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壯‧慢新聞的第一道曙光

許多人都聽過慢食、慢活、慢讀、慢想,但“慢新聞”(slow journalism)呢?可能有點陌生。

英國有本雜誌叫《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號稱是“最後一個報道即時新聞”的媒體,這本每一季出刊的雜誌,報道的不是新聞,而是舊聞,3個月以前甚至更久前的舊聞;最近一期的《延遲滿足》,報道的就是去年9月發生的墨西哥43名學生失蹤事件,以及去年11月發生的索尼影視被駭始末。

《延遲滿足》創刊於2011年,它的母公司名稱就叫“慢新聞公司”。但為甚麼要辦一份舊聞媒體,甚至呼吁全球媒體一起加入這場慢新聞革命?

《延遲滿足》的答案很簡單:超快的新聞周期,讓“第一”凌駕了“正確”,也讓“訊息”取代了“意義”,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煙塵落盡後,替重要事件作最後解析”。

但慢新聞這個名詞並非《延遲滿足》所新創,早在亨利魯斯於1920年代創辦《時代》周刊時,他就說過“天下新聞有兩種,一是快新聞,另一是慢新聞,《時代》要走的就是慢新聞路線”。但何以這幾年慢新聞卻隱然已變成一股潮流,許多國家都有類似《延遲滿足》這樣的媒體出現?何以連《紐約時報》前任總編輯艾布拉姆森最近也創立一間媒體公司,發起“慢寫運動”,以每篇10萬元的稿酬,資助記者撰寫每篇至少兩萬字左右的新聞報道?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不難想像:慢新聞就是要顛覆快新聞的霸權,顛覆快新聞所形成的媒體文化,顛覆這種媒體文化所塑造的民主價值。在慢新聞論者的眼中,快新聞,尤其是所謂的即時新聞,就像是“一口大小的新聞雞塊”,媒體快速生產,閱聽人快速消費,但媒體“祇公佈而非告知”(notify, not inform)的結果,卻讓媒體耽溺於“快就是贏”的錯誤認知而不可拔,讓閱聽人變成快新聞的奴隸而不自知;他們雖然接收到量如大海的碎裂資訊,但卻茫然不知資訊的結構性意義。

但慢新聞卻是要回歸“告知”在新聞學的原始定義:脈絡、分析、意義與專家意見。就像心理學家做延遲滿足的科學實驗一樣,慢新聞媒體要挑戰閱聽人的也是同樣問題:你要得到祇吃一塊棉花糖的即刻滿足,還是克制這樣的衝動,而可以獲得吃到第二、第三塊棉花糖的延遲滿足?由此亦可見,慢新聞不能祇是媒體帶頭的革命,也必須是閱聽人參與的革命,否則,革命終成泡影。

當全世界都在進行慢新聞革命時,台灣呢?台灣所有媒體仍然從早到晚悶著頭往前衝,雞毛蒜皮的瑣碎新聞要搶第一,似是而非的外行觀點也要搶第一,不但舊媒體如此,新媒體也爭先恐後,“內容為王”寖假質變為“即時為王”。但就像慢新聞論者所警告的:“快新聞讓人見樹不見林,也讓民主難以存續”。

但在快新聞橫衝直撞的台灣社會,所幸最近出現了一道慢新聞的曙光,一本名稱叫《眉角》、已靠著群眾募資到470多萬元、宣稱一期祇處理一個公共性議題的雙月刊雜誌即將誕生。《眉角》雖然不同於《延遲滿足》,但走的卻同樣是慢新聞路線,而且未出刊即有兩千多人訂閱,證明慢新聞不但可行,慢新聞媒體也有市場。

然而,一道曙光的乍現雖然令人驚喜,卻不足以照亮台灣媒體的黑夜;《眉角》之後,仍有更多期待。(收藏自 05.04.2015星洲日報/凱撒的面具‧文:王健壯‧台灣評論人)

Views: 18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百万主播 on June 27, 2015 at 12:04pm

