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的詩《金屬疲憊》

翻越了電腦程序

從手機私己設置爬出來

一步一步走進個人抉擇的頁面

一直追一直問, 網路創作

真叫四海矚目知音來?

讚之後是讚之後是讚之後是讚之後是讚

食指的聆聽沒留意到什麼

個性已金屬疲憊成一團團

低像素的視線,天才

還没從隧道中摸出来

(7.2012)

[Photo Credit] bedtime stories by Stanislav Mironov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6, 2024 at 10:03pm

朱光潛〈創造與模仿〉「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格律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和它密切相關的問題,就是創造與模仿。因襲格律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模仿,不過藝術上的模仿並不限於格律,最重要的是技巧。

技巧可以分為兩項說,一項是關於傳達的方法,一項是關於媒介的知識。

先說傳達的方法。我們在上文見過,凡是創造之中都有欣賞,但是創造卻不僅是欣賞。創造和欣賞都要見到一種意境。欣賞見到意境就止步,創造卻要再進一步,把這種意境外射到具體的作品上去。見到一種意境是一件事,把這種意境傳達出來讓旁人領略又是一件事。

比如我此刻想像到一個很美的夜景,其中園亭、花木、湖山、風月,件件都了然於心,可是我不能把它畫出來。我何以不能把它畫出來呢?因為我不能動手,不能像支配筋肉一樣任意活動。我如果勉強動手,我所畫出來的全不像我所想出來的,我本來要畫一條直線,畫出來的線卻是七彎八扭,我的手不能聽我的心指使。窮究到底,藝術的創造不過是手能從心,不過是能任所欣賞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動,使筋肉所變的動作恰能把意象畫在紙上或是刻在石上。

這種筋肉活動不是天生自在的,它須費一番功夫才學得來。我想到一隻虎不能畫出一隻虎來,但是我想到「虎」字卻能信手寫一個「虎」字出來。我寫「虎」字毫不費事,但是不識字的農夫看我寫「虎」字,正猶如我看畫家畫虎一樣可驚羨。一隻虎和一個「虎」字在心中時都不過是一種意象,何以「虎」字的意象能供我的手腕作寫「虎」字的活動,而虎的意象卻不能使我的手腕作畫虎的活動呢?這個分別全在有練習與沒有練習。我練習過寫字,卻沒有練習過作畫。我的手腕筋肉只有寫「虎」字的習慣,沒有畫虎的習慣。筋肉活動成了習慣以後就非常純熟,可以從心所欲,意到筆隨;但是在最初養成這種習慣時,好比小孩子學走路,大人初學游水,都要跌幾跤或是喝幾次水,才可以學會。

各種藝術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例如寫字、作畫、彈琴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簫要有喉舌唇齒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嚴格地說,各種藝術都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要想學一門藝術,就要先學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學一門藝術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麼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學習」本來不是兩件事。姑且拿寫字做例來說。小兒學寫字,最初是描紅,其次是寫印本,再其次是臨帖。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寫的字做榜樣,逐漸養成手腕筋肉的習慣。但是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學寫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書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筆,如何運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貫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習慣已養成了,在實地觀察他的筋肉如何動作時,我可以討一點訣竅來,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養成不良的筋肉習慣。

推廣一點說,一切藝術上的模仿都可以作如是觀。比如說作詩作文,似乎沒有什麼筋肉的技巧,其實也是一理。詩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情感都見於筋肉的活動,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思想離不開語言,語言離不開喉舌的動作。比如想到「虎」字時,喉舌間都不免起若干說出「虎」字的筋肉動作。這是行為派心理學的創見,現在已逐漸為一般心理學家所公認。詩人和文人常喜歡說「思路」,所謂「思路」並無若何玄妙,也不過是筋肉活動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

詩文上的筋肉活動是否可以模仿呢?它也並不是例外。中國詩人和文人向來著重「氣」字,我們現在來把這個「氣」字研究一番,就可以知道模仿筋肉活動的道理。曾國藩在《家訓》裡說過一段話,很可以值得我們注意。(下續)

