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enium's Blog (77)

龍應台《人在歐洲》思想欄桿

耶魯大學換了校長。新校長在就職演說中對政府提出警告:執政者不能夠把自己看作民眾的思想保姆,認為民眾是嬰兒,需要思想的餵哺、灌輸。校園中思想的自由獨立尤其不可以侵犯……

在一個自詡為民主自由堡壘的國度裏,它的知識分子為什麽還有必要說這樣的話?

在耶魯校長演講的同時,一個叫瑪格麗特·蘭道的女作家正在與美國政府打官司。原來是美國籍的蘭道放棄美國國籍,變成墨西哥公民。美國政府要將她驅逐出境。檢察官的起訴書指控蘭道"說謊":蘭道的文章說卡斯楚是個"英明"的領袖,說南美的共黨是"英雄"……這些言論與美國總統對局勢的解釋相反。總統的說法是"事實",與"事實"相反的言論就是混淆視聽的謊言………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rch 9, 2016 at 8:34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可以原諒,不可以遺忘

六十七歲的老麥在克裏夫蘭住了四十年。從汽車廠退休下來,他就只管在院子裏種花,偶爾帶著一條老狗上街走走。孩子們都長大了,各自獨立,只有老伴在家裏烤烤蛋糕、燒燒菜。提到老麥夫婦,鄰居會說:"啊,那對和氣的老人!"

有一天,老麥突然被逮捕了。以色列專門追獵納粹的政府部門說老麥在二次大戰中是煤氣房的管理工人,要求美國政府引渡到以色列當戰犯審判。美國照辦,所以老麥就不見了,離開了他住了四十年的家。…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March 4, 2016 at 9:09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桃色之外

穿著雪白制服的年老侍者在車廂裏巡回,一排一排地詢問:"還要咖啡嗎?"

這是一節餐車,火車從米蘭出發,開往蘇黎世,不斷地穿過阿爾卑斯山的山洞。

一個看起來歷經滄桑的婦人,操著意大利音濃厚的英語,和對座一對美國老夫婦聊天。話題從米蘭的時裝、紐約的珠寶、巴黎的咖啡店,轉到美國的政治。德州來的老先生剛剛說完他們在羅馬的豪華旅館有些什麽缺點,現在正在說:"卡特對他老婆不忠實。總統是要為人楷模的,他不配當總統。"他頓了一下,帶點驕傲地說:"對我們美國人而言,婚姻貞潔是極重要的。"…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February 26, 2016 at 10:08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視大獎·必藐之——與馬悅然談諾貝爾文學獎

每年的十月前後,總有中國人在問: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會不會頒給中國作家?即使不是十月,諾貝爾獎這個透著金光的大蘋果也常常掛在中國作家的眼前。有人指責瑞典人沒有眼光,不懂得欣賞中國文學;有人批判自己的文學,說中國作品根本就還不夠資格得這個世界大獎。大陸的詩人北島就曾說過,中國當代文學還得十年、二十年之後才可能成熟到獲得諾貝爾獎的地步。

諾貝爾文學獎,這個閃著金光的大蘋果,究竟是個什麽東西呢?…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February 21, 2016 at 6:45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臺灣素描

回到一年不見的臺灣,解嚴後的臺灣。

之一

中正機場的海關人員翻著我行李箱中的書:叢維熙的《斷橋》、諶容的小說集、馮驥才的《三寸金蓮》……。他面無表情地說:"這些書不能帶進去!"

"為什麽?不是解嚴了嗎?"

他猶豫了一下,出了個點子:"那你把封裏、封底撕掉好了。"

好吧,撕掉一、兩頁還可以忍受,檢查人員卻在我另一個箱子裏摸到更多的書。他搖搖頭,把新聞局的人員找了來。…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February 10, 2016 at 11:09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打開二二八的“黑盒子”

"你是外省人?"白頭發的陳教授問我,我不經心地點點頭,卻也感覺到他表情的復雜。

離開臺灣之後,三十幾年不曾回去探過親。對於我這麽一個"什麽都不知道"的新留學生,他一方面想特別地關照,因為我也是中國人,一方面,又有著排解不開的憎恨——我是個外省人。而做了一世異鄉人的他,忘不了二二八事件的回憶。

他的傷痛與仇恨,很深。我對二二八的無知,也很徹底。

一九三九年,一萬五千個波蘭人在俄國兵士的槍口下被推進一節一節發臭的火車,開往荒野中的勞工營。憂心盼望的妻子兒女在半年之中還收到幾封來信。到了第二年的五月,突然音訊杳然。兩年之後,德國人在卡定河邊的森林裏挖出四千三百廿一具屍體,這些波蘭人的屍體。…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February 5, 2016 at 6:32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斜 坡

巴黎的地下鐵道舉世聞名;我推著嬰兒車來到一個入口,卻呆住了。狹窄的入口只容許一個瘦瘦的人擠過去,何況中間橫著三條棍子,怎麽折騰也不可能將嬰兒車推過去。巴黎沒有作母親的嗎?

