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兩條絲綢之路,在不同朝代,不同文化環境,經歷過國號的改變,國界的改變。
可是,文化商貿和友好情誼,還是越久越醇實的那個傳統。
在新的紀元里,我們要增添什麼新的內容?
高期待、高關注度的背后,最現實的問題,是落實和普及的艱難。
要促進沿線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共識,如何來對話談合作? 如何來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
要講“文化先行”的優勢,文化產業在提升文化互動方面,可扮演怎樣的角色?
(攝影:鄧福恒遺作·沙巴日落)
Tags:
Albums: 沉思·海上絲綢之路
Favorite of 1 person
Location: Sabah Maritime Silk Road
Comment
Importance in Trade Networks
The shahbandar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making the Malay ports attractive and safe for foreign traders. Prominent ports in the Malay world, such as Melaka (Malacca), Aceh, and Johor, relied heavily on the efficiency and capabilities of their shahbandars. For instance, Melaka, during its height in the 15th centur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hubs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shahbandar there was instrumental in managing its complex trade networks.
Influence and Legacy
The position of the shahbandar had a lasting impact o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ports in the Malay world. Their governance practices influenced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rade, some of which have carried over into modern port management systems. The legacy of the shahbanda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ed and efficient port administration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utheast Asia's maritime economy.
Decline and Transition
The role of the shahbandar began to decline with the advent of European colonial powers in the region, such as the Portuguese, Dutch, and British, from the 16th century onwards. These colonial powers introduced their own administrative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which often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local officials like the shahbandar. However,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hahbandar remains a testament to the rich maritime heritage of the Malay world.
The "shahbandar" was a crucial official in the Malay worl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Malacca Sultanate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Derived from Persian, the term translates to "harbor master" or "port official." The shahbandar was responsible for overseeing port activities, managing trade, and ensuring the collection of customs duties. This role was essential in facilitating the region's vibrant maritime trade, attracting merchants from across Asia and beyond. The shahbandar also served as a mediator between the local rulers and foreign traders, ensuring smooth commercial operation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of the Malay ports.
In Chinese, the term "shahbandar" is often translated as "沙班达" (shā bān dá). However, a more specific term that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a shahbandar is "市舶司" (shì bó sī). The 市舶司 was an official in charge of maritime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affairs, similar to the shahbandar's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Malay world. This term was used during various Chinese dynastie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Song and Ming periods, to designate officials who oversaw trade in major port cities. (愛墾编註:亦称“港务官”.
生活在别处,也在此处。面对意义匮乏时所憧憬的“别处”恰恰需要于“此处”建构。以文化空间之“新形式”和“新路径”来创建乡土生活之“新面目”和“新精神”,去往别处,又复归此处,正是当下积极营建文化空间、栖居乡土生活的文化实践。本论坛旨在召集民族学、传播学、艺术学、建筑学、旅游学等跨学科交流,探索艺术乡建、非遗传承、民间生活、媒介实践等内容、形式、组织、机制等多重维度的乡土文化空间建构,以参与式学术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鸿沟。(2024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征稿)
(攝影:鄧福恒遺作·沙巴日落)
延续阅读:
數實融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有助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主要是指產業數字化,特別是農業、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數字化。深度融合的含義,主要是指產業數字化從點線面向全生態、全產業鏈滲透和擴散。或者說,由少數大中型實體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向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大多數實體企業的數字化改造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本質是應用新一代數字科技,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過程,既是數字技術不斷向實體經濟的研發、生產、銷售、流通環節滲透融合,創新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重塑產業組織形態與制造流程,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提升以及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也是數字技術受特定需求場景拉動,不斷迭代演進甚至萌生出適應性技術和相應產業部門的過程。