Comment by Ra Zola on December 24, 2024 at 10:32pm

凡作詩最宜講究聲調,須熟讀古人佳篇,先之以高聲朗誦,以昌其氣;繼之以密詠恬吟,以玩其味。二者並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則下筆時必有句調奔赴腕下,詩成自讀之,亦自覺琅琅可誦,引出一種興會來。

從這段話看,可知「氣」與聲調有關,而聲調又與喉舌運動有關。韓昌黎也說過:「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聲本於氣,所以想得古人之氣,不得不求之於聲。求之於聲,即不能不朗誦。朱晦庵曾經說過:「韓昌黎、蘇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從古人聲響學。」所以從前古文家教人作文最重朗誦。

姚姬傳與陳碩士書說:「大抵學古文者,必須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朗誦既久,則古人之聲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跡,「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到我自己下筆時,喉舌也自然順這個痕跡而活動,所謂「必有句調奔赴腕下」。要看自己的詩文的氣是否順暢,也要吟哦才行,因為吟哦時喉舌間所習得的習慣動作就可以再現出來。從此可知從前人所謂「氣」也就是一種筋肉技巧了。

關於傳達的技巧大要如此,現在再講關於媒介的知識。

什麼叫作「媒介」?它就是藝術傳達所用的工具。比如顏色、線形是圖畫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語言是文學的媒介。藝術家對於他所用的媒介也要有一番研究。比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大的傑作。但是他的原跡是用一種不耐潮濕的油彩畫在一個易受潮濕的牆壁上,所以沒過多少時候就剝落消失去了。這就是對於媒介欠研究。再比如建築,它的媒介是泥石,它要把泥石砌成一個美的形象。建築家都要有幾何學和力學的知識,才能運用泥石;他還要明白他的媒介對於觀者所生的影響,才不至於亂用材料。古希臘建築家往往把石柱的腰部雕得比上下都粗壯些,但是看起來它的粗細卻和上下一律,因為腰部是受壓時最易折斷的地方,容易引起它比上下較細弱的錯覺,把腰部雕粗些,才可以彌補這種錯覺。

在各門藝術之中都有如此等類的關於媒介的專門知識,文學方面尤其顯著。詩文都以語言文字為媒介。作詩文的人一要懂得字義,二要懂得字音,三要懂得字句的排列法,四要懂得某字某句的音義對於讀者所生的影響。這四樣都是專門的學問。前人對於這些學問已逐漸蓄積起許多經驗和成績,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無憑借地在一生之內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發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經驗和成績。文學家對於語言文字是如此,一切其他藝術家對於他的特殊的媒介也莫不然。各種藝術都同時是一種學問,都有無數年代所積成的技巧。學一門藝術,就要學該門藝術所特有的學問和技巧。這種學習就是利用過去經驗,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古今大藝術家在少年時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開朗琪羅費過半生的功夫研究古希臘羅馬的雕刻,莎士比亞也費過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劇本,這是最顯著的例。中國詩人中最不像用過功夫的莫過於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模擬古人的作品極多,只略看看他的詩題就可以見出。杜工部說過:「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他自己也說過:「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他對於過去詩人的關係可以想見了。

藝術家從模仿入手,正如小兒學語言,打網球者學姿勢,跳舞者學步法一樣,並沒有什麼玄妙,也並沒有什麼荒唐。不過這步功夫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我們在前面說過,創造是舊經驗的新綜合。舊經驗大半得諸模仿,新綜合則必自出心裁。

像格律一樣,模仿也有流弊,但是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過。從前學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罵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實並不沖突。顧亭林的《日知錄》裡有一條說:

詩文之所以代變,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襲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語。今且千數百年矣,而猶取古人之陳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為詩可乎?故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這是一段極有意味的話,但是他的結論是突如其來的。「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一句和上文所舉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見到模仿古人不足以為詩,一方面又見到不似古人則失其所以為詩。這不是一個矛盾嗎?

這其實並不是矛盾。詩和其他藝術一樣,須從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但是它須歸於創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不能無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創造。

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沒有詩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創作;只有詩人的妙悟而沒有匠人的手腕,即創作亦難盡善盡美。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匠人雖比詩人身份低,但亦絕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這一點。朱光潛:「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Comment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1, 2024 at 8:03pm

愛墾APP〈喉結:情動·官能·物質》從生物學進化角度來,人類的喉結明明是致命處,為何卻更明顯呢?

