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觀點: 演藝人才流失他鄉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業界年度盛會,今年剛滿50歲的金 馬獎,比往年更盛大隆重,也更有意義。由國際名導演李安帶領的評審團評定的獲獎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既有商業電影,也未忽略藝術電影,各獎項得主可謂實至名歸。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電影工作者在本屆金馬獎的優秀表現,令人驚嘆,亦給馬新兩國帶來榮耀。

我國旅居台灣著名導演蔡明亮不僅憑《郊遊》獲得最佳導演獎,還讓《郊遊》男主角李康生登上影帝寶座;我國另一位女演員楊雁雁則成功摘下最佳女配角 獎,小演員李馨巧在《激戰》的精湛表現,也讓她入圍最佳女配角。

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更是小刀鋸大樹,入圍6項並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最佳新導演》4大獎,成了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

50歲的金馬獎,走過漫漫歷史走廊,經歷一代又一代的電影創作和電影工作者,不但歷久彌新,更跨越了文化、語言和地區的各種限制,給30年來一直孜孜不倦為電影藝術而努力的蔡明亮一個公平的獎勵,同時也給了新加坡華語電影新人陳哲藝在這個行業實現夢想的會。

第50屆金馬獎對文化與藝術的包容,體現了寬廣的大度,同時,亦說明了華語電影不再只是中港台電影人的天下,馬新電影人嶄露頭角,一樣有條件和資格走上金馬獎台,和中港台資深的演藝界分享成果和榮耀。

馬新電影人礙於國情和政治文化的諸多限制,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和冗長的時間才能有一番成績,更諷刺的是,還須旅居他鄉才能在這個行業展露才華。以蔡明亮為例,他旅居台灣30餘年,拍出不少佳作,在金馬獎7次入圍、2次榮獲最佳導演獎,並多次在各項國際影展獲獎,然而,礙於我國狹窄的尺度規範,他的電影卻沒辦法在國內公映,包括他在吉隆坡拍攝的《黑眼圈》。

事實上,像蔡明亮一樣,在國際揚名卻被自己國家忽略的大馬電影人或演藝界人士,不在少數。我國政府 何時才能看到他們的成就,將他們擁抱回國?

近幾年來,本地華語電影製作開始掙扎著起步,雖然仍受到政府各項不利政策的限制,並無打擊影藝界人士創作的信心,不少電影工作者自掏腰包、冒著虧損 的風險,繼續為園夢而努力。

但是,政府即使拒絕給予他們財務上的資助和鼓勵,也不應像政治干預《新村》這部電影一般,無故為本地電影戴上帽子。

長久下去,演藝人才都流失在他鄉,大馬中文電影除了一灘死水,還剩下甚麼呢?(25.11.2013 星洲日報/星‧觀點)

Views: 137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December 1, 2013 at 11:14am

郭朝河‧信念是電影 / 生活的最終依歸

若評審團主席非李安,金馬50得獎名單有誰能信服?若“目前台灣電影氣虛了點”非出自李安之口,試問近期台灣電影界還會有深刻反省,而非無止盡“目中無人”或“自我矮化”的謾罵嗎?

這就是李安;抬高了金馬獎高度,也加促了華人電影界的思考密度。

金馬50最叫人驚喜的,除了是歷屆影帝后與導演歷史性的共聚外,還有含金量異常沉厚的入圍與得獎名單。尤其是得獎名單,絲毫不迷信大牌效應,純粹回歸到電影本身的媒介效應與觸動特質。

縱然碰上金馬50,早已預見的星光熠熠,卻絲毫沒有任何評選包袱;撇開了媚俗,綻放了清新,最終收穫了這份“零負評”的踏實評價,叫人無法輕易的二元分化為“主流”與“非主流”。

李安要傳遞的,正是上部得獎作品《Life Of Pi》中訊息――信念是最終依歸。

得到最佳電影與原著劇本的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尚未上映,但能小刀鋸大樹奪魁,據李安說法是來自電影的“純度”。戲裡頭展現的是當今社會的家庭 寫實,照出了濃濃的人文關注信念;戲外導演為了拍電影四處奔波,卻能在有限資金內堅持最大專業,體現拍好電影是成就“生命藝術”的信念。

