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陳明發博士:從組織無形資產到智慧資本
創意是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資本。這已不是什麼新事物。根據Krogh(2000)等人所透露,瑞典一家成立於1855年的國際保險與金融機構Skandia, 早在1980年就已經發現,以財務與實體資產為目標的傳統會計方式,完全無法反映知識密集型企業的真正資產。因為,它們都是無形而又難以數字化的事物,例如員工的才幹、市場關係、更靈活的工作流程與技能等能耐......。這些無形資產,吸引了許多企業在收購別的組織時,願意付出遠超過其帳面價值的代價。從傳統公司的三五倍,到電腦軟件公司的五十、一百倍。
如何定義與計算企業的無形資產呢?斯堪迪亞公司為了開發有關的統計工具,組織了一個隊伍探索整十年,終於在1991年成立了智慧產權部門,由其中一位研究團隊的要員Leif Edvinson出任副總裁。這位賴伊夫對智慧資本概念所做的貢獻,為他贏得無數的榮譽。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是英國BBC1998年度的金頭腦(Brain of the Year)冠軍大獎得主;亞軍是比爾蓋茨和包羅麥卡尼!
賴伊夫離開Skandia之後,還成為全球頭一位智慧產權知識經濟學教授,在瑞典隆德大學開課。他曾做過一個很妙的比喻,傳統的會計原則可以確定公司停車場所停放的汽車價格;可是卻無法確定車主會開車上那兒去。賴氏的智慧資本概念,由人力和結構兩種資本所組成。這些名堂,都因為他而成了今天商場的常識。
而創意經濟之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2001),則把人力、結構與智慧三者拆開來平行探討,並提出「創意資本」。對企業來講,擴大這名詞叫「組織創意資本」,是很自然的事。
(Source: https://www.pinterest.com)
在賴氏和霍氏的理論基礎上,我考慮到一點:在互相依存與影響的動態經濟環境中,組織的變革行動,無法孤立於外在的網絡;因此,不能少了社會資本。我嘗試架構起一個新的方程式:組織的智慧資本等於“人力+結構+社會x創意”的結果。
足夠的財力,給企業帶來土地、機械、廠房、原料與辦公室設備等生產條件。這些摸得著、看得見的財務與實體資產,怎樣達到更高的生產力、回酬率,或為企業應許一個何等動人的未來,卻需要能催生變革的創意資本。
約翰霍金斯曾說,創意經濟的「原料就是人的才賦:擁有新式且原創概念的才賦,以及把這些概念轉化為經濟資本和可銷售產品的才賦。」在新的方程式中,這「人的才賦」是決定人力、結構、智慧與社會四大資本含量的因素。也就是說,組織成員的創意,能否有效釋放四者的經濟潛能。
企業生產不管怎麼變革,當然還是離不開傳統的資源。設計師的招牌設計,固然少不了木料、合成材料、玻璃或金屬,少不了割切的機械,裝配時還是要釘子、膠水等。這些實質資源,對每家企業來說都大同小異。可是,組織要是發揮其集體的創意,從人力角度來說,鼓舞設計師願意更長時間的工作,同時能放下身段和客戶交流;並結合公司原來有的智慧資產,如自家擁有專利的材料,打造出足以贏獎的嘔心瀝血之作;而企業在管理結構上,也有很好的設計師入股、出國觀摩等獎勵計劃;而這系列的新家具,也得到傳媒網絡的大事推廣、傳播其引人入勝的故事,同樣價碼的原材料所造出來的售價,往往不可相提並論。
不管是那條路上的創新,成敗都在領導。在生成“智慧資本”的情境中,頭頭站起來講故事,可不是為了娛樂部下,博取大家開心的掌聲,而是為了給企業的創新盛舉累積資本;組織創意資本。因為故事能给組織带来想像力;能想像,才有創意。
(2000年陳明發原創企業内訓文本,收入:愛墾網編〈文創教育4.0關鍵詞 〉)
慢慢來才比較快: 藥·跨界·混融·文創器官
人類學家因為受過專業的學科理論和田野調查方法訓練,在觀察社區類型和與當地居民交流方面顯然是有優勢的,人類學的整體觀和全因素的民族志視角也會幫助人類學家更准確地理解社區,並發現社區中的矛盾與問題出現的成因。藝術家的的觀察與發現相對更偏向感覺層面,藝術家會更容易發現平凡的鄉村社區中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景觀和人與物的存在,對山川溪流、風花雪月、鳥叫蟬鳴更敏感,藝術家會從審美的角度提出對鄉村問題的生動呈現或創造性開發的思路,對於大部分資源匱乏的鄉村而言,這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種點石成金的能力。如果人類學家、藝術家以及更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工作背景的人可以一同協作,肯定會對未來的鄉村發展提供更多可能的實踐路徑。
