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元:探源文明與厚植自信(上)

2022年5月27日,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內容是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習近平指出,學習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這是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安排的又一次有關中國歷史文化方面的集體學習,體現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視。習近平曾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文化虛無主義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對中華文明起源歷史的學習和研究,展現的就是中國共產黨人重視學習和研究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注意從歷史中汲取治國理政經驗和智慧的優良傳統。

 

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論貢獻中國方案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全稱為「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是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又一項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技項目。自2001年至今,經過20多個學科400多位專家的共同努力,歷經預備性研究和五個階段的分期研究,目前已取得重要成果。研究顯示,中國大地上眾多考古遺存表明,土生土長的中華文明在經歷了內部各地區交流互動、匯聚融合,以及與周邊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後,終於在距今5000多年前,發展出較為發達的農業、手工業,社會分工和階級分化加劇,出現了城市、禮制、王權和國家,由此進入文明階段。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有著深刻的學術意義,它以堅實的考古材料和綜合研究,揭示了中華民族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進程,中華文明的特質和形成原因等。尤其是其中對文明形成標誌的判斷,打破了西方固有的「三要素說」(冶金術、文字、城市),以中國的材料為基礎,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又兼顧了其他古老文明,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論貢獻了中國方案。

中華文明探源工作在闡明中華文明的獨到價值上有著重要意義。它在闡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延綿不絕、多元一體的發展道路的同時,也凸顯了中華文明的鮮明特質和發展形態,更彰顯了文明開放包容、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術界都有一些人對於中華民族擁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持懷疑和否定態度,有些人甚至鼓吹中華文明西來說,站在西方中心論的立場,輕視中華文明的獨特歷史發展道路和文化價值,把中國純粹當作西方現代化理論視野中的近現代民族國家來看待,很多認識都是片面的或錯誤的。中華文明探源工作則有力地回應了上述質疑。它以科學的研究證明,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真實可信的,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陜西石峁、河南二里頭等都邑性遺址的考古發現證明了這一點。它也表明,中華文明是土生土長的文明,是區域內各族人民交流、匯聚、融合的產物,是在自身基礎上起源、形成的,並非源自西方;中華文明也不是封閉的文明,而是開放包容的,與其他文明之間發生過持久的、各種各樣的交流,積極吸收借鑒其他文明的成果並發展創新。(2022-08-18 爱思想平台)

Views: 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