人類的喉結是一個特殊的身體部位,它是連接口腔和食管的結構,主要作用是參與發聲和呼吸。

盡管喉結在生理上很重要,然而,在進化中,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因為它易受到感染和損傷,甚至可以導致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的喉結比其他動物更突出呢?

人類喉結的結構和功能

人類喉結位於頸部,由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組成。它主要由兩個聲帶和一個會厭組成,聲帶的振動產生聲音,會厭控制空氣的流動和方向。

喉結還包括一個稱為「喉孔」的空氣道,連接口腔和氣管,允許空氣通過。

除了發聲之外,喉結還負責保護氣道和食道的開口,避免誤吸食物進入呼吸道,從而引起窒息。

此外,喉結所在的頸部還是血管、神經和淋巴結的重要通道,一旦喉結受到損傷或感染,這些通道也容易受到影響,導致嚴重的並發症。

喉結在進化中的發展歷程

據研究表明,喉結的出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在人類的祖先中,喉結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結構,不像現在這樣明顯。

在類人猿和早期人類中,喉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而聲音的產生仍然主要依靠口腔和鼻腔的結構。

隨著人類的進化,語言和社交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喉結逐漸演化成為一個特化的結構,更適合聲音的產生和控制。

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了更高級的社交和文化行為,人類開始孕育出一種新的「信仰文化」,需要通過歌唱、吟唱等聲音形式來表達。

這種新的社會需求促進了人類喉結的進一步演化,使其更加復雜和特化,同時也增加了其易受感染和損傷的風險。

喉結的缺陷

盡管喉結在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

首先,喉結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侵襲,導致喉炎、扁桃體炎等病症。其次,喉結的結構脆弱,容易受到損傷,如意外撞擊、窒息、食物卡在喉嚨等,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道阻塞,甚至死亡。

此外,喉結的突出也給人類帶來其他的生理不適。例如,喉結過大或過突出的人易出現氣促、口乾、咳嗽等症狀,同時也會影響飲食和睡眠質量。

喉結的進化意義

雖然喉結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卻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志。喉結的演化過程反映了人類社會和文化需求的變化,同時也表明了人類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此外,喉結的出現和演化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人類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可以說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創舉,它使得人類具有了強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

喉結的進化可以說是這一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為人類提供了產生聲音、表達思想的必要工具。

最後

喉結在人類的生理、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盡管它存在著生理缺陷和風險,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喉結的出現和演化反映了人類的適應能力和文化創新,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來源: 天下十三洲獵奇)

Comment by Ra Zola on November 7, 2024 at 10:34am

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的詩·紫丁香花叢的著魔者

我對你說起人類的孤獨。命運帶著狂怒的紅色,因為埋伏在沙地和岩石間的白狼在靠近。那又怎樣?因為它會撞倒每一扇門,掘出死者,讓他們吞食活著的人,這樣,只有死者長存,而所有生命消失。但無須懼怕這白狼。我給它命名以證實它的存在,這特別的證實有著某種難以形容的感官享受。

詞語本來能夠拯救我,而我卻活著。不。我不想歌唱死亡。我的死……白狼……從遠處包圍的女獵人……這座城市裡是否不再有生者存在?因為你們都死去。如果每個人都死去,期待又如何變成預期?我們等待著的事情,它將何時來臨?何時我們會停止逃跑?何時這一切會發生?何時?何地?多大程度?為何?為誰?

(節錄自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紫丁香花叢的著魔者 IV

Comment by Ra Zola on October 19, 2024 at 10:27pm

墾APP:夢的情動現象~~在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理論家中,雖然直接討論海德格爾或柏格森的「夢」現象研究並不多見,但一些學者的理論涉及情感、時間、記憶與像徵等相關主題,間接或部分關聯到他們對夢境的理解。這些理論家通常結合情感與存在、身體體驗等方面的研究,討論夢作為一種情動體驗的像徵或媒介。

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

關聯柏格森:馬蘇米是情動理論中重要的聲音,尤其強調柏格森的「綿延」(durée)概念。馬蘇米基於柏格森的時間哲學,探討情感和身體體驗的流動性。他討論了感知、情感和事件的非線性時間,間接涉及到夢境的時間流動體驗。他的工作並未直接探討柏格森的「夢」,但其對「情感時間」的分析與柏格森對夢的非線性時間性理解相關。

