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什麼是藝術哲學?
也許我們必須先回答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定義「哲學」,那麼藝術哲學就是其實就是「關於藝術的哲學」。但什麼是哲學呢?這個問題就連哲學家都沒有共識。既然如此,要了解藝術哲學最好的方式,恐怕就是直接列舉一些常被討論的議題。底下是哲學家比爾茲利 (Monroe C. Beardsley) 在《美學》(Aesthetics1,藝術哲學常與美學一詞等義使用,雖然兩者可以有嚴格區分,但此處還有本文的脈絡中都視兩者為等同)一書中列出的十大重點議題:
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基本問題」。在討論藝術作品時人們常有的爭論,追根究柢往往都是基本問題。因為基本,所以深層,因為深層,所以常被迴避或忽略。不過,為什麼了解這些哲學爭論會對藝術家有益處?這是接下來要回答的問題。
論述面的影響
當我說「藝術哲學對藝術家有益處」或是「藝術哲學有機會讓一名藝術家變得更好」,這其中的「益處」或「好」其實包含兩個層面:創作面與論述面。創作面就不用說了,藝術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創作,往往我們對藝術家的評價都是聚焦在創作面。但其實論述面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卻常被忽略。尤其現今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論述面的重要性比以往超出許多。隨著各式媒體的發展,在不同的平台上藝術家都有公開論述的機會。例如媒體訪談、社群媒體發言(如臉書粉絲頁或個人頁)、藝評、評審發言、演講……等等。
藝術家的公開論述是藝術成就的一部分,也是藝術家形象、專業素養的一部分,我們在評價藝術家時,不太可能將他的作品與思想切割開來。相反地,一名藝術家的表現往往會是其創作面與論述面的總和。藝術家怎麼樣去論述藝術相關的看法,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對他以及他的作品的觀感。我認為藝術哲學在厚實藝術家的論述面這點上,可產生有益的影響。
我們可以把藝術家關於藝術的公開論述分為兩類,一類是關於藝術家自己的作品,也就是說,藝術家闡明關於自己作品的創作理念以及相關創作意圖。除此之外都是第二類的論述。舉例而言,如果一名藝術家在臉書發言談論自己剛發表的作品,說明這次是希望發揚某種藝術價值,並進一步闡述這種價值的特色,那麼這便是第一類論述。如果這名藝術家看到別人的作品風格有感而發,開始談論藝術風格應該要怎麼表現,那麼這便是第二類論述。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藝術家對於藝術之看法的表達。
藝術哲學可以幫助藝術家將第一類論述表達得更完整、細緻與清楚。有時候,藝術家所抱持的看法已經被哲學家討論過,不但已經建立了清晰、系統性的論述,也檢討過許多漏洞與批評。藝術家參閱這些論述後可以重整、修正自己的看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論觀。以前例而言,如果藝術家自己所擁護的藝術價值沒有太多人認同,這時如果恰好有哲學家論述過類似的看法,藝術家在論述自己的想法時,便可找到理論基礎,更清楚地將其表達出來,也許這樣就能讓更多人被說服,進而更能欣賞藝術家的作品。
同理,關於第二類論述,在公開發言的場域,藝術家有很多機會去評論、分析他人的作品,或是暢談自己關於藝術的想法,藝術哲學的理論資源便可產生激盪、啟發以及反思的效果,有機會提升藝術家論述的深度與品質。如果我們都同意哲學有這樣的功用,那麼藝術哲學對於藝術家的論述面的確會有幫助。
創作面的影響
