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指诗赋词曲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21, 2022 at 5:42pm

我們一起來發揮想像力,讓自己設身處地進入第一句所描寫的情境中:房間內整個色調、氣氛是那樣冷清、昏暗,時間應該深夜了,而詩人在做什麼?睡著了嗎?接著,我要問問各位,第二句最關鍵的是哪個字?是「漸」這個字,從長河「漸」
落的景象,就可以感受到「時間」是多麼緩慢移動著。這暗示了詩人在「雲母屏風燭影深」的房間內,整夜沒有入睡;還不時探頭窗外,遙望天空,看著逐漸消失的銀河、星星;更重要是看著一輪孤掛的月兒。

因此,他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神話不只是故事
有趣而已,它往往象徵著某種人們對生命存在意義的詮釋。「嫦娥偷靈藥」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一般人只覺得它好有趣;但是,李商隱卻下了兩個字:「應悔」,這是一個判斷,詩人認
為「嫦娥應該會後悔偷靈藥而奔月」。這就是關鍵,為什麼詩人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嫦娥為什麼會後悔?李商隱就用「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個意象去回答。然而,「碧海青天夜夜心」又如何成為嫦娥悔偷靈藥的理由?這就是讀者可以去體會的地方了。我們可以從「嫦娥奔月」這個神話去做細部而深度的理解:

嫦娥偷靈藥的「原因」以及「後果」如何?這個神話在《楚辭.
天問》、《淮南子.覽冥訓》,東漢張衡的〈靈憲〉,以至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裡都有記載:

后羿從西王母求取仙藥,嫦娥偷食後奔月,化為蟾蜍。后
羿原是天神,奉天帝之命,帶著妻子嫦娥到人間解決「十日並出」的災難。這「十日」是天帝的十個兒子,本來應該每天輪流一個出現;他們卻那麼頑皮,一天內「十日並出」,大地都快被烤焦了,百姓苦不堪言。天帝派后羿下凡,只是要他教訓這幾個不聽話的孩子;但是,這個神射手太厲害了,把九個太陽都射下來,只留下一個。
后羿犯下大錯,回不了天上,嫦娥也跟著留在人間,由天神變成凡婦;她第一個必須面對的煩惱就是「死亡」。第二個必須面對的煩惱乃是她美麗的容貌如何能「青春永駐」?第三個必須面對的煩惱則是后羿有了婚外情。他喜歡上河伯的妻子,
也就是洛水女神。河伯來找后羿算賬;他卻非常兇狠,將河伯的眼睛射瞎了。各位想想,美麗的仙女嫦娥碰到這三個煩惱,該怎麼辦?她的內心當然非常悲哀、痛苦。

后羿向西王母求到靈藥;這靈藥如果一個人獨享,可以成
神而再回到天上,如果兩人分吃也可以在世間長生不老。你們替嫦娥想想看,她偷到靈藥時,還肯和那個負心漢后羿一起服用嗎?婚姻既然出問題了,假如兩個人都長生不老,豈非彼此都要忍受著永無止境的折磨!嫦娥當然就選擇一個人吃藥,昇天去了。不過,東漢張衡的〈靈憲〉中,還記載她偷到靈藥時,猶疑不決,究竟要不要吃?因此就去找巫師「有黃」占卜,結果是「吉」。所以她吃下了靈藥,飛昇月宮,沒想到卻化為醜陋
的蟾蜍。到唐代段成式撰寫《酉陽雜俎》時,人們恐怕是嫌那嫦娥化為蟾蜍,實在太難看了,就將嫦娥又說成美麗的仙女。

各位還得再為嫦娥想一想,儘管上面所說的人間種種煩惱
都解決了;然而,她卻從此必須一個人孤寂地住在月宮裡。每個夜晚,一輪明月高掛,她面對浩瀚無垠的碧海青天,會是懷著怎樣的「心」呢?各位一定可以體會到,那是一種永遠無解的「孤寂」之心呀!所以李商隱才會認為她「應悔」。

嫦娥在人間面對種種命遇所帶來的煩惱,以為只要逃離這
個事事都不完滿的現實世界,奔向另一個「想像」中完滿的世界,必定從此過得幸福快樂。誰知道,當那「想像」中完滿的世界一旦變成現實之後,另外的煩惱也跟著來了。那麼,是不
是再奔向另一個「想像」中完滿的世界,就能解脫煩惱呢?