就我的個人經驗而言,這類參與式項目的秘訣是「慢」不是快,在源美術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團隊最有共識的工作方法是「慢慢來才比較快」,鄉村社區的時間與我們業已習慣的城市化時間不同,那裡更貼近自然和人覺得舒適的速度。最好是人類學家或者專業社工先進入社區做前期調研,對社區有整體理解和判斷,慢慢建立彼此信任的社區關系,其他外來者再陸續進入,這會讓項目少走些彎路,避免一些無意義的盲目工作。帶著有社區針對性的問題意識進入,再展開建設性探索,藝術家的工作才會有的放矢,也更容易與村民建立合作關系,這種針對地方性知識及在地問題建構的工作及創作方法,才有可能最終傳授給當地人掌握並流傳開來,變成「他們」和「我們」的共同建設。
藝術作為一種表達媒介,它的優勢不是客觀,而是動人,這個動人不是視覺和感官方面的動人,而是指藝術原本具有撼動人的內心不可言說的那些部分的力量。並且,以藝術來進行批判和反思社會問題有很多方法,直接地深刻地記錄事實是一種方法,誇張反諷也是一種方法,參與到社會現場中的參與式工作中則是另一種。為什麼社會參與式藝術不能只是通過工作室中創作的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而要去到社會現場做一些溫和的建設性工作,是因為在這種創作實踐中,創作的主體性被打開後,藝術家可能會與所批判現象的當事人合作,而且通常是其中弱勢的那一方,那麼藝術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局內人身份,這時通常也就很難再以一種局外人的上帝視角進行直接批判。同時在采取共同創作的方法後,必定需要顧及合作者的知識水平、認知習慣、風俗禁忌和心理需求等狀況,其實在藝術界中通行的前衛語言確實很難使用於日常生活及社會現場,所以社會參與式藝術通常選擇更平易、更成熟有效的語言,才可以與被表現群體在創作過程中進行協作,讓作品的表達、欣賞及傳播上獲得更低的門檻和更大的空間,讓更多觀看者獲得了解被批判問題的機會和深度,更容易將反思匯聚激發為某種改變的行動力量,從而改變了推動整個社會意識的改變,最終改善所批判社會問題的狀況。不能因為社會參與式藝術沒有貢獻太多新的視覺或造型語言,就認為它不具備批判性和獨立性,社會意識的真正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創造,尤其是這種改變是因藝術家的實踐促動的,以不說教、非命令的方式就推動建構更人性化更以人為本的社會關係。
目前還很難要求所有地方政府都有購買原創藝術項目的能力,有一些成熟的工作方法可以適當推廣到問題相似的鄉村社區,但是最好由上一級有一定行政權限和經費的部門設置針對當地鄉村問題的研究與指導中心,聘用真正願意關注鄉村問題的研究者和藝術家參與,首先要對所管轄區域的發展問題進行類型化分析,以典型社區做原創性實驗,方法成熟有效後進行在地推廣。不做針對特定社區的問題分析,沒有問題意識就開始亂建設,還不如不建設。
如果當地的管理者和社區居民還沒有真正的文化建設需求和遠見的話,藝術家就不應該開啟參與式項目,因為沒有來自地方力量的支持,這些外來的藝術家工作即使做了也是無法落地生根的。
(原題:參與式藝術不是鄉建,也不是社區營造——陳曉陽專訪; 2022-07-23;來源: 藝術中國)
延續閱讀:
BOW BY DAVID PARSONS 學習專題
思潮庫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意大利都靈聖卡羅廣場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鄉韻
PGC
世界文化遺產
陳明發〈文化自信〉
說好自己的故事,不是替自己强打廣告;老王賣瓜,自讚自誇。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更準確的說法,不妨這麼措辭:「這故事好的地方,在它可能鼓舞我們一起解決共同的問題,走得更遠、更快,攀登得更高。」
一個國家的崛起,其不曾統治他國的歷史,雖是好故事;但聆聽這故事的國家,極可能曾飽受其他國家的侵略與蹂躪,尤其是不少國家曾在西方的“保護”、“協助開發”等名義下,最後淪為他們的殖民地。
