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Lian 譯 I Sara Ahmed 著:情感的文化政治(導論)5

因此,不僅是我們「對熊有某種印象」,而是「這頭熊」同樣造成了某種印象,留下了某種印象。恐懼塑造了與對象相關的身體的表面。情感是關係性的:它涉及在關涉某種對象的時候,那種行動(反應)或關係的「趨向」(towardness)或「遠離」(awayness)。在兩種意義上,熊變成了對象:我們會與某一對象接觸,並對其有特定的取向。更確切的說,恐懼的「關於性」涉及對接觸的一種解讀:孩子將這種接觸解讀為危險,這包含將熊理解為「可怕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解讀」隨後將熊定性為導致這種情感的原因。孩子變得恐懼,熊變得可怕:將情感歸因於對象(我害怕你因為你是可怕的)。這就是這種遭遇(encounter)的結果,這一過程使主體遠離其對象。情感涉及這種情動形式的重定向(reorientation)。

如果情感的對象(object of feeling)同時塑造了情感,並被情感塑造,那麼情感的對象就絕不簡單的先於主體。對象如何對我們造成印象(我們如何對其有印象)可能依靠的是那些仍然活躍的歷史,只要它們給我們留下了印象。

某一對象可能代表其他對象,或者可能與其他對象相關或鄰近。情感可能會「粘黏」住一些對象,又滑向另一些。在本書中,我提供了一種情動經濟學(affective economies)的分析。在這里,情感不存在於主體或對象之中,而是作為印象的流通(effects of circulation)而被生產(見第二章)。對象的流通讓我們得以思考情感的「社會性」(sociality)。

「由內而外」和「由外而內」

我所說的情感的「社會性」是什麼意思?在我能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必須看到似乎是太理所當然得東西:即情感的日常語言基於對內在性(interiority)的假設。如果我在思考情感,那麼我可能假設的是,我需要朝內看,問自己:「我感覺如何?」。

這種將情感作為內在性的模式,對心理學而言直觀重要。事實上,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出現,對有關情感的理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通過成為心理學的「實物教學對象」,情感被心理學化了(White 1993: 29)。

在心理學模式下,我「有」情感,並且它們是我的。正如K.T. Strongman所說:「首先,在主觀感受中,情感是圍繞內在的」(Strongman 2003: 3)。我可以表達我的感情:我可以笑,可以哭,也可以搖頭。

一旦我這樣表達了我的情感,內在的東西流露了出來,我的情感就也變成了你的,你可能會回應它們。如果你與之共情,我們可能會有某種「共同情感」。如果你不理解,我們可能彼此疏遠。這里的邏輯是,首先,我「有」某種情感,然後它朝向對象或他人流動,而後再流向我自己。我們可以將此成為「由內而外」的情感模式。

通過對這個模式的批評,我加入了一些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的行列,她們認為情感不應被視為心理狀態,而是社會和文化實踐(Lutz and Abu-Lughod 1990; White 1993: 29; Rosaldo 1984: 138, 141; Hochschild 1983: 5; Kemper 1978: 1; Katz 1999: 2; Williams 2001: 73; Collins 1990: 27)。而我想提供一種情感的「社會性」模型。這種模型與上述文獻有一些區別,但也受到它們的啟發。

以涂爾干對情感的經典描述為例。在《社會學方法的准則》中,他主張社會學事關對約束的識別:「我們的大多數想法和傾向都不源於我們自己,而是從外部而來。除了強加與我們之上,它們以何種方式成為我們的一部分?」(Durkheim 1966: 4)。

這里,社會學的范圍被定義為理解「外部」對個體式主體的強加。這種對情感「社會學的」劃定,提出了一種情感作為社會形式,而非自我表達的理論。涂爾干考量的是情感在集體中的興起浮現,認為這種情感的「大規模運動」,「並不源於某一特定個體的個人意識」。

在這里,個體不再是情感的根源;情感本身從外部而來。涂爾干後來關於宗教的研究表明,這種情感並不總是留在「外部」。正如他所指出的:「這種力量同樣可以穿透我們,並在我們內部組織起來;由此,它成為我們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恰恰是經由這個事實,它被提振和放大了。」(Durkheim 1976: 209)。因此,對涂爾干而言,情感不是來自於個人身體的東西,而是支持社會性身體,並將其粘合起來的東西(Collins 1990: 27)。

情感的文化政治 [導論] 作者:Sara Ahmed 譯者:Alice Lian; Sara Ahmed(2004),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ntroduction] 譯文首發於公眾號「她譯」 原載:https://book.douban.com)

Views: 1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