我們對這首詩自由感發之後,不妨再做個「情境連類」。我
把這種不滿現實、逃離當前的處境,而奔向「想像」中完滿世界的心態,稱為「嫦娥心態」。而這種人其實非常多,李商隱以自己的存在感思體會到奔月之後的嫦娥那顆孤寂之心,他當然
便是像「嫦娥」的那種人了;而說不定你我也都是呀!我們就叫這種人為「嫦娥族」或「奔月族」吧!(下續)

Comment by Zenkov on December 21, 2021 at 11:21pm

(23頁)由於不滿現實,相對將一個遙遠的地方,在想像中給美化了;等到想像變成現實時,才發現原來任何存在處境都同樣不完滿,而人間煩惱也無所不在。台灣這種「嫦娥族」非常多;美國、澳洲等地就是他們想像中的月宮,然而「奔月」以後呢?是不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只有他們能切實感受。那麼假如你不想當個「嫦娥族」,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閱讀第三首詩,讓蘇東坡給你些啟發。他有一首〈定風波〉詞,題目說:「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我們就來仔細體會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大約作於壬戌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這一年,東坡寫了千古傳誦的〈赤壁賦〉。回顧元豐二年,他遇到「烏臺詩案」,差一點兒就被政敵設計的文字獄所害死。死罪雖免,活罪難逃。元豐三年,他被貶到湖北黃州,元豐七年才離開。這段時間,他的人生遇到大關卡,處在災厄的逆境中,該如何去面對?

這一年三月三日,東坡與朋友去郊遊,在沔陽縣沙湖鎮途中遇雨;雨具先被運走了,同行的朋友都在大雨中狼狽逃竄,東坡卻獨自渾然不覺,雨中吟嘯,從容散步。不久,雨停了,斜陽也已落在山頭上。回望剛才走過的地方,風雨停了,但是也沒有晴亮的大太陽。他們就在這樣平常的天色中,一路走回家去。

我們就來自由感發吧!從這首詞,我們可以理解到東坡在片刻間就遭遇到二種天氣變化的客觀「處境」,以及他獨異於同行者之主觀的對應「心境」。二種天氣變化的客觀「處境」是:

風雨、晴朗。而他獨異於同行者的主觀「心境」,則是同行者都狼狽奔逃,他卻在風雨中從容地「吟嘯、徐行」;雖「竹杖芒鞋」卻感覺比乘馬坐轎還要輕便,真可以就這麼穿戴蓑衣,在煙雨中平淡地度過一生呀!客觀「處境」都同樣,然而如何去對應「處境」而所抱持的主觀「心境」,卻各有不同。一群人遇到一場風雨,就顯現了這種同一「處境」而各異「心境」的狀況。

 

自由感發之後,我們不妨再做個「情境連類」。三月三日這一天,東坡片刻的遭遇,似乎就是人生幾種情境組合的縮影,因此「片刻遭遇」可做為「一世情境」的象徵。二種天氣變化的客觀「處境」:「穿林打葉聲」的「風雨」不就象徵著人生的「逆境」嗎?他三年前遭遇「烏臺詩案」,正是這種「逆境」。

各位假如將自己的存在感思帶進來閱讀,你就可以回想自己是否也遭遇過「逆境」!

當然,人生的變化就像天氣一樣,風雨不會永遠是風雨,逆境也不會永遠是逆境,「否極」必然就會「泰來」;因此他在這首詞的題目中就說「已而遂晴」,詞裡也寫著「山頭斜照卻相迎」。風雨過後總會晴朗,這「晴朗」就象徵著人生的「順境」了。東坡總算度過「烏臺詩案」的逆境,猶如風雨之後,又出現「山頭斜照卻相迎」的順境。我想各位也應該很多時候都能處在「順境」中吧!

