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娟〈Mona Baker敘事理論的演進及其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1)

摘 要:Mona Baker的敘事理論來源於社會學和認知學相關的敘事概念,走出了翻譯文本比對和翻譯等值的研究視角。文章通過對Mona Baker敘事理論的追本溯源,厘清其敘事理論的發展過程,指出在翻譯研究中應用敘事理論的難點,討論如何辯證地看待其中的有些理論及觀點,並展望敘事理論和翻譯學在未來發展的新接面。

一、引言

2006年Mona Baker出版的《翻譯與沖突——敘事性闡述》是社會學理論應用於翻譯研究的典型代表[1]。Baker敘事理論發源於社會學和認知學的敘事理論,借鑒以Somers[2][3]605-649,Somers & Gibson[4]37-99,Bruner[5]1-21和Fisher[6]108-109為代表的社會敘事學理論,將翻譯作為敘事,闡述了翻譯如何參與國際政治話語構建和國際傳播。2008年Baker的《再敘事的倫理》一文[7],闡述了翻譯不僅是一種敘事,而且可以通過譯者的操控,構建出與原作相悖的再敘事,進而引導譯入語讀者選擇偏離原作者意圖的立場和行為。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社會,翻譯作為敘事和再敘事,已不可避免地成為政治沖突的一部分。這種嶄新的研究視野顛覆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翻譯即橋」的天真看法,對於從翻譯角度來分析國際政治沖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07年,張美芳對Mona Baker敘事理論的主要理論來源進行了介紹,批評了其理論過於關注狹義的政治沖突、理論術語較多等問題[8]。隨著社會敘事學理論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翻譯研究中對於敘事理論理解的偏差逐漸顯露出來,主要體現在概念的理解錯誤和理論應用的零散性和隨意性上[9]。國內自2008年開始更多地關注Baker的敘事理論,其探討大都涉及了敘事、敘事類型等基本概念[10-12],還列舉了敘事理論應用的實例,但是對於Baker敘事理論的介紹往往以文學經典敘事理論作為其背景[10]56,強調文學敘事理論和社會學敘事理論的淵源,但是沒能厘清其區別,如邵璐的理論介紹中突出的是Baker的社會學敘事理論[11]96,但文本分析所應用的基本上是文學敘事理論[11]97-101。此外,除了宏觀理論上的理解偏差,核心理論的介紹和演示也往往不夠全面準確,如Baker敘事理論中關系緊密的敘事特征和敘事策略,很少有學者在文本分析中系統地使用這些理論工具。在理論應用中,對於概念的把握也往往不夠準確,如框架策略(framing)的使用[10]57。Baker的框架理論是四種具體敘事策略的上義詞,包括時空建構(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ing)、標簽框架(framing by labeling)、選擇性采用(selective appropriation)和參與者的重新定位(repositioning of participants),而不是Goffman[13-14]提出的最初始的框架(frame)概念。還有如李俊丹對於敘事類型的介紹,混淆了本體敘事和個人敘事的概念,忽視了元敘事(meta-narrative)和主旨情節(masterplot)的根本區別[12]9。Baker的敘事理論發源於多支不同的社會學敘事理論,僅閱讀她的敘事理論是遠遠不夠的。 

所有的理論,尤其是新生的翻譯理論,必然要經過實證研究的反復琢磨才能趨於成熟,敘事理論也有這樣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敘事學的跨學科研究已經交融形成諸多『敘事學+X』研究范式的分支理論。」[15]


二、社會學與認知學敘事理論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社會歷史學的研究者不再將敘事看作是現實世界的反映,而是現實世界的組成部分。這種轉變影響了Somers的敘事理論。Somers提出了敘事身份的概念[3]607,批評結構主義依照民族、地域、性別、職業等外在標簽劃分社會群體,抹殺了社會身份的多元化和復雜化。社會身份的形成是動態的過程,我們身處於各種敘事的包圍之中,同時又通過個人敘事來豐富公共敘事。譯者作為原文的介入者,和普通的敘事者一樣受到各種敘事的影響,其譯文可以看作是個人敘事對原文的一種轉換和介入,譯者的翻譯策略往往反映了譯者對自身社會身份的認定。判斷譯者的敘事身份,就需要依靠敘事理論提供的分析工具。

 

參考文獻:

[1]Baker M.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A Narrative Account[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6.

[2]Somers M R. Narrativity,narrative identity,and social action:Rethinking english working-class formation[J]. Social Science History,1992(4):591-630.

[3]Somers M R. The narrative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A relational and network approach[J]. Theory and Society,1994(23).

[4]Somers M R,Gibson G D. Reclaiming the epistemological 「other」:Narrative and the social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C]//Calhoun C (ed.).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Oxford UK and Cambridge USA:Blackwell,1994.

[5]Bruner J.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J]. Critical Inquiry,1991(1):1-21.

[6]Fisher W R.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Value,and Action[M]. 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87.

[7]Baker M. Ethics of renarration[J]. Cultus,2008(1):10-33.

[8]張美芳,錢宏. 《翻譯與沖突——敘述性闡述》評介[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 (4):317-320.

[9]Baker M. Translation as renarration[C]//House J (ed.). Translation: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4:158-177.

[10]黃海軍. 敘事視角下的翻譯研究[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7).

[11]邵璐. 翻譯與轉敘——《生死疲勞》葛浩文譯本敘事性闡釋[J]. 山東外語教學,2012(6).

[12]李俊丹. 敘事視角下的涉華新聞編譯[D]. 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作者范玲娟单位:寧夏大學 外國語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