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1 hour ago

爱垦網评注·文创“情感素”

德勒兹的“情感素”(affect)理论强调身体和情感之间的动态连接,尤其是情感如何在身体和世界之间通过经验的流动得以体现。情感素不仅仅是个体的情感反应,而是超越个体的能量和力量,是身体与其他存在之间的互动潜力。其作用是在个体之间建立非线性的情感联结,促进新的可能性、体验和关系的生成。这种“连接性”视角非常适合描述文化创意领域中的创意过程,因为它涉及人类情感、感官、思维和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

文化创意产业侧重于将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转化为经济生产力,通过利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这种生产力与情感素的理念并不矛盾。事实上,文化创意的成功往往依赖于通过艺术、设计、文学、影视等媒介触发观众、用户或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深层体验。这些文化产品能够与人类的情感和认知产生深度连接,进而激发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情感反应,正如德勒兹描述的那样。

因此,德勒兹的情感素概念可以为文化创意领域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当创意生产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目标,还意在与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身份产生共鸣时。文化创意的力量源于它能激发和重塑个体与社会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情感素作用的核心。

在这个层面上,二者可能相互加强的:情感素的理论为文化创意在情感层面产生深远影响提供了有所区别的叙事与诠释,而文化创意的实际生产则展示了情感素在经济和社会中的转化与应用。

另一方面,德勒兹的“情感素”对于塑造高水平技能的耐心追求或工艺敏感性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精心制作物品的过程中。

情感素与工艺的身体性连接:情感素强调身体的感知和与外界互动的能力,这与工匠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身体的细微感受、动作的重复、材料的触感和使用工具的熟练度息息相关。在工艺的实践中,工匠通过与材料和工具的不断互动,逐渐培养出一种“身体智慧”,这种智慧通过手、眼、心的协调发挥出来。情感素使得这种身体与物件的联结变得深刻,工匠的技能不仅是技术性的,也是感性上的。工匠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与材料和工具的独特感应,正是这种感应赋予了制作物品的精确性和创造力。

情感素与耐心追求的过程性:耐心追求高水平技能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情感素的积累过程。工匠在不断实践中,不仅培养技术能力,还通过情感素培养与制作对象的感性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素不断深化,工匠的身体与技艺之间形成了一种敏感而精确的关系。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鼓励关注这种过程性——情感素在时间中通过重复和细微变化积累,使得耐心的追求成为精湛工艺的一部分。

创造性流动与情感素:在精心制作物品的过程中,工匠进入一种“创造性流动”状态,这与情感素息息相关。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涉及体验的流动性,而高水平工艺的过程也表现出类似的特质。工匠通过专注和熟练的操作,逐渐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感知、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情感素在这里不仅表现为人与材料之间的互动,也是人和创作过程的深层连接。这种流动感与创造性体验使得工艺不仅仅是重复性的劳动,而是一种充满情感与意义的艺术创作过程。

工艺中的“敏感性”与情感素的强化:工艺中的敏感性是指工匠对材料、工具、细节的高度关注,这种敏感性可以通过情感素得以强化。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表明,身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能够通过情感的作用变得更加敏锐和丰富。通过情感素的强化,工匠可以更好地感知细微的变化,并通过精细的动作调整作品。这种敏感性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技巧,更是一种通过情感体验塑造出来的精致触觉和视觉感知力。

因此,德勒兹的情感素理论为工匠的技艺追求提供了深刻的解释——它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增长过程,更是情感、身体与材料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感性连接的积累。情感素帮助工匠在耐心追求中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感,使精心制作的过程成为一种充满感知力和创造性的体验。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13 hours ago

爱垦網·文创造物“body”