客觀「處境」有逆有順,那麼你會如何去對應?這就是「心境」問題了。一般人處「逆境」,往往心境「悲苦」,就如突遇風雨而「同行皆狼狽」;但是,東坡卻獨能順著這個一時無法改變的「處境」,以歡樂的「心境」對應它,這就是「隨緣」。而一般人處「順境」,往往心境「歡樂」,就如雨後放晴而面對「山頭斜照卻相迎」,那些同行者必然非常歡欣;這當然也是常情,沒有什麼不對。不過,如此一來,人的心境苦樂,不就完全被客觀「處境」所支配了嗎?

我們可以再想想,一個人是否可能「超越」客觀「處境」的支配?所謂「處境」,就是「命遇」;能超越處境,則順逆雖由客觀之「命」,而苦樂卻可以由主觀之「心」。這就是老莊、禪宗所追求的「曠達」:從「心靈」做修養工夫,能通透「命遇」之理,而遣除窮通、貴賤、得失的分別心,以達到莊子在〈養生主〉中所說「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的境界;這境界也正是禪宗所說「平常心」的境界;「也無風雨也無晴」就是象徵這樣的境界。

Comment by Zenkov on December 6, 2021 at 11:33am

(續上)這境界超越了客觀處境之順逆與主觀心境之苦樂,乃是人生終極理想的安頓處。因此詞中說「歸去」,就不僅只是回到各人身軀所居住的家而已,更象徵著「心靈」最終所回歸而安頓的「家」。這個「家」不是磚瓦蓋出來的房屋,而是一種心靈的「境界」。而這等境界,不是只從理論的認知就能達到,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經常體會當下的遭遇,並反思過去的經驗,而綜合領悟,因此東坡才會說「回首向來蕭瑟處」。人生往往從我想,東坡歷經前幾年的苦難,確實已有所領悟,才能寫出這首詞,「片刻遭遇」卻隱涵著「一世情境」之理。我們如此「情境連類」的閱讀,如果各位能將自己的存在感思帶進來印證,應該也會有些體悟吧!

最後,我要與各位一起來閱讀王維的一首〈竹里館〉詩: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看起來很淺近,其實非常有深意。我們同樣可以從
詩的意象本身自由感發。表層的意思寫的是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裡,又是彈琴、又是長嘯,非常自得其樂。這裡遠離熱鬧的塵世,沒有人知道他、陪伴他。這有什麼關係,置身大自然,萬物有情,明月也來照映著他哩!

這首詩有個字很關鍵,那就是「獨」。這個字有兩層意義:
可以說是「孤獨」,也可以說是「獨立」。各位讀過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這個「獨」字,就是「孤獨」。「孤獨」其實是一種小孩子的心態,今天媽媽出門了,獨個兒在家,午飯沒有人做,外面有怪聲,好害怕!人會感到「孤獨」,就是因為失去依賴。「依賴」有兩種,一種是「物質性依賴」,一種是「精神性依賴」。各位還在依賴父母供給的金錢讀書,就是物質性依賴。


物質性依賴是人們現實生活經驗所不能免,即使你經濟獨立,
不再依賴父母,也還是得依賴整個社會物資供應的機制。至於精神性依賴,大家也都時常經驗過,我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深層處隱藏著一套價值觀念體系,善惡、美醜、貴賤、尊卑、榮辱、毀譽等。在這套價值觀念體系中,我們的精神希求都依賴別人的了解、愛賞、讚譽、尊重、肯定等,當這些精神希求都落空時,便會感到孤獨。伯牙沒有遇到鍾子期之前,感到孤到自己「懷才不遇」,竟然沒有人能了解他、賞識他,不禁陷入生命存在最深層的孤獨感中。

「獨」另外有個「獨立」的意思,這就是莊子在〈大宗師〉所說的「見獨」。每個生命都是不可替代、不能複製的「獨體」。我今天生成這個樣子,不管外在的形體或內在的才性,都是獨一無二,沒有影印機可以完全複製。一個人能自覺其生命是「獨體」,而徹悟到他「當體自足,了無缺憾」,在精神上根本不必依賴別人的愛賞、讚譽,當然也就不必在乎別人的鄙棄或毀謗,甚至生命本身的死生壽夭也可以順其自然,這就是「見獨」了。


