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你對華團還有期望嗎?
你真的認為,好些老字號的宗親、鄉親社團在傳統福利、文教與社會關懷之餘,非搞個“總商會”不可,才可能搭上一带一路的大願景?
不管多偉大的憧憬,在媒體4.0的年代,没有一套完善的营銷方略,再响亮的名堂,還不如一個搞活了TikTok的漢堡包街販呢。
在總動員“我們客家人”、“我們姓李的”之前,管理好鄉親們、宗親們、同業們或策略伙伴們的参與意願,投入期望,是偷懒不得的心理學功課。
最重要的,先從組織本身的領導與幹部做起吧。
要不,瘦田没人耕,耕開大家争,那真是親者痛、仇者快囉。
首先聲明,本全渠道PNS营銷方程式,適宜全部文化組織如宗親總商會、鄉親總商會以及一般華團、非营利社團、社會影响力企業、青年運動與婦女組織等。要抓住機會,就要提供超越参與者預期的體驗。
對于那些有待提升的商團、行團,本PNS一樣有效。
P:Participant参與者(民眾、會員或特定對象,如福建或海南鄉親、林氏或王氏宗親等);
N:Network網絡(接觸信息與理念;参與文創商品與活動盛事等的渠道、媒介,如Whatsapp、臉書、微博、IG等社媒);
S:Service服務(報名/下單、支付、舉辦/配送、售後等會員服務)
目標:樂齡老参與者(50、60、70後),與Z世代(90,00後)参與者,各有不同的人生需求。可採地方化/社區化社媒营銷模式,如連接在地“人文地產景”方面的消費、産業、動態、物流、週邊商舖,注進社團話題,如福建社區、廣東社區的特色訴求。活動形式和內容要求多樣化、趣味化。
個案:每月籍貫美食配送、安親生活服務與孩童文化體驗等。可結合行團、商團、古迹、老街、宗祠、文物館、骨灰塔與文教講堂等集体記憶論述。
藍圖:建立参與者體驗需求圖(如鄉產學協同計劃、華團ESG領導學、文創市場學、民族[企業]大學、地方詩性藝術創作等)
科技: 根據體驗期待藍圖,爲参與者,提供一緻性的、閉環式的参與/使用體驗。多端統一貫徹6大服務要素:隨時、隨地、隨性、方便、快捷、合理。(在節慶化、大日子化的活動之外,亦有日常化、小日子化的華團)。
本質:售賣文創商品,提供盛事體驗服務;價值上追求最大满足,成本上(時間、金錢、精力)講究合情合理合法。(待續)
Comment
回應王琪瑛的〈吃馆子的心得〉
欄主FoodLink:談到飲食創業者花很多錢在裝璜,我也發現到這點。裝璜得美美的,拍起社媒照片自然很看好,可以贏得讚多多。但味覺的事最根本的,是事物好吃,地方舒適、態度友善。而且,一直保持品質。
歐國輝Whatsapp:我在大同集團做過總經理,前後五年。管理着68間餐館(大同酒樓25間、大同粥麵家、意大利餐館、日本餐館、法國餐館KLCC、牛排屋、Gloria Jeans咖啡連鎖、月餅、餐宴到會等等)。
集团在4個國家都有生意:大馬、新加坡、泰國曼谷和中國上海。
我也是由國際中餐烹饪協會(北京)的合格國際烹饪評委,有出任過多個中餐廚師比賽的評判。一家餐館的成功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成本控制,産品(食物)選擇,創新,服務,包裝(裝修、環境),地點與廚師等。
程元佑回應:店主本身的厨藝不外求,可親身去廣州、上海或北京學師。還有一個辦法,到台灣及香港各地餐館走走,看看那一家生意最好及顧客人潮衆多? 找機會向老闾表明心意,拜他的廚師學藝及付上學費等費用!學好一手好功夫,才回國開餐舘做生意,成功几率就高!