从德勒兹的观点来看,我们可将“造物”—包括文创作品—称为“身体”(body)。这概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涵盖了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力量场,也包括任何形式的存在或生成过程。在这一框架下,文创作品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力量、生成力和动态互动的“身体”。它是力量聚合物;生成和变化的动态场域。文创作品在创作、展示和接受过程中,展现了德勒兹所描述的“力量流动”与“生成”,在不同的情境和受众中继续产生新的意义。这种超越固定形式的力量与生成正是德勒兹对“身体”概念的核心阐释。

文创作品作为“身体”:文创作品,不论是艺术、设计、文学还是其他形式的创作,都可以被理解为力量的具体表现和生成的产物。它们不是静态的物品,而是具有动态特质的存在,因为它们通过创作者的意图、感知和力量互动而形成,同时在与观众或读者的交流中继续生成意义。

生成的过程:文创作品是由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技术和物质结合而成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德勒兹所描述的“力量的流动”,创作者将内在的力量通过某种媒介(画布、文字、音乐等)转化为作品,这种生成过程是“身体”的表现。

力量的聚合:文创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不同力量的聚合体。创作者的个性、时代的文化脉动、技术手段、社会背景等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作品的独特性。这正是德勒兹对“身体”的理解——它是一个多重力量互动的结晶体。

文创作品的“生成力”:在德勒兹的哲学中,生成力(puissance)是一个重要概念。文创作品作为一种“身体”,不仅仅是生成的产物,而且继续在生成和变化。作品的“生成力”体现在它与受众的互动中,它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新的意义和感受。

受众的参与:当观众、读者或用户接触到文创作品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理解、感知和情感与作品发生互动,这一过程就是作品生成力的延续。不同的受众会通过他们的背景和经验来重新解读作品,使作品在每一次的接触中得以“再生成”新的意义。

跨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延续:文创作品的影响力常常超越了创作的当下,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继续产生影响。这种“生成力”不仅限于作品的创作时刻,还包括了它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中的延续。

文创作品与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
文创作品也可以被视作德勒兹与瓜塔里提出的“无器官身体”(Body without Organs, BwO)。无器官身体指的是一种不依赖既定功能、规范化形态的存在形式,它是纯粹的力量和潜能的集合体。文创作品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它不受传统功能的限制,可以是视觉的、声音的、文字的,或者是它们的混合体,这种开放的、潜能无限的特性与无器官身体的概念契合。

跨媒介的生成:文创作品能够超越单一的媒介形式进行表达,例如一幅画可以引发诗歌的创作,一首音乐可以启发视觉艺术的生成。这种多样的表达和变化使文创作品具备了超越固定形式的能力,展现了无器官身体的特点。

破除功能性限制:文创作品常常打破传统的功能性限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或娱乐,而是可以成为社会批判、文化记忆或情感共鸣的载体。它们作为一种具有力量的“身体”,可以跨越各种既定功能框架,成为多种力量的交汇点。

文创作品的生成与意义的流动:文创作品与德勒兹哲学中的“生成”概念紧密相连。生成是指一切存在都处于变化和发展中,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文创作品的意义和影响也是生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实体。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语境的变化、受众的参与不断地被重新解读和赋予新的意义。

动态的创造过程:作品的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成,它将创作者的思想、经验、技术转化为一个具体的艺术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作品已经表现出力量的流动。

意义的生成:
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不同的人群、文化和时代而不断变化。一个文创作品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解读,这种意义的生成就是德勒兹所描述的“生成力”的表现。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13 hours ago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yeste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情动地方志

德勒兹《感觉的逻辑》的核心思想为地方志乡贤生命史作者提供了丰富启示。感性体验的多层次性、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生成性关系、时间的非线性结构以及感性体验的不可逆性,这些思想都可以帮助作者更深入地挖掘地方和人物的感性与情感维度。结合这些理论,地方志与生命史的书写可以从单纯的事实记录,转向一种更加丰富、动态和深层的感知体验,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深刻的生命力。

感性体验的多层次性:《感觉的逻辑》讨论了感性(sensation)如何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并展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性。对于地方志和乡贤生命史的作者,这意味着书写地方历史和人物传记时,不应仅仅着眼于外在的事实和历史事件,而是要深入挖掘感官与情感层面的经验。