這些「歷史陰影」,更容易遭遇外來的煽動;或被别有居心的政客所利用,是可以相像的。
因此,把好故事說好,固然要自身的「文化自信」,但同時間也不能忽略各方對這故事的信心。自信確實可掌握在自己手裏;可是他人有信心的反應,則必須主動去苦心經營、日積月累。
「一帶一路」要講好各方的好故事,這题目是完全正確的;與此同時,也要突出彼此共同的好故事,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3.10.2022)
陳明發·東西交融~文化敘事提供的選項:大馬有文化人才,畢業于八打靈公教中学的美籍女編導陳風錐立足好萊塢,剛剛贏得多倫多影展大獎。她對本地媒體透露,其作品在北美重要影展中贏得“最佳恐怖片”,原因是它結合東西方靈異氛圍,呈獻了新穎的驚悚體驗。
陳風錐的電影美學說明了,在文化敘事裏,東西方不但可以不衝突,而且還可能找到融合的契機。
我們願意借助文化敘事途徑來促進彼此的了解嗎?
人類目前的處境是:選擇文化交融,或:軍火交易,然後交戰。
我們需要新的方法,重新認識本身的命運。文化敘事提供了一項有效的選項。
美籍大馬女編導演陳風錐《幽幽大河》獲最佳恐怖片獎
美籍大馬女導演兼編劇陳風錐(Jules East),在多倫多國際女性節電影獎(The Toronto International Women Festival),以一部《幽幽大河》(River of Ghosts)贏得“最佳恐怖片”,結合東西方靈異氛圍,呈獻新穎的驚悚電影。
她小學念吉打亞羅士打吉華(H)小學,五年級後隨家長遷居吉隆坡,在精武小學畢業後進入八打靈公教。她也是本地工程師陳嘉瑞和蔡圖美律師的女兒,中學畢業後赴澳攻讀國際貿易,然後隨夫婿張基智赴美定居三蕃市,目前入籍美國。
現年43歲的陳風錐從小喜歡電影及創作劇本,這部電影由她編劇及導演,並從全球7982部參與作品中獲得晉級最後35部電影,贏得“最佳恐怖片”。
陳風錐通過臉書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很高興能在這個重要的國際電影節平臺贏得獎項,雖然這部電影更像是驚悚及劇情片,電影是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個海濱小鎮門多西諾拍攝。
故事情節講述一個男人的妻子失蹤,雖然鎮上對他持懷疑態度,但他私下正處理一種叫做“軀體體驗”的情況,並在鎮上尋找一位新的神秘醫生幫助。
她說,目前已完成另一部電影,正在安排在新加坡參與影展,希望有一天她的電影有機會在亞洲和大馬上映,與本地觀眾會面。
在這之前,陳風錐先後在2014年以《Lucidus》贏得好萊塢劇本大獎,以及2016年以《Into the Sand》再次拿下好萊塢劇本大獎。(29.7.2022 星洲日報)
人類學家米德:文化對人的塑造的概念
前塑文化
Prefigurative Culture
名詞解釋: 後塑文化是美國人類學家米德 (Margaret Mead, 1901~1978) 在〔文化與奉獻一代溝之研究〕(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 一書中,提出了文化對人的塑造的概念之一;指社會工業化以後,科技日新月異,年長的人就得向晚輩學習了。也就是由於科技的進展一日千裏,文化規範與生活準則,均由年輕人或新生代所創造和領導,教學乃成為由下而上的傳遞過程,掌握嶄新尖端科技知識的年輕人反而要承擔起再教育年長的任務。
同塑文化
Cofigurative Culture
名詞解釋: 後塑文化是美國人類學家米德 (Margaret Mead, 1901~1978) 在〔文化與奉獻一代溝之研究〕(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 一書中,提出了文化對人的塑造的概念之一;指農工社會,生活內容複雜,兒童和成人都可以和同輩學習。也就是由於社會的急劇變遷,知識、技能與規範的學習與傳遞,只有在同輩間彼此切磋學習,教學的型態成為水平式的傳遞的過程,年長與否,成為次要的考慮因素。
後塑文化
Postfigurative Culture
名詞解釋: 後塑文化是美國人類學家米德 (Margaret Mead, 1901~1978) 在〔文化與奉獻一代溝之研究〕(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 一書中,提出了文化對人的塑造的概念之一;指原始社會(初民社會),子女只能向長輩學習,才能獲得知識,也就是在傳統型的時代,社會安定,規範明確,教學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直線傳遞過程,符合傳統的教學方式。
