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認為人類是實體或實體的容器的觀點來自於物理學,來自於伽利略的科學,來自於這個荒謬(但也卓有成效)的假設,即除了依照數學而表現的質量和能量外,沒有什麽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真的應該接受這種本質上認為人不是現實的一部分的建構方式嗎?難道我們不是徹徹底底地存在於這裏,難道我們不是現實的一部分嗎?對於某些科學來說,假設人類不存在,這可能會是富有成效的,但是這對於人類科學來說並不是一個富有成效的假設。然而,這種假設卻隱含在一種仍然被用於研究人類行為的構念之中。
哲學常常聽起來非常地枯燥和抽象,因為它是一門討論構念類型(types of constructs)的學科。沒有人聲稱人是不存在的。但是,許多人仍然會堅持一種構念,而只有當生活在物理現實中並對物理現實加以研究的人首先被從物理現實中抽離出去的時候,這個構念才是適合於這個物理現實的。
存在主義提出了以人的存在方式為基礎的構念類型的可能性,而不是基於脫離於人的生命的存在物。
因此,人類不應被認為是一個容器,裏面有著類似於物品的實體(就像是一個盒子,裏面裝滿了個體化力量、能量、內容、經歷、驅力或動機、願望或需求、原型或重復衝動、本能或神經模式、焦慮束縛或壓抑、力量驅力或衝突平衡、思維定律或放電突觸、表征、意象、感知或感官痕跡)。這並不是說,其中的某個構念系統不會產生富有成效的假設或帶來行為預測。但是一門更加富有成效的人類科學必須采用比「容器中的物品」更加適用於人類的構念類型。
存在主義哲學家為我們提供了可選擇的新的類型的構念。例如,薩特(Sartre)[9]指出,「口渴」並不是內在的一件東西。正是我「用杯子喝口水」在「縈繞著」我現在的樣子(它不是真實的,也不是虛幻的)……一種「我感覺到並稱之為口渴」的可能性。另一個例子:「信念」不是一個實體,不是一個內容。它就是一個「相信」的過程,一個進行著的過程。將過程剝離然後只剩下類似實體那樣的內容存在,這是永遠無法辦到的。過程總是「超越」了似乎是實體、信念、情感和思想的任何東西。內容是由過程「造就」的,並由過程來維系。
我們在內心深處「拷問」自己,去發現我們的感受、願望和個人本性。我們拷問的這個「自我」並不是一個內在的「居住者(inhabitant)」。一方面,它是「在場的」(我們的直接感受式的身體具體性);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在場的」(我們必須要捫心自問、要挖掘、要把問題投向「深處的那個地方」),薩特稱之為「不在場-在場(absent-present)」,並特意把它描述成一個過程,而不是兩個獨立存在的物件(比如弗洛伊德式的「深處的那個地方」和弗洛伊德式的自我)。並沒有什麽意識的內容或者「意識的定律」(有的只是對定律和內容的意識)。作為具體而進行著的這個過程,總是更為根本的。符合這種現象的構念類型在英語中總是需要連字符,因為它可以把先前被分割成兩個物件樣實體的東西結合起來(combine),也因為它呈現出的這種結合並非是把兩個物件綁起來,而是把它們作為一個進行著的過程來看待。
當我們概念化或者表達我們是怎麽樣的、我們的感覺是什麽、我們的感覺又在意味著什麽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把下面的物件給挖了上來,而且它們在下面時候的模樣和現在我們表達它們時候的模樣還是完全相同的。實則,「挖掘」、「表達」,這些都是持續進行著的生命過程。它們是在創造含義,而不是簡單地把已經存在的含義給找出來。這一點或許可以用 「事實性-超越性(facticity-surpassing)」這一連字符組合來表達。總會有某個特定的處境(situation),在事實層面我發現自己置身其中;但是,去思考、去感受、去解讀、去反應、去闡述、去感知,總會有某個過程,這個過程改變了這個處境對我來說是怎樣的。處境並非獨立於我存在。處境不是純粹的物理屬性,而是人的關係性因素,我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需要什麽、期望什麽、實現什麽、使用什麽、避免什麽,等等。作為「處境」的事實的所有「屬性(attributes)」都是關於某人的生活、所做所為、在使用什麽、在回避什麽、在改變什麽或者沒能改變什麽。但這意味著在我們身上,或者在我們周圍,並沒有已經給定的完結了的事實。相反,說出我的感覺,這是一個活生生的過程,它「超越」了我開始說話時所給定的那個東西。而且,告訴你我的感受與告訴我自己或另外某個人我的感受相比,當然是一種不同的在世存在。
存在主義是現象學的;這意味著它旨在直接闡釋我們具體地是什麽(what we concretely are)、活著的是什麽以及體驗的是什麽。人們常常創造出非常深奧的構念,這些構念使得存在主義看起來像任何其他抽象的概念性假設系統。存在主義者努力強調,他們無意把他們的圖式(schemes)強加或假定到體驗本身之中。
[9] J. P. Sartre, Being and Nothingnes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