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為他人的藝術vs為自己的藝術(中)

在我們這里,首先要有厚實的大眾藝術的草根,才可能有錦,才可能添花;而錦上添花在發達的西方國家就太普遍了,無須顧及觀眾感受、只為自己享受的藝術花樣繁多,不勝枚舉,尤其是那些solo為主的藝術樣式,本來就未必需要公之於眾。相比之下,戲劇最難單幹,必須要團隊合作,多半還是要些人來看,所以還有點蹤跡可尋。集體的藝術也可以自娛自樂,戲劇中一種常見的做法就是,不管觀眾是否分得清角色,演員角色混搭,一人多角、一角多人,大家玩玩。

 德國的福克旺藝術大學是個老牌綜合性藝術大學,現代舞大師皮娜·鮑許就是那里的校友,她的舞團也一直在那里。兩年前我去福克旺的鮑許劇院,看他們和上海戲劇學院的合作項目,同臺演出布萊希特的《四川好人》和我的解構版《神仙與好女人》。德方的研究生導演喜歡頻繁換演員來演同一個角色——不是在排練初期作為遴選的手段,最後的呈現也是這樣。《四川好人》我是滾瓜爛熟的,這回卻看不懂了,不僅因為說的是德文,更因為他們老換演員,又都穿著幾乎都一樣的中性服裝,無從辨認誰演的是誰。我慶幸自己早就堅持不許我那劇本的導演這樣頻換演員——那之前他們來上戲開始工作時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我要中方的研究生導演反復向德方導演堅持編劇的權利,甚至威脅不讓演出,終於使之改回到一人一角,這樣我才看得明白我自己的戲,而觀眾的反應也比那個混搭的布氏原劇強烈多了。

 其實,一人多角這一曾經算是時髦的新奇導演手法現在已經見怪不怪。最近德國著名的先鋒派邵賓納劇院到中國演出《哈姆雷特》,顛覆原劇的情節,六個演員演20多個角色。主要演員說:「不像是在演一個故事,導演給予演員一個很大的空間去發揮,不用特別揣摩角色的形象……」評論者還算客氣地說,這個戲「不太哈姆雷特」(《渤海早報》2015/6/13),但這種批評對於我行我素的藝術人一點作用也沒有,他們本來就不是做給你們看的!

 為什麽他們這麽喜歡一人多角、一角多人?在世界上有傳統的幾大戲劇體系的代表人物中,斯坦尼和阿爾托會堅決反對這麽做——他們要求演員融入自己的角色,怎麽能在同一個戲里當場調換角色?布萊希特和梅蘭芳倒有可能贊同,但會有嚴格的條件。布萊希特的一人多角由劇情和人物明確規定,如《四川好人》中的演沈黛的演員也要扮演男角,那是在沈黛必須藏起好女人的身份,變成個男人來對付壞人的時候;《措施》中四個回來匯報的「同志」必須輪流扮演那位已被他們處死的「年輕同志」。中國戲曲中偶爾會看到「前呂布後貂蟬」之類兩大名角互換角色的設計,那是為了炫耀技藝,最多也就是兩個演員互換。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