好不容易來了別的過客.一前一後把嬰兒車擡了過去。坐了一段車之後,走到出口,出口竟然是由一杠一杠鋼鐵棒組成的旋轉門,這一回,即使把嬰兒車擡起來也出不去了。

我常常在想究竟"先進"是什麽意思。錢嗎?產油國家錢多得很,駱駝旁邊就是賓士車,但沒有人認為他們"先進"。人才嗎?印度有太多的受過高等專業教育的人才,但是他們的社會無法吸收。尖端科技嗎?連巴基斯坦都有造原子彈的能力。民主政治嗎?也不見得,印度是相當民主的……那麽,是錢、人才、科技、民主等等條件的總合嗎?這樣說又太模糊籠統,說了等於沒說。…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30, 2016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燒死一只大螃蟹

來到霧氣浮動的湖邊,對岸的白樺樹林濃霧覆蓋,整個都不見了。隱隱約約中似乎有一個白點破霧而來,無聲的,漸行漸近,向湖濱飄來。

從濃霧裏冒出來的,原來是一只天鵝,一身雪白豐潤的羽毛,上了岸來,用黑色的眼珠瞄了我們一眼;修長優美的脖子往後一伸,將粉紅色的嘴巴塞進翅膀羽毛裏,像蓋了被子一樣;這只天鵝,兩只蹼插進沙裏,就在湖邊打起盹來。

十個月大的兒子滿臉驚詫,圓圓的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瞪著這個比自己還高大的會動的東西;好像呼吸都停止了,然後用肥肥的手指著在打磕睡的天鵝,回頭對我說:"媽媽,雞!"…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3, 2016 at 6:06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番薯

洋蔥、花菜、胡蘿蔔、青椒……一籃一籃蔬菜水洗過的青翠。我拎起一個沾了土的番薯,心裏一陣喜悅:十個月大的孩子今天將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這麽多甜美的東西等著他一件一件去發現,真好——

"你們怎麽處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後問我。

是個五十幾歲的婦人,帶著謙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繼續說:"我只會放在水裏煮一煮.你們東方人一定有比較高明的吃法……"

也許,但是我這個東方人只會把番薯丟在水裏煮一煮。實話實說,她顯得相當失望。

站在人行道上,蘇黎世的陽光,到了十一月居然還是暖暖的。手裏拎著一只番薯,跟這個婦人說話。…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15, 2016 at 2:30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想念草地郎

如果閉著靨眼睛讓天方夜譚的神毯帶你飛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就在市集中讓你降落;睜開眼,你如何分辨這究竟是個已開發先進國,還是個所謂的"開發中"國家?

很簡單,你說。先看房屋建築。如果是光潔照人的高樓大廈,屋與屋之間有雅致的綠地庭園,這大概是先進國。再看道路,如果路面鋪得密實平整,人行道上每幾步就有株樹,每個街角都有街燈,這大概是先進國。在路上跑的東西,如果大多是四個輪子的車輛,在十字路口憑著交通標誌整齊地來來往往,這大概是個先進國。

相反的,如果映入眼簾的是草篷木樁搭湊起來的住屋,道路上一步一個水坑,泥濘滿地,路上擠滿了二、三、四個輪子拼湊而成的交通工具,牛羊豬馬與駱駝在人與車之間穿梭,牛鳴與喇叭震得耳根發麻:這,當然是個"開發中"國家。…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6, 2016 at 1:05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瑞士人

市長

一上車,就看見他在大聲地和司機說話。

大概有六十多歲了吧?他一頭銀發,梳得光潔照人。眼睛陷在松皺的皮膚裏,老是淌著水,像生病的狗。他很瘦弱,一腳跛著,走路一蹬一蹬的。上下車時,總是大聲地與人問好,還要守在車門,指揮別人的上下,吆喝一兩聲。

他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瑞士人慣於安靜,又何況這是個陰沈寒冷的冬晨,每個人都帶點微慍的表情縮在大衣的領子裏。只有他,比手劃腳、興高采烈地在講述一件事情,有時候,笑得嗆了,得捧著肚子、前仰後合地笑著。…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27, 2015 at 8:30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人道難為

4月5日,瑞士全民投票表決政府是否應設法阻擋太多的難民湧入瑞士。

百分之六十五的人投贊成票,反對者卻大聲指責瑞士違背了立國的人道精神。

1956年,匈牙利爆發革命,成千上萬的匈牙利人逃亡國外;瑞士收留了16000人。1968年,捷克發生動亂,瑞士接納了114000名逃難的捷克人。1975年,越南淪陷,上萬難民——大多是中國人,漂流海上。美國只收年輕力壯、具生產力的難民,瑞士卻特別容納孤寡殘障,歡迎近9000名難民到瑞士定居。