情動轉折的貢獻:馬蘇米提出情感是一種預感知性的力量,它無法被單一的邏輯時間線捕捉,因此夢境可以作為情感的自由流動空間,與現實時間脫離。這種對「情動的流動性」的探討與柏格森的夢中時間概念相契合。

勞倫·貝蘭特(Lauren Berlant)

關聯海德格爾:貝蘭特的研究雖然並不專注於夢的現象,但她的情動理論涉及到個體如何通過情感體驗與世界的關係展開,特別是在「情感結構」與社會現實的相互作用下。貝蘭特對「公共情感」的分析可以引申到夢境如何作為一種反映個體情感狀態的場域。在她的理論框架下,夢境可以被視為個體在面對現實情感挑戰時對「此在」的無意識反應,這與海德格爾的「本真性」追求和夢境作為存在體驗的像徵具有一定的共鳴。

情動轉折的貢獻:貝蘭特強調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而夢境可以作為個體情感在非理性層面的反映,與社會現實和個體內在情感的張力相關聯。這種社會性和情感性的視角為理解夢境提供了另一種維度。

帕特里克·詹姆斯·克萊門特(Patricia Ticineto Clough)

關聯柏格森:Clough的情動研究中涉及到情感、記憶和非線性時間。她受柏格森影響,強調身體與技術、情感與記憶的互動,這為夢境的討論提供了可能性。她探討了如何通過情感和身體體驗打破時間的連續性,而這種非連續性正是柏格森「夢」的重要特點之一。在Clough的分析中,夢境可以作為個體的無意識記憶與情感交織的場域,是一種情感流動的像徵。

情動轉折的貢獻:Clough的理論連接了情感、時間和身體體驗,她的研究提示了夢境可以作為身體與情感流動的一種媒介。她對柏格森時間哲學的應用與情動理論的結合,為夢境作為情感體驗的表達提供了理論背景。

米歇爾·柯克勞(Michel Foucault)

關聯海德格爾:盡管福柯不是典型的情動理論家,但他對海德格爾的「此在」有深刻理解,並且通過「生命政治」探討了個體在社會結構中的存在狀態。在夢境作為無意識的存在體驗中,福柯的「主體性」研究與海德格爾的「本真性」可以產生對話。夢境可以看作是個體在無意識層面上對現實權力結構和社會規則的反應,揭示了個體與社會之間的情感張力。

情動轉折的貢獻:福柯的研究為情感與權力之間的互動提供了理論框架,夢境可以被理解為個體在情感和社會結構中的一種自我表現形式,反映了海德格爾對夢中「此在」狀態的分析。

莎拉·艾哈邁德(Sara Ahmed)

關聯海德格爾和柏格森:艾哈邁德在她的情感理論中提出,情感具有空間性和方向性,它們塑造了個體與世界的關係。她關注情感如何在個體和社會之間流動,如何形成「情感共同體」。在她的框架下,夢境可以被視為一種情感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個體通過像徵和隱喻體驗情感與記憶的交織。這種情感體驗與柏格森對夢境中的像徵性思維,以及海德格爾對情感作為「此在」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的理解,都有重合之處。

情動轉折的貢獻:艾哈邁德將情感視為個體與社會結構之間的紐帶,在夢境中,這種情感紐帶可以被轉化為像徵性表達。她的情感方向性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夢境如何作為情感的像徵性轉向,揭示個體的存在狀態。

雖然情動轉折理論家沒有直接大規模討論海德格爾和柏格森的夢境理論,但一些理論家通過探討情感、記憶、時間和像徵等相關主題,間接呼應了他們對夢的理解。布萊恩·馬蘇米、勞倫·貝蘭特、帕特里克·詹姆斯·克萊門特、米歇爾·福柯和莎拉·艾哈邁德等理論家在情動轉折中的貢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夢境作為一種情動體驗,如何與時間、記憶和像徵性思維交織在一起,成為存在體驗的一部分。這些理論為夢的情動詩性分析提供了豐富的哲學背景和多維度的解釋。

