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爱垦網评注: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对文本、文化现象、历史资料等的深度分析与诠释,再依赖这些文本、文献、哲学思想或文化背景,来构建本身的理论和论点。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从现有的经典文本、二手资料(如学术论文、书籍)中寻找相关的数据与论据,以支持手中的分析与论述。这种做法是被人文科学领域广泛接受的。只要有关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并通过系统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与阐释,便能形成学术上可接受的论点。
另一方面,除了文本分析,许多前沿的人文研究也会融合跨学科的数据或新方法论,如结合社会学调查、文化分析,甚至技术领域(如电影研究、数字人文)的数据和工具,来拓宽和深化研究。
扎根方法论(Grounded Theory)
将个人在文创领域的经营经验注入到研究中,可以算作一种扎根方法论的应用,同时也能够归入人文科学范畴。具体来说,这两者的关系和方法论的选择取决于你如何将经验与理论进行整合。
扎根理论与经验
扎根理论是一种来自社会科学的方法,强调从实际经验出发,逐步归纳出理论,而不是预先设定框架。通过收集实践中的真实数据,反复进行编码和分析,从中发现模式或理论。因此,如果你将个人的经营经验作为研究的核心数据源,并通过系统分析这些经验来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那么这种做法符合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框架。
人文科学与个人经验
在传统的人文科学中,个人经验同样可以作为研究的一部分,但更多是通过自我反思或现象学分析来理解经验的深层意义,而不是像扎根理论那样系统地从实践中归纳出理论。例如,在文创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海德格尔、维柯与克里斯蒂瓦等哲学家的理论,以阐释个人经营经验中的情感、文化或存在性意义,从而把这些经验提升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这类研究虽然基于个人经验,但最终目的还是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与实践进行反思与分析。
跨界的可能性
我们也可以选择结合两者。例如,将个人的经营经验与扎根理论的方法相结合,用实地经验作为基础数据,然后通过人文哲学、文化理论等框架进行解读,这样的研究既具备实证基础,又体现出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文创领域,结合经营经验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文化产品的运作逻辑、情感转化与市场反应等实际问题,从而丰富理论分析的实践层面。
总结来说,将个人的经营经验融入文创研究既可以是扎根方法论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人文科学的视角进行诠释。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形成跨学科或跨方法论的综合性研究。
人文科学研读班
弦論研究専題 1 弦論研究専題 2
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弦論(String Theory)与艺术想象力 下
有趣的是,爱垦網根据平台内收集到的材料做出探讨,发现弦理論(StringTheory)与量子科学实际上存有共同点。它试图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的一个物理学框架。以下是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其背景:
量子理论的基础: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行为。这些粒子,包括电子、光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并遵循量子概率规律。在量子场论中,粒子被看作是场的激发态(即量子场的振动模式)。
弦理论的核心思想:弦理论提出,基本粒子并不是点状粒子,而是非常微小的一维弦。不同粒子其实是这些弦在不同振动模式下的表现。这意味着,电子、光子等都可以看作是相同的基本弦在不同方式上的振动。这种视角超越了标准粒子物理学中的粒子模型,提供了统一描述不同基本粒子的一种方式。
量子化的弦:弦理论中的弦服从量子力学规律。因此,弦的振动也有量子化特性,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粒子。通过量子化的弦,可以产生不同的粒子种类,这使得弦理论与量子力学在微观尺度上是兼容的。
弦理论与量子引力:弦理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的量子引力理论。在量子场论中,引力并没有被很好地纳入,而弦理论通过引入额外维度和量子化的引力子(graviton),提供了统一引力和其他基本力的潜在框架。
在弦理论中,量子引力子是弦的一种振动模式。这意味着,弦理论可以自然地包含引力,并且这种引力可以在微观(量子)尺度上得到解释。