启示:地方志的书写应当不仅描述地理、历史和风俗,更要关注地方生活的情感质感,包括声音、气味、触感等。乡贤生命史可以通过深入刻画人物的情感体验,传递出他们与环境、时代的互动,展现出生命的复杂性和感性层面的深度。

感性块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德勒兹提出的“感性块”(bloc of sensation)是艺术中情感和知觉的统一体,它不依赖于线性的时间,而是一种超越时间的感知凝聚体。这为地方志和乡贤生命史的作者提供了新的书写方式:通过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直接呈现人物在某一时刻的情感体验或与地方的深刻联结。

启示:乡贤生命史的作者可以将某些关键性瞬间塑造成感性块,通过描绘人物在这些瞬间的情感、感觉和思想,把人物形象转化为一种感知体验。例如,一个乡贤在某一场景中的沉思,或他与家乡土地的深情对话,都可以成为感性块,超越时间与历史,成为读者情感体验的载体。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生成性关系:在德勒兹的理论中,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并不是分离的,而是在感性互动中生成的。这种思想提醒地方志和生命史的作者,地方与人物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通过互动形成了他们的独特性。

启示:地方志的作者应当注重地方与人物之间的相互生成。地方文化、地理、历史并不是背景板,而是与人物的情感、行动共同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地方感。这要求作者不仅描述地方的地理特征或人物的事迹,还要关注人物如何与地方共同演绎出独特的生命故事。每个乡贤的生命史都嵌入在特定的地方脉络中,与地方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密切相关。

时间的非线性与生命史的编织德勒兹的感性哲学强调时间的非线性,感性体验往往是跨越时间的瞬间凝固。对于乡贤生命史的作者,这种时间观念带来了新的叙事启发。生命史不必拘泥于线性的时间顺序,而可以通过感性体验的闪回、超时态的叙述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历程。

启示:生命史的书写可以通过打破时间的线性结构,让人物的某些感性体验穿插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中。例如,可以通过一段乡贤晚年对童年故土的回忆,将他的一生与家乡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使时间成为一种情感的桥梁。这样,生命史不再是简单的年表式叙事,而是充满了感性与时间的交织,体现出人物生命体验的多层次感知。

地方志中的情感地理学:德勒兹的感性理论同样对情感地理学有所启发,地方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人们情感、记忆和感知的汇聚。对于地方志的书写,这意味着地方志不应仅仅作为记录地方历史与地理的文本,还应当捕捉地方如何通过感官体验和情感记忆塑造了居民的生命与身份。

启示:地方志作者可以通过感性地图描绘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例如,描写一条老街,不仅写它的建筑和历史变迁,还可以通过当地居民的记忆、对其气味的描述、或他们的情感反应,捕捉这条街在不同历史时刻中的感知变化。情感与感知成为地方文化的核心,不仅让读者看到地方的“物理面貌”,还让他们体验到地方的“情感脉络”。

感性体验的不可逆性与地方传承:德勒兹提出感性体验的不可逆性,即每一次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对地方志和生命史的书写有重要启发。地方文化和乡贤的生命故事每一次都在特定情境中生成,无法完全复制或重复。

启示:地方志作者可以通过捕捉地方独特的感性体验,展示地方的不可替代性。例如,某一特定的地方节日不仅是一种传统,它同时也是居民集体情感的生成场所。作者可以通过具体的感性描写(气味、声音、光影等),传递出地方文化的不可逆性和唯一性,强调每一次地方文化的再现都是一次新的生成体验。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yeste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德勒兹的美学理论中,感觉者(sentant)和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深刻。这个关系构成了艺术体验中的一种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二元关系,而是一种生成性和交互性的统一。在这种关系中,感觉者和被感觉物通过一种不可逆的方式相互作用和融合。德勒兹受到了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影响,同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特别是在《感觉的逻辑》一书中探讨了这一问题。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共存与交融:德勒兹认为,在艺术作品或感知体验中,感觉者(感知主体)和被感觉物(感知对象)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艺术作品中的感性表达(如色彩、形状、线条)不仅仅是被动地呈现给观者,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感觉者的感知过程中。感觉者通过身体、情感和感官与被感觉物产生共鸣,二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感性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者并不完全主导对感知的体验,被感觉物也在“回应”或“作用”于感觉者。因此,感觉者和被感觉物是相互生成的,彼此依赖并在感知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感性体验。