Comment by Ra Zola on October 9, 2024 at 5:05pm

愛墾APP:意念科學與「情動轉折」有何關係?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與「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之間存在一些關聯,特別是在它們如何看待意識、感知、情感和身體之間的關係方面。這兩者都挑戰了傳統科學和哲學對心靈、身體以及情感的理解,強調了在主觀體驗中的感性和情感的重要性——

對感知和意識的關注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研究的核心是人類意識的本質及其對物質世界的影響,包括直覺、內省、心智能力(如預知、感應等),這些往往超越了傳統科學所能解釋的范圍。它注重意識的潛力,探索心智與世界的關係,探討情感、思想與物質之間的互動。


情動轉折:
情動轉折聚焦於情感(affect)在主觀體驗中的中心作用,強調情感並非純粹的心理現象,而是通過身體感知、文化實踐和社會關係來表達和調節的。它探索個體如何通過情感和感知來理解和互動世界

關聯點:兩者都重視感知、情感和意識,超越了單純的理性認知模式。意念科學探討人類意識的潛力時,也觸及到情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感知和意識狀態,情動轉折則強調情感和感知如何塑造我們的現實體驗。

超越身體與心靈的二分法

意念科學:
意念科學試圖超越傳統的身心二元論,認為意識和物質之間存在某種深刻的關聯,心智的活動不僅僅局限於身體內部,還可能對外界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它關注的是意識與物質世界之間的相互影響。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也質疑了傳統的二元劃分,強調情感和身體的關係密不可分,認為身體不是情感的容器,而是情感過程的一部分。它重視身體感知在情感體驗中的作用,特別是在與環境和他人互動時,身體如何成為情感的承載體。

關聯點:兩者都對傳統的心靈-身體二分法提出了挑戰,認為心靈、情感和身體是一個整體化的系統。情動轉折的情感-身體關係,與意念科學中意識對物質世界的潛在影響之間存在共鳴。

對情感與直覺的重視

意念科學:
在意念科學中,直覺被視為人類意識的一種特殊表現,它是一種超越理性分析的深層感知能力。直覺不僅是一種情感反應,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意識能力,能夠提供超越邏輯思維的洞見。


情動轉折:
情動轉折強調情感作為一種預感性的力量,它影響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方式。這種情感並非簡單的情緒反應,而是通過感知過程發生的、超越語言和理性分析的體驗。它探討的是情感如何在文化、社會和歷史過程中運作。

關聯點:意念科學中的直覺與情動轉折中的情感體驗都被視為一種預感或超感知能力,兩者都強調人類有能力在傳統邏輯之外,通過感知和情感直接與世界互動。

對個體與集體的意識及情感連接

意念科學:
意念科學還關心個體的意識如何與集體意識相互聯系,認為個體與群體的心靈之間存在某種共鳴,這種共鳴可以通過直覺和感知體現出來。它提出集體意識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影響社會進程或物理世界。


情動轉折:情動轉折也探討了個體情感如何通過社會和文化環境得以傳播和表現。它關注的是情感如何在社會中成為集體的力量,如何在日常實踐中表現出來。集體情感和情感氛圍(affective atmospheres)在情動轉折研究中是重要的概念。

關聯點:兩者都承認個體與集體的情感或意識之間的互動作用。意念科學強調集體意識的力量,情動轉折則關注情感如何在社會和文化中傳播並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

非語言的研究重點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經常探索那些無法通過語言和理性邏輯完全解釋的現象,比如靈感、直覺、潛意識等。這些現象常常是通過體驗、感知或直接的情感反應來捕捉的,而非通過傳統的語言表達。


情動轉折:同樣,情動轉折研究強調非表征性的情感經驗,即那些無法通過語言直接描述的感官和情感反應。它對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和空間進行傳達感興趣,而這些情感往往是在語言之前或之外運作的。

關聯點:意念科學和情動轉折都關注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體驗和知識。意念科學試圖探索那些更深層次的感知領域,而情動轉折則通過身體和環境來理解情感如何在社會和文化中流動。


