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獻:我只能經過這世界一次》(向格雷萊致敬)

我只能经过这世界一次,

我应该把我的所有,都献给这世界。

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而且马上就动手,绝不拖延,绝不推搪。

我常常警惕自己,除了我,还有谁?

除了现在,什麽时候?

因为在这仅有的一次以後,

我不能再祈望,经过这世界一次。


Views: 4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13 hours ago

陳明發筆記

生命話題,可以藉座右銘來表達,也可以藉一首詩來表達。所謂同一個題目,各自表達;也可以透過不同體裁,不同風格來表達。我仿格雷萊(Stephen Grellet)的座右銘,寫成一首可在課室裡朗讀的詩,也是出於這樣的精神。他是基督徒,我信佛,面對的則是同一個感知:我是誰?哲學裡永遠的第一個大哉問。我們曾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一起正式或非正式學習過,探討過各種生命話題,借此和你共勉,來者可追。

我仿史蒂芬·格雷萊座右銘,在1983年寫成這首詩。三年後,看到美國電影《戰火浮生》《教會》[The Mission],1986),在大銀幕上,欣賞到18世紀天主教耶穌會赴南美傳教的故事,我很容易便聯想到,在同一個時期,格雷萊也在北美洲莽野大地上傳教的艱苦情況。後來做文創研究深一層體會到,對同一個生命議題,藝術上大有不同的表達與呼喚形式,格言、詩歌、電影、事業......,在在為我們提供了機會,在個人天分與境遇中實現自己。若能進入雅各布森透過“文學性六元素”提出的“聚合”(paradigmatic)理論,人生藝術詩性上這件大事,生命不可能不生機勃勃。(16.4.2025)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Friday

備註

1981年開始,我投入團體發展課程,寫了許多可在學習中發揮的短詩,算是詩性教材的一部分吧。這首詩《獻:我只能經過這世界一次》,原仿19世紀著名傳教士史蒂芬·格雷萊(Stephen Grellet,1772–1855) 的格言寫成。


[史蒂芬·格雷萊格言中譯]

這世界我只會經過一次。因此,任何我能夠做的善事,或我能給予他人的關愛,就讓我現在去做吧。不要拖延,也不要忽視,因為我將不再經過此路。

(原文)

I shall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but once. Any good, therefore, that I can do or any kindness I can show to any human being, let me do it now. Let me not defer it or neglect it, for I shall not pass this way again.

—— 史蒂芬·格雷萊(Stephen Grellet,1772–1855) 著名傳教士,其組織為基督教新教派別「法國-美國貴格會」(Quaker,[直譯「顫抖者」],又名公誼會宗教協會(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