一個人假如不能徹悟自己的生命是個「獨體」,就經常會拿
自己和別人比較。「比較」是挫折的來源,我比人美,固然高興;但是,相對的比別人醜,不就傷心了嗎?我比別人尊貴,固然高興;但是,相對的比別人卑賤,不就傷心了嗎?在這種「比較串」的世俗價值體系中,一輩子都比不完,因此人們就生活在悲喜哀樂的鎖鍊之中,解脫不開來。其實,一個人活著最好不要比來比去,只要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便是「見獨」了。

生命存在一旦「見獨」,就能在精神上解消對外界的依賴,這就是莊子在〈逍遙遊〉中所說「無待」的境界。王維就表現了這種「無待」的境界,「獨坐幽篁裡」的「獨」乃是「獨立」而自在,當然就不同於陳子昂「獨愴然而涕下」的「孤獨」。他一個人在竹林裡彈琴、長嘯,自得其樂。而「深林人不知」,他
卻一點兒都不覺得孤寂。一個見獨的人,反而能與自然萬物通感,便覺星月蟲鳥都是有情之物,倘佯於大自然中,又怎會覺得孤單寂寞呢!短短一首詩中,卻表現了天人物我合一,表現了道家「見獨」的精神境界,語淺而意深。(下續)

Comment by Zenkov on October 31, 2021 at 11:36am


顏崑陽·詩是智慧的燈:詩性心靈與詩意義

(續)
這首詩,我們這樣自由感發之後,也可以和自己的存在體驗做個「情境連類」,那麼你們能體會到什麼?大多數的人經常都向外追逐,財富、名聲,地位,得則喜、失則悲。並且彼此比來比去,高人一等則樂,矮人一截則哀,因而一生都在看人臉色、求人讚賞。這種人忘懷不了所有外在的事物,反而自己生命的本身卻被徹底遺忘了。「見獨」並不容易,但是各位可以將它當做精神修養的目標,或許有一天你也可以如同王維一般,生活中隨處都能「自得其樂」。

我們自由感發、情境連類地讀了四首詩,分別理解了生命
存在的幾種不同情境。最後,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王國維那樣,將這幾種情境整合在人的一生來理解它們的意義?就如同王翰、李商隱那二首詩所描寫,人生時時、處處都有違心逆意的「命遇」,因此生命存在的現實性真的很悲涼。那麼假如生命存在無法逃避這類悲涼的命遇,你又將如何去超越?蘇東坡、王維的那二首詩詞,或許能給你感發,開啟你人生智慧的一盞明燈。然而,燈之明滅,最終還是看自己能否去點燃。

四、結語

最後,我要做個簡單的的結語:


詩,必然離不開人性、離不開人心、離不開人的生命存在
經驗及意義、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它是一盞人生智慧的明燈。

離開這些要素,詩就只算是一種「文字遊戲」。一個沒有詩的時
代,其實也就意味著人們的心靈已熄滅了這盞智慧之燈了。

詩,並沒有那麼深奧難懂,只要將自己的存在感思帶進詩
境中,和李白、杜甫、陶淵明、王維等大詩人去「談心」,自由感發、情境連類,就能有所體悟。懂得詩意,也不一定都去寫詩;只要涵養「詩性心靈」,做個「生活詩人」也很好,經常讓日子過得像一首無字的詩歌。一個人、一杯茶、幾首詩;詩中智慧不用一錢買,朋友何莫學夫詩?真正最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往往不是用金錢買得到的呀!惟智者能得之。(清華中文學報第三期(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第49~78 頁 /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Comment by Zenkov on October 29, 2021 at 12:07am


晴朗李寒《鵲巢》

當楊樹的葉子落盡,像魚鱗樣

堆積在林間,覆蓋了地面,

我才看到樹杈間,托舉的兩座

黑色的鵲巢。而在兩年前的春天,

當我在樹林間漫步,我

曾看到過兩隻喜鵲,歡叫著,

在這棵樹上忙碌。它們飛去又飛回,

嘴裏銜著枯枝,比量著

在哪個枝杈上搭建自己的小巢

更加牢固。它們會不時停下來,

尾巴一挑一挑地,大聲交談,或許是爭執,

或許是說笑,歌唱,可惜我不懂

鳥語,無法翻譯。

 

當樹葉子漸漸濃密,我路過時

仍會駐足那棵樹下,

仰頭靜靜地察看,見鵲巢由小

變大,像一個巨大的松果,懸在樹枝間。

 