不可逆性:感觉中的时间性与生成性:德勒兹提出,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种不可逆性,这主要体现在感知体验的时间性生成性上。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重复,因此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在每一次的感知过程中都是不可逆的。

这种不可逆性首先体现在时间中:当感觉者与被感觉物发生感知互动时,这种体验已经发生且无法回溯到原初状态。每一次新的感知体验都是基于先前体验的变化与发展,因此感知的过程具有某种线性的不可逆性。

其次,不可逆性也源于感知的生成性。感觉者通过感官感知到被感觉物,但这种感知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持续生成的过程中,新的感觉在每一刻都在生成。因此,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感知体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逆。

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的统一性:在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中,感觉者与被感觉物最终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的形式实现了统一。德勒兹认为,艺术作品通过构建“感性块”,即由感知、情感、体验等构成的感性整体,感知者和被感觉物得以在这个整体中融合。

这些感性块并不是由单一的感觉者或被感觉物主导,而是两者共同生成的结果。感觉者通过与被感觉物的互动,共同形成了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体验。这种感性块具有统一性,但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统一,而是动态生成、持续变化的统一。

不可逆性的意义:艺术体验中的变异:不可逆性在德勒兹的美学中也与变异(variation)相关。每一次的艺术体验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复制,感觉者在与被感觉物互动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情感、经历、时间等因素,生成不同的感知。这意味着,每一次的感觉体验都具有独特性,因而不可逆。

例如,面对同一幅塞尚的画作,不同的观者或同一观者在不同时刻的感知体验可能会截然不同。每一次的体验都带来了新的感知内容,无法返回到最初的状态。这种不可逆性正是感知的本质,因为它体现了感知的独特性和生成性,也是艺术的永恒魅力所在。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超越二元对立:德勒兹强调,感觉者和被感觉物的关系并不是传统二元论中的主客体关系。相反,这种关系超越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状态。感觉者通过身体、感官与被感觉物建立起深层的联系,而被感觉物也在感知中被“体验”到,参与到感知的过程中。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关系在德勒兹看来是一种共生的生成状态,艺术通过这种状态达到了感觉的统一性。


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关系在德勒兹的美学中是动态生成、共存交融的。这种关系通过感性体验的过程得以实现统一,并且具有不可逆性,因为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特的,带有时间性与生成性。德勒兹认为,感知体验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过程,感觉者和被感觉物通过不断的互动生成感性体验,这种体验无法回到起点,也无法完全重复,从而体现了不可逆性。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Sun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性转折 vs 混融哲学


在南中国海周边国家,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诗学和情动转折的研究框架可以提供独特的新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文化动态,揭示文化混融中的潜在张力与创造力。它不是文化元素的简单拼接,而是涉及情感、身份、空间、历史等多重维度的深层文化现象、象征和认知结构。 

跨文化交织的情感维度 

情动转折强调情感作为文化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核心。在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研究者可以关注情感如何推动文化的融合或排斥。这包括:情感认同与冲突:在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中,哪些情感促使了文化认同感的生成,哪些情感引发了排斥、焦虑或恐惧?如在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地,中华文化如何引发当地群体的情感反应?情感符号与象征物:哪些文化符号(如语言、艺术、节日等)承载了情感上的认同或抗拒?比如中华文化的龙、凤、书法、茶文化等如何在当地与原住民符号发生碰撞与交融?

