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到日本語學校的第一堂課,同學們一個一個站起來進行自我介紹。來處臺灣的同學在介紹自己國籍時,都無一例外地自稱“中華民國”。我乍一聽到這個詞,一種反感夾雜鄙視的感情立刻控制不住地冒上來。明明是中國的一個島,卻偏偏要稱什麼“國”!
這節課剛下,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約而同地聚到一起:
“什麼‘中華民國’,真荒唐!可笑!”
“咱們跟他們接觸可要小心,聽說那里邊有人是特務。”
“真的?”
“那還有錯!”
“這麼說來,對他們還真得留點兒心呢……”
雖然,直到現在為止,我也沒鬧清拓大日本語學校里究竟潛伏了多少臺灣來的特務,但在學生中臺灣人佔著極大的比例卻是一個事實。其實不僅拓大,在整個日本,臺灣人所佔的比例都相當可觀。每個班佔半數以上,甚至壓倒多數的全是臺灣人。從數量上說,我們來自中國大陸的同學連他們的十分之一也沒有。
或許從外國人的觀點看來,我們也好,從臺灣來的他們也好,都是說著同樣漢語,寫著同樣漢字,有著同樣血統和歷史文化傳統的完全相同的中國人。但是,處於現實當中的同是中國人的我們自己,卻能時刻清楚地感覺到存在於我們之間的種種不同。且拋開明顯的政治分歧不說,僅在漢語的文字,語言的使用上,就存在著我們與他們之分。
我們寫“龙飞凤舞”;
他們寫,“龍(繁)飛(繁)鳳(繁)舞”。
我們說“衣服漂亮”,把“服”和“亮”都讀成輕聲;
他們說,把“衣服漂亮”的“服”和“亮”明顯地讀成二聲和四聲。
我們說“有一點兒冷”;
他們說“有一點冷”。
我們說“你看過那本書嗎?”或“你吃了飯嗎?”
他們卻說成“你有看那本書嗎?”或“你有吃飯嗎?”
我們稱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為“愛人”,他們聽了嗤之以鼻,說“愛人”的意思是情人。他們認為稱丈夫為“先生”,妻子為“太太”則是天經地義。
我們對人打招呼,一開口就是“同志”;他們則是“先生”,“小姐”,“太太”。
“陳小姐,你是從北平來的嗎?”他們那樣問我。
“對,我是從北京來的。”我這樣回答。
打開雙方的地圖,不僅一些地名的稱呼不同,省區的劃分也不一樣,甚至連版圖的大小都不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