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鄉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317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3 at 5:53am


地名與植物 同名同姓?

FRIM於馬六甲士蘭道研究站設立的植物同名園,以地名與植物名稱的關係爲切入點,以便提昇公衆對森林保護的醒覺意識。

馬來西亞有14個州屬,每個州屬的地區分佈都有各自的名稱。你知道這些地名取自何處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六甲名稱取自馬六甲樹,檳城名稱取自檳榔樹,但原來以植物命名的地名不僅於此,還有很多是你始料未及的。

馬來西亞的森林裡充滿着不同種類的植物,時間越往前走,越多植物的“地位”和價值逐漸被提昇。由古至今,植物與人類的關繫密不可分,除了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外,植物也貢獻出自己的“身體”爲人類所用。

比如?例子多的是。造船、製造家具、建築材料、手工藝品、傳統藥物、美容、食材等,有哪個是與人類的生活無關呢?還沒説完,植物還有一個“功能”總是被人們遺忘,即是——命名。


以環境作教材

很多時候,一般人認爲花花草草就是代表植物最直接的形體,其實還有更直接的。你知道嗎?我國有很多州屬、城鎮、小鎮、鄉村、花園、道路和建築物,都與植物名稱有關聯,而且你對這些名字肯定不陌生!

爲了讓民衆對與地名有關的植物有更多認識和了解,馬來西亞森林研究院(FRIM)於FRIM馬六甲士蘭道研究站(SPF Selandar)成立全馬首個“植物同名園”(Taman Sinonim),以環境作爲一個教材,讓人民認識植物生態的美麗與珍貴,尤其是鮮少人知或瀕臨滅絶和已滅絶的植物物種。


提昇科學素養


FRIM總監拿督阿都拉迪夫博士指出:“這個研究站是我們選擇在馬六甲成立大馬首個植物同名園的原因之一。它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集合各項林業概念,包括林業旅遊景點、特定森林物種(複製品種)種植試驗場、森林種植、森林種植投資等的卓越中心。”

植物同名園的最大特色在於,所有栽種於此的植物都與馬六甲的地區有關聯。開幕禮當天,約有80位來自FRIM及當地社區包括學校、高等院校、鄉村和政府機構的代表種植了66棵來自33種植物物種的幼苗。


拿督阿都拉迪夫博士以種植一棵馬六甲樹爲植物同名園主持開幕。


馬六甲作出發點

據悉,與馬六甲地區同名的植物共有37種,爲配合FRIM今年33週年慶,他們特別挑選其中33種植物栽種於此,如馬六甲樹(Phyllanthus emblica)與馬六甲和巴登馬六甲(Batang Melaka)同名;榴蓮樹(Durio sp.)與榴蓮洞葛(Durian Tunggal)和武吉榴蓮(Bukit Durian)同名,以及比達拉樹(Bidara)與丹絨比達拉(Tanjung Bidara)同名等。

他表示,FRIM在大馬半島共有99個研究站,先從馬六甲作爲一個起步點,他們也計劃未來在其他州屬的研究站也能設立植物同名園。

“現在的孩子或年輕人熱衷於電子科技,對自然環境提不起興趣。我們希望藉由植物同名園提昇學生的科學素養,親自走入大自然學習和認識各種植物物種,培養他們愛好科學、尊敬大自然及珍惜社區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的情操。” (下續)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3 at 5:50am

●馬六甲樹(Melaka)

●馬六甲樹(Melaka)

其他名稱:Aonla

學名:油甘(Phyllanthus emblica)

科屬:葉下珠科(Phyllanthaceae)

地名:Melaka、Batang Melaka、Pindah Melaka(Alor Gajah)

用途:馬六甲樹的果實又苦又酸,通常是用來做醃製食品。它的精華可用於製作墨水、染料、洗髮精和髮油。


●比達拉樹(Bidara)

●比達拉樹(Bidara)

學名:印度棗

(Zizyphus mauritiana)

科屬:鼠李科(Rhamnaceae)

地名:Tanjung Bidara、Kampung Tanjung Bidara

用途:比達拉樹的果實可以食用,而且有助於減重以及加強肌力和身體耐力。它也可以作爲花園的裝飾樹。在馬來社會,比達拉樹的葉子可用來清潔遺體。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3 at 5:49am

●木棉樹(Kekabu)

●木棉樹(Kekabu)

其他名稱:Kapok

學名:爪哇木棉

(Ceiba Pentandra)