延續閱讀:
数實融合在旅遊領域的實踐個案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途徑,是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並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續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通過一體建設、一體推進,實現經濟循環暢通無阻。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任務。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所在。面向未來,要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從新型基礎設施保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投融資支持、強化示范引領、提供人才保障等方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具有多維性。在企業層面上,數實融合被普遍視為數字化轉型過程,即利用數字技術創造新產品、新流程、新模式的過程。降成本、提效率、增收益是衡量企業數實融合發展成效的關鍵。在產業層面上,數實融合集中體現在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產業特征演進上,並促使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其中,在制造業領域,數實融合會產生新型實體企業,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通過成本節約、效率提升、價值再造賦能智能制造;在服務業領域,數實融合將使制造業具有的可貿易性等特征成為越來越多服務業的特征。隨著數實融合發展,服務業將在制造業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過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制造業則為服務業提供更多不斷變化的應用場景和不可或缺的數字設備基礎。
關鍵因素是數據。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治理體系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要使數據實現從資源到要素的轉換,激發「數」「實」部門間的協同效應,需要通過適宜的制度創新解決有效數據、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供給不足,明確數據產權屬性,構建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創新數據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體系等。與此同時,在企業層面和產業層面上,數實融合所需的制度條件不盡相同,需要提供差異性和針對性的政策供給。在企業層面上,數實融合要持續拓展且形成新的生產方式,使經濟主體獲得足夠激勵。這種激勵主要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一是企業通過主動引進通用技術來提高生產率,優化企業績效,使企業獲得更高的競爭力和超額利潤;二是通過經濟環境和技術條件的改變,使企業遵從新的技術經濟范式,並有效嵌入新的技術體系中。在這裡,競爭政策和創新政策的有效結合至關重要。在產業層面上,數實融合可以理解為部門協同,制度引導應致力於促進形成若干正反饋或互激式增長機制,不斷降低要素成本。
當前,數實融合的廣度深度正在持續拓展。一方面,數實融合進程迅速。2022年,數字產業化規模與產業數字化規模分別達到9.2萬億元和41萬億元,佔數字經濟比重分別為18.3%和81.7%。另一方面,作為「世界工廠」,有規模經濟優勢、數據體量優勢和場景豐富優勢,數實融合易於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和倍增效應,產業數字化潛力巨大,這是數實融合的強大動力和顯著優勢。
數實融合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產業大而不強、一些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數字技術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仍有待發揮、數據要素價值潛力尚未有效激活等。伴隨著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顛覆性前沿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數字技術正進入創新爆發期,與千行百業融合向縱深拓展,數實融合領域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做好數實融合大文章,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
數字時代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具有兩個關鍵特征:一是在複雜的分工過程中存在複雜的相互嵌套、相互依賴關係;二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才可能有效嵌入國際分工體系。這就意味著,要解決「卡脖子」問題,應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為主導,在關鍵技術和產品上中游的重要分工節點取得不可替代的地位,將傳統意義上的規模優勢、多樣性優勢轉化為行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優勢,打造與之對應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主體,進而在提高安全度的同時獲得高附加值,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接續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充分把握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佈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探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新路徑,為高質量發展強根基、添活力。
(作者楊虎濤;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2023年11月09日08:27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數實融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鐘華論:龍騰中華,逐夢前行——2024年新年獻詞 (摘錄)
這是日新月異的創新畫卷。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國產大型郵輪製造實現「零的突破」,「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中,新時代中國正向著更高的目標蓄勢躍升。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在老百姓眼裏,現代化是宏大的,更是實實在在的——它是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是立德樹人、培育英才的菁菁校園,是越來越牢靠的社會保障體系,是越過越有滋味的高品質生活,是家家戶戶響起的幸福笑聲……
2023年10月19日,在黑龍江省肇東市五裡明鎮東昇村,農民把收獲的玉米運到當地農業合作社指定的地點進行晾曬(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匯聚蘊藏在人民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擁有了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織密紮牢社會保障網,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髮經濟」……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作出部署,進一步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續)
新華社聯合國2023年12月22日電報導,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作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也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