藝術哲學對於藝術家的創作可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有兩種方式:傳達與破壞。傳達指的是藝術家可藉由作品來傳達藝術哲學的思想。創作者透過作品來表達思想是藝術創作一種常見的方式,而哲學思想當然可以是作品傳達的內容。
至於破壞,指的是藝術家可以質疑或挑戰既有理論。例如,美國概念藝術家巴爾代薩理 (John Baldessari) 的《什麼是繪畫》(What Is Painting),直接在畫布「畫」上一段關於藝術定義的文字,這樣的一幅「畫」直接挑戰了其所引述的藝術定義(藝術作品,尤其是繪畫,只能透過眼睛感受且無法用文字來表現)。這樣的作品能激起我們對理論的反思,更進一步去懷疑既有理論的合理性。
[藝術源起]
誠然,這些直接影響都並非是藝術哲學在創作面上的重要影響,畢竟把作品當成藝術哲學的發聲媒介只能算是藝術創作活動的一種方式。藝術家創作作品,通常不是為了傳達或挑戰關於藝術的想法,因此,此處所論及的直接影響不能構成鼓勵藝術家接觸藝術哲學的有力理由。我傾向將其看成一種附加性的好處。事實上,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藝術哲學對於創作面的間接影響。
對創作有助益的事未必是與創作直接相關的。舉例而言,對一名小說家來說,學習小說或劇本的寫作技巧當然對創作有直接性的幫助,但是人生經驗的取得也一樣有幫助。人生經驗的內容不見得會直接成為小說中的材料,但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作家本身的智性與成熟度會無形中提升,於是下一次下筆時便有所不同。我們也許無法直接找到人生經驗與作品水準的有形關聯(像具體的小說技巧那種有形關聯),但我們知道這種經驗對創作是有助益的。這種狀況在其他藝術類型皆然。這種影響毋寧說是一種「心智底蘊」的鍛鍊與改造。就好比習武一樣,直接學新招式的確會讓你武藝更高強,但改造「功體」卻可能讓你進入下一個境界。
我認為哲學的潛移默化屬於這類影響。當藝術家有機會對藝術的基本問題做更深入的思考時,如同人生經驗,這種「抽象經驗」很大機會能在無形中改變藝術家心智的迴路結構,進而影響到創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名畫家初始習畫時,可能專注於將現實之物「再現」於畫中,他所關注的技巧在於畫工。但是他接觸過藝術本體論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有些哲學家認為藝術創作本質上是一種溝通,換句話說,創作是藝術家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從這種觀點來看,藝術作品本身成為訊息的載體,藝術家透過創作,在作品中傳達訊息。藝術家「有話要說」,並且受眾也理解到作品夾帶弦外之音(如何詮釋是另一個哲學問題,溝通模型不蘊含受眾一定要根據作者意圖詮釋)。當畫家習慣了藝術的溝通模型,他可能會漸漸發覺偉大的藝術品並不只是畫工完美,更在於作品是否傳達了深刻的想法。具備美感卻沒有暗藏深意的作品雖然讓人賞心悅目,卻顯得空洞,很快便被觀者遺忘。
理論對創作的負面影響?
在此我們必須考慮一個相反的看法,就是閱讀太多理論反而會限制創作能力。的確,有些藝術家可能認為理論會限制思考框架,例如無形中被理論牽著走而不自知,或是模仿理論的思維去創作而無法創新。舉一個常見的類比,年輕的作家在剛開始創作時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困境:時間有限,到底要多讀還是多寫?有些人會認為,讀太多反而有反效果,因為讀太多容易會被其他作家影響,進而變成模仿,走不出自己的路。如果這個反駁成立,會對我對創作面的間接影響這部分構成挑戰,也就是質疑理論的潛移默化會是負面的。
閱讀藝術理論是否會無形中被理論牽著走而不自知,或是模仿理論的思維去創作而無法創新?
