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5)

(三) 全球性地方感之形成

地方感這個概念,在人文主義(humanism)與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脈絡下, 強調人對於所處環境和地方的主觀,即主體感受,就社會科學的視角觀之,人的感覺、 情緒、慾望和意念等,正是人文地理比較少處理的部份,因此,在空間的社會分析裡,借取地方感的概念,具有彌補與平衡的作用,也可以將人的意義與價值重新放在中心。而現象學正是對於實證主義的教條法則的反動,於強調意義,所以現象學關於地方感的 研究,詞藻都十分優美且富想像力,故地理學家紛紛嘗試地方感連結至全球性之理論。

 1. 多琳‧瑪西 ──全球性地方感

英國地理學家多琳‧瑪西(Doreen Massey)主張發展「進步」或「全球」的地方感觀念,她將地方想成是「以新方式結合了身體、物體和流動」。誠如艾斯柯巴 (Arturo Escobar) 的主張:「地方以特殊的構造聚集了事物、思想和記憶」(Escobar, 2001:143)。 在這種邏輯下,「地方」變成了一連串的事件,而不是根植於真實性觀念的穩固存有 論事物。做為事件的「地方」,特徵是「開放」和「改變」,而不是明確界限與永恆。此 種論掉改變了地方的價值建構歷程,因為地方是由外往內形成,而非從內部建構。

2. 露西‧李帕德──連結性地方感

美國藝術家兼評論家露西‧李帕德 (Lucy Lippard,1937) 在其《地域的誘惑》 (The Lure of the Local) 書裡,提出了類似瑪西的看法:地方是一個人生命地圖裡的經緯,它是時間與空間的、個人與政治的,充盈著人類歷史與記憶的層次區位;地方有深度,也有寬度。這涉及了連結、圍繞地方的事物、 什麼塑造了地方、發生過什麼事、將會發生什麼事(Lippard, 1997:7)

李帕德同意瑪西的論點,認為地方是「關涉了連結」,但是提到「地方」脈絡中的歷史層次,成為未來行動的基礎。

3. 威廉‧克羅農──連結性與全球性地方感

英國環境史學家威廉‧克羅農(William Cronon,1954)於《自然的都會》(Nature’s Metropolis)書中也認同瑪西地方感,對思考地方的方式有新提議,如他認為芝加哥城是 透過與鄰村腹地的關係而互相建構 (Cronon, 1991)。他在〈肯納寇特之旅:往鎮外的路〉 (Kennecott Journey:The Paths out of Town) 的論文裡,針對阿拉斯加州的一個廢棄小鎮, 也從事了類似分析,克羅農的論文探討城鎮地方三十多年的榮景與沒落,強調該地與大環境的互動;克羅農認為,了解地方,就是要追溯肯納寇特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關連,包 括: 「與眾多其他有機體分享世界的人類有機體的生態學、塑造自然且彼此塑造以便創造集體生活的人類社會存有的政治經濟學,以及努力奮鬥尋找置身世界所在之意義、訴說故事的生物的文化價值」(Cronon, 1992:32)

克羅農運用敘述讓我們思考手邊的議題。他告訴我們:必須將「地方」視為連結世界網絡中的一個位址,置於不斷演變的社會、文化與自然,以及環境網路中來理解,必須經由出入研究地點的各種路徑來理解地方。 許多地理學家也開始如克羅農一般來思索地方,如甘帝 (Matthew Gandy)探討〈紐約市如何透過與自然的關係而建構 〉(Gandy,2002);克雷頓 (Dan Clayton) 則探究〈英屬哥 倫比亞,如何因為大批地國旅行者及當地旅行者進入與穿越這個地帶而建構〉 (Clayton,2000)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專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光男博士,2011年 7 月)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