超对称与多维空间:弦理论还与超对称性(Super symmetry)有关联,这是一种假设,认为每种粒子都有一种超对称的伙伴粒子。弦理论中的数学结构要求空间有多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四个维度,通常是十维或十一维,其中六个或七个维度是紧致化的(卷曲到非常小的尺度)。这种多维度的框架与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结合,帮助物理学家探索更高层次的统一理论。
弦理论量子化了弦,这些弦的振动解释了基本粒子如何在量子层面上表现。弦理论希望通过量子引力来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解决引力在量子力学中的缺失问题。它为构建一个统一场理论(包括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和引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弦理论是对量子理论的一种延展,它试图在微观尺度上统一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其中量子力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爱垦网根据平台内材料整理/评注)
延續閱讀:李章斌:帕斯《弓與琴》中的韻律學問題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弦論(String Theory)与艺术想象力 上
弦论(string theory)与乐器(如提琴)之间存在着物理和隐喻的多重关联。这些关联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相似性,还在人文和哲学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
物理学上的关联:弦振动的共通性
弦论与乐器的弦振动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振动模式的概念。在弦论中,基本粒子被看作是不同振动模式的弦。这些弦的不同振动状态对应于不同的粒子,比如光子、电子等。类似地,在提琴等乐器中,弦的振动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弦的振动频率和模式决定了所发出的音高和音色。
弦的张力、长度和振动模式影响着它的表现。物理上,在乐器和弦理论中,弦的行为都遵循波动方程的规则。就像不同振动模式产生不同的音符或音调一样,在弦理论中,不同的振动模式则对应于物质世界中的不同粒子。
隐喻上的关联:宇宙的和谐与共鸣
从隐喻的角度看,弦理论与乐器之间展现了宇宙的和谐与共鸣。弦理论将宇宙比作一架庞大的“乐器”,其不同的弦通过不同的振动模式产生宇宙万物。这与音乐家在提琴上拨动弦时产生丰富的音符极为相似。宇宙就像是一首复杂的交响曲,每个粒子都是其中一个音符,共同构成了和谐的整体。
乐器中的弦振动通过共鸣腔传递出声音,声音的传播在空气中形成美妙的共鸣。同样,弦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对自然界所有力量和粒子的共鸣理解,暗示着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通过振动和共鸣相互联系的。音乐中的共鸣与弦理论中的共鸣具有类似的哲学意味,均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提琴演奏中,乐手通过调整弦的张力与音调来创造秩序,而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失衡或噪音。对秩序与混沌的要抓捏把握得好。弦理论则试图通过探索基本粒子的振动状态,揭示宇宙的内在秩序。弦的微妙变化可能代表着不同粒子的生成,就像不同音符为音乐带来多样性一样。
哲学与审美的启发
弦理论与提琴的隐喻也带来了哲学与美学的思考:共通的创造过程:提琴演奏需要极其精细的控制和艺术表达,而弦理论中的弦振动则构建了宇宙的基本构成。两者都展示了“创造”的本质:通过振动和变化形成复杂结构。音乐通过音符的变化表达情感,弦理论则通过不同的弦振动展现出宇宙的微观结构和物质世界的丰富性。
超越感与未知:弦理论作为物理学中的前沿理论,涉及多维空间、隐匿的额外维度等深奥概念,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这与音乐对情感的表达类似,音乐能带来超越日常经验的体验,让人感受到不可见、不可知的层面。弦理论中的多维度和复杂性暗示着一种“超越感”,就像提琴的演奏可以带领我们进入一种超越日常的感官体验。
弦的古老隐喻:宇宙的振动与和谐
“弦”在人类文化中一直是一个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元素。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宇宙是按照音乐比例组织的”,即所谓的“音乐宇宙论”。弦的振动象征着宇宙的结构和秩序,而音乐则被看作是宇宙秩序的反映。
毕达哥拉斯的宇宙琴: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可以通过数学和音乐的原理来解释,尤其是乐器的弦与天体的运动之间有一种类比。弦理论与这一古老的思想呼应,试图通过振动和数学公式解释宇宙的最深层次结构。