科屬:錦葵科(Malvaceae)

地名:Kampung Bukit Kekabu

用途:木棉樹在鄉村區生長於道路旁,也適合用作裝飾樹或遮陰樹。它的棉花可用於製作枕頭或床褥。木棉樹的未熟果實也可以烹製成一道菜餚。


●黃花無憂樹(Gapis)

●黃花無憂樹(Gapis)

其他名稱:Ashoka

學名:Saraca thaipingensis

科屬:荳科

(Leguminosae/Fabaceae)

地名:Kampung Gapis

用途:這棵樹的果實有大量翹曲黑色種子,時常成爲猴子和鬆鼠的食物。它的美麗黃花會髮出誘人香氣,適合成爲花園的裝飾植物。它的樹根可用於製作巴冷刀的把手。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3 at 5:48am

●單貝樹(Tampoi)

●單貝樹(Tampoi)

其他名稱:Merkang、Ngeke、

Larah、Jentik merah

學名:Baccaurea macrocarpa

科屬:葉下珠科

(Phyllanthaceae)

地名:Kampung Tampoi

(Alor Gajah)

用途:單貝樹的果實可以新鮮食用;土著也會將之製成酒。

植物地名 存留萬代

任何名字,都可以成爲一個永遠的紀唸;即使“實物”從世上消逝,名字依然能存留萬代。同樣的,植物也會因着種種因素被消滅或消失不見,像是被砍伐、因森林大火被燒毀、自然死亡等;儘管如此,它們的名字是永存於世的(除非被新一代的人更換),而最好的証明是,我們依然隨時可以在全馬各地看到這些名字,這些名字也成爲了地區曆史的一部分。

究竟大馬還有哪些地名是取自植物名稱呢?當中你知道的又有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榴蓮樹(Durian)

●榴蓮樹(Durian)

學名:Durio zibethinus

科屬:錦葵科(Malvaceae)

地名:Kampung Durian Tunggal(馬六甲亞羅牙也)、Kampung Bukit Durian(馬六甲旺梨)、Kampung Sungai Durian(霹靂)、Kampung Durian Guling(登嘉樓馬江)、Kampung Bukit Durian(登嘉樓實兆)、Kampung Sungai Durian(吉蘭丹瓜拉吉賴)、Kampung Alur Durian(吉蘭丹道北)、Kampung Bukit Durian(吉蘭丹丹那美拉)、Kampung Durian Hijau(吉蘭丹哥打峇魯)及Kampung Dusun Durian(吉蘭丹萬捷)。

用途:榴蓮的果實因極其美味被稱爲“果王”,是大馬人最喜愛的水果之一。香甜的榴蓮可以新鮮食用或搭配糯米和椰漿食用,其種子也可以經過水煮或燒烤後食用。榴蓮的嫩苗可以烹製菜餚,其木材可用於製作家具和手工藝品。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3 at 5:48am

依佈樹(Ipuh)

●依佈樹(Ipuh)

其他名稱:Epu

學名:見血封喉樹(Antiaris Toxicaria)

科屬:桑科(Moraceae)

地名:Bandar Raya Ipoh(霹靂)、Kampung Pokok Ipoh(吉打)

用途:依佈樹含有劇毒的乳汁,原住民會把毒汁塗抹在吹管上,以在森林中捕獵動物。據説,它的葉子和樹根可用來治療精神疾病;其果實則深受動物的喜愛,如蝙蝠、猴子、鹿等。


●竹子(Buluh)

●竹子(Buluh)

科屬:禾本科(Gramineae)

地名:Sungai Buloh(雪蘭莪)、Kampung Sungai Buloh(柔佛峇株巴轄)、Kampung Kedai Buluh(登嘉樓武吉巴容)及Kampung Buluh(登嘉樓瓜拉伯蘭)。

用途:在大馬,竹子有很多種用途,包括宗教儀式、文化用途、個人裝飾用品(梳子、髮髻、帽子)、建築材料、廚房用具等。在公園或家裡栽種竹子也可以爲環境增添美觀。竹子也被視爲是一種可以生産各種高品質産品和手工藝品的潛力原材料。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December 12, 2023 at 5:47am

八打靈樹(Petaling)

●八打靈樹(Petaling)

其他名稱:Mentalin

學名:Ochanostachys amentacea

科屬:鐵青樹科(Olacaceae)

地名:Petaling Jaya(雪蘭莪八打靈再也)、Kampung Petaling(瓜拉登嘉樓)