(取自:詹棟樑2000年12月教育大辭書)
愛墾評註:
另譯—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後喻文化。
周憲·文學理論範式:現代和後現代的轉換——第八從文學表征來看,有一個從表現揭示普遍人性向強調身份/認同的轉變。
現代文學理論的哲學根據是自由人文主義,其中關於人性是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理念可謂影響深遠。自文藝復興以來一直到當代,文學的價值相當程度上被視作對普遍永恒人性的揭示,這一點在那些文學經典傑作的解釋中最為突出。然而,後現代思潮的出現,在質疑這一觀念的同時提出了身份/認同問題,隨著全球化和文化混雜日益顯著,身份/認同的危機不可避免,這一危機又與表征的危機相互糾纏。身份/認同在當代文學理論視域中的凸現,有力地揭示了文學作為地方性小敘事的文化政治功能,它成為表達不同社會群體文化權益的一個重要手段。進一步,身份/認同問題的凸顯有一個從固定不變人性的現代性理解,向不斷變化和主動建構的後現代性理解的轉變。於是,作為身份/認同建構的路徑,重要的不再是文學表征了什麽樣的身份/認同,而是建構了什麽樣的身份/認同的可能性。如霍爾所指出的那樣,關鍵不再是“我是誰”,而是“我會成為誰”。
第九,從文學史的經典闡釋來看,有一個從審美理想主義向政治實用主義的發展。
文學史研究在20世紀也經歷了大轉型,一個極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是如何看待歷史上形成的文學經典。由於對經典的看法衝突抵牾,形成了兩種針鋒相對的經典觀,或者更準確地說,形成了經典維護派和顛覆派兩大陣營,其爭論、批判和對抗遂演變成為一場狼煙四起的“文化戰爭”。經典維護派恪守文學經典的普適價值和審美趣味,強調經典的既是歷史的時間選擇,也是文學披沙揀金的積澱產物。因此,經典是無可比擬的,是一個文化中最為寶貴的東西。較之於維護派,顛覆派完全采用了一種解構性的思路來解釋經典的形成。他們認為所謂經典,說穿了不過是佔據統治地位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功能而已,即是說,經典的形成完全是某種人為的選擇過程,其選擇的標準表面上看是文學的普適價值和審美特質,但暗含的標準乃是“垂死的歐洲白人男性作家”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價值。因此,對文學經典的反思、批判和顛覆,最終將經典形成還原為某種刻意的人為性和特定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而為那些在社會文化中處於邊緣的、被壓迫的和非主流的社會群體建構自己的經典,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合法化論證和實踐策略。經典的經典性從合法到不合法,從自然形成到人為的意識形態選擇,這一深刻的轉型為不同社會群體建構自己的經典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超越現代與後現代的分野
以上九個問題彰顯了20世紀文學理論如何從現代範式轉向後現代範式。今天,我們反思文學理論現代與後現代的紛爭,考量兩種範式的嬗變,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如何超越兩者的對立而達致新的理論建構。
首先,比較起來,現代範式更是一個“立”的過程,它為文學理論奠定了諸多基本觀念和價值規範;而後現代範式更具“破”的衝動,恰如解構(deconstruction)這個概念所具有的“破壞”或“瓦解”意味那樣。如果說現代範式有點專斷和霸道,它忽略了許多差異性文學及其地方性價值的話,那麽,後現代在質疑和顛覆現代範式時往往只破不立,雖然帶來了新的理解和解釋,但從根本上看有隱含了落入相對主義和差異性小敘事窠臼而難以自拔的危險。因此,尋找新的基點來反思現代/後現代的局限,就成了今天理論發展的關鍵所在。