溯歷史的源頭才能理解現實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識當今的中國。五千載弦歌不輟,中華文明如浩蕩江河,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思想結晶、實踐典範,彰顯著中華文明中特有的禮樂文明、道德理想、價值取向,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沈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標識。惟其如此,中國式現代化才具有了深厚、廣泛的歷史基礎、文化基礎、群眾基礎,才擁有了源源不竭的前進動力。
2023年8月8日,進行暑期研學的學生在位於陜西省西安市的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體驗皮影戲演出。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泱泱華夏,何以中國?深沈的歷史叩問化作新時代「郁郁乎文哉」的文化熱潮。試看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文保熱」升溫,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破壁出圈,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國精神歷久彌新,中華文脈綿延不絕。
大道無垠,斯文在茲。新征程上,堅定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文脈,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聲,更是炎黃子孫共同的責任。
從「躺在山坡放牛牧星」,到「真的去天上摘星星」,航天員桂海潮的人生軌跡令人感奮;從東京奧運會失意而歸,到遊泳世錦賽包攬三金,運動員覃海洋的堅持不懈書寫了傳奇;「90後」青年楊安仁紮根山區辛勤耕耘,讓油桐林成為造福鄉親們的「綠色油庫」……一個個勵志故事詮釋著夢想的力量,激揚著新時代奮鬥者的精氣神。
奮鬥,以一往無前的闖勁。前進道路上,種種風險挑戰繞不開、躲不過,必須在攻堅克難中奮勇前進。以「闖」的精神勇往直前,以「創」的勁頭開拓進取,方能攻堅克難、贏得未來。
奮鬥,以百折不撓的韌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開創性事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路走對了,何懼山高水長。堅信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風雨無阻向前進,我們終將抵達夢想的彼岸。
[2023-12-31 來源:中國光放喉舌新華社核心評論欄目「鐘華論」]
張斌·一帶一路十週年:國際文化産業交流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項重大國際合作倡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十年來中國已經與151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廣泛開展文化、教育、科技、旅遊、考古等多方面的展示、交流與合作,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不斷走深走實。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習近平在出席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時強調,要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隨着“一帶一路”的建設,對外貿易的增加和中國文化的傳播,加之傳統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中國文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響隨之加深,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但是總體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環境的多樣性、複雜性和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播中國文化的難度,並限制了中國文化傳播能力的提昇,主要表現爲專業人才稀缺、創新能力弱和文化觀念衝突等方面。
國際文化交流和傳播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在“一帶一路”十週年之際,中國的對外文化傳播可以考慮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強能力建設:
(一)豐富傳播領域和傳播載體
一是拓展教育、科技、旅遊、中醫藥、公益慈善、學術往來、知識産權保護等人文傳播與交流合作新領域,深化傳播與交流合作的內容,通過符合現在文化交流的方式進行中華文化的輸出,提高沿線國家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可度。二是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地呈現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也更易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所接受。在使用新媒體平台傳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推特、youtube、Tiktok等國外知名社交媒體及移動終端、互聯網電視等新技術平台,針對其傳播規律和受衆特點,開發新的文化項目,讓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路徑更多、覆蓋更廣,影響更深遠。
(二)做大做強自身的文化內容産業
文化産業作爲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的結合點,是“一帶一路”文化走出去最爲堅實可靠的實體支撐。要加大力度培育對外文化貿易主體,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勵和引導各種所有制文化企業參與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加大內容創新力度,增強文化産品貿易實力。鼓勵各類企業在境外開展文化投資合作,建設國際營銷網絡,擴大境外優質文化資産規模。大力發展文化服務外包,鼓勵制造業與文化融合,爲中國制造注入更多中華文化元素和內涵。
(三)促進語言互通
提昇語言互通能力已經成爲各國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經濟發展,夯實話語能力、提昇國際影響,推進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建議構建“一帶一路”語言交流互通工作機制,研究制定“一帶一路”區域語言服務平台,開闢多層次語言文化交流渠道,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交流。加大“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培養,着力打造精通相關國家語言、熟悉國際通行規則、具有開闊國際視野、善長開展跨文化交流、具備高素質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四)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
社會組織能有效促進文化資源在帶路沿線國家的合理分配與使用,消除不同國別民衆的文化抵觸情緒。社會組織還可以發揮綜合協調功能,根據不同地區獨有的經濟文化資源,促進常態化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可直觀地促進政府、組織、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是民心相通落實的有效手段。中國文化産業協會一直高度重視國際文化産業交流合作機制的建設,以香港爲主要的樞紐基地,推動香港文化産業聯合總會成立,先後與南美十國、印尼、希臘等多國建立了文化合作機制,組織文化代表團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南美文化産業博覽會、加拿大蒙特利爾遊戲峰會等國際重要會議,並在澳大利亞、巴西等地舉辦了多場文化週活動,通過深化各領域人文合作凝聚共識和情感,深入推進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原題:在“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之際·加強國際文化産業交流合作; 作者:張斌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産業協會會長;原載:2023-03-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鍵詞:一帶一路 ;文化貿易;文化合作;文化資産;文化産業)
習近平主席宣佈中方將舉辦“良渚論壇”何以良渚?
