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第17首)

 

 

思念的,糾纏的陰影在深邃的孤寂中。

你在遠方,噢,比誰都遠。

思念的,無拘無束的鳥群,消溶的形象,

掩埋的燈。

 

霧靄的鐘樓,在多麽遠的遠方!

窒悶的哀嘆,輾轉的朦朧希望

沈默寡言的磨坊,

黑夜落向你,面龐向下,遠離城廂。

 

你從外地來,陌生得象件物品。

我思索,探尋廣袤,生命在你之前。

我的生命置於任何人之前,我艱辛的生命。

 

面向大海放聲長嘯,在巖石之間,

自由奔放,瘋狂,在海浪之中。

悲傷的怒潮,嘯聲,海的孤寂。

奮勇直前,暴烈地伸展向天空。

 

你女人,你是什麽?什麽光,什麽風信

在廣闊中扇動?你的過去象現在一樣遙遠。

森林大火!燃燒著藍色的十字架。

燃燒,燃燒,火焰揚起,火花掛在光輝的樹上。

 

垮下來,劈啪作響。火,火。

我的心靈舞動,憔悴於火的發鬈。

誰在呼喚?什麽樣的沈默塞滿了回音?

 

懷舊的時刻,幸福的時刻,孤寂的時刻。

我的時刻在這一切之中!

風唱著歌,竄過狩獵的號角。

泫然欲泣的熱情纏緊我的身體。

 

所有根脈的搖撼,

所有波濤的攻擊!

我的心靈在遊蕩,快樂,悲傷,綿綿不盡。

思念的,掩埋在燈的深邃的孤寂之中。

 

你是誰?你是誰?

 

程步奎 譯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2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an Lab on Wednesday


姜濤詩選
機場高速

即使是少數人的口吃,也不能解釋

獨白的輪胎為何會忍不住打滑

中巴車一拐彎,擠痛了田野腫大的淋巴

有粘濕的尾氣正從鼻腔

勻速噴出,暗示手段多於目的

超速的黃昏還不夠飛快。

 

但如果沒有交叉橋逾越城鄉

如果記憶的邊境沒有闌珊的燈火

那跳動的公路更像是眼皮上

垂下的梯子,供貴賓推著行李

來往於星際,他們尖尖的硬領

構成了頭痛深處閃耀的白羊座

 

醒來後卻發現手腳瘙癢,可能已長出

錯覺的枝椏。因為飛行的座椅

離地大約只有兩尺,

算上對遠方的諸種猜測

其機械的複雜度不超過一隻相思的排比句

怎麼會使汽缸裡抽泣的法官發怵?

 

其實,醒來沒有什麼盤算更好

為了迎接一個人,就應暫時忘掉她

不幸的往事和全部的缺陷

像從擁擠的身體裡暫時搬出一架子舊書

感受幸福的虛無,不防礙飛機

溫柔地滑落,成為烏雲髮髻上的別簪

 

這樣就可合法通過海關,被一隻電動手

交付給高空風暴的臥床(去和命裡那枚

肥胖的閃電盤旋、接吻)

而另一隻手,顫抖著,顯然出自虛構

在低窪的樹林裡,已匆匆揭開了

一場急雨猩紅的鍋蓋

Comment by Suan Lab on August 6, 2022 at 8:04pm

陳明發·散文詩劄記:要從西方哲人的視角來理解散文詩是怎麼一回事,或可先問大哲學家如黑格爾是怎麼看待散文的。原來,散文離不開「權力意志」;若說散文誕生於階級意識出現的時期,到了波德萊爾的時代提出散文詩,對既有體制是一種反抗還是一種正反辯證後的「融合」?(陳明發劄記 6.8.2022)