用途:八打靈樹的木材較硬、耐久和抗白蟻性強,非常適合用作建築材料。

亞拉樹(Ara)

●亞拉樹(Ara)

其他名稱:Ara sungai、

Ara lempong

學名:榕屬(Ficus)

科屬:桑科(Moraceae)

地名:Kayu Ara(雪蘭莪八打靈再也)、Kampung Kayu Ara Pasong(柔佛笨珍)、Kampung Telaga Ara(吉蘭丹萬捷)、Ara Damansara(雪蘭莪)

用途:亞拉樹的一些果實可以食用以及搭配肉類烹調。它的樹皮、果實、葉子和樹根可製成傳統藥物。在印度,它的葉子可作爲牛隻的飼料。

(原載:2018年05月09日 南洋商报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November 15, 2022 at 8:50pm
誠品: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

原著:ローカルメディアのつくりかた: 人と地域をつなぐ編集.デザイン.流通
作者:影山裕樹
出版社:行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7/25

一份地方刊物,總是從如此微小的單純心願出發──「為了讓老人家也可以有讀報樂趣」「為了幫機構募款」「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看見的文化多美」「為了生活在此的大家都愛這片土地」……但,一份「地方刊物」除了傳達在地的大小事訊息之外,還能做什麼?

影山裕樹經採訪、蒐整,精選超過十五則日本地方刊物的案例成書,以地方刊物之「發現在地的魅力」、「嘗試發行型態的新實驗」與「促進外地人與當地人的交流」三大特色,詳細介紹每一個案例的發源背景、尋找企劃題材的方法、適合在地的傳遞派送管道、刊物如何讓一地面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影響等等,讓讀者得以在紙上參與了一次地方刊物自胚胎萌生到茁壯成熟的完整過程。

透過「觀察力×溝通力」「全新形態的刊物×嶄新的傳播形式」「當地人×外地人」三章節,將不僅更加了解地方刊物的編輯如何挖掘出有趣或深度題材,也能感受到蘊含在地方刊物社會責任之中的蓬勃力量,更看到一份地方刊物的熱情與浪漫理想,如何實際牽起人與人之間的心念、甚至是復甦了地方的活力。

「地方刊物」與獨立刊物、常見的免費報或一般觀光宣傳手冊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不只是為了與自己興趣相投的人產生連結而製作的媒體,更是能夠以「地方」的各種面向來串起在地與外地、人與人的交流和生活。儘管這個時代,紙本微薄、低調得幾乎快被多數人捨棄和遺忘掉,但這些燃自渺小火光的地方刊物,仍努力地想方設法,試圖燒熱那份埋存於人心中,對日常小事、對文化、對土地的愛。

以刊物說出地方獨有的魅力跟發展健壯的契機,為地方的人找到自信和歸屬感,讓更多人興起來地方走走的念頭,或許,也將因此在地方找到最好的生活。以地方刊物,改變地方的未來、改變我們看待地方大小事的目光。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October 10, 2021 at 12:26pm


葉初易·
江南文化的詩性之美

《中國風·江南文化叢書》簡評—劉士林、洛秦主編的《中國風·江南文化叢書》(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以詩性文化理論為總體框架和方法,以江南地區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創造為對象,揭示了“江南詩性文化”的基本理念、主要內容及現代價值,既不同於傳統江南文化研究中偏重文獻整理的研究方法,也突破了當下區域發展研究中的經濟學與社會學研究範式,是探尋江南文化詩性之美的新成果。

自古以來,江南地區就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明生活方式與獨具個性的區域文化傳統。江南文化一直是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並相應形成了兩大主要研究模式:

一是文獻整理與匯編;

二是以經濟史與社會史為範式的實證研究。

它們有力拓展了江南文化研究的視角與空間,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偏歷史而輕審美、偏經濟而輕文化、偏江南文化的科學研究而輕其現代性價值闡釋等問題。與之不同。


該叢書的創新之處在整體上表現為三方面:


一是確立了“江南詩性文化”的基本內涵。認為與齊魯、巴蜀、中原等區域文化相比,江南詩性文化是中國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

二是提出了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新知”。既充分利用歷史地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美學等傳統理論方法,也借鑒了都市文化學、詩性文化理論、文化產業學等新的理論方法,為人們重新認識和體驗江南文化提供了諸多新知識、新見解。