昨天上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在主旨演講中,習近平宣佈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在談到支持民間交往時,他説,中方將舉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
文明交流互鑒
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關於文明的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其重要性。
2014年3月27日,他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主旨演講。他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習近平説,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隻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麼“文明衝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
在這次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回顧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流。
“公元前100多年,中國就開始開闢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鬍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
“唐代中國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70多個”;
“鄭和七次遠洋航海,一直抵達非洲東海岸的肯尼亞”;
“明末清初,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紛紛傳入中國,開闊中國人的知識視野”。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希望,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爲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此次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宣佈舉行“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正是中國爲踐行通過文明互鑒解決分歧爭端而推出的又一重大交流平台。
何以良渚?
這一重大論壇,何以冠上“良渚”之名。
良渚古城遺址以絢爛的禮俗制度、龐大的城市系統、複雜的水利工程、高超的農業手工業水平,完整呈現了中國5000年前早期國家的社會形態,提供了東方文明的判斷模式,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遠古中國。
在今年6月2日舉行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系統闡述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徵: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良渚文明,用沉淀在器物上、凝結在黃土中的文明痕跡,深刻詮釋了中華文明的五大特性,喚醒了民族最深層的文化記憶,彰顯了堅定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非常關心良渚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與保護利用。
2003年7月16日赴良渚遺址調研時強調:“良渚遺址是實証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調研中了解到“影響遺址安全的湖州德清縣6家石礦場,關停有困難”,習近平當機立斷:“明天,就去湖州。”次日,習近平便趕到湖州調研。很快,這幾家石礦場徹底關停。
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向社會開放。同年10月31日,習近平再次視察良渚遺址並囑咐説:“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2016年,著名考古學家宿白、謝辰生、黃景略、張忠培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希望促成良渚遺址早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要統籌安排,申報項目要有利於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有利於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有利於向世人展示全麵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
