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s sans organes's Blog – September 2022 Archive (3)

楊慧林「詩性」的詮釋與「靈性」詮釋(7)

德里達分析說:「克爾凱郭爾堅持認為亞伯拉罕是兇手」,而且以撒的犧牲也確實「最不可能在我們的時代重演」,即使有人聲稱「是全然的他者命令他這樣做,也許要暗中試探他的信心」,他也仍然會「受到一級謀殺罪的指控」。但是根據德里達本人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另外一種追問的方式:「看上去不可容忍的謀殺,豈不正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事件呢?……社會不僅參與不計其數的犧牲,實際上還組織這樣的犧牲;其經濟、政治和法律事務的柔化功能,其道德話語和良知的柔化功能,都是以實施這種犧牲為前提。我們甚至並非看不見這樣的犧牲,電視常常會播放一些難以容忍的畫面,也偶爾會有一些呼聲引起我們的注意。然而這些畫面和呼聲全然沒有力量,不能促成最微小的改變,不能承擔最基本的責任,除了事不關己的托辭之外也不能帶來任何其他東西。」(57)德里達從以撒的犧牲最終又回到「他者」的話題:每一個犧牲者的「獨一性」,每一次都是「獨一的」。他又一次重復了那個富於歧義的命題:「每一個他者都是他異性的」。而這一次,德里達的命題已經不是語言的思辨,卻包含了更多的沈重,因為「當那些倫理或者人權話語所指涉的鄰舍」遭到犧牲時,「並沒有什麽道德或法律能夠審判這些為…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19, 2022 at 12:19pm — No Comments

楊慧林「詩性」的詮釋與「靈性」詮釋(6)

也就是說,如果「延異」使不屬於今天的意義對今天產生意義,那麽這未必不可能成為「拋棄邏各斯中心話語(logocentric discourse)」之後的形而上學。萊維納斯以相當神學化的方式,稱之為「全然的其他」(Wholly Otherwise)(47)。在德里達本人的具體論述中,他確實是想借助「全然的他者」之概念,區別tout autre est tout autre所包含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主題」:「一種是要為上帝自身(for God alone)或者為任何單一的個體(for a single other)持守它所可能持守的『全然的他者』之性質,亦即『無限的他者』。…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11, 2022 at 12:49pm — No Comments

楊慧林「詩性」的詮釋與「靈性」詮釋(5)

總之,「延異」及「意指行為」都經由文本或者主體的「間性」,隱約通向一個「他者」。所謂的「他者」不過是相對於此一「文本」或此一「主體」的「對方」,與彼一「文本」或彼一「主體」並無根本的區別。如果按照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差異的差異」(36)之思路,「延異」中的「他者」也應當具有一種絕對的「他異性」(alterity)。一旦由此入思,最終獲得的幾乎必然是一種神學式的概念,亦即卡爾·巴特的「全然的他者」(the Wholly Other)。繼而回轉到詩學的話題,「延異」則未必是消解性的,未必不可能與神學的「意義」存在著可能的同構關係。這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檢點「延異」與「他者」尚未被人文學充分延展的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0:2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