新聞搶快搶成仇,歐美反思倡「給我慢報」

大家都曾經批評新聞報導,一味搶快,成天都在連線,但是內容不是錯誤百出,就是乏善可陳,歐美這幾年,掀起一項運動。名叫「給我慢報」,這些新創媒體靠著會員付費維持營運,力求完美深入調查再出版,希望恢復身為新聞人的水準與尊嚴。

記者連線:「我目前在查理周刊門口…。」

單一新聞事件鋪天蓋地而來,這並非台灣特產。新聞主播:「諸多瘋狂的推測。」

馬航班機去年7月在東烏克蘭遭飛彈擊落,各國媒體記者沒日沒夜連線,推測兩字掛嘴邊,但在英國卻有一份刊物反其道而行。

它在空難發生5個月後才刊登報導,一份調查詳實仔細,沒有推測的完整報導,這份刊物是季刊,名字叫做「延遲滿足」,何謂「延遲滿足」呢?美國史丹福大學曾進行一項實驗,給年約4歲的幼兒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們有兩種選擇。棉花糖實驗:「你們可現在就吃掉或忍到我回來,還沒吃的人就能獲得第二顆糖。」

後續追蹤發現,能夠抗拒立馬吃掉棉花糖衝動,享受「延遲滿足」的孩子到他們到了青春期階段,無論學業或是社會能力,都會比同儕要好。棉花糖實驗:「你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你好棒,現在可以吃棉花糖了。」

延遲滿足因此被引申為個體為了達成特定目標,犧牲眼前誘惑,來達成更遠大而美好的目標。就像一份雜誌取名為延遲滿足,就是為了提供更全面、精準的報導,而放棄眼前收視率、銷售量或點閱率的利益,為什麼會創辦這種延遲滿足的刊物,主要還是來自於對於一味搶快的反思。許多內容都是錯誤或未經證實的,速度本來是新聞的主要材料之一,但如果把關的守門員將速度擺在真相之前,搶快自然就會搶出問題,尤其在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現在。

芬蘭《玩久一點》電子書創辦者韋庫:「主流新聞媒體在波士頓爆炸案後,報導許多未經證實的消息,包括攻擊者的姓名與身分,新聞媒體當時根本無法確定真假,攻擊者姓名與訊息都是錯誤的,卻在社群網站上迅速擴散。」

這位受訪的女士是芬蘭電子書《玩久一點》的創辦人,顧名思義《玩久一點》講求的也不是當下快感,而是讓我慢慢調查一段時間,再提供給閱聽人完整、正確的面向,我們會花一年調查採訪一宗新聞事件,我們會關注一些曾經熱門的重大事件,但之後就沒人做後續追蹤,因為媒體的焦點已經轉移到其他事件。

捨棄快報,給我慢報的態度,已經在歐美形成一波又一波難以忽視的持久音浪。比方說在美國,有一整季只剖析一宗16年前亞裔少女謀殺案的廣播節目,紐約時報還推出回顧專欄,帶你走進一些歷史重大事件,闡述發生的原因與影響,然而回顧是一回事,閱聽人更關心的是當下與我們切身更有關係的議題。所以前紐約時報總編輯吉兒艾布拉姆森出手了,她正著手成立一個新聞網站,計畫每個月只會刊登一則完美、偉大的故事,而寫手可以預先領到10萬美金做後盾。

慢報導雜誌《延遲滿足》編輯韋伯:「我們深受激勵,像吉兒艾布拉姆森這種重量級人物,願意加入『給你慢報』的運動,我們歡迎更多投資方資助『慢報』,我們大聲疾呼,我們需要這樣的資助,要看到有好知識涵養充足的報導,需要時間,更需要錢,『給你慢報』的金主不只是企業行號,還有閱聽人。」

荷蘭的De Correspondent,2013年靠著群眾募資集資170萬美金創刊,短短一年多就吸引將近3萬名會員,每位會員年繳60歐元來取得他們認為值得付費的報導。