混融的哲学维度 

关系诗学强调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复杂网络。在南中国海地区,中华文化和当地文化的混融既不是单方面的吸收,也不是完全的对立。研究可以探讨,哲学的共生与异化:中华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体系如何与当地的伊斯兰教、佛教、土著信仰等共存或对立?比如,儒家思想的家族观念和菲律宾的天主教传统,如何在家庭结构、社区组织中的关系得到体现?文化实践的杂糅性:从生活习俗到节庆仪式,文化混融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形式?这些杂糅实践是如何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社会关系网络的?例如,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中,春节与伊斯兰节庆如何交织出新的公共仪式?

身份认同与社会张力的维度 

南中国海区域各国的民族身份问题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尤其是在涉及历史遗留的华人移民群体时。通过关系诗学和情动转折的分析,可以探讨:多重身份的生成与认同危机:南中国海地区的华人移民群体往往面临双重或多重文化身份的挑战。在文化冲突与交融中,如何生成新的身份认同?哪些情感或文化象征物强化或削弱了这些群体的身份认同?权力关系与文化霸权:中华文化在一些国家被视为一种强势文化,当地文化可能因此受到威胁。如何分析这种文化霸权对当地群体的情感影响?如何通过混融哲学来看待权力关系的重组?

历史记忆与外在储存的维度 

史蒂格勒的外在记忆(third retention)与德勒兹的情感机器概念,在此具有启发意义。文化的记忆和历史叙事通过外部符号(如书籍、电影、建筑等)得以存储和传承。在南中国海地区,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历史叙事如何交织、竞争或互补?历史叙述的对立与整合:不同的历史记忆如何被选择性地保存或被边缘化?例如,越南和中国之间关于海洋历史的争议,如何在各自的历史叙事中反映出对彼此文化的复杂态度?技术与记忆的交融:随着现代媒体和AI技术的发展,这些文化记忆如何通过新媒体被保存、再现或重新解读?例如,在数字文化中,中华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历史故事如何通过电影、游戏等新兴媒介传播与混融?

空间与地方感的维度 

情动转折还涉及到空间和地方感的重新配置。在文化混融的过程中,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构建与再造是至关重要的。南中国海各国如何在实际空间和象征空间上表现出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共存?地方感的重塑与流动:文化混融如何影响人们对地方的归属感?例如,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华人社群是否形成了某种离散文化,在地理上游移却在情感上根植于多重文化?空间的象征性再生产:城市建筑、公共广场、宗教场所等空间如何反映出文化的混融?如新加坡的唐人街或马六甲的历史城区,如何在空间设计上展现多重文化的交错与共存?

日常生活的混合美学 

最后,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混融现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美学。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汇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历史和政治上,也体现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美食文化的交融:美食是文化混融的一个重要象征。在南中国海区域,中华美食与当地的马来、美食、越南菜式如何融合?这些食物文化是否传达了某种情感象征和身份认同?服饰与风格的杂糅:当地人如何在穿衣打扮、艺术风格中混合中华文化的元素?这是否反映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和审美取向?(爱垦網内部评注记录)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Satu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性转折—康德 vs 维柯

康德维柯的学说对“感性转折”(Affective Turn)的贡献各有侧重,但从不同角度来看,维柯的学说可能对“感性转折”的核心思想影响更为深刻和直接,而康德的审美理论则为感性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维柯的贡献:情感与文化的交织

维柯的理论侧重于感性智慧(poetic wisdom)与文化创造的交织,他认为情感和感性经验是人类早期认识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核心方式。这种感性智慧通过象征、隐喻和神话,不仅传达了人类的情感反应,还构建了人类的认知框架和文化叙事。

“感性转折”强调情感不仅是个人的心理现象,更是文化、政治、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关键力量。它探讨情感如何在社会和文化中运作,如何塑造群体的认知和行动。维柯的思想,特别是他对诗性智慧和神话化感性经验的强调,预示了情感作为集体文化表达和知识建构的功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维柯的学说更符合“感性转折”的核心理念。