在音乐中,提琴演奏的简单弦振动可以演化出无数复杂的音调,类似地,弦理论中的简单振动也试图揭示宇宙复杂结构的起源。从简单的振动到复杂的结果,两者都在探索如何通过基本元素解释复杂现象。弦理论与乐器的弦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关联:在物理层面,它们都基于振动模式来解释现象。复杂性与简约得以统一。
在隐喻与哲学层面,弦理论像是一种宇宙交响乐,揭示了宇宙的和谐与共鸣,强调了创造力与秩序之间的微妙关系。弦的振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理的理解,也揭示了深刻的审美与哲学内涵。在人类文化的脉络中,弦一直象征着宇宙的结构与秩序,而弦理论为这一古老隐喻注入了新的科学和哲学维度。(爱垦网根据平台内材料整理/评注)(下续)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
这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在量子态上互相关联,彼此纠缠在一起,即使它们之间相隔很远的距离。通过量子纠缠,一粒子的状态会即时影响另一粒子的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远。这种现象看似违反了经典物理学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极限(光速),因此在物理学界被认为是非常神秘和深奥的现象。
量子纠缠的核心特点:
1.即时关联:两个粒子纠缠后,无论它们分开多远,一旦测量了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被确定。这种关联是即时的,不受距离限制。
2.不可分性:纠缠态的粒子不能被简单地视为独立的粒子,它们共享一个整体的量子态。因此,单独描述某一个粒子的状态是不完整的,必须考虑整个系统。
3.非定域性(Non locality):量子纠缠表明,在量子尺度上,物理系统的行为并不受经典物理学的局限,尤其是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纠缠态表明粒子之间的影响似乎是“超越距离”的。
4.“贝尔不等式”与实验验证:物理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提出的“贝尔不等式”通过实验检验量子纠缠现象,证明了量子力学的预测优于经典物理学。这些实验表明,量子纠缠确实存在,并且粒子间的关联无法通过局部隐变量理论解释。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意识” (Noetic Consciousness)
在“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中,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意念意识”的?
有关“意念意识”的定义,涉及到科学家们如何理解心智、知觉、经验的本质,尤其是在物质世界与心灵体验的交汇点上。“意念科学”的研究聚焦于心智与宇宙间潜在的深层联系,意识被视为不仅仅是个体生物功能的产物,也可能涉及超个人的、跨物质层面的维度。具体而言,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意识被看作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类似于物质和能量。它不仅局限于个体的主观体验,而是更广泛的、与宇宙本质相关的现象。
2.扩展性:意识不仅仅局限于大脑的运作,可能跨越时间、空间,甚至连接到超越个人的领域,如集体潜意识、宇宙意识等。
3.非局限性(Nonlocality):受到量子物理的影响,Noetic Science提出了“意识”可能是非局限的,存在于超越物理空间的层面。它与量子纠缠等概念类似,强调了意识可能影响到远超个体的范围。
4.双向性:心智科学家们认为意识不仅仅是对外界的被动反应,它还能够主动塑造现实。在这种双向互动中,意识可能会改变物质现实,影响到个人和集体的命运。
5.不可简化性:相较于传统的神经科学将意识归因于神经元的电化学活动,“意念科学”提出了意识的不可简化性,认为它无法完全通过物质过程解释,可能有更高层次的存在形式。
6.自觉性(Self awareness):意识被理解为一种能够反观自身的能力,这种自我意识不仅仅是生理或心理过程,而是人类与宇宙深层对话的一部分。
这些观点虽然仍在科学主流中处于边缘地位,但为探索心灵、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跨学科融合和心智的多维度研究。
这里的探讨并不是直接引用某位特定科学家的著作,而是基于对Noetic Sciences Institute(意念科学研究所)以及相关领域中常见的理论综述。Noetic Science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意识研究、量子物理学和哲学等,许多科学家和思想家在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索。
然而,关于“意识”的定义及其特性,以下几位科学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贡献:
1.Edgar Mitchell: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是意念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IONS)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和理论将意识与宇宙的整体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物理学的世界观,认为意识与宇宙密切相关。他的书籍《*The Way of the Explorer*》探讨了他的宇宙体验与意识的关系。