陳明發·臉書詩人俱樂部論散文詩


陳明發·臉書愛墾納達故事城論散文詩

黑格爾談詩與散文的關系;主客體正反辯證後在詩裏整合;詩在文明中的誕生愛墾網散文詩專頁

黑格爾對初民的詩性觀念借自維柯「詩性智慧」哲學

維柯「詩性智慧」哲學

Comment by Suan Lab on August 19, 2021 at 9:25pm


散文詩:歷史的最初定位與錯位

清末梁啟超等人倡導的“詩界革命”動搖了傳統詩學觀念,開啟了詩歌通俗化、大眾化的序幕。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總結:“這回‘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對民七(即1918年)的新詩運動,在觀念上,不在方法上,卻給予很大影響。


此後劉半農、胡適、沈尹默、俞平伯等人開始理直氣壯地增多詩體,自造或輸入他種詩體,並於有韻之詩,別增無韻之詩,用新形式抒寫新思想,希望最終實現“別創詩界”和“新文體”的藝術旨歸。散文詩的引入正值新文化狂飆運動之際,是符合時代文化需要,承載社會思潮的“革命性”文體。

當舊有的形式格局所負載的公共象征,無法裝下現代社會的精神容量,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渴望形式的更新、轉換來為新的生活內容與審美追求予以表現的便利。散文詩的自由精神應和了中國社會變革的需求,其移植引進和創作繁榮與新文學革命息息相關。

它最初的歷史定位是推廣白話詩的中堅力量,協同新詩與古體詩為代表的舊文學作鬥爭,自然也就模糊了散文詩本身的文體特征與現代意義。


                                            (Top Motivational Images For 2015)

作為提倡科學民主的《新青年》以稍顯激進的方式,對新文學尤其是詩歌部分進行了改革,從最初的反文言而白話,到後來有韻無韻、散文詩體等嘗試,為白話詩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平臺。隨著新文化運動逐漸為人們所理解、接受並成為時代風潮,不少刊物因應時勢,也開始刊登新文學作品。

當時的報刊、雜誌刊登白話文學作品成為一種時髦。諸多新舊報刊、雜誌都有以“詩”命名的欄目,不僅文學性的刊物《小說月報》與綜合型的文化刊物如《新潮》、《星期評論》有之,就連時政類的刊物、報紙《太平洋》、《國民公報》,甚至專門刊登科學類論文的《科學》上都時有詩歌發表。此時掛名“詩”的作品五花八門,既有改良的舊體詩,也有新創的自由詩、民歌和散文詩等,可見當時刊物中“詩”的名下包羅了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新舊不分,文體不拘。


散文詩在當時不同的刊物或同一刊物上先後發表時,曾被編輯放在不同的欄目上。1918年《新青年》五卷“詩”欄目上發表的劉半農的《曉》沈尹默的《三弦》、常惠的《遊絲》是最早登載的現代意義的中國散文詩。劉半農在1918年《新青年》四卷上已正式介紹過“散文詩”這種新文體,作為編輯之一的他在第五卷尚未意識,要把散文詩作為新文體從“詩”中獨立出來,且五卷“詩”欄目里只刊登了三首又都是散文詩,何不設置“散文詩”欄目?

可見劉半農作為域外散文詩的引進者和散文詩的首創者,在自己編輯的刊物上,尚未意識到要為散文詩設專欄,或把散文詩從詩或其他文類中獨立出來,雖認識到“散文詩”的與眾不同(五卷中他翻譯屠格涅夫的《狗》和《訪員》則標明為“散文詩”),卻仍將它們歸在“譯詩十九首”里,僅把散文詩作為詩體的一種(張翼《歷史文體學視域中散文詩的文類歸屬與界說》28.8.2017 散文詩人)

Comment by Suan Lab on July 10, 2021 at 11:04am


李佩甫·老娘土


“李縣長,鄉里幹部捎來件東西,說是家鄉的人捎給你的……”

國趕忙站起來,可女人已搶先接過來了。東西看上去沈甸甸的,用一塊大紅布包著。女人匆匆解開了包著的紅布,竟是一塊土坯!…·

女人望著那塊根粗俗的紅布,眉頭不由地皺起來了。女人不耐煩地說:“哎呀,跑這麼遠,啥捎不了,捎塊土坯?真是的!……”接著,女人又擺出“縣長夫人”的架式說:“算了,就放這兒吧。不帶了。”