如今,那裏已經變成了兩個鵲巢,我不知

是它們新搬遷來的鄰居,

還是它們自己的兒女。兩棵樹相鄰,

兩隻鳥巢對望,

喜鵲在樹枝間飛起,落下,嘰嘰喳喳叫喚,

我覺得,這樣的生活

真是讓人羨慕。

2015年1月17日星期六晚

Comment by Zenkov on October 21, 2021 at 8:44am


高建平·丹潔《探究中西生態美學比較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段丹潔)生態美學的研究是在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的影響下出現的,體現了美學研究者從學科的角度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使生態美學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重視。近日,圍繞我國生態美學的發展狀況、生態美學中西比較研究等,記者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會長高建平進行專訪。

中國社會科學網:生態美學是關注生態環境與美學的一門新興學科,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我國生態美學的緣起及當前的發展狀況。


高建平:正如你所說,生態美學關注生態環境和美學,但生態美學並不是這兩者的簡單相加。從學理上講,生態美學不同於生態學,也不同於生態哲學。生態學研究有機體與其環境的關係,生態哲學是對人與自然環境之間關係進行哲學反思。關注生態環境的人中,還有另外一種類型,即環境保護主義者。他們發起了各種環境保護運動,推動各種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國際宣言、條約、協定和國內法律法規的製定,組織各種活動以喚起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生態美學不同於這些學術研究和社會運動,是美學研究者受生態環境方面的研究和相關的社會運動的啟發,形成的一種美學上的流派。

生態美學在美學研究領域內部,也有著自己的相鄰相關的研究,有其自身發展的歷史。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出現美學大討論之時,就圍繞「自然美」展開過激烈的爭論。有研究者認為自然美是與人相對立的,作為認識對象的存在,也有研究者摘取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詞句,認為自然美成為欣賞的對象,是由對象被「人化」了,成為「人化的自然」,或者「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這樣的表述,有將自然當作征服、改造,從而佔有的對象的含義,具有強烈的主客二分,人與自然對立的意味。

生態美學正是在這種對自然美研究深化與更新的情況下出現的。生態美學從聯系的觀點看待世界,認為自然能夠被欣賞,不是由於被「人化」,而是由於人與自然本來就具有審美的關係,而這種審美的關係,植根於人與自然在生態意義上相互聯系。

中國的生態美學研究,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的。這也是在20世紀80年代「美學熱」之後,對「美學熱」進行反思,對這個學科進行新的拓展的產物。中國的生態美學研究,與環境美學研究,在大致同一時期產生,相互之間也有一些爭論。從詞義上講,生態美學強調人與外在世界在生態意義的聯系,更具有內在性,而環境美學研究人與環境的審美關係,更具有外在性。其實,這種研究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努力超越人與自然二分。對於環境美學研究者來說,自然不再是人的對象,而是人的環境。對於生態美學研究來說,眾生之間具有生態聯系。生態美學和環境美學的研究者應該聯合起來,超越命名之爭。

生態美學的研究當然是在由於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的影響下出現的,體現了美學研究者從學科的角度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和研究。這個學科具有現實性,綜合性的特點。目前,有研究者不滿足於生態美學原有的,從美學的角度研究生態的初衷,致力於從生態的角度來研究美的本質。這些理論上的嘗試,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


中國社會科學網:從中西生態美學比較的視角看,中西生態美學之間存在哪些研究差異?

高建平:我們不要設想,西方從古至今有一種「生態美學」,中國也從古至今存在另一種「生態美學」,然後將這兩種「生態美學」放在一道比較,發現各自的特點及其優劣。這種設想是反歷史的。生態美學,是當代西方美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理論模式出現了危機之時,受生態哲學的啟發產生的一種美學。這種美學克服了過去的分析的和孤立的哲學觀點,用綜合的和聯系的觀點研究人與世界的審美關係,從生態的角度看待美的本質,看到美離不開人的特性和歷史發展。

中國的生態美學,也是一個現代的學問,是在西方生態美學的影響下,在中國的生態狀況變化引起人們警覺的情況下形成的。我們要避免在發展生態美學之初,就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中西之辨之上。生態美學要回答的現實問題,要看到美學的這種新發展對於社會生活實踐,以及對於美學本身發展的意義。

