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擅修詞,不羞耻
Oh, you sure know your rhetoric — shame isn’t exactly your strong suit, is it?
部長——對先前所有的報告都毫無作為——現在卻輕鬆地表示,他正在等待警方提交更多報告。更甚者,他還厚顏地補上一句:「我們致力於維護法治、追求正義,並重建公眾對我們機構誠信的信心。」
The minister – who has done nothing about all the earlier reports – now glibly says he is waiting for yet more reports from the police. And he had the audacity to add: “We are committed to upholding the rule of law, seeking justice, and restoring confidence in the integrity of our institutions.”
民調顯示大家滿意我們的政績。
The polls indicate that the public is pleased with our achievements.
新機遇
頻頻出國卻交不出成績單。人家居於禮貌開門送他走,他卻向自己國人大事宣傳:歷史性的新機遇門戶敞開。
陳明發·何謂“哲學反思”?
有些人一天到晚在批评,馬来西亞華人没有“哲學反思”能力。觀察了這些年,他們的口裏的“哲學”,不外是他們的既有議程,恰恰反映在他們的“反思”;“反”對某些人的固定“思”想。一旦反成了,議程结束,他們剩下的價值,就是繼續盯着他們所推倒的人,免得敗部復活。當年,種種“美好社會”的“希望”都烟消雲散了,他們都看不見了;即使他們以前認為“人可誅之”的現狀,變得更離譜、更不像樣,他們也没聲音;常常不僅粉飾太平,反而一切都變好了。此时,他們最憂慮的,反而是人民會“反思”。
愛墾的梗:開AI玩笑
提詢者:你是不是很謙虛?
AI:還好還好。
提詢者:那你是不是很驕傲?
AI:還好還好。
提詢者:你这算什麽答案?
AI:我原来是給政客開發的系统
愛墾評註:
只要我們還能開AI玩笑,
就不怕AI勝過我們;
有一天AI倒回来開人類玩笑,
就當真要憂慮了。
愛墾的梗:泥嗒嗒·嗒嗒泥
自從掛旗掛反者受到嚴懲,不愉快的事件大大減少;旗少掛了,人也自然少掛。
自從吹哨者受到嚴控後,貪污事件大大減少。———眼不見為淨。
憤怒是火,行動才是光。
Anger kindles us, but action defines.
美國民權運動中 Malcolm X 有句話:
Usually when people are sad, they don't do anything. But when they get angry, they bring about a change.
人們悲傷時常無所作為,但憤怒時,他們會促成改變。
換著文創實踐,若有文創人想因為某個事件寫一部劇本,我會問他:你是生氣呢,傷感呢,還是憤怒?
Anger is a spark; action is the flame that lights the way.
Rage may ignite, but action illuminates.
Anger fuels the fire; action shines the struggle.
Fire without light burns itself to ashes; anger without action kills oneself.
愛墾APP:種族關係緊張與社團~~在歷史與社會學研究中,當海外華人與所在國的政治關係緊張時,宗鄉社團往往會扮演多重角色,可以分成幾個層面來看:
情感與身份的避風港~宗鄉社團(同鄉會、會館、宗親會等)通常以共同籍貫、血緣或祖籍地為基礎。當外部社會出現排華、歧視、政治衝突等壓力時,這些社團提供一個熟悉的語言、文化與價值觀環境,讓成員獲得心理支持與歸屬感。
社會支持與互助網絡~宗鄉社團會組織互助基金、醫療援助、法律支援等資源,幫助會員應對失業、法律糾紛或人身安全威脅。在政治衝突時,它們可能成為資訊交換與資源整合的平台。
政治與外交的緩衝或動員力量~有些宗鄉社團會充當華人社群與當地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協商權益、化解衝突。在某些時期(例如反華浪潮或戰爭期間),它們可能組織集體抗議、募款支援祖國,或對當地社會發聲。有時,為了保護成員安全,宗鄉社團選擇低調,避免直接介入政治。
文化延續與認同強化~緊張時期,宗鄉社團常加強節慶、宗教活動、語言教育等,以維繫成員的文化認同。這種「回歸傳統」的傾向,有時被學者視為對外部不確定性的一種防禦反應。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
宗鄉社團在政治緊張時像是海外華人的「避難所」與「支點」,既能安撫內部、維繫文化,也可能作為對外談判與自我防衛的力量。
墾友們可找一些具體的歷史案例,比如19世紀末美國排華法案時期或1960年代印尼反華浪潮,來具體展示宗鄉社團如何發揮作用。这样可以更立體地理解它的功能。
不懂中華文化就是這個樣子囉。
大學先修班中文科不考中國文學史,沒聽過《詩經》的風雅頌;還有屈原的《離騷》,當然不知道「風騷」二字何來?。
領袖拼:引領風騷;心如碌碌撞的,才賣弄風騷。
在含淚都要「愛國」、「救國」的年代,確實有人墜樓了;現在,先天下之富而富的集團,偷腥貪新鮮,騷上頭就不再害臊。
誠如廁長說的,有些事沒人敢作;他們不做,誰做?