城里女人不了解鄉俗,不知道這塊土坯的貴重。國是知道的。這土坯是繪出遠門的人備制的。土要大田里的,水要老井里的,由最親的人脫成土坯,用麥稭烤乾爾後用紅布包著讓遠行的人帶上。這樣,無論走到哪里都有塊家鄉的熱土伴著你。帶上它可以消災免禍,還可以為出門人治病。有個頭痛腦熱的,摹一點土沫放在茶碗里喝,很快就會好的。過去,凡是出遠門的鄉人都要帶上一塊家鄉的土坯。有了它,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會平安的,所以,按鄉俗,這叫“老娘土”,也叫“命根兒”…… (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

Comment by Suan Lab on June 24, 2021 at 11:31am


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蘇蘭朵 篇》

在我的心中,對散文詩這一文體是非常尊重的。我覺得它的短體現了詩歌的凝練,而它的散又體現了散文的自由。它界於詩歌和散文之間。必須要兼具二者的優點。有高於散文的語言,有比詩歌更加豐富平易的表達形式。可能因為本身寫詩的緣故,我偏愛散文詩的詩性特征,我覺得散文詩的內核還是詩,它是詩歌對現今這個紛亂時代的適應,它是一個個詩意的靈魂在物質世界里對精神的堅持。我不認為這是退守,我覺得有點類似進化論。它又似乎是一座橋。讓詩人、散文家甚至小說家在此相會、溝通,所以它的胸懷又是寬廣的。而它的容貌永遠是精致的。形式固定了一種文體,我從不否認形式的重要性,但一種形式就像一個人的長相,是禁錮不住靈魂的,文學正是因為這份自由,才吸引了我們和無數個來來去去的我們。我們深陷其中樂此不疲。帶著深藏於心的自信和幸福,行走在塵世,穿著普通的衣衫,與常人無異。與詩歌的古典相比。我們其實更像一首散文詩。([筆會專遞]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衆作者,《散文詩》2008年 第11期)

Comment by Suan Lab on June 4, 2021 at 6:51pm


托妮·莫里森:愛,連同我的舌頭,粘在結霜的窗戶上。

愛,像楓樹的汁液般稠密黝黑,慢慢湧入那扇裂了縫的窗戶。我能聞到它,嚐到它的滋味甜美,陳腐,深處帶點冬青的味道在那幢房子里,愛無處不在。愛,連同我的舌頭,粘在結霜的窗戶上。愛,連同膏藥,糊在我的胸口。當我在熟睡中踢掉毯子,冷冽刺骨的風的輪廓讓我的喉頭清晰地感覺到愛的存在。深夜,當我的咳嗽變得乾燥又劇烈,就會有腳步踏進房間,就會有大手重新把毯子蓋好,把被子掖好,然後在我的額頭上停留片刻。因此,每當想起秋季,我想到的都是某個人和她的雙手,這個人不想讓我死去。 (托妮·莫里森 Toni Morrison19312019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最藍的眼睛》)

Comment by Suan Lab on May 27, 2021 at 7:39pm


石黑一雄·她比我大了十到十五歲

喝著那天的第一杯咖啡時,提伯就注意到那個女人了。那時,廣場涼爽宜人──整個早上咖啡店盡頭大部分時間都浸在陰影里──鋪石路還讓工人用水管淋得濕答答的。他沒吃早餐就過來了,一臉羨慕地看著隔桌女人點了一杯又一杯的綜合果汁──顯然是心血來潮的結果,因為那時十點鐘不到──外加一碗清蒸海蚌。他隱約覺得那女人偷偷回瞥了他一眼,不過並沒多想什麽。

她看起來非常舒服,甚至美麗,那時他這麽對我們說:但是你們也知道的,她比我大了十到十五歲。我怎麽會以為有什麽曖昧情愫?

之後他便忘了這檔事,準備回房先練幾小時的琴,以免室友待會兒回來吃午餐時轉開收音機。就在這時,女人忽然站在他面前。(石黑一雄《大提琴》)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