而拿下最佳導演的大馬旅台導演蔡明亮電影《郊遊》,在某個程度上與《爸媽不在家》相似,都是撇開商業娛樂元素,回歸到電影能傳遞的關懷特質,希望觀眾能從觀影共鳴中,重新思考生活的定向與生命的涵養。

雖然蔡明亮的電影語言一向深澀隱晦,但李安勇敢把獎頒給他,似乎向華人觀眾嗆聲:電影並非是兩個小時內用爆米花汽水消費的附屬品,而應化作為電影外的無限延伸,讓電影成為生活思考的啟蒙物。

顯然地,這句話應該會惹來一批人的極度不同意。尤其在生活壓力早已膨脹如瘤的現代,大多數人只想要藉電影解壓,若看完後還要反思或解構電影訊息,反而成為他們另一種壓力來源。

這就是許多人看電影的盲點!

看電影的嬉笑時光可以逃避生活兩個小時,但懂得從電影中取出更深的生活信念,讓別人生活的影像擴大了本身的思考格局,最終得到的不只是那豐富的視覺享受,還有更飽滿的思想信念。

當每個人都在追求生活更美好的慾望時,這不就是符合所有追求的基本信念嗎?

金馬50的得獎名單提醒了“好電影無疆界”的信念;而所謂的好電影,可以是《天天好天》的老人關懷角度,可以是《初戀紅豆冰》的青澀歲月回憶。前提是,你是否有看好電影,甚至是讓電影成為生活動力的信念?

這是李安釋放的訊息,太值得好好回味思考了!(收藏自 1.12.2013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郭朝河‧《星洲日報》影評人)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8, 2013 at 12:49pm

影評人吳文智: 跌一兩個眼鏡的結果其實蠻好

當《爸媽不在家》獲得最佳劇情片這個爆冷的結果出爐時,吳文智驚呼“眼鏡掉了!”他認為,《爸媽不在家》是一部很好看的家庭通俗倫理片,有對社會的觀察,“故事雖然簡單,但導演手法很厲害。”

原先他就認為,如果這屆金馬獎的結果過於合乎邏輯,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一兩個跌破眼鏡的結果其實蠻好。”

針對其他獎項,吳文智也做出了自己的點評。

最佳紀錄片獎的是臺灣紀錄片《看見臺灣》,吳文智透露,其實臺灣紀錄片的票房比劇情片還好。

而《十二生肖》戰勝《一代宗師》拿到最佳動作設計獎時,作為跟隨成龍大哥工作過的吳文智說:“我看到他和成家班每天琢磨各種動作,大哥經常把機會給下面的人,把年輕人帶上來。”他認為,動作設計還是得與電影結合,《宗師》的動作設計比較有意境,但比例調配方面不同的評審感覺會不一樣。“成龍大哥確實要回歸港片了,他要用《十二生肖》告訴大家,自己還能拍黃金時期的動作電影。大哥經常會配合場景設計很多動作,大家就知道他厲害在什麼地方。”

看到蔡明亮拿到最佳導演,吳文智表示,“他就是一個‘作者’,這是給‘作者’的一個肯定。”

影評人楊元玲:《爸媽不在家》回到電影的本質

最佳劇情片大獎頒給了新加坡新人導演的處女作《爸媽不在家》,這讓楊元玲大為吃驚,她調侃“難道是新加坡時代來臨了?”

隨後她表示,這或許說明,金馬獎希望回到電影的本質,回到動人的故事。

針對其他獎項,楊元玲也做出了自己的點評。

最佳創作短片獎為胡偉的《酥油燈》。楊元玲表示,“這部電影在戛納也入圍了,它拍出了民族的狀態和民族傳承的情感,只用一個固定鏡頭,背後事物在變化,這種視野很國際。”

《一代宗師》獲得最佳攝影等多項技術獎,楊元玲認為,該片的場面調度的部分扣連主題非常緊密。而且,這次電影的議題很大,需要更全面的表現武學,更全面的展現王家衛的美學。

當蔡明亮憑借《郊遊》拿到最佳導演時,楊元玲表示,他在同一種東西上做了復雜的挑戰,即使是極簡也可以很復雜。蔡明亮的不妥協非常的精彩,我甚至覺得他是把畢生功力投註到這部電影上。《郊遊》是用精深的方式來拍《不能沒有你》那樣的議題。它這次有溫暖的部分和希望關懷的部分。

