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謀: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技-藝反思的「法國潮」中

自笛卡爾之後,經百科全書學派、聖西門、孔德、柏格森、巴什拉、科瓦雷、康吉蘭,到福柯、德勒茲、利奧塔,法國科學史傳統可以說佔據法國思想的半壁江山。在法蘭西學院,福柯擔任的是思想史講席。他認為,在當代法國哲學中,以巴什拉、柯瓦雷和康吉蘭為代表的「知識的、理性的、觀念的哲學」形成了與「經驗的、感覺的、主體的哲學」分庭抗禮的局面,後者的代表是薩特、梅洛-龐蒂。[2]

法國是社會學誕生的重要源頭。聖西門和孔德對於社會學創建居功至偉,後者1838年首次在《實證哲學教程》中提出「社會學」這一名稱,並建立起社會學的基本框架。之後,迪爾凱姆、布爾迪厄和拉圖爾的社會學均赫赫有名。聖西門對技術與工業的研究投入許多精力,其後科學、技術與知識一直是法國社會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以拉圖爾為代表的SSK「巴黎學派」崛起便是明證。

在上述兩大傳統中,技術被充分地反思。今天認定的法國技術哲學家比如埃呂爾、西蒙棟以及國內不熟悉的讓尼古(Dominique Janicaud)、沙博諾(Bernard Charbonneau)、哥哈(Alain Gras)、布航(Jean Brun)等人,一般擔任的都是社會學、歷史學和人類學教席。

法國人對技術的哲學反思往往與科學、知識混雜在一起進行的。在法國科技哲學傳統中,自聖西門之後,「科學」與「技術」兩個概念被緊密聯系在一起使用,法國學者說「科學」時經常包括技術,福柯就是典型。在一定程度上,法國人對科學的推崇更多的是出於科學改造世界的實踐力量,而不是把科學視為邏輯嚴密、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斯蒂格勒更是主張技術化科學(technoscience)的觀念,這受到海德格爾的影響。實際上,「技術化科學」的觀念今天在法國和德國技術哲學家中很受歡迎。

實際上,斯蒂格勒在貢比涅大學擔任的是法國最早一批以技術哲學為名的教席。但他認為,技術反思並非哲學反思,而是哲學的全部研究對象,因此研究技術就是研究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超哲學」的。顯然,他把自己當作一般哲學家。也就是說,他的目標不是技術哲學(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而從技術切入的哲學(philosophy from technology),要經由對技術的反思而獲至哲學基本問題的答案。這一點在法國科技哲學家中非常明顯:他們對科學技術的反思並不止於科學技術本身,尤其試圖指向理解人的社會歷史境遇——這一境遇在當代無疑以科學技術時代為最突出的特征——因此法國的技術哲學家以人與技術之關係為最核心的問題,因而對技術倫理、技術的社會沖擊備加關注。

法國技術哲學與藝術關係非常密切,表現為哲學家們討論很多藝術、美學和文論的問題,福柯、德勒茲、德里達和斯蒂格勒等人都是如此。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技術與藝術在法國傳統中長期被混同為「技藝」(technik),類似英語中technology的術語technique直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才開始流行。同樣,法國人講藝術時不限於純粹的審美藝術,而是包括有實際用途的工業設計、建築藝術以及家居裝潢、服裝設計、園林和城市規劃技藝等等。在斯蒂格勒這里,藝術被認定為最高的技術形式,是當代記憶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

技藝同源的觀念根源於當代法國技術哲學對人的基本理解,即人本質上是工具制造者(homo faber)——技術物、藝術物都是能制造工具的「靈巧者」即人的創造。這也為當代法國技術哲學所謂的「物的轉向」(thing turn)——西蒙棟於1959年提出——開辟了道路。拉圖爾和斯蒂格勒均給技術人工物以更高的位置,前者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NT)要求對人與物以平等對待,而後者花大氣力分析物尤其是記憶物如電影、照片、數碼物等。當然,法國技術哲學轉向物,亦受到其他國家同行的影響,如溫納對紐約長島大橋的技術政治學研究,荷蘭興起的道德物化理論,以及美國興起的工程哲學研究。


(本文作者:劉永謀;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2020-12-12 原載:【論壇第5期話題】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主講者:劉永謀、段偉文、閆宏秀、楊慶峰;來源:澎湃新聞∙ 思想市場;說明:劉永謀、段偉文和閆宏秀等三位教授的稿件首發於《自然辯證法通訊》第42卷2020年第11期。註: 貝爾納·斯蒂格勒 [Bernard Stiegler] 1952.4.1 - 2020.8.6)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