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華四海 (1)
電影是香港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電影裏頭的英雄人物,無論是功夫高手、槍不離身的黑幫,或古惑仔等等,其觀眾皆不限於本地的。港片在亞洲各國市場,都與資金較雄厚的日本片競爭激烈。究竟這規模細小的本土電影,怎麼可以打破地域界限,搞得這般成功?
港片所以票房成功,時下看似順理成章的解釋是:港片配合了文化全球化的大趨勢。但在訴諸直覺的解釋之前,其實應先仔細研究具體的歷史因素,從本土跨出全球,其間理應還有一中間地帶,那便是本土以外的地區,是影片及其影響力擴散時形成的第二個同心圓。香港電影,其實是出色的區域性電影。其他還需考慮的因素,還有僑民文化,即間雜在各國與各社區的某種種族及社會凝聚力。此外,金錢因素亦很重要。此一地方色彩濃烈的電影,原來為了經濟的生存理由,極之依賴遙遠的海外觀眾。
香港,畢竟如同星期天的大型唐人街。——導演陳耀成
香港制作的默片顯然已悉數散佚,同於1909年誕生的兩部最早期默片《瓦盆伸冤》及《偷燒鴨》【有說法認為兩部都是上海亞細亞電影公司出品,不歸入香港電影。——譯者註】,我們大抵已無緣一睹。其後20年間,美國片雄霸市場,當地電影制作量少之又少。直至有聲電影出現,當地電影業才起飛。1933年上海制作的粵語片《白金龍》推出,空前賣座,顯示粵語片大有可為,未幾,國民黨政府規定所有影片都要用國語制作,香港便成為國外制作粵語片的中心。日本侵華期間,更多上海導演湧到這個殖民地。1939年,當地單是粵片,產量已激增至超過100部。1941年香港淪陷,電影停產,戰後電影公司得以復蘇,不久國內又爆發內戰,電影人才紛紛南下香港,並落地生根。
香港電影如同整個殖民地,是移民耕耘的成果。第一代所有導演與影星,基本都是國內移民,其後不少新浪潮導演亦然,如許鞍華與章國明。即若作品很地道的導演,原亦是越南(徐克)、泰國(陳可辛)及南非(劉國昌)等地的華僑。其中又以來自上海的影人與投資者,幫助當地電影發展時所扮演的角色至為重要。
大戰結束時,移民電影工作者開始議論香港電影該何去何從,不少導演站在左派的一邊,且其國內背景亦促使他們偏愛社會批判電影。有人認為電影要深入群眾,便需講當地方言(即粵語);有人則發起“清潔運動”,要求粵片導演拍攝愛國的進步電影。那年頭,集體創作與同工同酬,都成為電影人的理想。中聯影業公司就是響應清潔運動的號召而成立的,並在集體創作制度下生產了44部影片,其中不乏如《危樓春曉》(1953)的經典。這是香港電影社會意識高漲的時期,受當地影評人高度評價。
好些制片公司此時亦相繼成立,有的有中國背景,有的是本土及地區資金,制作影片仍是雙語兼備,但以粵語居多。充斥市場的,都是娛樂大眾的影片,如歌舞、通俗劇、喜劇及武俠等類型,甚至左派電影公司,亦不限於生產主題先行的電影。其中最流行的類型,要算是粵語戲曲片,一星期左右拍完一部。影片成本都很低廉,國語片是2萬至3萬美元,粵語片更只需一半。拍攝技術一般亦粗糙得很,如扛起片廠內笨重的攝影機,僅靠助手捉緊攝影師,便來拍推拉鏡頭,攝影師兼導演羅君雄憶述:“像打功夫一樣。”
這些影片,多屬小型公司制作。及後,兩家大制片公司相繼冒起,而且雄霸市場。其一是大馬富商陸運濤在新加坡遙控經營的“電影懋業公司”,陸運濤在亞洲各地皆擁有戲院與發行公司;在香港生產電影,可養活那些生意。電懋的前身“國際影片發行公司”於1953年開始在港制作粵語片,兩年後取得永華片廠的管理權,1956年擴大改組成電懋。陸於1964年遇空難猝逝,電懋遂於1965年改組,並易名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