當然,由於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不同的背景,中國的生態美學必然會帶有它的一些獨特的特點。例如,由於西方哲學長期以來的將物質看成是各自獨立的原子的集合,重視主客、靈肉、人與自然二分,因此,對於西方美學來說,綜合的、聯系的、人與環境一體,靈肉合一的觀點,是一個新的,具有挑戰性的觀點,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在傳統哲學中就有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眾生平等的觀點,因此很自然地與自身的傳統結合起來,從傳統中汲取營養。這種中西傳統的區分,使得中國的生態美學,能夠與傳統哲學接軌,從而形成自身的特點。這種中西傳統的區分,應是在研究中自然形成,而不能主觀預設。

Comment by Zenkov on September 24, 2021 at 6:00pm


林燕妮《為我而生》雨浪風
   

喜歡雨把整個世界洗乾淨給我看,雨后的樹棵棵含蒼欲滴,花兒朵朵像美人剛從水裡探出頭來,那種滌去塵埃,還我本來顏色的清麗,那種在雨中飄搖后的端容靜止,令人想及艷色裡面的堅毅。

常覺雨是屬於青春的,少年十五二十時,誰都愛往雨中跑,誰都不介意讓雨水打在臉上,正如我常說的,雨點仿似在雕琢少年人還未完成的美麗,經不起雨的不是少年人而是飽經滄桑的成年人,雨中有無畏的青春。


浪是最扣人心弦的戀歌,有時一片輕紗似的溫柔地摩娑岸邊,就像一重一重的柔情,帶著輕吟撫慰我們的心;有時一疊炮火似的澎湃地衝擊過來,就像一下又一下的震盪,帶著咆哮摧裂我們的心。浪可以無邊體貼,亦可以無邊殘酷,然而誰可以抗拒那一聲又一聲的呼喚?於是我們便投身進去,不管是笑語還是號哭,更不曉得是浮是沉,只知道浪裡有今日戀情。

風是有家的嗎?如果有的話,怎麼靜止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風到哪裡去了?怎麼颳起來時呼的一聲就在身邊起了,風總是來去無蹤,要是裙裾不起樹木不搖,我們根本不會察覺風已經到了。沒有人看見過風,但誰都感受到風,風本無形無蹤,卻給我們留下種種難忘的景象。風在耳邊響起,風在身旁吹過,似乎帶著說不出來的千言萬語,剎那間彷彿看見昨日的自己飄過,又彷彿聽見昔日熟悉的聲音,是你是他是舊日。


風裡總有故人故我。

Comment by Zenkov on September 1, 2021 at 10:32am


岩上詩選《伐木》

黑夜卷席的時刻

葉子們在一陣翻身之後

屏息凝聽

霧珠

滴落的碎聲

伐木者以鋸齒芒鞋而來

叩問切腹是什麽姿態

眾樹嘩然

搖升了熟睡的羽毛

山嵐燎原而來

我們聞到

腐臭的焦味

從山後的灰燼中揚起

太陽在乾涸的澗底

翻找自己的面孔

裂開的嘴盆

吞吐著乾紅的火舌

食屍鳥以飽食後的歡唱振翼而去

溫床在那裏

溫床在那裏

天空寂然

寂然

Comment by Zenkov on July 19, 2021 at 11:11pm


波德萊爾的詩《天鵝——給 維克多雨果 》


昂唐瑪柯,我想著你!這條小河,
貧瘠與悲慘的鏡子,往昔曾經閃亮,
那無邊無際的莊嚴源於你獨居的苦澀, 說謊的西蒙矣因你的哭泣而深廣,

一下子豐富了我豐饒的記憶,
猶如我穿過新的卡魯塞爾。
老巴黎不再(一個城市的形體變化更快,唉!勝過一個人的心兒);

