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者,蕴也;学名“韵”。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PLOP on October 4, 2021 at 10:35am

與哲學家對啟蒙思潮及其相關的理性主體的激烈質疑不同,朗西埃對解放話語的鍾愛使其成為啟蒙美學精神的繼承者。以倫理之名,朗西埃企圖修復美學與啟蒙現代性的衰敗關係。在分析了當代美學之倫理轉向及其帶來的抑郁氣氛之後,朗西埃不無遺憾地寫道:“康德式的道德法則的自律,變成了倫理主體對他者律法的遵從。人權變成了復仇者的特權(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131)。道德法則自律曾是康德實踐哲學的基石,也是自由意義所在。將“道德法則之自律”替換掉,則使得主體性步履維艱。自律來自他律,自由來自限制——這些悖論形式在康德的二律背反中都有某種程度的解決,但在後現代美學中,悖論被重新感受和思考為悖論,悖論成為障礙而非轉化器,對絕對之物的設立與仰賴重又陷入泥淖:本體意義(物自體)上的不可知變成了認識的不可能,這也使得與行動相關的知識陷入了被責難的癱瘓之境。因而,朗西埃以歧見重申理性立法自治所開啟的中立化公共空間,這一空間正是美學革命的意義所在,可以重新激發人們的政治想像和行動熱情。

在一次訪談中,朗西埃曾如此坦言,“目前,我關注的問題是,周圍很多人都在說,我們這個世界缺少了最寶貴的東西,這個世界太可怕了,它是治不好的。我認為,這樣說,是有問題的,這不是說我認為這個世界有多麽的好,或者說我一定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有多麽的好。我認為,我想要幫助人們走出這種情緒[……]我要讓大家能夠相信,做自己認為不得不做的事情時,才是對的。我希望在這個事情上面,給人們創造出樂觀,創造出希望”(陸興華79)。美學中的“倫理轉向”是朗西埃試圖克服的“情緒”,在診治這種情緒的諸種藥方中,終究還有“不得不做的事情”。這呼應著《理想國》中的城邦正義的落腳所在:“正義就是有自己的東西幹自己的事情”(柏拉圖155)。在挽歌與號角之間,朗西埃奏響了勞動的號角:沒有任何一勞永逸的賭注能夠賦予生存意義,存在之意義只能靠行動去創造。以解放代替救贖,將倫理之批判視角反轉為行動的實踐美學,這就是朗西埃反“倫理轉向”的倫理主張。


①“凡人由於本性或由於偶然原因而不歸屬於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個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這種‘出族、法外、失去壇火(無家無邦)的人’,荷馬曾視為自然的棄物。這種本性上孤獨的人物往往成為好戰的人;他那離群的情況就恰恰像棋局中的一個閑子。” 中譯可參見亞里士多德:《政治篇》,吳壽彭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7-8。

②“非人”表達了對人類中心主義和理性主體的批判意識,按照朗西埃的說法,“非人”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具有許多名字和形象,可能是幼年期依賴,無意識法令,或是對絕對他者的遵從關係等,也是人類對一種不能被掌控的絕對他者的依賴性。參見Jacques Rancière: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Translated by Steven Corcoran (Cambridge: Polity press,2009)119.


Aistheton:希臘詞,指被感覺所知覺的東西,即可感(sensible),與可知(intelligi-ble)相對。利奧塔認為,les aistheta是屬於靈魂的,是一個意外事件;靈魂只有在其激發下才會存在;當它消失時,靈魂就會在毫無生氣的虛空中消散。參見利奧塔:《後現代道德》,莫偉民 伭曉笛譯 (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152-62。

Dissensus是貫通朗西埃美學與政治思考的重要術語,中文譯法不一,有“異見”、“異議”、“歧義”、“異現”、“紛爭”等。在政治討論中,dissensus不是關乎個人利益或意見的爭議,而是一種政治過程,通過“不被承認者”的主體化行動,來挑戰既存的感知、思想和行動模式,從而在可感性秩序中制造裂縫。在美學討論中,dissensus重在強調感知與感知的衝突,使“不可見者”得以綻現。因而,有論者提出在討論美學和藝術時,可譯為“岐感”或“不諧”;在談論政治時,可譯為“異見”、“歧見”等。本文取“歧見”譯名,以“異議”來譯“disagreement”。參見蔣洪生:《雅克.朗西埃的藝術體制和當代政治藝術觀》,《文藝理論與研究》2(2012):105。