其次,在注意到現代/後現代的二元紛爭的同時,不能簡單化地理解這一範式的衝突。人文知識演變絕不是簡單的線性取代關係,而是更為複雜的隱性疊加和交錯關係。所以後現代範式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現代範式銷聲匿跡。毋寧說,後現代範式的出現一方面導致了現代範式的激烈辯爭,另一方面又導致了對現代範式的反思和修正。我們對兩種範式的分析乃是一種韋伯“理想型”的抽象概括,還需要注意其間存在著許多相互交錯糾結的中間理論形態及其範式。也許這些中間形態對於如何消弭現代/後現代的範式對立最具啟發性。
最後,如何在後現代之後重建文學理論是一個相當迫切的問題。雖有人主張後現代已經“終結”,但是嚴肅地看,後現代範式對現代範式的批判、顛覆和解構並不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事情;另一方面,現代範式也沒有因為後現代的激烈顛覆而銷聲匿跡。對於文學理論的建設來說,重要的不是去評判某種範式的優劣高下,而是通過理論範式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轉變,通過兩種範式的參照性分析,找出文學理論未來發展的路向。“後理論”采取了一種更冷靜和更開放的思路,更加寬容和多元地對待兩種範式曾經有過的激烈較量。這就促使我們思考一個比現代和後現代爭論更為迫切的問題:如何超越現代與後現代的對峙?如何為文學理論的這種超越找尋到一條或多條發展路徑?顯然,這些問題的解決要比分析現代和後現代範式轉型的更為棘手,也更為複雜。(周憲《文學理論範式:現代和後現代的轉換》2015-12-17 愛思想平臺)
西安新聞網訊 暑假是孩子們放松的時候,暫時告別課業負擔之後,或者睡懶覺,或者沈迷於遊戲,或者外出瘋玩……但作為家長又會因此焦慮,過度的自由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
暑假確實可能導致學習能力倒退,這叫做暑假滑坡(Summer Slider),是被科學驗證過的現象。上個世紀末,暑假滑坡的概念就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報告表明,作為調查對象的孩子暑假期間的閱讀和數學能力大幅退步,這種退步往往還會產生雪球效應。一項針對小學三至五年級兒童的研究也表明,學生在暑假期間平均損失了約20%的學年閱讀成績和27%的學年數學成績。
其實,避免暑期滑坡並不困難,不用做大量的習題,也不用上補習班,單純重復課本知識只會讓孩子覺得怠倦。在暑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甚至實現彎道超車的辦法,就是閱讀,但一定要讓孩子們讀他們想讀的東西,如果孩子們不是真正喜歡所閱讀的內容,收獲也會大打折扣。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日有所誦》是由親近母語研究院專家經過十餘年研究,打造的一套經典誦讀讀本。小學1-6年級6冊共收錄精選詩性文本960篇,所選文本符合兒童心性,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精神發展和學習需要,緩坡而上。一二年級全文注音,也是學習和鞏固漢語拼音好讀本。
對小學生而言,到底該讀哪些英語文本呢?就這一年齡段的孩子而言,他們的閱讀,應該是“誦讀”,簡單地說,就是用心而出聲地朗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兒童面對的不僅是語言或文字本身,更是語言與自然的契合、文字與心靈的共鳴。最適合誦讀的文本,應該是韻文。《英文誦讀》作為《日有所誦》姐妹書,采用一致的專業研發體系,堅持經典性、序列下、趣味性的原則,特選英國兒歌、童謠等經典韻文,根據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序安排,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對於英語語感培養、英語語言學習和英語文化積累都有幫助。
“暑期日記”是最常見的暑假作業之一,也是孩子們最害怕的作業之一。每天都是差不多玩,寫什麽?怎麽寫?好不容易擠出些字,也只不過是流水賬。《我的寫作課》提供兒童寫作綜合指導解決方案,從童詩作文開始,逐步加入生活作文、觀察作文以及從圖畫書學寫作,中高年級涉足專題作文,引導孩子慢慢喜歡上寫作。