影評人麥若愚: 新加坡電影也加入了大華語圈

“今年金馬獎已經做到極致,做到飽滿的巔峰了,明年該是什麼風貌?恐怕應該需要新人新觀點加入。此外,張藝謀等內地導演一直和金馬獎沒什麼關聯,很多大導演其實還沒有進入這個遊戲。”

不過,在《爸媽不在家》獲得最佳劇情片這個爆冷的結果出爐時,麥若愚也大跌眼鏡,“怎麼可能!明天媒體終於可以做文章了!李安導演怎麼沒有支持王家衛?原來金馬50年的新思維就是新加坡?”隨後他表示,這說明新加坡電影也加入了大華語圈,“也許明年全亞洲的華人都來了。”

針對其他獎項,他也做出了自己的點評。

郭書瑤憑借《誌氣》摘得最佳新演員獎。麥若愚點評道,“她是很聰明的宅男女神,她的思緒和別的宅男女神不一樣,她是‘波大有腦’的。”

最佳女配角得主是《爸媽不在家》的楊雁雁,麥若愚表示,生小孩和懷孕有望幫助得獎,她的表現也很自然流暢。

《一代宗師》獲得最佳攝影等多項技術獎,麥若愚評價:“其實《郊遊》和《失魂》的攝影都非常漂亮,但《宗師》的攝影更全面。”

當《十二生肖》戰勝《一代宗師》拿到最佳動作設計時,麥若愚表示,《宗師》以動作為主打,卻沒拿到這個獎,有點吊詭。

蔡明亮憑《郊遊》拿到最佳導演獎,麥若愚認為,蔡明亮只對一種東西盡忠職守,以前從他電影裏比較少能看到社會議題和家庭結構,這次卻有。(收藏自 鳳凰網娛樂)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8, 2013 at 12:34pm

卡卡南: 新加坡處女作爆冷稱王  金馬成“南洋獎

文本獎: 新加坡新導演勝出 講中國話就有機會?

今年金馬入圍片單華麗至極,王家衛、杜琪峰、蔡明亮、賈樟柯等大導演都帶來全新力作,在柏林、戛納、威尼斯、羅馬等電影節上展映或斬獲獎項的電影也於金馬齊聚。可以說,這是近十年競爭最激烈的一屆金馬獎。

原本關公秦瓊之爭,哪部電影勝出只決定於評審團成員的口味。整個頒獎禮就是在這種“理所當然”“符合邏輯”“沒有懸念”的氣氛中穩步進行著。網絡上還有抱怨——李安的溫和與儒家風範把金馬搞得“溫吞吞”。典禮水平到了頂峰,整體卻沒有驚喜。但最後一分《爸媽不在家》以程咬金的姿態,在大師的重重封殺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劇情片。本屆金馬顯然不是一個“溫吞吞”的獎,李安讓所有人都跌掉了下巴。如果算上蔡明亮導演贏得的最佳導演,本屆金馬其實是一屆“南洋獎”。

(歷屆影帝、影后大合照)

看起來,用“提攜新人、包容開放”等字眼並不足以厘清它得獎的原因。或許本屆金馬獎更試圖表達的,是向大華語圈的所有電影張開懷抱,只要講中國話的電影就有機會。我網筆者佩服它的心胸,也為其他導演未獲獎而痛心疾首。又或者,《爸媽不在家》這種好看的家庭通俗倫理片,會格外打動同樣拍攝家庭倫理片出道的評審主席李安。總之沒有邏輯是說不通的,就像沒有語言可以避免錯誤。

之前贏得原創劇本時導演陳哲藝就表示,來金馬只是希望能跟李安握下手——他如願以償地握到了導演李安的手。

最佳導演獎很像81、82屆的奧斯卡,采用了5V5的頒獎方式,看起來冗余但氣勢十足。桂綸鎂、陳沖、章子怡、鄭秀文、楊貴媚聯手頒出了最佳導演獎,他們分別發言致敬自己的合作導演。最終,最佳導演由蔡明亮導演摘得。導演曾揚言,《郊遊》是其最後一部電影。

領獎的蔡明亮非常感性——“我跟金馬獎比較糾結,它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它。因為我很慢,金馬跑的很快。”鳳凰網特邀嘉賓麥若愚點評道:“蔡明亮只 對一種東西盡忠職守,以前從他電影裏比較少能看到社會議題、家庭結構,這次卻有。我甚至覺得他是把畢生功力投註到這部電影上。”嘉賓楊元玲則認為,“蔡明 亮在同一種東西上做了復雜的挑戰”。蔡明亮是臺灣最知名的“作者”型導演之一,這是金馬給“作者”的又一次肯定。