3年後,在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意味着它所代表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2023-10-19 杭州網)
馬華知識界文化宣言
我們對馬華文化建設的基本觀點
緣起
多年來,我們一直關切馬華文化的傳承、轉化和發展,也親身參與了文化建設工作,履行應盡的義務。我們深深感覺到,在21世紀來臨的當兒,馬華文化的開展,相對於亞洲文化和世界文明的躍進,是那麽疲弱;立足於馬來西亞文化的塑造,又特顯坎坷;華社在自身文化的推動,則又淪於迷失,此現象的成因自然非常複雜,其中包含了許多內憂與外患的因素。在此我們堅持一個信念:馬華文化的建設,必須建立其主體性,並配合馬來西亞文化之塑造,也應邁進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主流。
我們目睹當前《全國華團文化工作總綱領》擬定過程所出現的異象,以及近日來事件的不良性發展,心裏有說不盡的感慨和沈痛。華團領導人對馬華文化之建設,始終未能適時做出具魄力和前瞻性之引導,而對人事糾紛做出包容和協調,以至使局面常擾攘不安,面對著自身文化價值的淪落、理性倫理的顛亂,我們這些非屬於任何組織的知識人想挺身出來表達我們的願求。首先,必須聲明的是,我們非為某一組織說話,更無企圖製造是非混亂。我們之所以作出《馬華知識界文化宣言》乃深感馬華文化界長期以來皆迷失在形式化、口號化、急功短視、爭權謀利以及謾罵怨仇裏。在這複雜的問題當前,我們清楚的知道華社此澱積深厚的毛病,非我們一時能解決的。然而,我們還是秉持「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在此提出一些對馬華文化建設基本觀點。再者,必須強調的是,我們作出此項《文化宣言》並非單純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知識良知的醒覺。以下是我們對當前馬華文化建設十點主張:
十點宣言
1、馬華文化建設的基本信念。
馬華文化建設的基本認知,應建立在一個恢宏的基礎上。在吸取西方和東方文化的精華之餘,也必須深層思考如何塑造本身的獨特性以建立文化主體性。簡言之,它的發展取向,即在於批判性地繼承傳統、立足本土、開創主體和面向世界。在此大前提下,我們認為馬華文化建設的基本態度,不在於具政治意識形態的「協商」、「團結」,而在於價值取向的「多元」、「容忍」,當前文化馬華所需要的,不是情緒式地介入、參與,而是耐心、寬容的理性討論;不是叱責的謾罵,而是理性的批判;不是本位的爭取,而是超然和獨立的訴求。大凡文化工作的建設離不開冷靜的思考、熱情的介入和科學的研究等原則。這正是馬華文化建設工作應確立的精神。
2、馬華文化建設的資源匯集。
馬華文化建設需要極多的資源來配合和支撐。這些資源包括國家政策的包容取向、華團的深層認識和知識文化人的使命感等等,而這些資源必須匯集才能有所作為。就這個意義上,當前馬華文化的發展和轉化,乃長遠的過程,並非任何團體或政黨之間短期或狹隘的鬥爭所能左右的。它實有賴於一個多元的馬華社會持續不斷的耕耘,這包括民間團體、商界、政黨和知識分子的努力。此外,它亦不能單靠一、兩個團體或個人所能成就,更不能以政黨和政治人物的言行來作依歸。我們承認華總和董教總在文化和教育工作上有所貢獻,但是不能一切以它們馬首是瞻。我們反對在任何綱領或宣言強調或過分誇大任何團體(包括華總和董教總)的功能和貢獻。
延續閱讀:《馬華知識界文化宣言》二十年
3、馬華文化建設當前之急務。
當前馬華文化幾項課題急待政黨、華團、商界及知識界深切關注。政黨應該爭取國家文化政策、教育法令以及言論自由更大的空間,以有效地保障馬華文化的生存與發展。華團應在現有的文化工作上深廣地加強馬華文化的建設內容,擬定文化建設的優先秩序。知識界則應關注馬華人文隊伍的貧弱,促進學術、思想及文化的交流和對話,以開創馬華文化在學術研究、思想建設以及文學創作的新格局。商界則應鼎力支持文化書院、文化研究計劃、學術研究出版基金等的設立,俾使今後馬華文化能朝向更精深的層面開展。四管齊下的配合,才可望為馬華文化的建設立下新的裏程碑。
4、馬華文化的推動應注重「自然化」和「具體化」。
馬華文化的健全發展,原就不以綱領為唯一取向。因為,文化的力量和動力在其「自然化」,不在於其「綱領化」,而任何文化計劃的有機性,在其「具體化」,不在於其「形式化」。歷史告訴我們,文化的發展一旦受到政治的干涉就會變型、異化,其生命的跳躍也會因此被抑壓。任何綱領只能當為活動的引導,不可作為制約文化建設的工具。《文化工作總綱領》對於散亂無章的華團組織的文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文化工作總綱領》草擬後的可行性和實踐性。華總有責任將形式的《文化工作總綱領》具體化,把綱領的計劃轉化為切實的行動,萬萬不可束諸高閣,徒托空言。
5、民間文化團體的角色以及其獨立性。