三是運用了以審美感受為基礎的“美文”。堅持理在事中、明白曉暢的話語方式,以人物和事件為中心傳達對江南文化的思考,做到了學術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統一。
(2013年10月27日人民日報)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October 3, 2021 at 10:11am

談詩之存有者集結了作為物的各種論述。這些物的集結,構造出本論文的地景-它們是空間、意象與生存。我曾在導論中提及關於“進入方式”之選擇的問題,但並未說明我所選擇之方式-也就是這個地景-緣由。實際上,當筆者在第三章追問到“為甚麼是空間?”時,業已做出暗示。這邊我想透過空間(space)與場所(place)對於地景產生之不同意義,作最後補充。為甚麼本文在第三章轉而強調“場所”一詞?如果空間起初用作如康德所認為,感性之先天形式之一,或是作為劃出界限(boundary)之用所進行的數學抽象化,此種空間本質是空而有邊界。海德格透過對空間詞源Raum 之考究指出:“Raum 的意思是為'安置' (settlement)和住宿(lodging)而清理出或空出的場所(place)。” 232

空間必須透過某種為達棲居之用的清理,遂成場所。毋寧說,場所是在物的集結中建立起來。因此巴舍拉提出“場所分析”而非空間分析,而場所分析本身就具有“拓樸”之意涵,此種拓樸為清理與使集結之工作。因此,本論文地景之構成,始於一種“使集結”工夫,地景並非提供一面鳥瞰之圖像,標示出各種物之間的距離,提供量性關係:有多遠?多近?毋寧是提供質上之感受:是“遠的”還是“近的”?這種“距離感”只能夠在我們自身的生存活動-棲居-中展現,棲居之存有者作為座標零點,首先是要標明出遠近大小之變化。這種由形容詞構成的場所,才是存有者之鄉愁(nostalgia)所向。我們的生存是鄉愁,我待在小小的台灣(Taiwan)、小小的高雄(Kaohsiung)、小小的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無論實質空間如何縮減,心仍在流浪。為什麼不能夠停留、安居於一處幸福的場所就好?或者說,安居並賦予這處場所幸福?因為幸福是找尋來的-它是一場冒險或賭注。如同巴舍拉以日夢去追憶童年之幸福,指明了一種誕生於世的原初幸福,但幸福是多種多樣,而決定冒險追尋的幸福卻是唯一的。幸福是一種實踐。生存是不安於室,廢墟則標明了這種不安於室的靈魂-它始終聽見存有者之召喚


小白蝶,小白蝶,

請你停到油麻花上來;若是厭倦我了,再飛去別的

花上吧!小白蝶,小白蝶,記得

天天

看我

……233


廢墟化意味著冒險之實踐。詩人冒如此之險,走向深淵中探尋語言的本質。我想,哲學家不外如是吧!此乃症狀二:廢墟神經症。此兩種症狀構成本論文之經線和緯線,然而種種織構所開啟空間之皺摺中,水平廣寬與垂直縱深是不斷互換。當延展之物轉而受重力作用,或矗立縱深之物受拉扯而碎裂,是歪曲變形而成廢墟。症狀與惚恍是本論文之界限,但究竟是藥頭不夠重,還是先行治療為當務之急,我想會在日後持續對本論文之課題的思考見曉。畢竟此時此刻,邀請大家一同沉溺於廢墟好夢中或許較為合適。


Ⅱ、自行檢討與本論文未來可能延展之方向
(愛懇註:略/摘自結論頁3、4)


232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p.152;中譯本見:季鐵男編,陳柏沖譯,〈建.居.思〉,《建築現象學導論》,頁56。


233 阮慶岳,《惚恍:廢墟.殘物.文學》,頁138。本段內容出自〈宜蘭員山:神風特攻隊機堡〉,為一首日本兒歌。段落形式為筆者自行之調整。


(邱俊達〈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台灣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龔卓軍博士、游淙祺博士,2009年6月)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2:25pm

李歐梵《“後旅遊”的樂趣》

香港的迪士尼樂園即將於九月開幕,必會掀起香港新一波的旅遊熱,特別是從中國大陸來香港“自由行”的旅客,除了購物、看海景、吃廣東菜之外,又多了一個玩點。

這顯然是二十一世紀旅遊的新潮流,主要目的是吃喝玩樂和購物消費,至於玩的地方有沒有文化和歷史,倒無所謂,因此所謂“主題公園”才會應運而生,大行其道,它為遊客設置一個虛擬的假象世界,很好玩。