我只在想象中看到那些陋屋的集聚,
已漸漸成形的柱頭和柱身,
草地,大塊地被水窪染綠,
還有閃閃發亮的格子樣的玻璃窗,舊貨店模糊迷朦。

那兒鋪展著往昔園中的動物,
那兒我看到,一個早晨,明亮與寒冷
的天空之下勞作把自己喚醒,道路
在寂靜的空氣中吹起陰郁的颶風,

一隻天鵝從牢籠裏逃離,
蹼擦亮了乾燥的石鋪路軌,
粗糙的地上拖曳他白色的羽翼。
乾涸的小溪後面鳥兒張開了喙

在塵埃中緊張地洗著翅膀,
心中充滿著美麗故鄉的湖泊,
他說: "水,你何時再流淌?雷,何時你再鳴響?"
我看到那厄運,奇異而命中註定的傳說,

偶爾朝向天空,如同奧維德詩中的人物,
朝向譏誚的天空與殘酷的藍色,
痙攣的頸上支撐著他貪婪的頭顱
就像他在向上帝投以譴責!

II


巴黎變了!但我的憂郁

絲毫未變!宮殿嶄新,層層疊疊,堆堆整整,
老郊區,對我來說一切都變成了譬喻
而我珍貴的記憶比石頭更重。

在盧浮面前一幅圖景也讓我惆悵:
我想著我的大天鵝,帶著那些瘋狂的姿式們,
比如流放,荒謬和高尚
沒有停息地腐蝕希望! 然後對你們,

昂唐瑪柯,中途拋閃於偉丈夫的手臂,
無恥的牲畜般,落入驕奢俊美的皮呂斯手中,
空空的墓穴旁邊出神地躬身
赫克托的孀婦,唉!埃雷釹斯的妻子!

我想起那黑女人,病弱而消瘦
在汙泥中停滯不前,尋覓,驚慌的眼,
沒有椰子樹在美妙的非洲
城墻後面霧靄無邊;

那些貝殼迷途而不知身在何方
永不!永不!它們滿飲淚啜
吸吮痛苦猶如母狼!
嬴瘦的孤兒乾如花朵!

就這樣,我的精神在森林中放逐遊走
古老的記憶像滿溢氣息的號角般鳴響!
我想起被遺忘在島嶼上的水手,
俘虜,失敗者!...還有其他別樣!


延續閱讀 》

愛墾網《散文詩專頁》

散文詩:現代·繁複·延伸

工業化:無詩意的文化研究

Comment by Zenkov on July 18, 2021 at 3:14pm


工業化:無詩意的文化研究

法國政治思想家亞里克西思·德·托克維爾(Alexisde Tocqueville)早在1835年寫到英國的工業化城市曼徹斯特時作了這樣的描述:


從這汙穢的排水溝里,流出了人類工業的最大巨流,澆肥了整個世界;從這骯髒的下水道里流出了黃燦燦的純金。在這里,人性得到了最完全的,也是最殘暴的發展;在這里,文明表現了它的奇跡,文明的人幾乎變成了野人。


這里的話雖不多,卻揭示了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的是雙重的“禮物”。一方面是物質的豐富,巨大的財富,想象不到的奇跡,才能的充分發揮;可另一方面是環境的汙染,生存條件的破壞,人的貪欲的泛濫,人性的片面的發展等。

後來,很多國家的工業化也產生同樣的問題。

在如此現實面前,作為人文社會工作者,作為一個作家、文藝理論家,他們能做什麽呢?難道他們就一味地加入到推銷那種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拜物主義這種行列中去嗎?當然不是,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去影響經濟發展,要制約經濟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某些負面的影響。

基於以上的原因,在中國當前的學術界,就流行起“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西方引進來的一個詞,但是,它被引進以後,就成了中國當前的一種思潮。文化研究是對現實的一種回應,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但是,在目前這種文化研究的對象轉了向,已經從解讀大眾文化等等現象,進一步地蔓延開,比如說去解讀廣告,解讀模特表演,解讀小區熱等,結果,解讀的對象就離開了文學、藝術作品本身。

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研究向所謂的日常生活審美化蛻變之後,這種批評不但不是去制約消費主義,反而是為消費主義推波助瀾,越來越成為了一種無詩意的和反詩意的社會學的批評,像這樣發展下去,文化研究必然就不僅要與文學、藝術脫鉤,要與文學藝術理論脫鉤,而且成為新的資本階級制造輿論,成為新的資本階級的附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提出了文化詩學的新構想。
(童慶炳:“文化詩學”作為文學理論的新構想,原載《愛思想》2015-12-14)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