身份無限流動的可能。

德勒茲針所構建出的理論思想之開端便形成游牧,其概念也僅僅在「平面」(Plane)中呈現,從而對應出相應的「空間」,德勒茲賦予其為構成游牧空間的內在導向,而當代展覽空間正以「游牧」思維在展覽形式與理念上解構了以往中心化的層級空間,由差異與重復的運動自由構成多元的互動領域。

2014年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第十屆上海雙年展「社會工廠」由柏林策展人Anselm Franke策劃,以在地性的視角再譯本土議題,擺脫了固定策劃空間內受單一文化限制的「質料性」呈現;而在2016年11月12日於南京百家湖美術館開幕、由呂澎策展的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HISTORICODE:簫條與供給」對藝術體制、權利中心化進行批判,策展性進一步開拓策劃空間的「精神性」呈現。

同時德勒茲視游牧空間為非理性的空間,其中游牧主體的目的為擺脫嚴謹符號的束縛限制,屬於後結構主義視野下的理性主體在此空間中被欲望的身體所取代,而形成相對應的、被重塑的身體美學,藝術作品、展覽空間、參與者在游牧這一行為中不斷凝聚、整合,與展覽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性命題自由聯結,策劃與體驗同時成為展覽的一部分,例如侯瀚如策劃「運動中的城市」提取現實亞洲城市的高密度形態,弱化展覽呈現於體驗的邊界,使得展覽自然而有機地持續變體、議論發酵,展覽與參與者破除對立關係,而是互為凝視,充滿偶然、斷裂的可能。

二、文本轉譯知覺:策劃空間的多向度異變

策劃視野的引導、路徑的假設、空間的分隔等皆基於形式組織的理性規劃與感性體悟,而游牧理論下對展覽空間的邊界設定在當代極高效信息傳播的語境下不斷受到碰撞,物質與觀念雙重維度上的界限被打破。

(一)邊界重置:桎梏流變的感官空間

1.視覺延展

策劃空間的呈現一貫致力於側重視覺作用於體驗的表達,而負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殘疾人長期項目的卡里·麥吉質疑了視覺中心主義,博物館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邀請盲人參觀展覽,後拓展至可直接觸摸畫作,展覽對視障的關懷並不同於傳統美術館以展覽預錄制聲音描述的形式呈現展覽,而是以藝術家向導描述現場聲音為對應人群提供強連接、逼近現實的體驗。展覽中藝術作品的概念框架在更探索性、試驗性的多感官體驗間來回游走,偏袒視覺的感官等級制度崩塌,展覽不僅傳達了一種策展需要破開視覺空間屏障的觀念與邏輯導向,同時探索了無障礙行動的闡釋和轉譯方式,拓展了策展實踐思考無障礙的方式。(原載:中國民族博覽2023年6期)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