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誰廢江河萬古流?(下)

——疏勒河上修建的雙塔水庫,淹沒了唐玉門關故城,對這一明顯的敗筆,我後面還將作一些詳細剖析。

不管承認還是熟視無睹,在西北各主要內陸河流域,灌區不斷擴大,大壩已多得“成災”。


在西北,河流沖出發源的山脈後,不再有大山的阻隔,不再有險灘和峽谷,在幹流上大量修建的是“平原水庫”,這是西北水利工程的“創造”。

於是,流域的水系改變了,地下含水層破壞了,這也印證了楊萬里幹流與平原上兩個“不可修壩”的原則。修建在石羊河幹流上的紅崖山水庫、塔里木河幹流上的大西海水庫,形成了足以致河流死命的“血栓”。

面對一個個的人工湖,有誰想過,中國三北地區水庫每年蒸發失水就達200多億立方,這無情的揮霍與浪費,比這一地區缺水總量還多。


河道斷流了,沿河的綠色走廊衰敗了。河水不再潛入地下,而是瀦積在地表,隨著蒸騰的水汽大量發散到天空。

在“水利”的圍堵下,河流越來越短,地下水資源得不到補充,各河流水系與地下含水層全面惡化。年復一年,下遊乾涸的河道死去,天然湖泊、沼澤濕地消失,荒漠化無情擴大。綠洲不斷上移,甚至“爬上”了山前貧瘠的礫石灘。事實上,不斷喪失的正是土壤和光熱資源更好的下遊家園。


多年以來,沒有人對大型水庫立項、建設施工,直至建成運行後的自然和生態環境影響,以及水利工程和水庫廢棄進行評估和長期跟蹤監測。即使對工程的投入與產出,也未進行科學的經濟評價。

當代水利工程,常常在西北荒漠展露出一種難堪的窘迫和反科學的性質。

為什麽人和自然的關係,人與水資源、與河流的關係,上遊與下遊的關係,不是走向和諧而是日趨緊張?

在這種窘迫的背後,還有深層的決策疑問。

土地資源豐富,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地方政府一直把河西走廊定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往各個綠洲大量移民,不斷擴大墾荒面積,無盡的可耕地和麥子、棉花,足以吞噬掉所有河流的水量。至今,從武威、張掖、酒泉到敦煌,這種擴大灌區面積的工程並未停止。新華通訊社2005年10月9日發自蘭州的專電《敦煌灌區建成之日,就是月牙泉乾涸之時》,決非危言聳聽。


中國是強調政府職能轉變、重視宏觀調控的國家。這什麽這種轉變難以到位,調控難以奏效?

職責、職權和利益有時是難以區分的。地表與地下,行政管理的劃分顯得如此可笑。河流等地表水,包括河道和河床管理屬水利部門。城市用水屬城建部門。而地下水資源屬國土資源部門管理。水資源的最大用戶是農業灌溉,水力發電又屬電力企業。汙染治理屬環保部門,但汙水處理廠又由城建部門管理……此外,還有行政區域的分割,河流的上下遊糾紛。


荒漠化擴展,沙塵暴一次次襲來,大災難逼迫和降臨時,對於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誰能幸免呢?

不單單是河流與下遊綠洲存亡的問題,不單單是家園的廢棄和生態“難民”。應當看到,在西北,在河西走廊,種植面積的盲目擴張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一個轉折點,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面臨著一個折點。

歷史是一面鏡子。西北的平原水庫也是一面鏡子?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