鳳凰網娛樂訊 第五十屆金馬獎頒獎禮於11月23日深夜落下帷幕。來自新加坡的年輕導演陳哲藝,憑借電影處女作《爸媽不在家》爆冷贏得最佳電影、最佳新導演、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蔡明亮導演的新片亦表現不俗,暫獲最佳導演與影帝兩個重要獎項。

之前被看好的《一代宗師》贏得女主角、攝影、造型、美術與視覺效果。杜琪峰導演的《毒戰》並未獲獎,《三峽好人》導演的新片則只獲得了最佳剪輯與原創音樂。

表演獎:獎杯可分享 movie queen不分享

Music king沒來,movie queen卻產生了。章子怡的最佳女主角是今年最合乎預期的獎,她毫無疑問會代替他的男友成為明天的頭條。

劉德華與張曼玉為她搬出影後獎杯。章子怡在領獎時說,“好像我提名過幾次金馬(共四次),今天終於抓到它了。感謝王家衛導演,在我心裏最苦的時候遇到宮二。”整段感言並未提及“我有一個夢”,但您要知道,我們全都生來仿徨,這事兒是不該為外人道的。祝賀章子怡。

與影後爭奪恰恰相反,影帝爭奪在王羽、梁家輝、劉家輝、梁朝偉等五人中展開,而得獎的是並不被看好的李康生。當然這或許這只是香港與內地評論界的看法,對臺灣本土而言,這是他們自己的五十歲生日慶典。

影帝結果一公布,蔡明亮立馬親吻了他的最佳男主角。李康生說,“要在這麼多影帝面前拿到最佳男主角比登天還難,如果獎可以分成五分,我願意跟你們共享。”獎杯可以分享,禦用導演是不能分享的,他的最佳表演獎與蔡明亮的最佳導演天造地設,晚上可以去喝香檳慶祝了。

另外,宅男女神郭書瑤憑借《誌氣》獲得最佳新演員。用鳳凰網點評嘉賓的話說,她“胸大有腦”。

技術獎:一代宗師包攬 專業人才更需傳承

《一代宗師》是號稱王家衛八年磨一劍的電影,在攝影、美術等唯美層面,已經做到了世界尖端,它收攬技術獎項的姿態,是壓倒性的。甚至有很多的影評人表示,動作設計也應該是《一代宗師》的,分給成龍的《十二生肖》完全是在“分豬肉”。不過不管成龍、袁和平誰贏了,對另一個人來說都不是傷害。拿過太多次了,少一個多一個,辦公桌後的書架上都不會更亮眼或暗淡些。

與此同時,幫助《一代宗師》拿到造型、美術的張叔平,已經22次提名,九次獲獎。拿了最佳音效的杜篤之,也是20幾次提名,九次拿獎。大家每年都會 指著影帝、影後的獲獎名單嗟嘆“新人斷層、青黃不接”,其實真正可怕的,反而是技術層面遲遲沒有獨當一面的青年出現。這才是華語電影的致命傷。畢竟創造明 星只要一夜(張天天與森碟肯定比杜篤之紅),而培養一個技術型人才,是幾年到幾十年的功夫。

無論如何,又一場盛事結束了。電影獎來了又去,只有好電影是永恒的。更多獎項分析、專題策劃,敬請關註鳳凰娛樂之後的報道。(收藏自 鳳凰網娛樂)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8, 2013 at 12:17pm

梵一: 評金馬50一場大人的遊戲,我們卻是孩子

大人的秀場:

  他們的白髮像《一代宗師》一般滄桑。

  50大慶的金馬獎匯聚了兩岸三地最偉大的電影人,可謂星光熠熠,樸素的紅毯並沒有遮掩住骨子裡的大氣。他們是一群長著黃皮膚和黑眼睛的華人,他們和《一代宗師》里的宗師們一樣,有著風華絕代的裡子,而金馬50的這個舞台,無疑成為今時今刻支撐他們的面子,在這裏,他們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今年的金馬獎並不缺少新人,拿到最佳新人的郭書瑤,捧得最佳新導演和最佳影片的陳哲藝,作為嘉賓出席的前任影帝阮經天……只是在這個老一代影星雲集的舞台上,他們的存在感極為渺小,郭書瑤喜極而泣的淚水像是孩子在大人面前的撒嬌,走在徐楓、張艾嘉中間的阮經天也像是兩位大姐的貼身保鏢,而那位拿得最佳影片等幾項大獎新銳導演光鮮的存在感,也早就被淹沒在墨鏡王的墨鏡和李安的白髮里。