意念科學與「情動轉折」在一些核心議題上相互呼應,特別是在對情感、感知、意識與身體之間複雜關係的探索上。兩者都質疑傳統的理性至上觀念,強調情感和直覺在理解世界和自我中的關鍵作用。然而,意念科學更側重於探索意識對現實的直接影響,甚至包括心靈對物質的影響;而情動轉折則更關注情感在文化、社會和身體之間的互動過程。這兩種視角可以互為補充,共同為理解人類複雜的意識、情感和體驗提供新的理論框架。

Comment by Ra Zola on October 4, 2024 at 12:43pm

愛墾APP:話說,一切從維柯的颤栗開始

愛墾APP専案探討:以下這些學理概念,如何聯系、組織上來,成為一個具有學術意義的「情動轉折」探討方向。——

1、維柯說,原始人類最早因為閃電現象,出於身體、生理的悸動,而開始了「詩性思維」,結果出現了想像、神話、符號與藝術;

2、後來的文明發展,促使人往理性發展,最高峰是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的「我思故我在」的主客體的分裂,理性與感性對立;這也是維柯藉「新科學」批判笛卡爾的地方。

3、史賓諾沙和尼采接著對理性霸權的反撲,給海德格爾、柏格森德勒茲開了新的哲學視野,身體、感情、情緒、多感官又再回到人類關心的焦點。

初步的認識是:這個學術探討的方向可以通過聚焦「情動轉折」來架構,並探討人類從原初的「詩性智慧」到現代理性與感性分裂,再到情感、身體和感官重新被賦予哲學重視的過程。以下是可以發展的學術可能性與框架——

詩性智慧的起源:身體的情感悸動

根據維柯的理論,早期人類因自然現象如閃電的刺激,產生了「詩性智慧」,其中身體的悸動或情感震撼(affective arousal)是知識生成的起點。這里的情感、身體和環境的交互被視為一種原始的認知方式。這個起源階段可以從情動與像徵生成的角度深入探討,揭示人類文化如何在情感沖擊下創造出符號、神話、藝術和宗教。

2. 理性霸權與感性分裂:笛卡爾的影響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主客二元分立的理性哲學基礎,強調「思維」和「主體性」在認知中的中心地位。這種理性主義削弱了感性、身體和情感在知識生產中的地位。維柯的批判可以被進一步解釋為對這種理性與感性對立的反思,提出感性認識的平等重要性,並促使我們重新審視「情動」在知識和文化生成中的作用。

3. 反思與復歸:尼采與史賓諾沙的情感哲學

尼采與史賓諾沙對理性主義的批判為現代哲學開辟了新的視野,特別是重新關注「身體」和「情感」的重要性。尼采強調生命的情感力量(will to power),而史賓諾沙的「情感倫理學」則認為情感與身體密不可分,並構成人類認識與存在的核心部分。這一階段可以引入對理性與情感交織的哲學反思,表明情感並非理性的對立面,而是知識和創造的積極來源。

4. 海德格爾與德勒茲的延續:情感與身體的哲學復興

海德格爾通過存在論的轉向,強調人類作為「此在」的存在狀態,其中情感和情緒(Stimmung)是理解存在的基礎。德勒茲則通過其「感官體驗與創造力」的哲學,將多感官經驗與哲學思維重新連接在一起。這一部分可以深入探討情感、身體與哲學思維的回歸,如何影響現代思想的走向,並強調情動和多感官體驗在創造和認知中的作用。

5. 情動轉折的現代意義與跨學科探討

在總結這條線索時,可以探討「情動轉折」作為一個從原始詩性智慧到現代情感哲學的轉折點,如何與當前的情感轉向(affective turn)理論、認知科學、神經美學等領域進行對話。特別是,情感作為文化和知識生成的核心力量,如何在現今的科技、藝術和哲學中發揮作用。進一步,可以從跨學科的角度,如文化創意產業、認知詩學、情感地理學等,研究「情動轉折」在現實世界的應用與表現形式。

學術發展的可能性:

情感與身體作為文化生成的基礎:通過將維柯的詩性智慧與現代情感哲學結合,揭示文化與情感的深層關聯。

理性與情感的再整合:批判理性與感性的對立,探討二者在知識生產和創造力中的互補作用。

多感官體驗與哲學思維的交匯:探索如何通過情感和感官體驗理解存在,重新評估人類與世界的關係。

「情動轉折」與當代科技文化: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領域,探討情感與感官如何被技術媒介化,重塑人類經驗和文化。