這裡有個關鍵,上述的類比中,所謂的「多讀」是讀別人的作品,而不是讀討論作品的理論。事實上,可以去限制創作的,往往是別人的創作,而非理論。一個創作者害怕自己吸收了太多別人的創意,因而在創造力上受到無形的桎梏,這的確是會發生的現象,也的確會讓創作者顧忌。但是我們這裡所討論的「理論」是藝術哲學,是一種後設視角,是踏出藝術這個領域之外去反省、反思藝術。反省與反思通常帶來進步,而不會是限制。因此一旦我們認清了理論的本質,便不必對其產生抗拒。
退個一萬步,就算我們把理論跟作品擺在同一個層次談好了,我也很懷疑大量吸收其他作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高於正面。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創作者的進步常來自於把握業界最新的發展。如果你不知道當前最新的創作技法、思潮還有話題性作品或優秀作品,那恐怕很難替自己帶來創作上的刺激。新的想法或靈感往往被他人的作品所觸動,有時候的確會演變成模仿,但那可能只會發生在藝術家的功力尚未成熟時。一旦到達了成熟階段,那些負面的可能性將會轉化成正面的養分吸收。
小結
我在本文開頭強調過,研究藝術哲學不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必要條件,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可能一輩子都沒接觸過藝術哲學。但我認為接觸藝術哲學很有可能對藝術家產生正面的效果,提升藝術家的藝術成就。這樣的論點在邏輯上並不蘊含沒有其他手段可以提升藝術成就。我僅僅宣稱藝術哲學是提升藝術成就的其中一種方式,並推薦給藝術家參考。
哲學的特色在於增進思考的深度與批判能力,作為哲學的一個子領域,藝術哲學不例外地也有這種特色。當藝術家對藝術做了更深層次的思索,習慣了懷疑、反省與批判,我很難想像在經過這樣的陶冶後,藝術家不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原載:哲學新媒體)
藝術的起源[神話]~興觀羣怨~呼唤[漩渦]~~神話本身是一個起點,因為神話裏面包含了幻想跟科學,這兩個看起來極度矛盾的人類創造力——科學是一種創造力,幻想也是一種創造力,並都以神話為起點,就像一顆種子,很適合放在低年齡層的教科書裏面,讓孩子能保有這兩種可能性,將來他可能會走到比較理性的科學,也可能是比較幻想的藝術。重點是,我們必須準備好這顆種子,並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栽種。
不知道一般人會不會同意,在某一個意義上,我覺得老子和莊子的東西,啟蒙性是比儒家的東西還要大的,因為孔子已經定位在人了,可是老子和莊子是定位在天,天本身是比較接近神話的。我很喜歡莊子講的“渾沌”(愛墾評註:對比德勒兹的“平面”),渾沌是一個不清楚的東西,當渾沌從不清楚到清楚,其實就是創世記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孩子讀到渾沌這個寓言,想象一團龐然大物,像微生物,也像生命基因那種胞胎的存在,或者是草履蟲、變形蟲的形狀,因為渾沌是沒有定形的,我們的生命都從渾沌來,後來有人說要感謝渾沌,要給它七竅,每天給它一竅,七天以後,渾沌就死了。這和《創世記》的七日創造天地剛好相反,耶和華是七日之後越來越清楚,莊子的創世記則是七天以後,渾沌死了。
莊子的意思是,只相信科學,人最後就會死亡,應該要有一個對渾沌更大的理想,就是現在說的不可測的理論,或者黑洞理論,或者“測不準原理”。在臺灣學理工的人會講“測不準原理”,卻不知道這個西方理論根本就是在講“渾沌”。西方科學已經發現科學的極限,發現科學不夠用,反而是老子、莊子有很多思想是非常近於尖端科技的觀念,而像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這些在西方受高科技影響的藝術家,也都在講老子跟莊子,他們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發現裏面有最了不起的觀念,如莊子說“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其實就是更符合於今日科學的態度跟方法。(蔣勳《生活十談》の新官學)
愛墾網評注·身體的感覺能力 (affective capacity)~~"身體的感覺能力 (affective capacity) 是時快時慢、如輕如重…等感覺關係下的作用 (acted)。"
此話強調了德勒茲概念中的「身體」(Body)在感知過程中表現出的動態性和變化性。"感覺能力"指的是身體對外界刺激、情感或情境的反應能力,也可以理解為身體如何感受、吸收並回應外在的影響。德勒茲和瓜塔里在討論「感知」、「情感」或「情動」(Affect)概念時,強調身體的這種能力是多樣的、流動的,並且會根據不同的環境、情境或刺激產生不同的反應。
時快時慢、如輕如重
這部分描述了身體感知過程中的變化與流動。感知並不是恆定的,而是會隨著外界刺激的強弱或不同類型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的速度和強度:
時快時慢:身體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速度不同。有時候,某些外界的刺激可能引發快速的反應(如痛苦、突然的驚嚇),而有時候,身體的反應則會更慢、更細膩(如沉思、緩慢感受某種情緒)。
如輕如重:感知能力不僅僅體現在速度上,還體現在感知的強度上。某些刺激可能很輕微(如輕風拂面),而某些刺激可能非常強烈(如震耳欲聾的聲音或強烈的情緒沖擊)。身體對這些輕重不一的感知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應。
作用(acted)
「作用」指的是身體在感知這些變化時的表現或反應。也就是說,身體在面對不同的速度和強度的感知時,會作出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是動態的,體現了身體的能動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
整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強調了身體感知能力的變化性和能動性。身體的感知不是固定的,它會根據外界刺激的不同,表現出時快時慢、時輕時重的變化。這種變化表明了身體如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進行調整,並作出相應的反應。身體並非被動接受外界的影響,而是主動參與到感知和反應的過程中,展現出它的活力與能動性。
因此,這句話可以被理解為:身體的感知能力是一種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隨著感知對象的速度與強度不同,身體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展現出其靈活而多樣的能動性。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感知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態度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風格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哲學能力
中國2024年流行語和網絡迷因:偷感
引申含義:「偷感」,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像小偷一樣「偷偷摸摸、畏畏縮縮、瞻前顧後」,進而被年輕網友用來描述一種心理狀態,即在工作和生活中謹慎小心,不希望被人關注,只想默默把事做好、達成目的。
社會評價:相比「偷」的貶義色彩,「偷感」更接近中性,既是事先不張揚默默成事,也是因在意他人目光和議論而試圖「隱身」。(百度百科)
草台班子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可縮寫為苔,是2023年中國流行語和網絡迷因,有時「草台班子」前會冠以大型 (似乎受到了大咕咕咕雞的影響) 或巨大。「草台班子」一詞源自中國傳統戲劇,原意指鬆散拼湊、粗制濫造的劇場和劇團,後來泛指組織渙散和業務不精。
該迷因源自2023年5月19日新浪微博作家河森堡發表的微博,稱世界並不像他曾經認為的一樣井然有序,在光鮮亮麗的表面下是「各種糊塗混子」在「耍猴戲」。似乎反映了曾經篤信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人群思想的轉變。
(Source: https://yylives.cc)
截至2024年11月,該迷因仍在被大量使用。(維基百科)
愛墾評註:跟緊中華圈,與中國同步,在流行文化上,洞察民心所向的熱點,發揮南海一家的情動共振。
智能向善
2023年11 月 19 日,APUS董事長兼CEO李濤出席第六屆清華會講,在「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分會講中進行了《把握AI大模型發展主動權 引領智能向善》的主旨發言。李濤通過洞觀全球AI產業發展挑戰,提出升級更新的「AI六要素」驅動中國AI產業可持續發展,為全球AI建設與治理帶來專業見地,講解如何引領智能向善。
智能向善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提出的重要宗旨。
2023年4月7日,在《中法聯合聲明》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中法兩國充分致力於促進安全、可靠和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統,堅持「智能向善(AI for good)」的宗旨,通過全面和包容性的對話,挖掘人工智能的潛力,降低其風險。
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百度百科)
city不city
來源
