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詩境你好——從Dialect談「方」字》

讀了一首譯詩,老覺得那中文沒跟上記憶裏的原版英文。好像腦子裏的一個電話號碼,七八個數目字都在,但最後三個掉亂了,所以一直撥錯號。

其中,把dialect譯為「土語」,就叫人格外懊惱。我覺得「方言」更接近原味。


單靠「覺得」二字,又恐怕任誰都不買賬,乾脆先讓 「土語」與「方言」對質一下好了。「語」與「言」是異字同義,免戰;剩下「土」對「方」,要怎麼個較量?


回頭去查看dialect這名詞的語源,結果發現自希臘文到拉丁文到法文,它一直都有動態意思的言說、交談、演講、對話、討論、辯解等涵義,並具有跨越、收集與遴選字詞的衍義。


網上材料也考據稱,在今天還找得到的文獻中,這字最早是在1570年代出現於英文。


聯想一下,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和法蘭西斯·培根也正好誕生在那期間。兩位影響全球幾許人至今的文化巨人,分別以戯劇與十四行詩;散文、法理、科學與哲學領域的強音,讓原是英格蘭島方言的英語更具自信走遍全世界。


就像日常所遇上的人與事,雖從不曾認真放在心上,忽然有一天因故而認識到其深意的一面,總驚訝得禁不住呼大氣。詩者看似輕輕鬆鬆寫了dialect那麼七個字母,原來是寓意深遠的神技啊。


同是名詞但顯得靜態的「土語」,看來是無法面對動能需求了。可是,人家西來詩藍眼球,兌換東道主黑眼珠,門當戶對份量足嗎?盡管思想市場上那麼些左一個「方法」右一個「方略」;日一個「遠方」夜一個「天方」,遇上域外來客,怎樣才符方圓?


這下可好了,認識「方」字一甲子,現在才發現它好陌生,要從頭請教其家世。典故一查下去,我就說嘛,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盤古祖先在誕生前,孕育期就待了一萬八千年;然後開天辟地又耗掉另外一萬八千年,這樣的底蘊,一字一詞一說法沒個大敘事,至少也有個趣敘事。


《說文解字》告示,「方字」的原意是「倂舟」,又雲:泭也,說的是木筏。中文是像形文字,那合攏在一起像是木排的小船形象何在?答稱此字下邊那兩撇,也就是今天網絡用語的兩條「斜杠」即是。


若說每顆漢字都是一幅畫,寓意流暢或晦澀不一,唸《說文解字》往往只算是打開導覽摺頁,粗略有個底,其餘的真的要回歸倉頡造字那鴻濛初明的時空。


祖上靠著詩性智慧去認識這很精彩但不是很友善的天地,逐步想出些足以互相溝通的符號,先是洞穴壁畫、結繩記事與易經八卦等,最後創造了漢字。讓我們跟著古人的步履邊走邊看,重新想像,或有驚喜。


從二斜杠看雙連船,有點眉目後,我們何妨再接再厲按圖索驥,看它們是怎麼個並出一「方」?象徵雙連舟的兩撇頭上那第三道橫杠,應該是繩子了,把二船繫在「方」字上邊的那一橫。


那一橫,是海岸或河堤;橫上一點,是拴繩的石頭了。再簡樸不過的象征主義,給人的自由意會保留了寬廣餘地。


就這樣敲定吧:倂舟安抵之所在,地方也。


回到古字(見圖),這形象更具體。那「方」字上邊的一橫一點,似乎先來一長豎,跟著來個一短豎折,有點像「癶」字右邊部分的樣子。它就是缺了右邊一豎,傾斜一邊的「山」字。立於青山一角,中間那一豎,不再是一粒石頭,而是岸上的一根繩柱。



繫好船繩,招呼渡頭的人:「請問這是何地?」岸上的人回答了跟著也問:「方上的朋友來自啥處?」這麼一說,「地」和「方」——岸口與併船——首度交集的情景便出來了。從此沒分開,有了「地方」一詞。


經過這番解說,西來詩裏的dialect譯成「方言」,真是望衡對宇,歡情自接;水土有情,不即是桃花源?在東西關係日漸緊張的今天,更煥發中西合璧之美。



說起來,Dialectdialogue(對話)其實同宗,上面談過的不說,單單前面四個字母便一樣。且來個比較有現代感的意象。在老式電話的時代,英文說的dial既是動詞的「撥電話」,亦指那對準從09十個號碼的圓孔撥盤。


在還不懂互聯網是什麼的年代,要超越地方水土之隔,除了郵遞,便是打電話。那十個號碼似乎隨意調動幾個組合上來撥過去,地球表面的另一頭居然有電話響起,「哈囉」或「餵」一聲便說上話來。


這像不像寫詩,字句韻律對上了就可以和心中的詩境說「你好」,哪怕是什麼語文?(12.12.2021 / 愛墾製圖)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