2.Dean Radin:是当代"意念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IONS的首席科学家。他的著作《*The Conscious Universe*》和《*Entangled Minds*》探讨了量子物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意识的非局限性和超感知觉(ESP)。
3.Roger Penrose和Stuart Hameroff:虽然不直接属于“意念科学”,但他们的量子意识理论与Noetic Science中的某些观点有共鸣。他们提出意识可能与微管中的量子过程有关,从而与宇宙的基本物理定律相联系。
4.David Bohm:著名物理学家,其全息宇宙理论(Implicate Order Theory)强调了意识与宇宙整体结构的关系。他的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5.Ervin Laszlo:他的“阿卡西场理论”(Akashic Field Theory)结合了意识与宇宙的信息场,认为意识与宇宙场在相互作用中塑造现实。
这些科学家及其思想有助于理解“意念科学”中对“意识”多维度的思考,特别是在非物质、超个人领域和量子现象之间的联系。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體驗”(Noetic Experience)
回顾爱垦網15年来所发表或珍藏的内容,对文化创意商品(造物、培训或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关系文创人潜能开发的部分,不管是个体或团体,直接或间接,为“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提供了大量值得关注的材料。
开发成体验型文创商品,不妨命名为“Noetic Experience”或“意念体验”;其文创就是建立在“意念科学”基础上的“意念文创”。
它大可沿着“宇宙诗学”的方向做(文创管理)科学实践,设计出独特的感性活动。其设计结合个体的认知扩展与在地知识的实践性,将文化创意与灵性探索、感知体验深度融合,既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又能通过文化传承和情感联结,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且举几个值得想像的项目——
“宇宙感知”灵性饰物与工艺品
使用在地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水晶)制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灵性饰品,如手链、项链、戒指等,这些饰品可以嵌入地方传承的文化符号,并引导佩戴者感受宇宙的能量。每一件饰品可以附带其制作过程的故事,讲述在地知识如何融入其中,强调其美学和文化背景。
以在地的传统符号、象征或自然元素为灵感,设计出承载地方知识的手工艺品,如护身符、雕刻、编织物。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物件,它们可以通过象征性的设计让使用者感受到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具有感知性的意义。手工艺品可以附带一些互动方式,如在使用过程中冥想或感知四周的自然力量,提升其精神价值。
手工艺与感知联结工作坊
开设手工艺制作与感知体验相结合的工作坊,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技艺(如陶艺、纺织、编织等),还可以通过制作过程探索与地方知识和自然环境的感知互动。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参与者去感知材料与自然界的关系,融入冥想与专注,强调制作过程中与宇宙的连接。
“地方传说与宇宙体验”书籍与插画
设计基于地方传说和传统知识的精美插画和书籍,结合对地方文化和宇宙观的美学呈现,让读者不仅理解地方知识,还通过书中的文字、视觉艺术体验到“宇宙诗学”的概念。例如,插画可以描绘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传递“诗性智慧”的感知。
文化体验式培训与工作坊 / 生态灵性体验营
沿着科学实践的理念,文化创意培训和工作坊可以帮助参与者通过实践体验获得与宇宙和地方文化的深度联结。设计以在地文化和自然为内涵的诗性冥想课程。例如,参与者可以通过冥想与大自然互动,体验在地文化中的“地方感”,课程设计可以通过结合传统仪式、故事传承等方式,引导参与者通过深度的感官体验进入宇宙与个体联结的状态。每次冥想课可以设置特定的主题,如与水、山、风等自然元素的联结,体现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
将生态保护与灵性实践结合,设计以地方文化和传统知识为基础的“生态灵性体验营”。参与者不仅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保护知识,还可以通过冥想、仪式、户外探索等方式,体验地方文化中的宇宙观。例如,通过森林或河流的灵性体验,参与者能够感知自然的力量,并学习如何通过地方知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文化创意服务