美國博主保保熊用短視頻記錄在中國旅游經歷,視頻中他和妹妹對話:「上海city不city啊?」「好city啊!」「city」本義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保保熊表示,他對話中的「city」指的是時髦、洋氣、現代化,又指刺激、開心的感覺。「city不city」即「時髦不時髦」「洋氣不洋氣」「現代化不現代化」,「好city」即「好刺激」「好開心」。
保保熊的視頻走紅後,「city不city」成為超級流行語。自中國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來華觀光旅游,中國旅行視頻成為許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碼」,美景美食、高鐵出行以及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讓外國友人直贊「city」。2024年7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city不city」流行話題時表示,中方將不斷優化人員往來便利措施,讓外國朋友們在中國旅行更方便,更舒適。「中國就在這裡,歡迎大家來!」
源自於一種新的打卡方式,用於表達對某個城市的態度或感受。
演變
「city不city」在旅游打卡、時尚穿搭和日常生活等領域流行了起來,做旅游計劃時問大家這個城市「city不city」意思就是問大家這是不是一座具有摩登現代化氣息的都市,感覺爽不爽;買了新衣服問大家這樣穿搭「city不city」意思是這樣穿搭有沒有時尚感,看起來舒服不舒服,好不好看;打卡一家裝潢精致、飯菜可口的餐廳,感慨一句「好city」意思就是誇贊這家店很有格調,氛圍感十足,體驗很棒。
除了時尚、時髦、城市化外,「city」還被賦予了刺激、激動等情緒含義,頂著大雨騎行說「好city」就是感覺很刺激,在游樂場體驗高空項目說「這也太city」了就是說感覺實在是太刺激了,一路狂奔非常狼狽的趕時間感嘆「我不city了」意思就是說自己感覺一點也不爽,處於高度緊張十分焦慮的狀態。
社媒用法
這個梗並沒有固定的含義,而是根據使用者的語境來決定其意義。例如,有人可能會用"city不city"來表達對某個城市的喜愛、不滿或者其他情緒。這個梗的流行可能與社交媒體上的互動和年輕人的表達方式有關。
影響
2024年7月,網絡熱詞「city不city」火到台灣,成為島內青年表達對大陸喜愛的詞匯。7月24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歡迎並期待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到大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商標注冊
2024年7月,多家公司申請注冊「City不City·啊」「city不city」「Citybucity」商標,申請人包括北京、廣州、泉州的貿易、電商公司,國際分類包括食品、方便食品、服裝鞋帽,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百度百科)
班味~~網絡流行語,出自熱搜上一個叫做「一旦上過班,你的氣質就變了」的詞條,指當代職場人一種常見的生活狀態:素面朝天,精神渙散,衣著寬鬆,眼中充滿疲憊。
上班工作後,由於任務繁重、條件艱苦、關係複雜等,人們表現出眼神疲憊、面容憔悴、不修邊幅等狀態。這種狀態即「班味」。「班味」的走紅源自網文《一旦上過班,你的氣質就會改變了》:「只要上過班,就會沾染上了班味,再也去不掉了。那種上過班的疲憊氣質,真的是模仿不出來的。」網友熱議「班味」,既分享自己的「班味」表現,也分享告別「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努力,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娛等。「去除班味」「洗掉班味」等說法因此也廣為傳播。
有網友自嘲,即便上班打扮再精致,也擋不住渾身散發出的疲憊之感,實在是太扎心了。
社會影響: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百度百科)
那咋了
網絡流行詞,通常用於表達一種不解、質疑的態度。意味著對之前提到的內容,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見或疑問,希望對方能夠進一步解釋或澄清。
引申含義
這個詞如今在網絡上多被用來表達對試圖質疑、批評、說教、誹謗自己的人的不屑。同時也被網友們戲稱為一種「不在乎」的人生態度。
引用示例
比如有人對你說「你穿這個不好看,下次別穿了」時,就可以用「那咋了」進行回覆。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百度百科)
搞抽象
「搞抽象」具備反常規、反規則、注重個性表達的特點,使用者傾向於用荒誕的、戲謔的、非線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或者信息,可以有效地釋放情緒、緩解壓力、促進社交破冰。
2024年12月,「搞抽象」入選《語言文字週報》部正式發佈的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詞語來源
「搞抽象」一詞源於某游戲主播的口頭禪:「真是太抽象了!
