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場自傳民族誌工作坊 上

想像一下,你有機會參加一場關於自傳民族誌(autoethnography 或譯自我民族誌)與個人敘事(personal narrative的工作坊。

想像這場工作坊由兩位長年專注於撰寫自傳民族誌故事與教授敘事探究(narrative inquiry)的學者所教授。

想像這場工作坊邀請你與那些喚情(evocative)故事進行思考,讓你用全身心去感受、回應與反思。

想像工作坊的參與者和你一樣,渴望學習如何以真誠而脆弱的筆觸,書寫他們生命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想像這些參與者熱切地交流,探討自傳民族誌的目標、方法論與創造性,分享彼此的研究與寫作歷程。

想像這場工作坊透過精選範例的深入討論,幫助你學會如何與故事一起思考。

想像你身處一群學者之中,他們認為人文與社會科學應當與真實世界的人們息息相關,應當關注社會、倫理與道德議題,並致力於社會正義。

想像你無需離開家,就能參加這場工作坊。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你所想像的一切轉化為一場真實的學術體驗,我們在其中介紹喚情自傳民族誌(evocative autoethnography)及其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敘事展現形式。雖然市面上已有不少關於自傳民族誌的專著,但這本書獨具特色,專為入門者設計,並且適用於教師與學生,易於使用。它適合作為自傳民族誌的獨立課程教材,適用於本科、碩士與博士課程,也可用於進階的個人敘事與生命書寫課程,或敘事研究與質性研究方法課程。

我們的目標是為教授與指導自傳民族誌的教師,以及尋求指導與實踐經驗的學生,提供一份具體、實用且聚焦的學習指南。雖然我們主要將本書設想為課堂教材,但它同樣適合新手或有經驗的質性研究者,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研究中納入民族誌式的「我」(ethnographic "I")(參見 Ellis, 2004)

《喚情自傳民族誌》Evocative Autoethnography系統地介紹了喚情自傳民族誌與敘事探究的起源、目標、概念、類型、方法、美學、倫理與真實性問題。我們透過兩個詳盡的範例,展示不同方式如何將喚情自傳民族誌置於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我們的焦點是學生與學者在開展、書寫、回應、表現、評估與發表自傳民族誌研究時,所面臨的關鍵問題與挑戰。(下續)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