  你看,張艾嘉嬌嗔李行導演偏愛成龍的夫人林鳳嬌;你看,蔡琴對劉德華和梁朝偉的溫情一問;你看,陳可辛和許鞍華頗有默契的插科打諢;你看,《人在紐約》擊敗《悲情城市》的背後故事;你看,被蔡康永調侃戀情的章子怡害羞一笑;你看,郭富城因為未能找到李行導演的座位而略微尷尬;甚至你看,胸前戴著小紅旗接過男配小金馬兒並承諾好好照顧它的李雪健……金馬50年,厚重而大氣,每一位影人 都是一個傳奇,又是一部電影,他們彼此間對往事心照不宣,一顰一笑滿滿的記憶和故事,並不比他們曾經主演過的角色遜色。你看,導演李行,垂垂老矣,如果你 聽過他對中國電影的豪言壯語,那蒼蒼白髮以及皺紋藏著的滄桑電影夢,多麼讓人動容。

  然而,這份滄桑感總還是有一種悲壯的成分在裏面。新人渺小的存在感和老人的情懷並沒有呈現出「弄孫為樂」的氣象。在好萊塢,的奧斯卡有能力把獎項頒給詹妮弗-勞倫斯這樣的90后新人的時候,我有個疑惑,十年前是玉嬌龍,如今是宮二,我們是否還要寄希望十年後,還是章子怡,繼續給我們創造一個栩栩如生的角色呢?那是一種期待,但也是一種悲傷。

大人的夢想:

  李安的金馬,頒獎結果恰似《喜宴》式結局

  細心的李安肯定發現了華語電影圈新人和新電影缺乏這個問題。於是,你可以看到,在本屆頒獎禮中,李安和他帶領的評審團隊,把最佳新人給了一位「胸大有腦」的台灣美 眉郭書瑤,把最佳女配角給了馬來西亞的不知名演員楊雁雁,把新導演、原創劇本甚至於最佳影片都給了新加坡新導演陳哲藝。這麼把金馬變成南洋新人獎的壯舉, 在52年裡尚屬第一次,誰能保證郭書瑤不是中國版的詹妮弗-勞倫斯,誰能保證陳哲藝不是下一個《四百擊》的弗朗索瓦-特呂弗。有媒體這樣評價,今年的金馬真的是李安的金馬,天枰座的他帶領下的評審團隊實在是一個搞平衡的高手,安撫老影人,培養新力量,面面俱到。

  老友人蔡明亮和李康生分獲最佳導演和影帝,早前揚言退出金馬的蔡導演最終被招安,以微笑改善了和金馬的關係;章子怡拿到了影后,趙薇為李檣拿到編劇慶功,李雪健戴著紅旗胸針接過最佳男配的獎座,內地影人對這屆金馬沒有異議;墨鏡王的《一代宗師》雖未能笑到最後,但他的女主角眾望所歸,這部電影依舊還是本屆金馬最風光的電影,加上頒獎嘉賓中,香港演員佔據了大半江山,向來彬彬有禮的他們大度的禮讓了;扶持新加坡新人,將技術獎頒給外國人,發現華語新大陸,兩岸三地終變四地,大華語共榮……李安對華語電影寄予的厚望,併為其花費了大量的心思,有媒體將它總結為,金馬獎華語電影概念向華 人電影概念的轉變。又有一位天秤座的媒體同仁戲謔地感嘆,「我們天秤座操持的場面,肯定不會太難看」。

  如上所述,不由得想到了李安的電影《喜宴》,代表台灣電影的偉同和代表香港電影的賽門,以及代表內地電影的威威生活在美國,有一天代表新加坡電影的偉同父母終於站在了美國的土地上,三位主角手忙腳亂的迎接著……影片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偉同父母帶著秘密(獎杯)離開,偉同略有心事,曾出謀劃策(當台灣電影智囊)的賽門站在一旁,而懷著寶寶的威威就像懷著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站在偉同和賽門旁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當然,無論如何,這些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交給後人評判。不過,對於執委會主席將由侯孝賢交給張艾嘉的金馬獎來說,本屆的名單像是一個句號,也是一個嘆號,承前啟後的另一個開端。

大人的秘密:

  被神化的李安,來自《少年派》的信仰?