在文化创意服务方面,可以设计一系列带有“宇宙诗学”科学精神元素的体验式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感知与文化再现”沉浸式体验,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带领参与者进入地方文化的历史与宇宙视野。例如,利用VR技术让参与者“进入”某个地方的传说世界,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地方知识中的神话故事和宇宙观,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宇宙诗学”中的深层美学。
灵性旅游项目
设计与地方文化、传统知识紧密结合的灵性旅游项目。例如,带领游客深入乡土社区,参与当地的仪式、工艺制作和自然探索。每一次旅行都包含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体验,游客不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他们通过感知地方文化中的自然智慧,体验人与宇宙的联结。这样的旅游项目可以深度结合“实行科学”,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理解和保护地方文化。
个性化灵性咨询服务
开发基于在地传统知识和宇宙感知的灵性咨询服务。通过结合地方文化中的占卜、星象学或其它灵性实践,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或灵性指导。这个服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基于地方传统知识,但又通过“宇宙诗学”的理念,帮助客户探索个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结。
沿着“宇宙诗学”和科学精神的方向设计文化创意商品和服务,能够赋予产品和体验独特的灵性与感知深度,帮助用户与地方知识、传统文化建立深刻的联系。这种设计方向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身心灵健康、感知体验和文化认同的需求,还通过整合科技与传统,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创意体验。(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
伊纽欣(Viktor Inyushin)是位哈萨克生物学家,在1970年代提出了生物能量场理论,特别是“生物等离子体”概念。其研究与“心智科学”没直接关系,但可被视为对这一领域的间接贡献,特别是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前沿课题时。
“意念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关注意识、精神力量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框架内,生物能量场理论,特别是关于“生物等离子体”的研究,强调了看不见的能量场(如人体电磁场)与健康、意识的关系。这与“意念科学”中的某些理念(如意识的能量)有某种呼应。虽然伊纽欣的研究主要以生物学和物理学为基础,但他提出的理论拓展了关于人体和意识的非传统理解,这与“心智科学”的探索方向有相似之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伊纽欣的研究为探索意识和物质之间关系的科学领域(包括“意念科学”)提供了另类的生物物理学视角,尽管他没有直接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
从“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的范畴来看,個人的“直观能力”或“第六感”,若结合上在地传统智慧(native wisdom / local knowledge),其量子原理价值值得关注
从“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直观能力”或“第六感”是与意识、认知的前沿研究息息相关的领域,而这些概念在量子理论中也找到了可能的基础。如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量子现象可以被视作解释人类意识或直观能力的潜在机制。若结合在地传统智慧(native wisdom),可以为探讨这些超常感知或直觉能力提供文化和经验的补充视角。
在地传统智慧通常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与和谐。对某些文化传统,直观能力或第六感,被视为与宇宙能量交流的方式。量子物理中诸如非定域性(non locality)和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等概念,可能与这些古老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契合,形成对超感知能力的物理学解释。这种结合可能为理解人类潜意识与宇宙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爱垦網可将这些现象可命名为“宇宙诗性”或“全息诗性”,并且有其象征性和学术价值。“宇宙诗性”可以传达出一种诗意的、与宇宙和谐共鸣的意识体验,表达了人类意识与宇宙本质之间的深层联系。它可用于描述个人直观能力或第六感如何与更广泛的宇宙能量和信息场连接。
