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Like the crews in Hokusai's masterpiece, those on the COVID-19 frontlines are today fighting towering waves. But - just as the sailors can spot Mount Fuji - they do so because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purpose. Theirs, then, is a lesson in leadership for all. (What can this painting tell us about leadership in the COVID-19 era? Jun 1, 2020 WEF)
日本畫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在1999年曾被美國《生活》(Life)雜誌,選為過去一千年最重要的百大事件與人物(The 100 Most Important Events and People of the Past 1,000 Years)第86位。換句話說,他是一千年來最偉大的日本人。
Comment
“文化認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對自身的文化接觸經驗的理解與再建構,依Polkinghorne(1988)的看法,人的“體驗∕經驗”充滿著各種意義,如果想要探索這些意義,一個直接而立即的方式就是去探究人的“敘事∕敘說(內容)”(narrative),因為這是人將自身經驗加以意義化的主要形式,而敘事同時也是一種認知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將自身的經驗賦予時間性和情節。由於敘事提供人們意義建構的工具,透過分享彼此對事實的詮釋,亦有助於凝聚社群,因此敘事的概念對於文化的研究而言非常重要。(Bruner, 1990; Hammack, 2008)。
而將個人的經驗、遭遇以事件及情節方式與自我概念相連結的敘事,稱為生命故事(life story),生命故事在認同發展過程中充任個人和社會心理功能,從人格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由於認同的發展,與敘事息息相關,學者甚至以“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稱之(McLean, 2008)。為了使個人認同與其親身經驗和遭遇相協調,生命故事並非一成不變,一方面其必須與時俱進地發展新的故事主題來接納陌生經驗,另一方面也會以既有的認同來同化對新事物的理解,個
人認同的問題與生命故事的創造乃青少年晚期至成年期發展的兩大特色(Pasupathi, Mansour & Brubaker, 2007, p. 86)。從個人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事人對生活經驗如何做首尾相連的解釋,並對其行為之意義及目的有所瞭解。(胡紹嘉, 2012《旅歷台灣,返想中國: 一位來台陸生的跨文化敘事與認同重構》台灣《新聞學研究》第一一一期,2012年4月,頁43-87)
羅伯格里耶·自傳——
Robbe-Grillet,Alain(1922-2008)
還是羅伯-格里耶說得好,
“我不是一個真實的人,我也不是一個虛構的人。”
這也許正好泄露了自傳的天機。~~ 蘇童·鏡子與自傳
技術的後現代哲學反思
馬丁·海德格爾作為後現代主義哲學的先驅,首先對技術作了“反”現代的敘事。他從其現象學的基礎存在論出發,對技術作了前所未有的形而上學思考。在《技術的追問》一文中,海德格爾對技術的追問,開始於技術的經典敘事:“技術是工具和人的行為”。
對於這種流行的看法,海德格爾並不否認其中的正確性,但是“單純正確的東西還不是真的東西。惟有真實的東西,才把我們帶入一種自由的關係中,即與那種從其本質來看,關涉於我們的關係中。照此看來,對於技術的正確的工具性規定,還沒有向我們顯明技術的本質”[2]。
(Inspirações - Curso de fotografia)
海德格爾認為,關於技術,雖然人們已經寫了很多,說了很多,但卻被思得很少。“為了獲得技術之本質,或者至少是達到技術之本質的近處,我們必須通過正確的東西,來尋求真實的東西”[2]。接下來,海德格爾通過分析自古以來,公認的“四因說”和對“技術”一詞的詞源學考察,指出技術的本質乃是一種解蔽方式,一種使存在者顯露出來的方式。