這條線索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學術意義,尤其在當今情感轉向和跨學科研究的背景下,可以為我們提供重新思考人類情感、身體。

Comment by Ra Zola on October 3, 2024 at 12:33am

愛墾APP: 克里希那穆提對話意念科學

以下關於意念、意識與生物間相互作用的論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與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的思想產生共鳴,尤其是他對意識、愛與整體性的理解。

「意念的效力是愛的完全展現,能讓兩個身體合而為一」:克里希那穆提在其著作中,常強調愛與意識的不可分割性。在他看來,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全然的,不帶有個人利益或欲望。愛是一種完全的存在狀態,能超越個體的界限,使人與他人、世界合而為一。這個觀點與上述意念通過愛達到完全的合一有相似之處。在Krishnamurti的哲學中,愛不僅僅是情感,而是一種深刻的意識狀態,它可以讓人們擺脫內在的衝突,與他人和世界融為一體

「人類意念,流動的意識,對量子過程最細微的干擾都可能帶來嚴重影響」:克里希那穆提認為,意識是深刻且複雜的,不僅僅是個體的活動,也影響整個世界。他經常探討意識的普遍性,認為個體的思想和意識不僅僅局限於個人,而是影響整個宇宙的存在。雖然他並未明確談到量子過程,但他強調意識的能量流動和潛在的影響,這與量子層面的影響相呼應。兩者都關注到意識的流動性及其廣泛影響。

「人類意念可以深深影響植物、種子、單細胞生物、昆蟲和小動物」:克里希那穆提強調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內在聯系。他認為,人類與自然並不是分離的,而是一個整體。因此,人類的思想、情感和意識狀態能夠影響自然界的其他部分。這與意念能夠影響生物體的觀點相契合。在Krishnamurti的思想中,意識和存在本身是一種統一的場域,個體和萬物之間通過意識聯系在一起。

「生物體讀得懂人類的心思意念,並會有所反應」:克里希那穆提雖然沒有直接討論過生物體讀懂人類意念的具體生物學或物理機制,但他經常談到意識與自然界的和諧。他強調,當個體與自然保持純粹的連接時,彼此間的反應是一種自然的流動。他的這種哲學基於對整體性的深刻理解,認為一切生命都在一個相互依存的網絡中運作。因此,生物體對人類的意識或意念產生反應,雖然在Krishnamurti的哲學中沒有詳細的科學描述,但可以從他對整體性的探討中找到對應。

「意念是一種光子流,植物接收到信號並受其影響並不奇怪」: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學強調意識的能量,而這種能量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通過物理手段直接測量或解釋的。他常提到意識具有一種超越物質的能力,並且能夠影響物質世界。如果我們將意念視為一種能量流,這種能量能夠影響植物或其他生物體的論點與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他的宇宙觀中,意識和物質並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滲透的。

「心理狀態會影響周遭人的生活」:克里希那穆提在其教義中,強調了心理狀態對他人的影響。他常常談論個體意識中的恐懼、欲望和衝突如何會影響周圍的世界。他認為,當一個人處於平和與清明的狀態時,這種狀態自然會影響他人,並創造一種和諧的環境。這與論點中提到的心理狀態對他人生活的影響有相似之處,他的思想也支持這種內在狀態對外界產生影響的觀點。

「意念能影響周圍的環境」: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強調內在的心靈狀態能夠改變外在的現實。在他看來,意識狀態不僅影響個人的內在世界,也會影響其外在的環境。這與意念影響周圍環境的觀點有直接共鳴。他認為,內在的轉化(transformation)可以改變整個社會,這是一種深刻的、從個體開始的改變。


總的來說,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特別強調愛、意識的統一性,以及個體與自然、他人之間的深刻聯系。這些理念與意念科學中的許多論點有相似之處,特別是在探討意識的力量及其對外界和環境的影響時,他的整體性哲學提供了深刻的共鳴。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4:23pm