另一種較傳統的旅遊方式則是度假,在風光或氣候適宜的景點,設置度假旅館或度假村,讓到此一遊的人──往往是日常工作壓力太重的上班族──可以身心舒暢,休息幾天之後,精神百倍,再回去搏命賺錢。我最近就曾去過印尼的峇厘島和中國東北的大連“度假”,感覺良好。

事後反思,到底我這種良好感覺的來源是什麽?在峇厘島,我和妻子住在一家新開的五星級酒店,酒店不在海邊而在半山上,因此可以遠離遊客群眾,以圖數日的清靜。那麽,在清靜舒適的環境中做什麽呢?看到其他住客每天在遊泳池畔懶洋洋地坐著,我們也如法炮製,但一兩次之後就覺得悶了,於是到附近小城的街上去遊蕩,並於晚間在老皇宮觀賞一次土風舞表演,然而內中所敘述的神話故事,我卻一竅不通。接著又到山上的一個古廟去瞻仰,但一入廟門就被敲竹貢,我倆被逼以頗昂貴的價格“租用”兩條“朝聖”的帶子。進入這聖地卻發現裏面髒亂不堪,遍地汙垢,旁邊卻有鮮花,據說這也是當地的習慣,這些鮮花都是祭祀用過的,不得任意踐踏。

在回香港的飛機上,我靜觀機外的浮雲,雖覺身體甚為清爽,疲勞早已無影無蹤,但心靈上卻感到空虛,回想那個形同廢墟的古廟,即使在青天白日也陰影重重,那陰影的背後一定還有故事,但我卻不得而知。

我又懊悔在機場沒有買齊那一套四本小說集──印尼最著名的作家Pramoedya Ananta Toer在勞改營布祿島上口述後寫成的《布祿四部曲》(The Buru Quartet),因為嫌價格太貴,只買了最後一冊。返港後遍尋各西文書店,竟然買不到,好不容易找到第三冊,直到最近返美度假時才又買到前兩冊。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得悉原來峇厘島上的小王國當年曾受荷蘭軍圍剿,全國上下一心奮勇抗敵,連婦孺都參加,以土刀土箭應戰殖民軍的現代槍炮,固守了數月才被攻克,當然血流成河了。

讀到此處,擲書而嘆(這四本小說我至今尚未讀完),不禁又想到峇厘山上那座古廟和遍地鮮花,當時我為什麽沒有想到地下的血跡?為什麽我對印尼的歷史如此無知?我只感受到滿山遍野的“陰魂”,總以為都是屬於島上豐富的神話的一部分,並沒有想到這也是歷史的幽魂、印尼在荷蘭長達三百年殖民統治的遺產。這位印尼小說家終於“啟蒙”了我,讓我在旅遊過後,才對這個勝地魂牽夢縈,懷念不已。

 

這次經驗令我悟出另一套旅遊的道理。我猜世界上並非所有的遊客都只以吃喝玩樂為目的,否則歐洲各大城市的古跡和博物館前面也不會每天大排長龍,即使當時只是為了好奇或附庸風雅(別人來過,我怎麽能不來?否則回去沒法交待),但參觀後的感覺又如何?我的理論是:旅遊的樂趣,應該決定於事後有無可回味之處、又如何回味?如此才可以把這個經驗變得持久一點。我為此還創出一個新名詞“後旅遊”(也要學庫哈斯加上一個字──註冊商標)。

“後旅遊”之與普通旅遊不同之處只有一點:一般遊客到了一個“遊點”,除了享受之外,只是為了“印證”和來過的人或旅遊指南書中所說的是否一樣。如果是有導遊解說,當然更是如此,因為一般遊客並沒有足夠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只好聽導遊信口雌黃。

當然導遊也有知識豐富的行家,多年前我參加一個旅遊團途經奧國薩爾斯堡,當然要參觀影片《仙樂飄飄處處聞》故事的實景地點,但導遊如數家珍,把音樂和歷史上的典故都講出來了。和他交談之後才知道他是當地莫紮特學院的博士。當然我對薩爾斯堡的回憶,也包括莫扎特的音樂,因此事後更多次神遊。

所以我認為一次旅遊的經驗是否“值得”,考驗的方法之一,就是事後再作多少次心靈上的神遊?這種“後旅遊”的感受,有時會比初遊的經驗更深刻更寶貴。(歐梵《“後旅遊”的樂趣》2005-09-07愛思想)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