我們認為,華社的民間文化團體在傳承文化上扮演著一個極重要的角色。因此,它們應保持絕對的獨立性。唯有如此,民間文化團體才不會被政治勢力所控制,而政治利益的謀取和思想意識的鬥爭才能減至最低點。民間文化團體的工作,不應該止於坐而言,而應該起而行,以具體的成果提升其存在的價值。華總作為華社民間團體的最高機構,成立已多年,本應已建立其權威性和代表性,然而直到如今它仍然未能建立領導華社的威信,究其原因,乃其缺乏明確的文化活動方針和籠罩於濃厚的政黨色彩所致。而前者又與後者有著密切的關係。故此,惟有徹底整頓、解除組織內的政黨成分及其政治利益,才能還它一個文化建設為優先的面目。
6、政黨及政治人物的本分。
政治可以是有助於文化建設的條件,但是卻不可運用它來干預文化的自然發展和學術的獨立自主。政黨和政治人物的本分,乃為民間文化團體在政治體製內爭取資源,包括爭取民族文化在政策及法律上更完善的保障和承諾,而不是從本身的利益作有條件的干涉。我們追究整個《文化工作總綱領》事件糾葛的根源,不外是意識形態和人事的爭持。華社從中所得到的教訓是:這些政治人物,或具政黨背景的人物,必須遠離文化團體,還文化馬華一塊凈土,若他們堅持要在華社文化團體裏活動,就必須一切以馬華文化建設為優先考慮。我們必須嚴正聲明,他們應該尊重民間文化團體的獨立性,不可利用他們來達到自身的政治目的。然而,我們支持政黨領袖有遠見、有規劃及無私地爭取和落實馬華文化的建設工作。
7、知識界的使命和信念。
馬華知識界在文化建設的大工程裏,可以扮演研究、啟蒙、批判和思想重建等工作。樹立學術研究價值的重要性和莊嚴性,是他們責無旁貸的任務。知識分子是馬華文化建設工程的繼承者、締造者和弘揚者。他們必須是「社會的良知」,不從個人利益出發,不為一黨一團說話,其胸襟是寬闊的,其精神是獨立的。如果說政黨的任務在於爭取,而華團的文化任務在於推廣,那麽知識界的任務則在於鉆研。馬華知識分子的獨立性、自主性也應該得到華社的肯定和尊重,這樣他們才能發揮其傳承、轉化、批判和啟蒙的功能。
8、馬華公民社會的群體意志及監督。
馬華文化建設是大馬華人的共同努力的事業,族群的每一分子都有權利及職責關注文化建設的方向和具體項目,發揮公民社會的群體意志和監督角色。那些獨立於政黨、社團及利益集團以外的文化人更不應沈默,而應勇於引導文化趨向及運用公民社會的公共領域資源,以有效地監督華社領導人。政黨、社團(尤其是華總)的文化規劃,應以馬華公民社會的公意為依歸,而不是受三兩個人的意見所左右和控製。
9、馬華文化主體性的開創。
馬華文化的建設必須基於傳統中華文化與本土生活方式的融合以及汲取現代文明而開展獨特的主體性。盡管馬華文化和中華文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當前的馬華文化仍然處於中華文化的邊緣地帶,但是馬華文化的建設事業和目標,並不限於成為文化中華的一員,也不囿於豐富馬來西亞文化的內容。我們深切希望馬華文化的建設事業能開創馬華文化的主體性,不僅能影響馬來西亞文化的塑造,更有貢獻於亞洲的復興和人類新文明的創造。唯有站在新科技革命時代的高度,以宏觀視野去看待問題,黨派、集團及個人利益、恩怨以及紛爭才能減少,而馬華文化的建設工作在開創主體性的呼喚下才可望邁向長遠的未來,開出瑰麗的花朵!
10、馬華文化和馬來西亞文化的相依性。
馬來西亞各民族文化既相激相蕩,也相輔相成,彼此具有共生與共榮的密切關係。我們認為,馬華文化和馬來西亞文化休戚相關,合則雙美,離則兩傷。馬來西亞文化因馬華文化而豐富其內涵,馬華文化因馬來西亞文化而擴大其關懷。當前的國家文化政策並不允許馬華文化建設成為官方認可的工作,而使馬華文化工作者無論在意識上或實踐上皆面臨諸多的阻力。我們認為,一個具生命力和前瞻性的國家文化政策必須是包容的,它應該考慮到各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獨特性,而同時有計劃地鼓勵彼此文化交流和對話。我們深信,只有通過大馬各族文化的相容和互補,才能塑造一個真正具主體性的多元馬來西亞文化。
結語
在這世紀交替之際,馬華文化必須對歷史的挑戰加以回應。綜觀歷來馬華文化的萌芽、茁壯和成長,充滿了內憂和外患。外患很多時候不在華社的控制能力之內,但是內憂絕不是我們可以推卸責任的。馬華文化是華社每一分子的珍貴遺產,我們必須有智慧和勇氣突破各種糾結,才不會斷送過去先輩艱苦獲得的某些成果。我們堅持,馬華文化的開拓和建立,必須擺脫歷來華團之間意識形態的對峙和人事的糾纏,在艱苦的文化工作各自盡心竭力,以恢宏的氣度和卓越的器識,異中求同,不同求和,奠立文化建設的典範。同時,我們要在此鄭重建議馬華朝野各界珍惜、尊重今日文化論壇在知識界發動開來的契機,為馬華文化的建設留下一線生機。值此文化建設方向迷失之際,吾等同仁冀此《文化宣言》能豎立馬華文化規範的正途與尊嚴。
《馬華知識界文化宣言》連署人:(名錄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安煥然、許文榮、許德發、陳亞才、陳再藩、陳錦松、張景雲、何啟良、何國忠、鄭雲城、鄭良樹、林幸謙、林建國、羅正文、祝家華、胡興榮、駱靜山、謝愛萍、歐陽文風、黃文斌、黃明來、黃錦樹、曾慶豹、賴瑞和。(06-07-1997《南洋商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