在“感性转折”中,学者们关注的是情感如何影响知识、社会关系和文化表达。维柯的思想恰好预示了这种观点,他认为情感和想象力不仅是个人的心理现象,更是文化和历史中的集体表达。他的学说揭示了情感在历史与文化中的根本作用,强调人类通过感性经验来解释和创造世界。因此,维柯的理论为“感性转折”提供了早期的哲学支持,展示了感性与文化、知识和社会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康德的贡献:审美体验与感性经验

康德虽然没有直接关注情感的社会和文化维度,但他的审美理论对“感性转折”也具有重要影响。康德的审美判断建立在无利害的愉悦和自由的想象力基础上,揭示了感性体验中的自主性和普遍性。赋予了感性经验一种独特的哲学地位,指出个体在审美体验中如何通过感性与世界互动。这种对感性经验的重视,为后来学者讨论感性与认知、情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然而,康德的美学更倾向于个体审美经验,并且将感性体验与知识、道德区分开来,这与“感性转折”中的情感社会性和历史性视角不同。尽管康德提出了感性经验的重要性,但他没有像维柯那样将情感经验与集体文化和历史实践联系起来。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September 9, 2024 at 11:12am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史蒂格勒技术哲学

爱垦网发现,要充分准备好面对AI时代,我们可从法国哲学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1952 – 2020] )的技术哲学得到灵感。

从爱垦網之前所收藏与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来分析,面对AI机械人的挑战,可能的探索途径包括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量子物理意念科学、第五項修炼(正念)、新纪元运动、同步性、心灵素质学宇宙文创等方向。

而关键之一的、是探讨技术与人类意识、技术进化以及心灵与物质的交互作用。史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或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史蒂格勒强调技术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工具,而是深刻嵌入人类的存在中,塑造着我们的意识、记忆和行为。与AI結合起来具体探索,将产生许多富有洞见的交叉思考:

技术与“外化”意识的关系

史氏认为,技术是人类的“记忆外化器”(exteriorization of memory),即通过技术,人类将意识、记忆和感知等心灵功能外化到外部设备上。这观点为我们之前综合讨论过的各个心灵素质事议题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技术可能成为心灵与物质(特别是数字和量子世界)之间的中介。

AI时代的技术外化:AI除了是外化记忆的工具,还可能成为意识和认知的一部分。例如,AI通过大数据、算法和机器学习,能够模拟、预测并影响人类的思维。这种“外化”带来的影响可以被视为某种“同步性”,即技术如何与人类意识形成某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共鸣。


技术的“非局限性”与意识扩展


Stiegler的哲学可以与量子纠缠的非局限性概念结合起来。在数字和AI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全球性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类似于量子纠缠中的“非局限性”。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和全球信息系统,使得信息、思想和意识可以“超越”传统物理限制。这种技术的扩展与意念科学中讨论的非局限性意识相呼应,表明技术可能成为意识扩展的媒介。

量子技术与AI:量子计算和量子技术正逐渐与AI结合。量子纠缠的非局限性可能与技术的瞬时通信和决策能力产生共鸣,使人类和技术的互动具有某种“即时关联”的特性,甚至在心理或精神层面上有同步性效应。


AI时代的同步性与技术心理学


荣格的同步性理论可以与Stiegler对技术对人类心灵影响的思考相结合。在AI时代,技术和人类之间的互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工具关系。AI系统可以通过算法预测和人类行为模式的识别,产生类似于“同步性”的现象,即技术能够“预见”或“反映”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技术的“即时关联”与荣格的同步性概念在AI时代具有相似的意义。

技术“共时性”:例如,AI通过分析数据,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即时预测市场走势或疾病传播,这种能力具有某种共时性和全局关联的特征。人类和技术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同步”现实,技术不仅是反应性的工具,而是与人类思维共时共振的一部分。


