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鈞·海上絲綢之路的回顧與前瞻(下)

到了北宋末年發明了羅盤儀,以此導航,並有海圖(圖經)為憑藉,船舶可遠離海岸橫渡大洋,海上交通更發達,在膠州、秀州(海鹽)、杭州、明州、廣州都設立了市舶使,可見海上貿易更繁榮。元代重視對外擴張,曾建戰艦數千艘以興水軍,準備經營臺灣和進攻日本、爪哇、緬甸,同時造大海舶由長江口運糧直達山東成山角,供應大都,還擴大了由海上絲綢之路和南洋、印度和東非諸國的貿易,造船業和海運業都出現了鼎盛局面。

到了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405~1433年),鄭和受命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致力於發展中國和海外各國的友好關係,是中國歷史上由國家組織的、規模空前宏大的航海事業。公元1431年其最後一次由南京出航,動用了海舶200多艘,其中大型寶船60多艘,長44丈、寬18丈,可載千人,全隊共27550人,先後三年訪問了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孟加拉、錫蘭、印度、亞丁、天方(麥加)、索馬里、肯尼亞等國,一路上廣泛搜集了有關的文字資料和圖件,其隨員馬歡、費信、鞏珍等分別寫書記述了將近40國的山川形勢、氣候、物產、人民風俗和社會情況,並在歷次航海調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基礎上,編繪了《鄭和航海圖》,標誌了15世紀世界航海技術的先進水平。

鄭和下西洋的活動總的看來其航程之遠、歷時之長、人數之眾、航舶之多、噸位之大、組織之嚴密、技術之先進、氣勢之宏偉、影響之深遠,使我國的航海事業遙遙領先於當時的世界各國。惜乎到1433年鄭和返國後,宣德帝屈從朝中的保守勢力,宣布停罷繼續航海,實行海禁,其後的清代又多次實行海禁、海遷和閉關政策,一誤再誤致使我國航海事業一落千丈。而與此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拓殖民,航運大振,國家實力迅速成長。終於到了1840年帝國主義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了我國門戶,被迫實行“五口通商”,淪入了半殖民地的境地。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才開始進入了有計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海運事業。

語云:溫故而知新。從以上對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過程的簡要回顧,可見其盛衰變化既受國際宏觀形勢變化的影響,更主要的決定於國勢的盛衰。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以及中國和東盟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進一步密切加強,作為我國沿北部灣的中心城市和大西南對外重要門戶的北海(合浦),又一次面臨蓬勃發展,邁向世界的大好時機。

參加此次“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理論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們,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進行了回顧與前瞻,提出了很多高質量的論文,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是一次富於成果的盛會。會議主持單位決定在會後匯編論文集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我相信這對於推動國內外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弘揚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促進北海(合浦)和北部灣沿岸地區的經濟繁榮,都將發揮意義深遠的作用。為此,我慶賀研討會圓滿成功,預祝作為一項重要科研成果的會議論文集的早日問世。
(2004年冬於合浦紅林大酒店。/ 本文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教授))

*本文應用的歷史資料主要參考:(1)《中國海洋誌》第九篇第一章.大象出版社.2003年;(2)鈕仲勛:《地理學史研究》.地質出版社.1996年。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國·北海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吳傳鈞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