慢報導雜誌《延遲滿足》自介影片:「新聞沒營養,不具啟發性,乏善可陳,新聞沒營養,不具啟發性,身為觀眾的您是否也曾經如此批評呢?主流媒體需要思考做新聞不應該只是求新、搶快的速食。

然而這場給你慢報的運動會走多久,能否開花結果,則操之在觀眾與讀者的手上。 (2015/02/16 TVBS 網站,延續閱讀 非常灑狗血 專頁

Comment by 百万主播 on June 27, 2015 at 11:41am

張立德‧傳播快而廣,卻輸了內涵

網絡時代人們靠社交媒體交流,從臉書到推特再到微信,每個人都可以表達本身的看法和思想,各種的“懶人包”、洗腦文、似是而非的報道、理論和評論,同時大行其道。社交媒體也給了人們方便的管道,表達各自的政治觀點,政黨和政治相關組織亦善用網絡散播本身的論述和立場。

這個時代的論述空間是百花齊放的,唯不一定就是具備思考和理念內涵的時代。

在這個一台手機就足以讓人成為“宣傳者”(propogandist)的年代,對於舊時代缺乏認識,就無法想像當時是以甚麼管道和形式傳播理念和觀點。

在17、18世紀,英國和法國流行的是“小冊子”(pamphlets),後來也傳到了北美洲的殖民地去。用現代的方式理解,小冊子就是部落格、臉書和推特。當時要推動革命,宣傳、鼓吹任何的理念,接觸與動員更多的人,小冊子是最方便的工具。

小冊子的內容寫法是具煽動性的,文字必須讓人容易閱讀。17、18世紀識字率不高,小冊子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讓識字又讀得懂內容的人,可以直接讀出來給不識字的人聽。我在歐美製作的一些歷史劇中,有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人拿著宣紙,在大庭廣眾大聲地誦讀,有時是唸宮廷的宣示,有的是在大聲的告訴往來的行人週遭發生了甚麼事故。小冊子也可以在廣場大聲的朗讀,讓更多人可以接收到信息。

而一本小冊子出版和流傳,同樣有人會支持,有人會反對;覺得有必要出另一本小冊子來呼應和延伸討論,或者唱反調,推翻之前一本小冊子的大有人在。這樣就有更多的承載不同論述的小冊子出現。只不過,有一定的速度和門檻限制。

但千萬別以為小冊子內容可以輕易蒙混過去,隨便寫幾段毫無內涵的文字,嘩眾取寵,就可以達到目的。小冊子內容固然得通過挑起課題來引人注目,同時也必須列出實證,並有清楚的觀念貫徹其中。

學者研究發現,這些流傳度甚廣的小冊子在鼓吹革命和反殖民思想的運動中,發揮巨大作用。它是許多人的政治啟蒙,從中意識到了有必要從各種的政治選項中作出選擇,更激起對民主和集權制度的利弊得失的思考。

會撰寫及出版小冊子的人,都是有理想和正義感的,他們迫切感到在當時有義務及責任,以各種觀念和論述去說服民眾,以熱情去感染大家,感應到改革的急迫性。

無論如何,他們大部份都是體制中人,因此小冊子所描述的不外是參與者的觀點和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下,所謂客觀的分析就不到位了。

網絡時代加上移動方式便捷,人是越來越見識多廣,教育程度提高,要寫出比小冊子更具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內容,輕而易舉。但是,我們不得不感謝過去的從小冊子發展開來的政治、哲學、法律等經典論述,為我們奠下了基礎,提供了我們的養分,現在我們所做的是在經典的基石上進一步延伸和發展,促使社會更進步,政治制度更堅實。那時候的小冊子有其時代性的典範,也有一定在客觀上所造成的不足。我們要做到的是超越過去的經驗,實踐出更厚實的制度和思想。只不過,以現在各種的政治發展狀況來看,我們在速度和廣泛度上是超越了過往,但在內涵和成熟度上還有待加強和提昇。(收藏自 27.6.2015 星洲日報/騎驢看本‧作者:張立德‧《星洲日報》主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