“全息诗性”则暗示着每个意识或个体都如全息图一样,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这与量子力学中的全息理论相关,即宇宙中的每个部分都反映着整体。这种概念适合描述个体意识如何反映更大的宇宙秩序和信息。
因此,“宇宙诗性”或“全息诗性”不仅具有哲学和象征意义,还能够在量子理论与认知科学的语境中被学术界接受,用于解释直觉能力与量子世界的潜在联系。
提一提具体的实际例子做参考——
1.量子纠缠与古老的宇宙联系观念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指两个或多个粒子可以在距离很远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同步变化,彼此影响,仿佛没有物理距离的存在。这种现象与一些古老智慧中的“万物相连”或“宇宙一体”的概念类似。例如,许多传统文化认为个体的意识与宇宙中的其他事物通过一种不可见的力量相连。量子纠缠的发现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支持,表明即使相隔遥远,事物之间仍可以通过超越常规时间与空间的方式相互影响。
一个著名的实验是1970年代由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进行的量子纠缠实验,证明了量子粒子可以瞬时影响彼此,挑战了经典物理学中局域性(locality)的概念。这与古代哲学中“心灵感应”或“神秘感知”的思想在某种层面上类似,即个体可以通过某种超自然的方式感知到远处或他人的状态。
2.超距作用与中国气功中的能量传递
超距作用是指物理系统之间在没有直接接触或相互作用媒介的情况下发生的影响。这与中国气功中的“气”的概念类似,气功修炼者相信可以通过“气”的传递影响远处的个体或环境。在气功的实践中,“气”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可以通过意识或意念传递并对物体或人体产生影响。这与超距作用的概念相契合,因为两者都强调通过某种看不见的机制产生的非局域性作用。
3.古印度哲学中的“阿卡莎”与量子场
古印度哲学中的“阿卡莎”(Akasha)被视为宇宙的基本能量场,万物源于此并在其中相互联系。这类似于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中的量子真空或零点能量场的概念,后者是能量与信息的基础,所有粒子都从中涌现并相互作用。在量子场论中,真空不是空无,而是充满了潜在的能量波动,这与“阿卡莎”作为宇宙根本能量的观点有着相似的思想框架。
这些实例展示了古代智慧中超感知或宇宙连结观念,与现代量子物理学理论在哲学上的契合点。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直接预见了现代物理学的发现,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展示了,从不同文化和科学角度探索人类意识与宇宙本质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微光
無人理會、幽深難解、百轉千回卻義理清晰的詩意 —— 引自第6頁
一個人乃是其自身的一部歷史,總結了自己的呼吸、思想、行為、原子微粒、創傷、愛情、冷漠與厭惡;同時也包括了自己的種族與國家、滋養自己以及先祖的土地、熟悉之處的石與沙、常年無聲的戰斗與良心的掙扎、女孩的笑容與老婦沉緩的言語、突如其來的意外以及無情律法漸進的行動,這部歷史承載了凡此種種以及其他細節,猶如一道火焰,在大火面前終將俯首稱臣,燃放在此刻,下一刻熄滅,來日再有無數時光,也永遠無法再度大放光亮。
你能見到的,全都是不完美投射出來的影像罷了。 —— 引自第180頁
不在身軀肉體 / 不在火焰光翼 / 不在一行一舉 / 實乃心靈皈依 / 就此罷去 / 最終亦即初始 / 我獨允之 / 安息之藥引 —— 引自第197頁
如今盡頭將至,我再度想起你,心中帶有清澈的愛意。 —— 引自第300頁
(摘自从(Possession),作者: [英] A·S·拜雅特;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譯者: 於冬梅 / 宋瑛堂;出版年: 2008-5)
陳明發·那棋盤,那盤棋
1、在短視頻佔據閲聽者注意力的今天,文化的基礎似乎只剩下「食書舞經」;沒錯,食書舞經,不是「四書五經」。
2、曾經,我們朝「高收入」的目標理直氣壯奔去;現在,「有收入」的一點要求,你好意思叫它「目標」嗎?
3、「不成熟」,對十、六七歲的少年,是一份期待;對六七十歲的男女,說是「白活了」比較恰當。
4、人云,北京很大,卻放不下一張平靜優雅的棋盤。閒閒的,說痛了同樣三個字的兩種處境:那棋盤;那盤棋。當然,任何地方都容得下一副棋盤;可是,心裡頭可有一份悠閒把眼前的一盤棋下好?翻開阿城的小說《棋王》,字裡行間的人物在閒靜下棋;而書頁前的讀者,閒靜地看他們下棋。外邊是熙熙攘攘且笨重的「大」時代?忘記了。
(5.7.2024 同時發表)
[晉]陸機《赴洛道中作》
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高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2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2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