在對一般意義上的技術進行追思之後,海德格爾緊接著轉向對現代技術的本質探討。他指出,現代技術除具有作為技術一般的本質外,還具有與古代技術顯然不同的新特質。
他說:“解蔽貫通並統治著現代技術。……在現代技術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蔽,乃是一種促逼(herausfordern),此種促逼向自然提出蠻橫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夠被開采和貯藏的能量”[2]。“這種促逼之發生,乃由於自然界中遮蔽著的能量被開發出來,被開發出來的東西被改變,被改變的東西被貯藏,被貯藏的東西又被分配,被分配的東西又重新被轉換”[2]。
自然界從此被納入到一個由不斷地開發、改變、貯藏、分配、轉換等環節組成的過程之中,被納入到一種永不停歇、循環不已的技術系統之中。海德格爾借用了日常語言的用詞“座架”(Gestell),來表達現代技術的這種促逼型本質。德語前綴“Ge-”意指把同種屬性的東西聚集起來,而“stell”意指“限定、擺置、架設、安置”,這樣“座架”意味著對那種擺置的聚集。
海德格爾認為,當現代技術的座架本質占據統治地位時,便有了“最高意義上的危險”。這是因為在座架中,人只關心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一切被訂造之物,一切持存物,而完全不可能再與“存在”發生關係,徹底遺忘了自身在本質上是生存的人,要時刻保持開放、敞開,傾聽存在之“大道”的召喚。對於技術時代的這種危險,海德格爾認為我們並非只有聽天由命、聽之任之,而應求助於“思”與“詩”。
繼海德格爾之後,後現代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米歇爾·福柯、讓·博德里拉,都對技術進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論反思。(吳致遠《後現代語境中的技術與技術哲學》,2005 / 原載: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7卷 第3期 2005年 5月 / 作者单位: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
[2] 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M].孫周興,譯.上海:三聯書店,1996.924-954.
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性特征與宣言的“重寫”
20世紀下半葉,隨著丹尼爾·貝爾所描述的“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在西方社會的思想文化領域,興起了一股“反”現代主義的思潮。這一思潮最初發端於建築藝術領域,進而擴展到文學、社會學領域,後又濫觴成為一種對現代性事業本身進行深入、持久、全面反思的哲學運動。
由於這一思潮強調,它與現代主義傳統的決裂,強調它對現代主義思想理論的批判與超越,因此被冠以“後現代主義”的稱謂。
對於這一詞匯的名詞形式“後現代性”,後現代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利奧塔明確地說到:“`後現代性'不是一個新的時代,而是對現代性自稱擁有的一些特征的重寫,首先是對現代性將其合法性,建立在通過科學和技術解放整個人類的視野基礎之上的宣言的重寫”。
對現代性特征與宣言的“重寫”,意味著思維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學術視角的轉換,意味著理論範式的重建和話語概念的重構。在這種新的語境中,我們以傳統方式建構起來的認識與實踐對象,必將呈現出新的面貌與特征。
因此,作為現代性事業的主要特征與推動力量的現代技術,以及對技術的哲學反思,在後現代主義的語境中將獲得新的內涵、新的思路。(吳致遠《後現代語境中的技術與技術哲學》,2005 / 原載: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7卷 第3期 2005年 5月 / 作者单位: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
(The Wait,Photo Credit:https://www.flickr.com/)