如今,應試性閱讀、碎片化閱讀大行其道,孩子們離經典越來越遠。“如何閱讀經典”“什麽樣的閱讀才是有價值的閱讀”,成了老師和家長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經典童書·權威譯本》精選世界兒童文學中當之無愧的經典,如《小狐貍阿權》《柳林風聲》《小王子》《安徒生童話》等等,集結了陳伯吹、任溶溶、彭懿、周龍梅、韋葦、程瑋等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提供精當優秀的譯本。
《四大名著閱讀指導版》是鮮有的青少年版無刪減全本,每冊配有明清小說研究專家精心撰寫的導讀和鑒賞,以及生字難字的注音注釋,讓孩子可以輕松無障礙閱讀。《中國老故事》從近萬篇民間故事中精選結集,本著兒童性、經典性、當代性的原則,將美麗的中國幻想故事、古老的神話傳說,以優美的現代母語重述。內容涵蓋了大家所熟悉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民俗故事、節日故事、名勝傳說與古代名將、帝王、智童、科學家、工匠故事等,總計200餘篇,並配有300餘幅精美生動的原創手繪插圖。《成語故事》作為《中國老故事》第二輯,以清晰的歷史朝代為脈絡,從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精心遴選300餘個成語。編者基於對母語的深切體認,本著兒童性、經典性、當代性的原則,用真純溫潤的優美母語,以現代價值解讀。100餘幅精美生動的原創手繪插圖,幫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語,打下堅實的傳統文化根基。
《親近數學》除了一些基本的數字常識和練習之外,還增添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數學小故事。教給兒童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讓兒童愛上數學。《親近科學》用兒童的語言講述孩子身邊的科學,根據兒童閱讀心理和接受能力安排年級內容,通過自然科學的有趣性,充分激發兒童的科學興趣。(如何避免暑假滑坡現象?2021-07-26西安新聞網,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職茵 / 實習生馮歡)
洪子誠《未名詩歌分級讀本》給孩子們的詩歌讀本—2010年,我們編選了一套共六冊《詩歌讀本》。讀本面世後,受到讀者歡迎,也收獲了一些改進的建議。前年,“活字文化”的朋友們認為,這套讀本有繼續重版的價值,建議我們修訂。在他們的推動、組織下,經過各分卷主編一年多的努力,修訂重編的工作終於完成。因為新版的內容、體例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給它取了新的名字:《未名詩歌分級讀本》。
這套新讀本的編選宗旨,和之前的版本並沒有不同。錢理群執筆的舊版讀本總序裏,講到叢書編選的靈感來自古代的“詩教”理念。他指出,對於這一存在爭議的說法,我們采取的是其中兩個方面的合理因素。
一個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視,通過不間斷的詩歌閱讀,保持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對真、善、美的向往和凈化自我心靈的積極性。
另一個是重視詩歌教育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特殊作用:青少年對事物敏感,有充沛的想像力,與詩歌有著本原性的親和力。詩與童心的內在契合,讓少年兒童時期成為培育良好的語言和詩歌趣味的最佳階段。
基於這兩點,我們提出“讓詩歌伴隨你一生”,提出在“一生”的這個詩歌伴隨過程中,讓兒童少年期作為詩歌教育起點的重要性。這樣的想法,也就是西渡在“初中卷”序言裏說的那樣:“閱讀詩歌是親近人類文明成果的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它將為我們接通最古老、最現代的智慧,讓我們和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人物進行面對面的傾心交談。如果我們在一生中都能夠不斷和詩歌保持這種接觸和交流,無疑將對我們的精神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它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我們自己。它還會為我們提供創造的動力,激勵我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優秀精神成果。”