在我福州鄉下,某店主高佬曾遠赴台灣學烹饪小食爲期一年,回到鎮上生意客似雲來!
要說調味方面,台灣及香港餐飲業者比較高明,畢竟他們有着傳承百年的厨房秘訣。那些特許加盟經營的外来餐館,不僅打不倒他們,還得向他們偷師。
舉個例子,大家素聞好吃的King Burger, 我在香港就吃到紅燒豬肉的漢堡包王。一手拿著漢堡包放進嘴裏咬一口,嚼一嚼,再吸一口另一隻手拿的冰凍,真有人生幾何。吃完了,才想起應該先拍張照作紀念。
當然,中國也有北京鴨漢堡包,我没吃過。但我頭一回去參觀北京天安門時,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博士宗親曾請我吃全聚德北京烤鴨!好吃得不必說了。
回想起来,我在2015上樓去赴約,裏面裝修精致美觀,古色古香。
那天是10月1日中國國慶日,人山人海。從天安門其中一個地鐵站出来,人擠人,一眼望去全是人頭。
必須在早上天未亮之前就去排隊,才可能買到門票進天安門。幸好我抵步時,我的一位博士程氏宗親巳買好票,馬上就可以進入,否則就趕不上觀禮了。
欄主:紅燒魚肉漢堡包,應該也會很好吃。這是很多人很多人所不知道的“飲食美學”——尊敬當地人的飲食習慣。還沒有呢,我只是猜測。因爲麥當勞已經有魚柳堡,可考慮開發中華式紅燒魚肉漢堡包。本地的冷凍食品集團相信可提供紅燒魚柳的成品。
有關宗親會
說回來,我的程門老祖宗,在天有靈,使我在大陸的土產生意上,遇見好多貴人及正派經营的男女。
有人說,大陸疫後的經濟狀况没想像中的好。但是,不管是風是雨,是豔陽好日子,我們都是親戚。不是爲了賣燕窩、賣貓山王才在一起。在神州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的爺爺奶奶都從沒放棄家鄉親人。我们這一代也一樣。
也就是這段曆史,大陸親友都對大馬華人特別好感及另眼相待。
欄主問道,你還記得祖上在1960年代照應中國鄉親的事迹嗎?答:那時候,我還在小學,但記得每當我爺爺啓程中國,都會順途帶上腳車及瑞士手表等,回到鄉下送給有需要幫助的親人。有個時期,連舊衣服都帶上,回鄉下送給人家!
回到中國近期經濟發展開始放緩的現象,别忽略了華人傳統美德,節儉興家的傳統。量入而出,優先照顧家中老幼三餐,著重日常必需用品,日子只是没此前的鬆動,大家不會太在乎又辛苦一些年歲。
我是大馬程氏宗親會發起人。後来還把我們的立會章程和中國許多地方的宗親分享,他們稍微根據國情做點修改就順利成立本身的宗親會,方便與全球宗親聯系。
我的手機裏現有近十個全球程氏宗親交流的社媒平台。偶爾,他們會說:“我們夢裏有彼此。”
欄主:這是大馬姓氏宗親會不能省略的一筆。尊敬歷史。
回想當初2008年,實兆遠程氏宗親來見我,商討成立曼絨程氏宗親會。我告訴他們,因爲我們大馬程氏人數有限,先成立母會,往後再分立支會。 衆人聽了都沒意見,我隨後就著手籌備文書工作,並獲選爲馬來西亞程氏宗親會,創會總秘書!
爲了提高創會熱潮,我也特別邀請當吋中國駐馬大使程永華宗長成爲顧問,並征求其同意爲我們創會開幕儀式主持人! 可惜他不久之後就被調回大陸,前往日本做大使!于是請到了前雪華堂主席,即丹斯里顔清文律師爲我們見證首屆委員就職禮!
當然,其中程大使也安排他的姓黃秘書爲我處理貨品入境事務。可說是我也因而遇到赴華從商第一位貴人。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