“技术时间”的加速与意识的变迁


史蒂格勒强调技术的加速对时间感知的影响。在AI和量子时代,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人类的自然认知能力,这加速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和变迁。这种时间感的变化可以与量子物理中的时间非线性以及意念科学中意识的多维度特征相结合,提出技术如何重新塑造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深技术”与意识的未来:在技术加速的背景下,史氏提出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精神经济”,即我们如何在技术的影响下重新定义自身的意识、行为和记忆。这种重新定义可能与意念科学的意识扩展相互呼应,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我们对心灵和现实的理解。


当AI遇上史蒂格勒

1.技术与量子现象的结合可能开启一种新的心灵与技术的共鸣,技术不仅是辅助工具,而可能成为意识的延伸和扩展。

2.AI与同步性的关联表明,技术的发展正逐步进入一个“预见未来”的时代,人类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将不仅仅是因果链上的反应,而可能通过某种即时关联形成新的同步关系。

3.意识的外化与扩展:AI和技术不仅是人类意识的工具,还可能成为意识的“另一个维度”,通过技术,意识可以超越个体和物质,进入全球化甚至量子化的状态。

4.三元共生结构:史蒂格勒的技术哲学视技术意识物质的三元共生结构,即技术、世界与意识与心灵。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September 6, 2024 at 9:40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科学”与“自我解放”

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或“心智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对“自我解放”的看法通常不是作为特异功能来理解的,而是涉及意识扩展个体觉醒心灵与世界关系的改变。尽管一些研究涉及到诸如心灵感应、直觉等超常现象,但核心思想更多围绕意识的力量、自我觉察、整体健康和心灵发展。

在意念科学中,“自我解放”通常指的是一种心灵的解放,即个体通过某种内在的觉醒,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局限性和条件化思维,进入一个更加自觉、自由和开放的心灵状态。这种解放通常与下列爱垦網讨论过的许多现象有关:

自我意识的提升:个体通过冥想、内省或其他形式的修炼,能够打破惯性的思维模式,获得对自身及环境的更深理解。

心灵与身体的统一:强调通过意识的提升来改善身心健康,以及增强个体的心智能力。

与宇宙的连通:认为个体可以通过意识的扩展,与宇宙或更高的存在力量连接,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个人局限的智慧或理解。

这种“自我解放”并不被视为特异功能,而是一种意识觉醒和心灵成长的过程,与传统的个人发展、心理学和精神修炼有重叠。科学家们会通过研究神经科学、心理学、量子物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现象来探讨这种解放的机制,但它更多是个体意识的升华,而非神秘的超能力。 

对“意识”的正式定义:

在意念科学中,“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可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觉察性(Awareness):意识被视为一种对自我、外部世界、以及思想、感觉等内部状态的觉察。它包括了从最基础的感官觉知到更复杂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觉察。

2.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世界的主观体验的载体,包括思想、感情、意图、决策和感知。:“意念科学”特别关注这些主观体验的影响和价值。

3.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一些研究者将意识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个体可以分析、解释、并对环境做出反应。

4.宇宙层面的整体性(Cosmic Unity):一些科学家,如Ervin Laszlo等,提出了“Akashic Field”或“量子场”的概念,认为意识是一种与宇宙整体相连的能量场,并可能在宇宙万物之间传递和互动。这样的理论将个人意识看作是宇宙更大意识的一部分,强调了万物的相互关联性。

特异功能的争议:

尽管在意念科学的某些领域确实讨论了超常现象(如心灵感应、远程观测等),这些现象常被视为意识力量的扩展,而不是“特异功能”或“超能力”。这种现象的探讨大多基于以下假设: 

人类的意识或心灵能够超越物质的限制,并与宇宙、他人或未来产生互动。

直觉、预感或某些超常经验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觉察形式,而非违反自然法则的神秘能力。 