「搞抽象」主要有兩種具體的方式: 一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即廢話文學; 二是「抖機靈」,即通過援引當下的娛樂熱點或娛樂事件,利用詞語本身的多義性以及表達的含混性,產生一個出人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內的答案。如:「人生的陰影太多了……嘿嘿嘿,好涼快。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搞抽象」入選《語言文字週報》部正式發佈的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破防
網絡流行語,是破除防御的簡稱。原指在遊戲中突破了對方的防御,使對方失去防御能力。現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後情感上受到很大衝擊,內心深處被觸動,心理防線被突破 。
據2021年12月13日百度指數顯示,「破防」的整體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360、移動日均搜索指數值為1096、最高峰值為4553(2021年7月2日) 。(百度)
模因
(英語:meme,發音:/miːm/,中國大陸稱為模因,港台稱為迷因),又譯媒因、覓母、米姆、彌、文化基等。目前比較公認的定義,是通過模仿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行為或風格,通常是為了傳達模因所代表的特定現象、主題或意義。這個詞是在1976年,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所創造,將文化傳承的過程,類比成做生物學中的演化繁殖規則(有共同先祖、隨著環境改變進化、優勝劣汰等等)。
模因是承載文化思想、符號或實踐的一個包含甚廣的單位,可以通過包括但不限於宗教、謠言、演講、手勢、新聞、知識、觀念、習慣、習俗甚至口號、諺語、用語、寫作、用字、網絡爆紅事物等儀式,或其他具有模仿主題的可模仿現象。從一個頭腦傳遞到另一個頭腦,近似於學習。這個概念的支持者認為模因是基因的文化類比物,因為模因可以自我複製、變異並對選擇壓力做出反應。
也有提倡者認為,模因是一種病毒現象,它可能通過自然選擇以類似於生物進化的方式進化。模因通過變異、突變、競爭和遺傳的過程來實現這一點,每一個過程都會影響到模因的繁殖力成功。模因通過它們在宿主中產生的行為傳播。繁殖較少的模因可能會滅絕,而其他的可能會存活、傳播,並(無論好壞)突變。複製最有效的模因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有些模因甚至會在對宿主不利的情況下複製得更有效。
愛墾APP:物理學中的場論與德勒茲的平面理論之間存在某種深層的哲學關聯,尤其是在描述動態生成、去中心化結構和相互作用的網絡方面。盡管二者來自完全不同的學科,一個屬於科學,一個屬於哲學,但它們在思維方式和核心概念上有相似之處。以下從概念、結構、功能和哲學意義幾個方面探討它們的聯系。
物理學中的場論
核心概念:場是物理學中描述時空中每一點的某種物理量(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的分佈。它們具有連續性和動態性,可以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
相互作用:場是不同粒子或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媒介。例如,電磁場描述了帶電粒子之間的作用方式,而引力場描述了質量之間的引力作用。
去中心化與非局部性:場的影響是非局部的,意味著一個粒子可以通過場影響另一個遠處的粒子,體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征。
德勒茲的「平面理論」
核心概念:內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這是一個生成、思維和存在的開放場域,不存在超越性或固定的結構。它是潛在事物生成和演化的根本場所,所有思想和存在都在這個平面上展開。
生成與流動:內在平面強調存在的不斷生成和變化,拒絕固定的中心和結構,所有事物在平面上平等地展開和互動。
多樣性與去中心化:內在平面是去中心化的,強調多樣性和差異性,是一個無中心的網絡結構。
聯系與相似性