愛墾APP:“平面”與“身體”的關係

德勒茲的「身體」概念和「平面」的關係可以從他的哲學中多個方面來理解,尤其是他的「生成」(becoming)和「平面」(plane)的理論。

身體的生成與多重性(Multiplicity of Becoming

德勒茲在其與瓜塔里的合作中,提到「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 BwO)這個概念,強調身體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而是一個多重性、開放性和過程化的存在。身體不應該被理解為功能性的機械結構(如內臟、器官系統),而應被視為一個不斷變化、解構並重組的場域。這個「身體」是生成的一個平面(plane of becoming),它允許多種力量和流動自由穿梭並重新組合。這種生成的過程不受單一功能或目的限制,而是開放的、多維度的。

平面與生成的關係

德勒茲提出「內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指的是所有存在、思維、生成的場域。這個平面不帶有預設的本質,而是一個充滿潛能、未定形的區域。在「無器官身體」這個概念下,身體是在這個「平面」上進行生成和轉化的。這是一個無邊界、無中心的平面,其中力量、欲望和情感(affects)不斷被重新組合,形成新的關系和新的生命模式。這個平面為所有存在的「生成」提供了空間,使得身體、思想和事物可以進行自由的變化和演變。

平面作為潛能的展現

平面不僅僅是一個生成的場所,還是各種可能性和潛能的展開之地。在德勒茲看來,身體並不是一個固定的物質,而是一個潛能的多重性場域,處於不斷的生成和流變中。身體在平面上展示了無限的變化可能性,既不局限於生物學的理解,也不受文化和社會的固定編碼所約束。這與德勒茲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緊密相關,身體和思維可以不斷從原有的限制中逃逸,進入新的關係和新的生成層次。

德勒茲的「身體」概念並非靜態的、器官化的存在,而是在「平面」上持續生成和變化的多重性場域。這個平面充滿了潛能和未定的可能性,身體在其中不斷被重新組織、流動和生成。這種關係表明,身體在德勒茲的哲學中不是固定的生物實體,而是一個在「平面」上開放、流動、解構並重新組合的動態場所。

Comment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3:13pm

愛墾APP: 陳明發《寵物》一詩的認知詩學意涵

夢中的寵物
染上各種顏色

各種姿勢
都不見本色

一直在掉毛
一直沒醒來

作者這首完成于2023年9月25日的短詩,或可透过認知詩學的視角,作幾方面的欣賞和分析:

圖像生成與想象力的激發

詩中的「夢中的寵物」作為一個抽象的形象,能夠在讀者的腦海中生成不同的視覺圖像。認知詩學關注讀者如何通過語言觸發視覺和其他感官的想象。這首詩通過描述寵物「染上各種顏色」和「各種姿勢」,引發讀者對這些色彩和姿勢的想象,從而激發創造性的圖像生成過程。

意象的模糊性與認知參與

詩中「都不見本色」這一意象帶有模糊性,促使讀者積極參與到意義的生成過程中。認知詩學認為,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可以激發讀者的認知努力,促使他們在閱讀時嘗試通過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填補這些空白。這一過程加深了讀者對詩歌的情感和認知參與。

時間與意識的交錯

詩句「一直在掉毛,一直沒醒來」通過重復強調時間的延續性,同時暗示一種未解的夢境狀態。認知詩學可以研究這種時間意識如何在讀者的心智中運作,尤其是在理解反復性和未完成感方面。這種延續感可能引發讀者對未解夢境的情感共鳴,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心理體驗。

情感的傳達與共鳴

詩歌中的「寵物」形象及其所帶來的情感反應是認知詩學關注的重點。這首詩通過描寫夢境中寵物的狀態,可能喚起讀者對現實中寵物的情感聯想,進而引發一種共鳴或悔恨的情感。這種情感反應是通過詩中的意象、語調和節奏共同塑造的。

語言的簡潔與多義性

詩歌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象征意義。認知詩學可以探討這種語言簡潔性如何影響讀者的認知處理——通過少量的詞語激發廣泛的情感和想象力,使得詩歌在讀者心中產生多層次的意義。這種多義性是認知詩學分析的重要內容。

通過這些角度,可以看到這首《寵物》在認知詩學方面具有深刻的欣賞價值。它不僅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模糊的意象激發讀者的想象和情感共鳴,還在時間意識和多義性方面引發了複雜的認知過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