1986年,來自非洲乍得的穆兀瑞在瑞士要求政治庇護,被政府拒絕,他的瑞士鄰居,共10個人,與穆兀瑞一起絕食抗議,要求政府改變主意。…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18, 2015 at 10:57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阿 敏

沒有人注意角落裏那兩個人。他們一身武裝,背著短機關槍,兩手放在隨時準備射擊的部位。天晚了,疲憊的旅客意興闌珊地走向登機口。兩名瑞士守衛的眼睛像隱藏的探照燈、不動聲色地巡視整個機場大廳。

這班瑞航飛機自馬德裏起飛,稍停蘇黎世,終點是瑞典的斯得哥爾摩。飛機在航道上滑行,一輛草綠色的坦克車像幽靈一樣冒出來,在五十公尺以外護航,直到飛機起飛了,才掉過頭去。

機艙內卻有熱哄哄的氣氛。粉腮媚眼的空中小姐捧著一籃巧克力糖讓客人取用。巧克力糖用金澄澄的錫紙包著,拿在手上閃閃發光,像一枚碩大的金幣。空中小姐又優雅地遞給每個人一本瑞航雜誌。雜誌的紙質光滑柔膩,觸手有綢緞的感覺。免稅商品的廣告美得令人怦然心動:"這五盎司的香水。帶給你一秋的氣氛。"圖片中是滿山的紅葉,紅葉叢中一棟美麗的房子。…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14, 2015 at 4:25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貓川幼兒園

一場細細的春雨,把隔宿的雪都溶掉了,空氣裏透著熏熏的早春氣息。在幼兒園門口,三個大人牽著六個小孩,一人牽兩個,手握得緊緊的,正從院子裏出來。

"我們去散步。"三歲的小女孩很興奮地搶著說,臉頰紅通通的。

※※※

這個坐落於蘇黎世北區"貓川"的幼兒園,是棟三層樓高的古典歐洲建築,四十年前就由當地的教會提供作幼兒園。四十個孩子分成三組,兩個月大到兩歲為一組,兩歲到三歲為一組,三歲到六歲為一組,分別占三個樓次。年齡較大,活動量較大的一群,當然放在底層,往院子裏沖的時候不需要下樓來,吵到別的幼兒。…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5, 2015 at 10:03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人的味道

倫敦機場,往以色列的航道前。一個男人擁吻著他同居的女友,隔著她隆起的肚子。他親愛的拍拍她腹部,說:"一路小心!"

通過檢查關口時,以色列的人員卻在這懷孕的婦人行裝裏發現了一枚炸彈。

為了從猶太人的手裏爭回巴勒斯坦的土地,這個年輕的阿拉伯人願意讓自己的愛人,還有愛人腹中自己的骨肉,與飛機共同炸毀,達到"恐怖"救國的使命。

在搭乘以航之前,我們已有心理準備:機場的安全檢查大概會極端的嚴格繁復,要有耐心。…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4, 2015 at 8:53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清道夫的秩序

清道夫

有一年冬天,清晨五點,我們的車子在漫天冰雪中小心地摸索,趕往法蘭克福機場。落了一晚的雪,清晨才停,整個世界一片蒙蒙的灰白。松樹支撐著厚厚一層白雪,沈甸甸地低垂下來,

用僵硬的冰手抹抹結霜的玻璃,看得清楚一點。古老的小鎮在雪的覆蓋下沈睡。人行道上卻有一個孤單的人正在鏟雪;很用勁的,彎腰鏟起一把雪,拋在小路的兩邊,一鏟又一鏟,他的鼻子前一股白氣。

這麽早就起來工作了?我想著。他的腳前是幾寸高的白雪,他的腳後卻是一段幹凈的路面,窄窄的,剛好讓一個人走路。…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1, 2015 at 6:10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人在歐洲》給我一個中國娃娃

走出法蘭克福機場,迎面而來一對操美國英語的黑人夫婦,牽著個兩三歲的小女孩。黑人的小孩特別可愛,眼前這個小把戲也不例外:皮膚黑漆發亮,眼睛很大,黑白分明的瞳孔中透著清純的稚氣。鬈曲油亮的辮子在頭頂上一晃一晃的。

正要擦身而過,瞥見小女孩一手緊緊摟在前胸的洋娃娃;啊,是個黑娃娃!黑漆發亮的臉,黑漆發亮的頭發,繡花的袖子裏伸出黑漆發亮的小手。

從來沒見過黑的洋娃娃,所以稍稍吃了一驚。小女孩回眸望了我一眼,嬌愛地微笑了一下,逐漸遠去。我開始領悟到自己的吃驚包含了多少愚昧:黑頭發、黑眼睛、黑皮膚的孩子,為什麽要玩金頭發、藍眼睛、白皮膚的娃娃?小孩抱娃娃,往往是一種自我的投射,黑孩子玩黑娃娃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卻吃了一驚。…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December 1, 2015 at 6:09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