鮑爾吉《原野》
從質地上說,花瓣是什麼?它比綢子還柔軟,像水一樣嬌嫩。雨後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見到一個剛睡醒的嬰兒,像門口站著一個被雨淋濕的小姑娘。花瓣的質地,用語言形容不出來,而它的鮮艷,我們只好說它像花朵一樣鮮艷。無論是小黃花、小白花,都純潔鮮艷。花能從一株卑微的草裏生長出來,人卻不能,連描述一下的能力都缺乏。
從性格說,馬比人勇敢,而性情比人溫和。馬赴戰場廝殺,爆炸轟鳴不會讓它停下來,見了血也不躲閃。冰雪、高山和河流都不會阻擋馬的腳步。它的眼睛晶瑩,看著遠方。它把勇敢與溫良結為一體。它的性情可謂君子。
從流動說,河水一定有巨大的喜悅,一直奔流不息。大河流動時的莊嚴,讓人肅然起敬。它不是在逃離,而是前進。只有貝多芬的音樂能描述河流的節奏、力量和典雅。貝多芬的交響曲沒有多餘的音符,也沒有樂器單獨演奏,一切共進。而河流裏也沒有一滴多餘的水,每滴水和其他的水密不可分,一起往前跑。河對於魚來說是巨大的家園,魚在河裏享受著比人更幸福的生活。夜晚,河流兜攬所有的星辰,邊晃邊亮。
從胸懷看,鳥比人更有理想。當遷徙的候鳥飛越喜馬拉雅山的時候,雪崩不會讓它驚慌。鳥在夜晚飛越大海,如果沒有島嶼讓它歇腳,它就不知疲倦地一直飛。它不過是小小的生靈,卻擁有無比巨大的勇氣。
人的勇氣、包容、純潔和善良,本來是與生俱來的。在漫長的生活中,有一些丟失了,有一些被關在心底。把它們找回來,讓它們長大。人生其實沒有什麼艱難,每一寸光陰都有用。(原載《愛墾網》)
陳明發《資訊疲勞、故事缺席》
我們正面對“資訊疲勞、故事缺席”的吊詭。對新聞報道這回事,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1936)中是這樣批判的:“每天早晨都把全球的新聞帶給我們,卻缺少值得我們注意的故事。” 這些消息往往只意味著“今天發生過的其中一件事”,它無關乎生活;在個人的成長脈絡中,它占不到邊,沒有其特別意義與位置。而且,都是一條信息很快就蓋過另一條消息。其實,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往往讓這些信息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不一樣,故事與我們有關,它往往是在地的,關連到我們或身邊的人,以記憶的形式聯系著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本雅明在他的年代已經在感歎大眾傳播的干擾,我們今天的處境恐怕要嚴重千倍了。(25.3.2021)
延續閱讀 》陳明發《感性調適》
泰.蒙塔古:如果你的領導者離開,要先保存公司的故事
If Your Leader Departs, Preserve the Company's Story First
我們全都聽過這個故事的某種版本:某位性急、但是具有領袖氣質的領導者創造出高度的商業成功,媒體拼命報導他,人們拼命搶購產品,董事會和股東們享受這個使人目眩神迷的過程,如果那位領導者的某些怪誕行為似乎...違反傳統,董事和股東們都樂於視而不見。
接著災難發生了。
領導者死亡、遭到革職、做膩了,或是逐漸年邁,並決定請退。公司一開始受到衝擊,後來決定堅持下去,找來一位擁有傲人資歷的專業經理人,而真言是「我們的成功是拜許多人之賜,這是一種團隊合作。」
事情一開始很順利。
但是時間一久,情況就趨於明朗:事情有些不對勁。你可以感受到動力衰退,關鍵人才被挖走,新產品似乎失去以往的吸引力。耳語開始流傳,指出公司已經失去方向,媒體過度渲染,股價一落千丈。公司步履蹣跚,或許會遭到競爭對手併吞,或許只是逐漸失去動力,最後消失無蹤。我確定你現在腦中一定想到一些新近的例子,例子中的企業就是遵循類似這樣的路線。
如果這種情況實際上似乎很普遍,我們何不進一步了解如何加以預防?畢竟,鑑於解決這類問題對股東的潛在價值,你會認為,公司董事會除了這樣做之外,別無他法可想。
但董事會把焦點集中在錯誤的事情上。當他們找人來取代具有魅力的領導者時,他們想要的是擁有傲人履歷的人,而不是了解故事力量的人。失去領導者還可以存活,但若領導者賴以生存的根本故事喪失,你就會深陷困境。