像極了有的女演員想出頭,有句standard台詞:
「導演~~今晚~~奴家來您房間向您請教劇本,切磋演技,技職技職......」
上一代,賣大餅;新一代,賣騷餅。
以為是乾貨,原來是騷貨。
賣大餅沒什麼技術成分,新手轉一圈就成了;騷餅,講究煙視媚行,不簡單。
老一代也不認輸,破格掙眼球,豁出去了!
當真咧,有些事;他們不做,誰敢做?
文中熱詞“手把手”的意境,真讓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擬象政治寓言·Simulacra Political Narrative
金孔雀與水牛王
從前,在湄公河邊一片茂密的叢林裡,住著一隻羽毛耀眼、舉止張狂的金孔雀。牠自稱是「天神後裔」、「神鳥再世」,每天站在最高的枯樹枝頭,用刺耳的聲音對整座森林高喊:「我是百獸之王!」
牠的羽毛上鍍著金粉,是從外地騙來的亮片塗料;牠頭上那頂羽冠,也是用其他鳥的羽毛編成的戰利品。金孔雀還聘請了幾隻長著圓滑舌頭的猴子作為**「形象顧問」**,每天替牠打造聖鳥傳奇,在樹上畫壁畫、塗標語、唱讚歌。牠們甚至製作了「神蹟紀錄片」,聲稱孔雀曾以一瞪之力驅退猛虎,令月亮逆行。
不只如此,孔雀還養了一群暗中行事的野狗和鴉鷹組成「森林秩序小隊」,他們自稱「護林志工」,卻經常私下毆打懷疑孔雀說詞的動物,還散布謠言:「反孔雀者,即叛森林。」
一些小獸被迫低頭,一些中獸裝作相信,但內心疑懼。
有一年,叢林久旱,樹葉乾枯,河道見底。金孔雀卻再度出場,揮舞著羽冠大聲說:「只要大家每日三跪九叩,捐出果實和毛髮作為供品,我便可召喚天雨。」
許多飢餓的動物仍信了牠,或是被迫信了。每天在泥地裡朝拜,貢品堆滿高台,金孔雀則坐在用象牙與龜甲打造的寶座上,笑得輕浮。
這時,一隻沉默多年、滿身泥濘的老水牛從角落走出。他不善言辭,從不裝飾自己,但他耕田無數年,是森林裡許多生命的真正基礎。他走到孔雀前,聲音渾厚而堅定地說:
「孔雀啊,你若真能喚雨,何不立下誓言:若明日無雨,便脫下羽冠,不再自稱神鳥,讓叢林回歸真實。」
孔雀一聽,眼神一沉。牠揮手叫來形象手猴子,立即在樹上刷出標語:「水牛詆毀神鳥,是叢林的敵人!」私法惡棍們則威脅水牛的家族、踩爛他田邊的小灌木。孔雀還冷笑道:
「粗鄙的獸啊,你這種泥巴裡的牲口,怎能懂天意與神恩?你反對我,就是反對森林!」
那夜,金孔雀再次在樹上呼號祈雨,還讓猴子拍攝「神鳥夜禱」影片,四處播放。但天色無變,雲無動靜。
到了第二天,旱災更加嚴重。土地龜裂,雛獸呻吟。孔雀卻仍在講台上高喊:「這是因為你們不夠虔誠!有人破壞祭典!」
這一次,動物們終於不再沉默。他們看透了孔雀的羽毛只是金粉假象,看清了形象手與惡棍的表演只是幻術。他們集體轉頭,望向那隻泥地中默默站立的水牛。
水牛不說空話,也無多姿羽毛。他彎下角,一步一步地踏出尋水之路。他記得河流曾流過的方向,記得地形變化的細節。三日後,他在枯石間發現一處地下泉眼。
泉水湧出,森林再生。青草冒芽,小獸重笑。眾獸開始耕作、儲水、合作,重新建立真正的共存之道。
而金孔雀呢?牠仍站在那棵枯樹上,對著鏡子練習微笑,自語道:「只是暫時失誤而已。只要我的形象還在,牠們總會回來的。」
可這一次,沒有人再抬頭。
森林安靜了一會,然後,所有動物齊聲說:
「謝謝水牛。」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