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在創意生活這一塊土壤大展身手?聽臺灣文教基金會創建人朱學恒的建議吧:“在基金會任職,其實需要相當的社會歷練,因為要豐富的社會經驗,才能用少資源做好大事情。” (Magic story by Dongyup Shim)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20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8, 2022 at 6:53am


韵文化:风度 [修煉技藝]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讓工匠精神回歸》一書探尋人們對工作的感情變化,例如逐漸對質量有了一種情感依戀,或者對虛有其表的工作產生了一種厭惡感。是什麼激勵了人們放慢腳步,全身心地深入鑽研自己手藝的細節?這是一種有悖於當代文化的行為,在這個有時只注重速度的社會裏,這一點是非常難以做到的。

每個國家有各自多種多樣的傳統在抗拒著超級資本主義的精神。德國人以注重細節質量聞名,意大利人以堅持精美的設計聞名。在中國的鄉下,我曾看到人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利用手頭的東西即興進行創造。例如,農民使用車用蓄電池來提供動力,焊接摩托車的貨架,而貨架的原材料就是用作混凝土鋼筋的鋼管。如果我們可以懂得這位農民的智慧的話,就能從中領悟重要的道理。

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如果工作讓人變得比較髒,必定是在幹些不用動腦子的事情。在傳統上,我們在“知識工作”和手工勞動之間樹立了一條分界線。但任何真正幹過技術活的人都知道,這條分界線就是一個錯誤。在做手藝活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進行一定的思考,而這種腦力勞動也是相當不平常的。如果我們能真正地認識到這點事實,就能深刻地懂得人類的心智,知道如何來教育孩子們。

(Shop Class as Soulcraft: An Inquiry Into the Value of Work,by Matthew Crawford,2010, Penguin Book NY,《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讓工匠精神回歸》作者馬修·克勞福德,政治哲學博士、摩托車修理工。不到14歲就在社區擔任電工的助手,15歲成為保時捷汽車修理店的修理工,從高中到大學的7個暑假都在兼職做電工。大學畢業後繼續電工的生活。後來因為對哲學產生濃厚興趣,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政治哲學博士。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華盛頓的一家智庫工作,5個月後離職開辦了自己的摩托車修理店。)

學習技藝

福柯·‘自身的技術’重建的前夜

設計力創新技藝

《藝頻道》美食達人

藝頻道

策展技藝

文化内容創作技藝

土產文化技藝

文遺体验技藝

創造心理技藝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30, 2021 at 9:36am


玄玖爺· 維科:發源於詩性智慧的新科學
——
維科的理論,影響廣,名氣大,但我真的是不喜歡。他是人類學的鼻祖,自己有一套解讀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理論體系,這套體系以所謂的“詩性智慧”為中心。我討厭他的地方就在於所謂的詩性智慧,我最煩的就是這種把感性推得老高的說法了。

就簡單介紹吧。

維科(維柯)是意大利18世紀前葉哲學家,他沒有一本純粹的文學理論著作,但是他的《新科學》對文藝理論和美學有深刻的影響。他對文學的思考和對人類文化的思考混雜在一起,這使得他的文學觀有一種宏大的特色。


維科使用一個叫做"詩性智慧"的概念來解讀人類文明,這種智慧和哲學性的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截然不同,其是人類文明最初的智慧,其基礎是懵懂無知,特點是強烈的感受力,生動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人類一切的文化、科學都源於此。

除了驚奇和想象之外,維科還把詩歌中常用的一些手法都解讀為詩性智慧展開的範疇,比如隱喻、誇張變形和象征。詩歌的起源則被歸於這種詩性智慧,源於這種與理性無關的,人類與生俱來的狂熱和粗糙,"源於感覺和情欲的物化"。

這樣,詩人就是這種詩性智慧的直接表現者,是"創作者"。維科甚至認為詩人能夠憑借直覺,就可以知道哲學家憑借理智了解的一切。


除此以外,維科對於古代文學的研究還有另一點值得說的,那就是他暗示了結構主義敘事學的某些方法。在談詩性人物性格中,維科認為神話和寓言中的人物性格是故事的本質所在,表達了人們對於一致性的喜愛。在古代神話中,人物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人,更具有類上的抽象性,而這表現了一個民族的共同意識。

另外,維科“人創造自己歷史”的觀點,被馬克思大加贊賞。

這種過分粗糙的人類學,我認為現在已經沒有了解的必要了,也就只有文藝學這種學術水平比較原始的學科可能還要學一下。(2018-09-03 知乎)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8, 2021 at 4:55pm


福柯·擺脫傳統主體性約束的困境

福柯在七十年代以前,集中探討知識考古學和權力系譜學,研究以精神病治療學為典範的現代各種知識論述及其宰制實踐,探索西方傳統的真理遊戲(jeu de vérité)及其策略。