電懋的對手便是實力雄厚的邵氏機構。邵氏四兄弟本在上海經營戲院生意,20年代才進軍電影制作。邵人約於1933年把“天一”遷到香港,生產粵語片。戰後“邵氏父子公司”成立,轉而制作國語片,給散布東南亞各地的邵氏戲院提供片源。1958年,邵逸夫從新加坡總公司調至香港,出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逸夫的經營之道,是把制作、發行與放映結合起來,他解釋說:“一如黃金時代的好萊塢。”他把當地院線生意交由哥哥邵仁枚打理,自己則專註電影制作。
邵逸夫進行大規模的電影制作現代化工程,邵氏影城由是於1961年落成。那是一所綜合式制片廠,座落清水灣,位處當時人煙稀少的新界區。據邵氏公司的宣傳資料,到了1970年,影城的設施包括街景30處(當中更有一個湖)、影棚12座、彩色沖印室一個、配音室一個、訓練學校一所、餐廳3間、員工宿舍4座,還有多座供演員及導演居住的公寓式樓宇。邵逸夫全盤投入彩色及寬銀幕電影的制作,並引進專用合約制,薪酬通常每周約50美元。影城全日24小時運作,聘用員工達1200名,以10小時輪更編制。邵逸夫解釋,員工組織工會只會對他們不利,他們要加薪,最佳辦法是工作得更勤快。成立首12年,邵氏影城生產影片總計300部。
在亞洲各地,不論政府或各行各業,都極依賴華人資金。華人在不少國家,一直都是經濟實力最強的族群。香港有賴海外華人資金,電影才得以在戰後蓬勃發展,總公司皆設在新加坡的邵氏與電懋,只不過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而已。其他例子,還有50年代規模最大的粵語片公司“新聯影業公司”,亦是海外華人創辦的。此外,“光藝制片公司”也是新加坡開過來的大公司,老板何氏四兄弟,在東南亞各地亦擁有制片廠、發行公司及戲院。
香港憑什麼吸引投資者?無論是什麼,大概都不會是本地票房收益。即使本地人喜歡上戲院,香港也只不過是彈丸之地,所賺有限。電影制作人如同紡織商與玩具商,得把目光放到出口之上。
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取代上海,正如禾格爾所言,香港“儼如區內工商業、金融、教育及文化的大都會”。香港是發展區域性電影的有利陣地,技術人員都肯接受低薪及長時間工作。另外,此地是戰前粵語片制作中心,片廠設施早已存在,而且亦因為是英國殖民地的關系,容易取得西方電影膠片及先進設施。政府除有穩定的法律及政治體制外,還實施優惠稅制,幹預也極少。處理外資方面,此地的銀行制度十分內行,而運送影片到區內各地,這海港亦可以很有效率。
50年代間,香港得天獨厚商機處處,盡管亞洲占全球半數人口,但好萊塢制作卻攻占不下。除票價低,影院嚴重不足之外,又有諸如配額制及入口關卡等保護主義措施,制止好萊塢滲透。歐洲與拉丁美洲由於票價較高,人均影院數目較多,美國電影公司便集中開拓這些地區的市場。至於日本,亦未能雄霸區內市場。縱使其武俠片在亞洲各地周遭放映,但日本國內市場龐大,本身已能自足;香港因而可填補空隙,覓得一片生存空間。不管與好萊塢或日本相比,香港電影都屬小本經營,貨如輪轉,利潤也較低微。然而,華人企業向來偏愛掙快錢,對長遠回報不感興趣。他們借貸投資,壓低薪金,又削減員工人數,還要求大量生產,再加上工人勤奮,因此即使利潤偏低,生意仍然暢旺。他們的經營之道,正是香港影業60年來行之有效的方式。
影片賣埠有價,香港電影遂愈拍愈起勁。50年代期間,較小型的電影公司預先把電影版權賣給海外發行商,集資開拍(即“賣片花”),監制往往可在開拍前籌得影片預算成本的六成。長城與鳳凰兩家公司都是中國資金,所制作影片皆可在國內發行;而本地三大電影公司邵氏、電懋及光藝,都是區內的娛樂業王國在香港搞的制作分公司。查奕恩認為,若把香港比作星光熠熠的電影制作聖地好萊塢,那新加坡便是紐約,手握背後的經濟命脈。新加坡的跨國公司一方面在港制作影片,另方面購入小公司的出品,以保證旗下影院的片源供應不絕。