和舊版相比,《未名詩歌分級讀本》在內容、體例上有許多改變。首先是分卷的設置。為了加強整體感,讓內容更集中,我們將原來的學前兒童卷、大學卷和老人兒童合卷從新版中移除,它們將做另外的處理;譬如說,大學卷有可能將被改造為帶有研究性質的讀本。這樣,《未名詩歌分級讀本》就被設定在中小學的範圍,五卷分別是:小學卷1(牟堅編);小學卷2(李憲瑜編);小學卷3(冷霜編);初中卷(西渡編);高中卷(張桃洲編)。
第二個大的變化,是選錄、解讀的作品做了調整。原來是新詩、舊體詩詞兼顧,現在改為僅收錄新詩(也包括用現代漢語翻譯的外國詩歌)。這樣做不是說古典詩歌不重要,相反,歷史悠久、光輝奪目的中國古典詩歌,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詩歌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這樣處理,是因為以古典詩歌為內容的、供中小學學生和教師使用的讀本,已經出版很多,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視。相對而言,新詩在詩歌教育中的地位被重視得不夠,這種忽略,會給我們的詩歌教育帶來損失。
新詩誕生已經百年。雖然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幾代詩人艱苦的創造性探索,已經建立了自身的傳統,出現了一批卓越詩人和優秀詩作。談到「詩教」,談到心靈的培育和精神的成長,新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20世紀以來的一百多年中,社會生活、人的心理情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詩的出現,就是為了更有效地表現變革中的時代和人的心性。
"語言是想像的種子"——我們的想像力的開發,對世界和自身的觀看和感受,不僅需要通過古典詩歌,而且也需要通過以現代漢語作為表達手段的新詩。如果忽略了表現現代人生活、情感的新詩,“詩教”想要達到的目標將會打折扣。
《未名詩歌分級讀本》的各卷編者,都長期從事詩歌研究和教育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中有的還是優秀的詩人和詩評家。他們的視野、藝術經驗和鑒賞力,為這套讀本的質量提供了保證,增強了可信賴感。在體例上,各分卷的單元設置並不要求一律,為各卷主編依據作品和閱讀對象的特點自行設定。閱讀提示大多簡明扼要,力避煩瑣和過分知識化,這是為了突出閱讀提示的啟發、引導性質,盡量讓讀詩的人親近詩歌本身,親近它的詞語、形象、節奏、表現的氛圍境界和蘊含的情意哲理。
采取這樣的方式,是基於編選者的詩歌理念:無論是個人詩歌經驗的形成,還是對具體詩作的理解,都是開放性的;閱讀提示的目標是點燃親近詩的熱情,開發讀者的想象力。而且,基於優秀詩作內涵的豐富性,對詩意的理解不應有絕對的“準確”答案,進入、解讀詩歌的方式也不只有一條道路。 (2019-05-05 中華讀書報)
姚其騮《檢討新加坡教育制度》
最近報章上報道中國“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意見”),照我的理解,所謂義務教育階段就是中小學階段,應該由教育部負責,不應該牽涉到私營領域。如果有的話,這些培訓機構必須登記為非盈利機構。
“意見”也禁止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在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除了針對校外培訓行為,“意見”也提出要全面壓減作業負擔,鼓勵學校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興趣類課後服務活動等。
中國政府這次對校外培訓行業祭出重拳,是因為過度輔導會令青少年苦不堪言,也令家長背負了沈重的育兒成本;它還被認為妨礙了國家提高生育率的目標。
現在回過頭來談一談新加坡的教育。本地媒體經常報道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想效仿我國的教育製度,我國的教育製度真的那麽可取嗎?我有所保留。我想問的是,為什麽現在的中小學生幾乎每個都要補習,家長每年要交付上億元的補習費。因為有利可圖,市面上出現許多補習中心,有些收費奇貴,而學生不管成績好壞都去補習。