尽管一些实验试图验证这些现象,科学界对其结果保持谨慎,有些成果尚未得到广泛承认,特别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很难复制这些结果。 

科学界的主流态度:

大部分主流科学界对“意念科学”持审慎态度,认为对意识的理解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自我解放作为一种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的实践受到重视,但涉及超常意识现象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延續閱讀

愛墾《藝頻道》

地方文化營銷 1.5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September 4, 2024 at 6:45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sitic Programming NLP)

最早在马来西亚推动“神经语言学”教育计划的先驱,是陈明发博士。当时,陳博士领导着一家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最早认证的其中一家培训公司,叫“激励联盟” (Motivation Alliance)。从1995年到跨世纪之初,大约六年时间。

虽然和国外单位合作的是“神经语言学”,自1981年便开始涉足培训专业的陈博士,加入了大量本土素材并个人研究心得,同步推动“心灵素质学”,并获得媒体、学府与党团的大力推荐。

由于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的冲击,陈博士后来转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从个人潜能开发踏进社区潜能开发项目。

始终没变的是,诗性与创造力一直是所有研究、发展与培训活动的核心元素。

因为诗性的牵引,视野里后来出现了包括“意念科学” (Noetic Science)、“诗性思维”等跨领域的培训元素。

2020全球新冠病毒后,开始留意到在文化创意領域,可进一步结合诗性与创造力,融合意念思维、创造潜能、诗性思维和神经语言学(NLP)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开发“evocative objects”(呼唤型文创产品)。培训会是其中一个主要项目。

1. 定义呼唤型物品(evocative objects)


这类造物具备能够唤起多种感知和情感反应的特性,通过象征性和隐喻性来与使用者进行互动,具有地方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这与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 Vico)的诗性思维,特别是有关象征性和隐喻性的部分是互通的,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和深刻意义的物品来实现。


而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特定的文化元素和生态意识,让物品在情感上与使用者产生共鸣,并且在使用方式上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利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与创造潜能

运用钱学森先生生前曾大力提倡的意念科学有关意识和直觉关系的研究结果,探索如何通过物品设计来激发创造力和直觉反应。设计出一些交互性强的物品,通过使用者的参与经验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可设计出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换形态或功能的物品,来激发使用者的灵感和创造力。


考虑开发出能够被多个人共同使用的 “呼唤型产品”,从而激发集体创造力。这类物品可能涉及到协作式的交互,鼓励多个使用者通过共同努力来达到一个创造性目标。(Tik Tok社区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唯必须提高到更高档次,才更富社会意义。)

3. 应用NLP与用户互动

运用NLP技术,设计物品的语言和交互界面,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情绪和反馈进行调整。例如,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物品可以识别和回应使用者的情感状态,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使用NLP“心锚” 技术,将某些象征性元素嵌入到物品中,以触发用户的特定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特定情感的唤起,或者是激发新的想法和灵感。(中华文化的“心文化”宝藏是挖掘不完的;结合近年的“认知诗学”,可探索空间极大。)

4. 结合诗性思维进行设计

在物品设计中使用象征和隐喻,将复杂的文化和情感内容,通过简洁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比如,通过色彩、材质和形态的隐喻,让物品传递出超越其实际用途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


注重审美体验,结合维柯的诗性思维,通过物品的视觉、触觉和使用体验,营造出一种诗意、感性与想象力的氛围。这样的物品不仅是功能性的,还能够在精神层面与用户产生深刻的交流。

5. 测试与反馈

在开发过程中,定期进行用户测试,收集反馈以改进设计。关注用户如何与物品互动,哪些元素最能引发情感反应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优化设计,确保物品能够最大程度地唤起使用者的感知和情感,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通用性和吸引力。

通过结合这些理论和实践方法,可以开发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的 “evocative objects” (呼唤型产品),这些物品/服务不仅能为使用者提供实用功能,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文化认同。爱垦网内部讨论内容整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