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林「詩性」的詮釋與「靈性」詮釋(6)

也就是說,如果「延異」使不屬於今天的意義對今天產生意義,那麽這未必不可能成為「拋棄邏各斯中心話語(logocentric discourse)」之後的形而上學。萊維納斯以相當神學化的方式,稱之為「全然的其他」(Wholly Otherwise)(47)。在德里達本人的具體論述中,他確實是想借助「全然的他者」之概念,區別tout autre est tout autre所包含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主題」:「一種是要為上帝自身(for God alone)或者為任何單一的個體(for a single other)持守它所可能持守的『全然的他者』之性質,亦即『無限的他者』。

另一種則是從『全然的他者』之無限的『他異性』之中,……辨認出每一個他者,……比如每一個男性和女性。」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讀解,或可對應於利科與萊維納斯的區別。而德里達力圖尋找的縫隙在於:在「他者」的兩個主題中,始終有一種「差異性與相似性的遊戲」(the play of difference and analogy),即「上帝與鄰舍的相似,作為上帝的無限他異性和作為他人的無限他異性之相似」(48)。德里達提出:「絕對的獨一性(absolute sin gularity)」其實正是「來自人與他人之關係的絕對的他異性(absolutealterity)」。也就是說,承認每個人的差異就是承認每個人的獨一;承認每個人的獨一就要放棄「上帝的他異性」和「他人的他異性」之區別。所以他相信可以用「上帝」置換tout autre est tout autre之中的任何一個tout autre,使之成為「每一個他者都是上帝」(Every other one is God)或者「上帝是他異性的」(God is every bit other)。後一種置換「是將上帝界定為無限的他者、全然的他者和他異性的」;前一種置換則是說「每一個他者、每一個他人都是上帝,因為他或者她是像上帝一樣的全然的他者。」(49)這里不僅有萊維納新的共鳴,也深深包含了利科、乃至西方詩學傳統中的「自我的他者化」(self-othering)(50)。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德里達使「全然的他者」與「自我的他者化」相互涵納,與「文本間性」或者「主體間性」對「他者」的簡化截然不同。相反,這類似於文字遊戲的復雜推導,或許正是要成全一種語言本身的「間性」。按照德里達的看法,其命題中的文字遊戲「就像一個藏在母語中的奧秘」,而由之顯現的「語言的間性」恰恰「使拯救的希望得以展開」,因為「聖父明察的奧秘」和「以撒犧牲的奧秘」都可以借此推演(51)。關於「聖父的明察」,德里達反復稱引《新約·馬太福音》中的經文:「你的父在暗中察看」(52)。他認為「在他者之間,不可見的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理解」。第一是「可見的不可見」(visible in-visible),德里達的例子是在地下藏匿核武器等等,總之這只是表層的不可見。第二種才是「絕對的不可見」(absolute invisibility),即「你的父在暗中察看」,這就涉及了「與全然的他者之關係」。通過「絕對不可見」的奧秘,德里達發現「我」只能聽、卻不能看,「上帝看著我、我卻看不見他」,從而「一切決定都不再是我的,我只能去回應那決定」;不過「正是在這種對我的凝視中,我的責任才得以產生」(53),因為「責任(responsibility)」就在於「對他者的回應(response)」(54)。同時,「當『我』的身份在奧秘中戰栗時」,「我是誰」便不再是意指「我是誰」(who am I),卻要追問「誰是那個可以說『誰』的『我』」(who is this 「I」 that can say「who」)(55)。從這一線索上說,應該承認德里達的「他者」確實是要超越「人」的尺度,確實含有「後形而上學時代」的形而上意味;有研究者稱之為「德里達『非宗教的宗教』之基本教義」(56),並非沒有道理。「以撒的犧牲」是克爾凱郭爾(Kierkegaard)《恐懼與戰栗》一書所曾涉及的問題。

(47)Emmanuel Levinas,Wholly Otherwise.see Jacques Derrida:the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Philosophers,edited by Aeynep Direk and Leonard Lawlor,volume I,12-13.

(48)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83.

(49)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84-87.

(50)David P.Haney,The Challenge of Coleridge:Ethics and Interpretation in Romanticism and Modern Philosophy,181.

(51)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87-88.

(52)「你的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6:4)關於這一經文的後半句,德裏達認為在回應「他者」從而產生「責任」的時刻,對「報答」的期待是無法存在的。 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96-98.

(53)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90-91.

(54)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96.

(55)Jacques Derrida:The Gift of Death,translated by David Wills,92.

(56)John D.Caputo,The Prayer and Tears o Jacques Derrida:Religion without Religion.3-4.

(作者簡介:楊慧林,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原文出處:2006 年 08 期 長江學術)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