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為他人的藝術vs為自己的藝術(上)

如果這題目是個選擇題,該怎麽回答?相信有很多人會選前者——「為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嗎?但也會有很多人選後者——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崇尚自我表現,不是說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要求演員發現自我、「解放天性」嗎?

兩個選擇都有相當的道理,也都有不小的偏頗。首先,斯坦尼從來沒有要演員「解放天性」。中央戲劇學院資深表演教授張仁里早已考證出,這個在中國流傳極廣的說法其實是八十年代國門初開時一些中國的表演老師誤讀了西方理論硬安在老外頭上的。其實很多人都忘了常識:中戲、上戲最難考的表演專業錄取的不到百分之一的「幸運兒」們,並不是比別人更會「做自己」的人——真要做自己,在家呆著不容易得多?借用培養了梅爾·吉布森和凱特·布蘭切特的澳大利亞國家戲劇學院NIDA前院長奧博瑞·梅勒的說法,當演員就是要學會「做別人」——按劇本和導演的要求去做;當然也是做給別人看,這「別人」就是觀眾。

然而,在NIDA和中戲、上戲這些著名的專業院校之外,也有很多大學主要教普及型的藝術,尤其是那些綜合性名牌大學的通識課程,並不刻意培養專業藝術家,而是讓學生在藝術實踐中修煉熏陶、提高素質。前者的藝術主要是給他人享受的,後者則主要是為自己的。兩年前在斯坦福大學看到一種完全生活化的表演「給花讀書」,其實並不真是給花讀什麽,而是給讀書者自己創造出一種純粹自我滿足的「藝術」。發達國家的人均藝術量高過我們幾十倍,大家都有機會學習多種藝術——而不是只是唱歌和畫畫;當為他人的專業藝術接近飽和,而藝術的總量還在國家和眾多基金會的支持下不斷增長,很多就變成了為自己服務的藝術。

為他人的藝術和為自己的藝術很不一樣。為他人必須讓人能明白、能欣賞,為自己就不用管別人懂不懂、喜不喜歡,甚至還可以故意讓人不舒服!當年波蘭的格洛托夫斯基被西方人發現後去紐約演出,看到觀眾太多反而不樂意。他拒絕到大劇場去演,很快就放下了他藉以出名的「貧困戲劇」,最後做起了完全不要觀眾的「類戲劇」,躲到鄉下修行去了。西方的教授最喜歡這樣新奇的藝術——最容易寫論文發表升職,因此當代藝術的課堂上,這種邊緣藝術的內容總是大大超過主流的藝術。生長在西方的人並不會因此而顛倒主次,但主要通過書本來認識西方的非西方人——包括留學生——就難免被教授們誤導,錯把邊緣當主流,錯把為自己的自娛藝術當成是為他人的專業藝術,以致引進本國水土不服。殊不知,在多數非西方國家里,人均藝術量還太低,社會首先需要的還是為大眾服務的藝術。當雪中送炭的藝術還遠遠不夠的時候,卻有很多人只知道「錦上添花」。去哪兒「添花」?「錦」在哪兒?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