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重點在於這個定義結構的原子元素永恒處於位移之中,客體=x 並不意味一種不確定性或不可認識性,而是一種不可指定性( assignable);換言之,如果「結構是虛擬的實在性」,那是因為這個實在性由客體=x 所遍歷(Deleuze, 1968, 270)。一方面,客體=x…
Blog 楊凱麟·德勒茲哲學中的思想與特異性(初稿)(10) 2 Promotions 南洋华裔:风雨飘摇百年路(23)華僑被看成是“寧靜而勤勞的居民”,“十分積極、勤勞、奮發”。一位公正的歷史學家這樣概括華僑在雅加達早期開發中的作用:“巴城如果沒有華僑,幾乎不能存在。” …
Blog 南洋华裔:风雨飘摇百年路(23) 3 Promotions 黃銳傑譯〈朗西埃·德勒茲、巴特比與文學句式〉(7)這一低音演奏我們聽到的,遠沒有德勒茲在梅爾維爾平滑的文本中聽到的那麽多,不過我們可以辨識出這一說法的來源:它由叔本華關於音樂的記載而來。通過訴諸語言中難以解決的差異性,通過刻畫文本的運作,和他告訴我們的事情之間的相似性,德勒茲事實上將文學納入了音樂的概念:不是一種特殊藝術,而是一個哲學概念,一種藝術觀念。…
三、先鋒派的藝術哲學——“非人化”
從歷史角度說, 對審美現代性特征作出理論上最早系統表述的, 也許是西班牙哲學家奧爾特加。他率先對先鋒派藝術(他稱之為“新藝術”)進行了界定。在他看來,…
Blog 周憲: 審美現代性與日常生活批判(3) 4 Promotions 童慶炳:《左傳》:中國敘事文學起點與開篇 (9)當然,按照一般的敘事學理論,立刻就會說《左傳》是按照第三人稱的“視角”來敘述的。這當然沒有錯。問題是《左傳》的第三人稱視角與別的敘事文學的第三人稱視角又有何不同。《左傳》敘述人是史官,其敘述視角是史官的視角。…
消費社會和文化的興起在中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仔細考量這個概念的流行, 一方面與文化研究在中國的勃興有關, 另一方面又與消費社會的在中國的發展關係密切。今天, 西方學者所津津樂道的種種日常生活審美化現象,在中國似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假如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話題(或主題)的話, 那麽,…
Blog 周憲: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3) 4 Promotions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愛經》(15)那少女把顏色、忒修斯的記憶和聲音同時都失去了。她想逃了三次,可是恐懼心纏了她三次腳。她戰栗著,正如被風飄動的稻草和在隰澤中的蘆葦一樣。…
四、結論: 喜感是被敘述的存在感…
以一隻眼睛打探你的井底
歲月生出水仙的根鬚
隔著樂而不淫的兩個世界那西蘇思憔悴在自審的界面溺斃…
Blog 詩陽《世紀之末,關於同路的紀行》9 眼睛的對證 7 Promotions 大叙事与小叙事 (下)用什麼詞語來表達,你就是什麼人?
1900的年代,海明威用《老人與海》裏硬邦邦的詞匯表達他的雄性;波普爾用自由主義的詞匯概念,表達他的反對社會主義的新神學。
這些恢弘的辯爭,主義的較量----曾經是哲學、文學界的主流話語,但是這些“輝煌敘事”,在後現代的哲學中卻被大大質疑!…
【內容提要】 一種新的文化形態——微文化——正活躍並改變著我們的世界,它以新技術和新裝置為手段,構成了全新的信息方式。微文化有一系列突出的文化癥候,其中微型、快捷、海量和快感是值得注意的四個方面。…
另外,文學參與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以前只有那些經典的、宏大敘事的作品才有機會走出去、流進來。媒體的力量強化後,民間意識形態的個人化的創作也進入到傳播視野,通過紙質、電視、影視、網絡等多渠道傳播、發散,傳播空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多元的文學格局。…
Blog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6 電子媒介與文學創作的新變(5) 12 Promotions 周憲:文化研究的新領域——視覺文化(1)視覺文化研究的興起
…
Blog 周憲:文化研究的新領域——視覺文化(1) 11 Promotions 喬治·奧威爾《1984》(36)他把做完的工作卷了起來,放在輸送管里。時間已經過去了八分鐘。他端正了鼻梁上的眼鏡,嘆了一口氣,把下一批的工作拉到前面,上面就有那張紙片,他把它攤平了。上面寫的是幾個歪歪斜斜的大字:
我愛你…
Blog 喬治·奧威爾《1984》(36) 3 Promotions 黃銳傑譯〈朗西埃·德勒茲、巴特比與文學句式〉(1)德勒茲的最終文本之一題為“巴特比(Bartleby)或文學句式”。[1] 這一標題是他特有閱讀方式的最好總結。與其他神聖文本(texte…
Blog 黃銳傑譯〈朗西埃·德勒茲、巴特比與文學句式〉(1) 3 Promotions 德勒茲與褶子(1)如何理解德勒茲?什麽是德勒茲?
…
Blog 德勒茲與褶子(1) 5 Promotions 什麽是散文詩?(下)什麽是散文詩?…
Blog 什麽是散文詩?(下) 6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