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學術:丹納《藝術的哲學》評價巴黎文創環境

丹納(Hippolyte Taine)《藝術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rt,1865–69)裡對巴黎有相當鮮明的批評。他一方面承認巴黎是藝術與思想的中心,但另一方面,他認為這個「中心」的氛圍也帶來了「過度刺激、短暫與浮躁」。

人才與機會的集中

丹納指出,巴黎是全國最能出人頭地的地方,所有有才智、野心和毅力的人都會擠到巴黎來。這讓巴黎成為「全國的頭腦」,不論是文學、繪畫、戲劇、科學,都會在這裡競爭和碰撞。但問題是:這種高度集中導致過度競爭與「自我消耗」。

過熱的知識與創作氛圍:丹納形容巴黎人處於「非正常」的精神狀態:頭腦過於發熱;精力過度消耗;情緒過度興奮。這種「熱病式」的氛圍,使得創作成果常帶有浮躁與短暫的特徵。

對藝術品質的影響:巴黎的文化產品(不論繪畫或文學)往往反映這種「過度興奮」的特質。有時候,這樣的刺激能推動創新(例如新流派的誕生)。但更多時候,這種躁動損害了藝術的深度與持久力。

換句話說:巴黎的藝術創造數量很多,但質量卻容易因環境的「熱病」而受損。

與地方的對比

丹納還強調,若把巴黎與地方(如省城、古都)相比:省城的環境雖然沒有巴黎的火熱競爭,但更安靜、自然,容易滋養深沉而純粹的藝術與思想。巴黎雖然是「時尚、流行、潮流」的發源地,但這些往往只是「片刻的光彩」,難以與持久的藝術成就相比。

總結

對丹納而言,巴黎是一個「光彩奪目卻患有熱病」的文化中心:它的活力與創造力不可否認;但它的浮躁、過度刺激、短期爆發,也讓藝術容易失去深度和純粹。這樣的評價,正好與我們前面討論的留言文字呼應(「頭腦不是處於正常和健全狀態,而是過分發熱,過分消耗,過分興奮」基本就是丹納的話)。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