(見:饒靜《不可再現物的再現——洪希耶論美學之倫理轉向》, 2016/02/26 中國社會科學網)

Comment by iPLOP on June 27, 2021 at 9:13pm


沈宏非:藝皆可演,烹飪也不例外

以東南沿海一帶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大黃魚為例,過去曾是幾塊錢一斤的賤價魚,如今在市場上已飈升每斤三百多元,而且可遇不可求。在上海梅龍鎮酒家,我就吃過一條價值近千元的大黃魚,那被凍得硬生生的乖乖,居然要在經理的監護之下,由廚師長抱上前來讓大家驗明正身,實在是冤孽。


藝皆可演,烹飪也不例外。廚藝之基本,包括刀法的嫻熟,火候的恰當,味道的調和,營養、色彩、溫度及造形上的合理設置,等等。除此之外,作為吃客,對於廚師我們並無苛求。“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之類,只是文人的意淫。當一個廚師以炫耀的姿態在廚房裏大演技藝,半是出於自娛,半是向下屬所作的示範或示威。兩者雖與廚房外面的吃客無涉,卻有助於節奏感的強化,舒緩異化勞動的壓抑,無論如何,皆能使吃客們間接得益。
(沈宏非:吃魚或被魚吃)

Comment by iPLOP on June 4, 2021 at 6:35pm


在任何地方安身

海明威總是讓人感覺到戰鬥圍著他轉。穆爾黑德讓人感覺他是無意間撞上的:這才是戰爭的真實體驗。 跟明星打交道,最好自己也是個明星。所有澳大利亞戰地記者都是行家裏手,但穆爾黑德還有另一個無價的附加特點,那就是他在大人物的指揮部裏泰然自若。高高的石膏天花板和大理石地板不會震住他。他是那種四海為家的殖民地居民,能夠在任何地方安身,只要給他們幾分鐘撣掉鞋上的灰塵,扶正領結。(《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 克萊夫·詹姆斯  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721日-196172日,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穆爾黑德 
Alan Moorehead(1910-1983),生於澳洲墨爾本,1936年至1939年間服務於倫敦《每日快報》任駐外特派員,第一件任務就是採訪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中東、遠東及歐洲各地的戰地特派員,並榮獲大英帝國軍官勛章。1968年,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勛章。著書頗豐,其他著作包括《非洲人三部曲》(African Trilogy)、《蒙哥馬利》(Montgomery)、《加利波利》(Gallipoli)、《蘇俄大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藍尼羅河》(The Blue Nile)、《致命的衝擊》(The Fatal Impact)、《挪亞方舟已無空間》(No Room in the Ark)、《白尼羅河》(The White Nile)。

Comment by iPLOP on April 5, 2021 at 9:01pm


陳明發博士《快樂語言: 聰明的轉折》


在大部分人眼裏,人生絕少精彩絕倫的事。如果不覺得起床、工作、下班、跟家人或朋友吃飯,是一快樂的事,快樂恐怕會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要找到高職,人人肯定,有寬裕的金錢、完美的婚姻,或是到東歐旅行才快樂,要時時快樂恐怕是艱難的事。

如果能自我培養一份能感受“美”的‘自身生存技術’,那麼,一部書、一個午間小歇、一頓簡單的下午茶、院裏風鈴木落得一地的鮮花、商業街一位街頭藝人的美好街舞......都會是常常使我們快樂的好夥伴。


上篇: 陳明發博士《明確的語言模式》


福柯的美學‘自身技術’:
通過對古希臘羅馬時代,具有生存美學意義的‘自身的技術’的重建,通過對基督教之後的‘自身的技術’的批判,建構和實施由我們自身依據審美愉悅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美學。


Comment by iPLOP on January 6, 2021 at 11:32pm


周憲《藝術:韻味與震驚》


關於這一點,本雅明指出,在傳統社會中,藝術品有一種此時此地的獨一無二的特征——“韻味”,正是這種“韻味”使得藝術品有一種高貴、稀罕和難以接近的特征。比如,希臘的雕塑,文藝復興“三傑”的作品,或王羲之的書法,或吳道子的畫,接近這些古代藝術品決非易事。但是,本雅明發現,在機械復制的現代社會,這種情況發生了巨大轉變,藝術品可以通過機械復制來大量生產,“韻味”被“震驚”效果所取代。(見周憲《反抗人為的視覺暴力——關於一個視覺文化悖論的思考》)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