由於有邵氏及電懋的關系,港片得以確保在亞太區各城市,取得最佳放映場所。放映日期在影片開拍前已定下來,以保證制作可以歸本,而由於有預先賣埠的收入,制作規模亦可愈拍愈大。邵氏與電懋都會舍得把資金花在豪華布景、大明星、華麗服飾、繽紛歌舞,以及精心設計的武打場面之上。要阻止好萊塢壟斷,就要用他們的標準,拍攝同一制作水平的華人影片。其後數十年間,香港努力趕上好萊塢的制作水平,把力有不逮的對手逐一擊退。
另外,文化因素也很重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權後,巡回戲班與流行歌曲錄音相繼出現,海外華僑得以保持與家鄉的連系。數以百萬計散居東南亞的華人,成為港片的忠實觀眾。他們多來自中國東部與南部,故港片所呈現的世界,對他們並不陌生。他們通常生活富裕,熱愛社交,故喜歡一家大小外出吃飯及看戲。50年代初開始,中國大陸以外最多華人聚居的臺灣及泰國,港片都極受歡迎。此外,華僑在少數族群中人數最多亦最富裕的地方,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港片亦極之賣座。甚至在華人數目較少的國家,如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地,也有支持港片發行的足夠影迷。
粵語片的觀眾,多達800萬至1000萬,散居亞太區一帶,以香港及馬來西亞為主,而國語片即使無法打入大陸市場,觀眾數量也比粵語片的多。新加坡與印尼的華人都講國語,國語在70年代更成為臺灣官方語言。基於這特殊因素,香港每年制作不下數十部國語片,盡管國語只有不到5%的本地人使用。海外市場收益較佳,國語片的制作水平因此高於粵片。為了盡量提高發行海外的可能性,大公司都避免專攻一種方言(除國、粵語片外,也拍攝了不少廈語和潮語片)。當然,影片亦可配音,粵片公司因此亦得以打進臺灣市場。
華人遷徙的足跡亦遍及亞洲以外地區。中國大陸居民早自19世紀,已開始移居澳洲、歐洲及北美等地。到80年代中,美國華僑已超過100萬。墨爾本、悉尼、巴黎、倫敦、多倫多、蒙特利爾、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及舊金山等地的唐人街,都建有戲院。華僑縱使多屬廣東人,但一樣喜歡看國語片或偶然放映的大陸片。影片在亞洲映畢,唐人街院商便拿來放映,有時碰上賣座的,會把拷貝留起來以備重映。
海外觀眾愛看港片,香港變成滿足移民想像力的中心。潘翎描繪殖民地,筆觸動人:“飄泊的華人不少有兩次甚至三次以上的移民經歷,他們嘗遍各地的閉門羹,此地變了逃亡的終站。”有人或拋下中國家園,有人或有回鄉的朦朧渴望,但逃抵香港並安頓下來的經歷,成為戰後幾代人的參照。這個亞洲中轉站成為鄉愁的對象,不少電影把這難民城市動人心弦的色相與聲音,都一一記錄下來。
香港各行各業,向來都願意生產迎合各地文化口味的產品,電影業也不例外。導演搞制作,也滿足不同口味。邵氏、電懋及其他制片公司,都在制作前把故事大綱送交區內發行商,如反應理想,才動手攝制。50年代的國語片往往附有歌曲,不單是因為上海導演故伎重施,更是東南亞觀眾口味使然。臺灣的武俠與愛情小說,也改編成電影。香港監制在60年代喜歡邀鄰近地區合作拍片,邵氏便在臺灣設有制片設施。同期,影片開始加入雙語字幕:中文是給聽不懂片中方言的觀眾看的,英文則為所有不懂中文的觀眾而設。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