所有這些研究,都是他試圖揭示‘我們自身’如何成為‘主體’的奧秘,為他後期所探索的生存美學做準備。換句話說,他在前期的首要研究目標,就是通過考古學和系譜學,揭示造成‘我們自身’的‘主體性’現狀的運作機制;而在七十年代中期之後,當福柯轉而研究‘性史’、‘自身的技術’和生存美學的時候,他更多地是為了還原‘我們自身’的原本的自然形態,探索自古希臘、經基督教至近代主體化的歷史過程以及尋求我們自身擺脫主體性規範的出路。

                                    (Source:https://www.pinterest.com/pin/525302744013443396/


確切地說,生存美學,就是引導我們自身擺脫傳統主體性約束的困境,創造自身真正充滿審美快感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實踐原則。

所以,只有全面閱讀和研究福柯的著作,特別是七十年代中期之後的著作,研讀他在世的最後十年期間於法蘭西學院的演講稿以及相應的對話錄,才能真正把握他的思想真蹄。(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2005)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27, 2021 at 2:50pm


福柯·解構權力

傅柯認為事實(truth)或知識根本不存在的,那只是權力運作罷了。事實或知識是由有權力者或機制產出(Zalewski,2000)。傅柯的權力觀是運用尼采「權力哲學(philosophy of power)」,以效果來看權力和差異(difference),認為差異是權力帶來的效果(唐力權,1993)。傅柯以「差異」概念陳述精神療養院的研究:「我們的文化不允許行為與其社會文化價值不同;如你與眾不同地表達出你的獨特性,社會視你如瘋子而加以排斥,關進瘋人院」(林春明,1993),這就是類別化(categorization)或階層化,將人們分成不同等級,而不同等級就擁有不同權力,不同權力就有不同機會分配社會資源。(黃秀香,2003,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4 期,321頁至341頁)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31, 2021 at 4:35pm


《從物質消費到文化消費》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在他的《語言與符號權力》一書中,也進行了論述,他將符號消費的概念從物質消費,拓展到了精神領域的文化消費。他指出,文化實踐同樣為個人或者群體的利益所驅動,文化的生產、消費、傳播、積累、繼承等諸環節,與其他事物一樣,也可以依照一種實踐的符號經濟學來加以研究。布迪厄並不否認文化產品的獨立價值,但是他堅持認為,只有把文化產品置於特定的社會空間,特別是文化生產場中,其獨創性才能得到更為充分的解釋。
(見《符號消費(SYMBOL CONSUMPTION))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14, 2020 at 1:38am


《文化再生産》筆記


我們目前過生活的環境,有各種的名稱。根據高宣揚的蒐集,計有“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後現代社會”、“後工業社會”或“後工業社會”。名稱各異,卻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強調文化再生産已經在整個社會實踐總體中,提升到一個決定性的地位,以致人們可以說,當代社會是一個以文化實踐及其不斷在生產作為整個社會的基本運作動力。”(高宣揚,2002,28頁)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20, 2011 at 11:15am


陳明發《印刷文創》


短短一句話,臺灣文教基金會創建人朱學恒真的提醒老編一些事。

把“基金會”換成“社團”,在馬來西亞的情況也是一樣。要把社團辦好,需要一定的歷練,累積一定的社會資源,然後把創造力聚焦于社團的既定目標。

老編昨晚和一群商團領導吃晚飯,在吉隆坡Pavilion六樓的皇宮酒家。傍晚在安邦路隆雪中華總商會開了會,乘一位從事印刷業的董事的轎車前去用餐地點。

車上,老編職業病發作,沿途問這位朋友,大馬從商環境轉變中,印刷行業可有對策?老編從事企業創新研究,當然要累積各方面的創新故事。

面對數碼出版的沖擊,傳統印刷業是否會消失?

這位兄長說,印刷已經是一門很難賺錢的行業,許多印刷商當然要動腦筋做出蛻轉,已經有的對策是:

從印刷前的美工、設計、編版以及制版去設法賺錢;

投進書籍的出版,但也要考慮語文問題,馬來西亞文的漫畫曾高峰沖到一個月20萬本的記錄。現在走紅的馬來漫畫大概有12萬本,銷路掉了一半。反觀中文出版市場則小得多;

投進小量印刷,就算是一本也可能做到。

投進一些商品如日記、日歷的設計與印刷。

社團組織要與會員共前進,需要更深入了解他們的處境與愿望。這也是一種歷練與資源累積。

老編之前在報上讀過一條新聞,說全國約有五、六千間印刷廠,但加入馬來西亞印刷商公會的,僅有約600名或10%加入成為會員,反應非常冷淡。

面對電費與其他成本高漲,印刷商的競爭能力日益受到考驗。

總商會怎樣和各商團一道前進,是一個很合時宜的行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