具有領袖氣質的領導者深具魅力,因為他們鮮活地體現了鼓舞人心,並且放諸四海皆準的人類故事。維珍航空(Virgin)的布蘭森(Branson)和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的凱勒爾(Herb Kelleher)是不屑傳統的特立獨行者,推特共同創辦人道爾西(Dorsey)和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Page)是發明未來的天才男孩,這些創新者經營的企業當然製造了實用的產品和服務,但他們也為顧客創造出甚至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創造意義。這些企業體現了一個故事,一般人可以從中找到啟發,以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上。就是這種更深刻的故事,創造了真正的忠誠和真實的傳道熱情。保存這種故事,不應該是事後產生的想法,而應該是一家公司的優先考量。
有些企業在這一點成功,有些則不然,還有一些像福特汽車公司,會設法兼顧兩者。
當亨利.福特開發生產線時,他所引領的年代,是美國富人和中產階級都可以買車的年代。頃刻間,福特的故事和美國的故事──自由、創造力、自力更生和樂觀進取──緊密結合。這種強大的故事並未隨著亨利逝去而消失。事實上,它繁榮茁壯,因為有一連串領導者了解故事,並且讓它隨著連續幾波的創新和改良風潮而持續存在。
但是從1990年代起,乃至於大半的2000年代,福特偏離它的核心故事,掌權的專業經理人不去了解故事,而是去研究試算表和短期利潤。這導致一連串分散注意力的收購,以及乏味、無趣和製作低劣的產品。對那些想要更深一層探索的人來說,這個章節特別發人深省。
該歸咎的有幾件事,例如,高昂的退休金成本、不斷改變的品味,以及疲軟的經濟。但這篇90年代初的文章中,最後一項統計數字暗示了不同的故事:美國汽車買家對福特和其他美國車廠的狀況感到困窘和厭惡,紛紛轉而購買進口車,特別是來自日本的汽車──製造和銷售這些汽車的公司,比美國車廠代表更多美國人。福特努力解決品質問題,但這需要時間,而且時間一分一秒很快地流逝。隨著危機加深,福特開始賠錢,到2000年時出現驚人虧損。有些人開始私下談論曾經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福特已經窮途末路。
一直到2006年,比爾.福特(亨利的曾孫)和董事會找到一個了解福特故事並且知道如何再度以福特風格行事的領導者,情況才有所改變。曾經擔任波音航空工程師的艾倫.穆拉利(Alan Mullaly)是擁有適當條件的人,他和他的團隊著手製造更高品質的產品(一項基準需求),尤其是為過失負起公共責任。
但是突破性時刻的出現,是當穆拉利及其團隊選擇不接受美國政府提供的汽車業紓困資金時。這段精彩的視訊摘述了整個故事。在穆拉利的領導下,福特開始又有美國的感覺,美國消費者突然再度能夠識別該公司,它就像從昏迷中甦醒過來的老友,你可以感覺到對該公司的信心恢復了,營收也隨之而來。
穆拉利無疑是個有才華的管理者和經理人,他確實是促成福特重生的媒介,但福特的成功其實是關於更深層的東西──回歸對數百萬名美國人極具啟發性的核心故事:「美國人創新、為自身行動負責、不接受施捨。」啟發我們的不是人,而是故事。
這個核心故事,讓我們能夠將那層意義套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它讓我們為了開一輛福特車而驕傲(或尷尬)。當領導者離開時,只要故事獲得充分理解、整理和保存,並且讓公司每個層級的人員都可付諸實踐,該故事就未必會消失。
做這項整理需要焦點和紀律,這不是關於由委員會擬好使命宣言,並將它刻在牆上某處,而是關於發掘確實的故事,這個故事已把公司推向現有的成功,未來也將激勵公司的前進行動。此外,它是關於和全公司人員合作,將故事套用到自己的專業領域:產品開發、人力資源、銷售,當然,還有行銷。
企業如果預期需要找接班人來接替具有領袖氣質的創始人或是領導者,就應該花時間預先做這項工作。撥出時間了解領導者正在經歷的故事──他們實際象徵什麼。整理故事,與潛在候選者分享,和他們合力探索,公司未來可以用哪些方式來遵照故事行事。看看即將上任的領導者會採取哪些標誌性的初步行動以支持和擴充這個故事,然後再將那些初步行動繪製成圖。企業延攬真正致力於了解和推動這項核心故事的領導者,就會比沒有做到這點的同業,更能夠替自己安排更便捷的轉型,在未來創造更重大的成功。 (林麗冠譯,2013/8/22, 哈佛商業評論)
泰.蒙塔古(Ty Montague):著有《真實故事:結合故事與行動的企業轉型攻略》(True Story: How to Combine Story and Action to Transform Your Business),他也是co:collective顧問公司的創辦人,協助顧客利用演繹故事(storydoing)的原則,來發展他們的策略和品牌故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