這種現象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聞所未聞,那個時代只有成績較差的學生才去補習,而且覺得補習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現在成了一種風氣。當然有關當局可以說這是家長的選擇,與教育製度無關,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家長為什麽要付昂貴的費用來為孩子補習。
照我的觀察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所訂的課程標準太高了,和其他的國家相比,其程度可能高出一年,甚至兩年。這也就是為什麽在參加國際賽時,我們的參賽學生通常名列前芧。可是我們應該知道中小學理應實行普及教育,而不應該為了少數的精英分子而使多數學生受苦。為了不落人後,只有去補習。
第二,真正授課時間太少而其他活動太多。一年365天,減去學校假期以及其他原因停課,真正授課時間只有200天左右。教師根本不可能在這短短的時間教完所有的課程,所以只有走馬看花或選擇性的教導,其他未教到的部分只好請補習教師代勞。
第三,為了會考得到好的成績,補習教師會教導學生掌握各種考試技巧,如何達到目的,所謂Examination Smart,為考試而讀書,而不是為求知識而讀書。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學校在放長假時,還要學生回校參加各種五花八門的活動,表示跟上時代,有時還要補課,不然就是一大堆的假期作業。學生哪裏是放假,簡直就是疲勞轟炸。
所以中國這次公佈的“意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深一層檢討我國教育製度的時候了。(來自 2021年8月20日 聯合早報)
维柯:詩性内涵
教育是詩性的事業—詩性,大抵是因17世紀義大利歷史哲學家維柯在其《新科學》中提出了詩性智慧這個概念後逐步得到重視的。朱光潛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研究並翻譯維柯作品的專家之一。1986年《新科學》的中譯本面世以來,我國對詩性的研究逐步走向高潮。在維柯那裡,詩性智慧的提出是相對於同時代的「有條理的懷疑和對理性的信賴」的笛卡爾主義的矯正,它是指義大利最古老的智慧,是對原始人思維方式的一種統稱。
(名画《使徒西蒙》,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年】,法蘭德斯畫家,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畫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強調運動、顏色和感官。魯本斯以其反宗教改革的祭壇畫、肖像畫、風景畫以及有關神話及寓言的歷史畫聞名。)
從目前學界來看,對詩性的認識與理解大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作為表達的詩性
它是針對詞彙、言語和句法等外部形態而來表達詩意的,屬於文體學層面的。此時,詩性更多的是指其情感性或者文學性。
作為思維的詩性
這主要是相對演繹等理性思維方式而言的非理性思維方式。詩性智慧在認識論的意義上就是原始人的思維方式。這裡,詩性更多的是指在思維過程中強調形象、想像、直覺和整體性。
作為本體的詩性
這是從本體論上來認識詩性的,認為詩性智慧是人類原始時代所共有的智慧,詩性是人性的一種境界。如海德格爾提出「詩意的棲居」:人類詩意地生活在大地上,他們以審慎的思想(logos)關切他們的家政 (oikos)。在這裡,詩性往往被認為是世界的本體。
詩性的內涵極其豐富,但是我們大體能從其哲學內在的本體、思維方式和外在的表達方式來把握其要義。(原載:一讀平臺)
BOW BY DAVID PARSONS 學習專題
思潮庫
Margaret Hsing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意大利都靈聖卡羅廣場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