   金馬獎在藝術上的審美觀一直以來都廣受質疑。它可以忽視掉《玩酷青春》影片的不足,而把影后的獎座頒給在片中獨挑大樑的呂麗萍;它也可以不顧內地影迷的反感,爆冷一般把最佳影片頒給《神探亨特張》。金馬獎並不圓滑,它質疑過內地影迷的審美能力,也因為把獎項給予內地而被台灣自己人質疑和喊停。這匹金馬的藝術品位充滿著神秘感,以至於預測金馬獲獎名單成為影迷間的一個燙手山芋。

  本次頒獎亦不例外,在聽到最佳影片頒給《爸媽不在家》時,媒體從業者們還是炸了鍋,一位支持《宗師》獲獎的媒體人這麼發泄情緒,「我目前不關心為什麼要頒給《爸媽不在家》,我只關心李安為什麼不頒給《一代宗師》」,是因為王家衛故弄玄虛,南方的同胞看不懂,還是劇本有瑕疵,剪輯有硬傷,或者邏輯不通暢?這位媒體人並不認為扶持新人和開創新格局是什麼正當理由,正常的競賽就是應該明碼打分,分個三六九等,畢竟電影的藝術才是出發點,於是她翻遍了兩岸三地的深度報導,以求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是的, 若是扶持新人,或者這部電影開創了格局,那麼一個最佳新導演就已足夠,何必再搭上一個最佳影片呢?金馬獎各個獎項所承載的電影行業意義又是怎樣的區分?據媒體調查,看過《爸媽不在家》的媒體朋友也一致以為,這部電影雖好,但不至於干過《郊遊》和《一代宗師》。

  李安和他的評審組為什麼不頒給《一代宗師》?若是仔細思量這個問句,不難發現,它的前提無非是建立在承認李安權威性的基礎上的,這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拍過若干部經典電影的資深導演,在華語電影圈有著舉足輕重的號召力,媒體朋友親切地稱其為安叔兒,以與其合影為炫耀的資本。並非質疑李安導演的公正和藝術判斷力,事實卻是,與在去年因為頒最佳影片給《神探亨特張》而廣受批評的評審團相比,今年以李安為主席的評審團得到了看客們相當大的寬容和諒解,足見一位人好性格好面相好作品好的 四好導演的魅力。李安的背影下,金馬的下一個50年裡,這場頒獎禮究竟有幾個結局有幾個詮釋,是不是會像《少年派》會有兩個故事一樣或正或邪,可供人們選擇,我們目前不得而知。

  總之,第50屆金馬獎頒獎就像是成人間一盤深思熟慮的棋子,面對深奧複雜,我們真的就像是個孩子,再如何揣測也不能完全懂得大人的心思。想起某位媒體採訪一位內地明星的話,「有才華的人不用討好所有人」,有才華的馬也不用討好所有人,遙祝金馬獎,50歲生日快樂。

     2013年11月23日,備受眾人的關注的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台北舉行,作為頒獎五十周年的大慶,這個華語電影圈裡最古老的頒獎禮,享受著它應得的尊榮。然而,頒獎結果出來還是引起了一片嘩然,一位新加坡的新導演的處女作一舉成名,拿得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有人說這是作為評委會主席的李安的良苦規劃,也有人說金馬從此署名「南洋」。面對華麗麗的第50屆金馬獎頒獎禮,我們像是在觀看一部安叔的電影作品,更像是小孩子觀看大人間的一盤棋,難以猜到大人意味深長的用意,更難以看見未來的模樣。(梵一/文,收藏自 北京新浪網  2013-11-26 13:53)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8, 2013 at 11:43am

“爸媽不在家“和“郊遊“二片,没有大卡司,没有大明星,没有銅臭味,赢在其關懷人性,李安以其國際宏觀揆薦,而人性無遠弗届,創作者如能本於關懷人性的初衷來創作,必能引起廣大共鳴。(台灣網友 莊忠倉)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