去中心化與非局部性:場論中的場沒有固定的中心,影響可以在整個空間中傳播。類似地,德勒茲的內在平面也是無中心的,所有思想和存在都在一個開放的平面上相互作用,拒絕一切中心化結構。
在場論中,場的作用是非局部的,類似於德勒茲的平面中所有點之間的潛在連結。
生成與動態性:物理場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變化,是一個動態的結構。德勒茲的內在平面同樣強調生成與變化,是一個永不停歇的動態過程。
在物理學中,場的變化可以生成新的粒子或狀態,類似於德勒茲的平面中新的思想、概念或存在形式的生成。
相互作用與關係性:
場論描述了粒子之間通過場的相互作用,這種互動本身構成了世界的基本結構。德勒茲的平面強調了事物之間的關係性,認為存在和思想都是在互動和差異中生成的。
無階層化與平等性:
在場論中,場的每一點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德勒茲的平面強調去階層化(deterritorialization),所有存在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特權的存在形式。
哲學意義上的啟發與互補
物理場論的啟發:物理學中的場論為德勒茲提供了一個隱喻,即世界不是由孤立的個體或實體構成,而是由不斷互動和生成的關係網絡構成。
德勒茲對科學的哲學補充:德勒茲的平面理論可以為科學思維提供一種非還原論的視角,強調多樣性、差異和生成,而不是追求單一的、統一的解釋模型。
關鍵區別:物理現實 vs. 哲學概念
物理場論的實證性:場論是實證科學的一部分,基於實驗和數學描述,具有明確的物理含義和預測能力。
德勒茲的平面的抽象性:德勒茲的內在平面是一個哲學概念,更多地涉及對存在和思想本質的抽象思考,而不是具體的物理現象。
結論
德勒茲的「內在平面」與物理學的「場論」,在結構和思維方式上有顯著的相似性,尤其是在生成性、去中心化和關係性方面。盡管場論描述的是物理世界的具體相互作用,而內在平面則是哲學層面的生成場域,但兩者都為理解世界的動態性、多樣性和相互關聯性提供了重要視角。德勒茲的平面理論可以被視為對場論的一種哲學拓展,將其從物理層面引申到思想和存在的領域。
愛墾APP:「Conatus」的字源與意義~~Conatus源自拉丁語動詞conari,意為「努力、嘗試、企圖」。作為一個名詞,「conatus」在拉丁語中意指「奮力、傾向、意志驅動的努力」。它表達了一種有目標、有方向的內在驅動力。這一概念在哲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特別是被斯賓諾莎(Spinoza)用來描述事物本身為了自我保存而展現的內在意志。
詞根解析
「con-」:表示「共同」或「合力」。
「ari」:動詞詞尾,意為「去做某事」。
「Conative/Conation」的發展與演變
「Conative」與「Conation」分別是英語中的形容詞與名詞形式,直接繼承了拉丁語「conatus」的核心意義,指向一種有意識的意志或努力。
「Conation」名詞
指向心理學或哲學中的意志驅動的行動傾向,即通過意圖、目標或動機促成某種行為的能力或動力。
「Conative」形容詞
描述那些與意志努力相關的活動、過程或心理狀態,強調目標導向的行動過程。
字源聯系
核心的「努力」與「驅動」
「Conatus」和「Conation」之間的聯系可以歸結為「努力」(effort)這一核心概念。無論是從拉丁語的「conatus」到英語的「conation」,都強調了內在的推動力和目標導向的行動。
哲學背景
在斯賓諾莎那裡,「conatus」被用來描述事物固有的自我保存本能(一種存在的傾向)。
在心理學領域,「conation」被視為與認知(cognition)和情感(affection)並列的第三個心理維度,強調人的意志力和執行力。
結合審美維度的理解
從維柯(Vico)的角度來看,「conation」可以理解為推動人類詩性智慧(poetic wisdom)的核心動力。早期人類面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和神秘時,通過「conatus」驅動的努力,創造出神話、隱喻和象征。這種創造活動本身既是意志的努力(conative),也是情感的表達(affective)。
總結
「Conatus」與「Conation」的字源學聯系強調了內在驅動力、意志和目標導向的努力。二者在不同語言和學科中都圍繞這一核心概念展開,體現了人類在面對世界時,通過內心的努力和情感的作用,實現意義和創造的過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