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那樣的紛紛擾擾。華教的外在壓迫在所難免,內部分裂卻是讓人厭煩。其實民族教育,“人的素質”是重要因素。今年有好幾間著名華校學府都在“百年校慶”。其中一間就是我的母校寬柔。寬中兩校都邀請我去為學弟妹們演講。講題就只有一個:“寬柔百年話典範”。

我講述的人物典範,都不是“完人”、更不是“神人”,寬柔也沒有“族魂”、“族英”。畢竟,每個人都有他的格局。即使稱之為典範,也只是著重其有值 得為我們學習的一面,並不表示對這些前輩的所做所為完全讚同。而且我選擇講述的人物,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在位時,寫他的事績,歌頌他,這不算甚麼。但 是,當一個人已不在位,當華社都快要遺忘他的時候,還會去傳述關於他的故事,那是因為他的確有值得我們尊敬及學習的地方。

(照片提供:蘇炳橫印務局蘇國華先生,原載楊邦尼《寫在邊上》網誌 http://signifer27.wordpress.com/

就寬柔百年話典範,有4位前輩是我一定會講述的。第一位是黃羲初。他可以說是最早的典範,既是寬柔倡辦人,也是寬柔中學拒絕改制的關鍵人物。他是傳 統儒商的典型代表,具有社會改革的抱負,也有興學辦校的遠見。不論戰前還是戰後,黃羲初為寬柔的生存事業發展,鞠躬盡瘁,竟而忽略了自己的事業,幾至破 產,卻一生澹泊明志,無愧於心。

第二位是慈善家蕭畹香。蕭畹香雖情繫客家大埔原鄉故裡,但對於他奮鬥的斯土(馬來西亞),也一樣關心,出錢出力捍衛華教。南馬客家人過去曾有一句話 說:“福建有陳嘉庚,客家有蕭畹香”。而華教鬥士沈慕羽更推崇蕭畹香,說他是“天字第一號好人,好人中的好人。”蕭畹香不僅樂善好施,而且在華文教育的前 線上,也是持守原則之人。若沒有他們那一代人堅毅的信念,恐怕沒有今日之寬柔。

至於“洋派華心”的郭鶴堯,他雖是英校出身,卻有濃郁的寬柔情緣。寬柔的卓越發展不是偶然。郭鶴堯對寬柔和新山華人文教事業諸多關心和愛護,並在其 擔任寬中董事長期間,達致董教學之間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樹立了難得的“董事不干政”辦學精神。他雖然經常坦率地公開表示支持國陣政府,但其思想言行不是簡 單化的意識形態所能套扣的。

在數位寬柔典範人物中,對我而言比較親切及印象深刻的,還是黃復生。然而黃復生這名字,如今卻近乎被世人遺忘。有人說黃復生沽名釣譽,說他固執己 見。但他為華教營營役役,曾聲淚俱下為南方學院的創立宗旨而辯護,也曾為南方學院建校籌募甚而“低聲下氣”。其中的苦楚和委屈,十多年前我初來南院,看在 眼裡,痛在心裡。有人說他之所以漸被人遺忘,是因為晚年他“沒有甚麼錢”,更是讓我感受到世態之炎涼。

黃復生曾語重心長說過這樣的一段話:“辦教育,就如當園丁,必須辛勤栽培。一旦花園裡五顏六色的百花齊放時,就會心花怒放,感覺到很快樂,很興奮。”

2001年,我帶南院辯論隊赴新加坡,參加由南洋理工大學主辦的馬新大專華語辯論賽(即今亞太大專華語辯論賽的前身),“爆冷”擊敗數支馬新大專隊伍,勇奪亞軍。已經退休閒散在家的黃復生竟聲淚俱下的致電過來。不知是否自認園丁,偶爾看到園裡栽種的花開了而激動吧!

帶辯論員去拜會了這位已經不是南院董事長,無權無勢又“沒有甚麼錢”,而且是辯論員毫不相識的老人。當天,和藹的接待,說話並不多。但他過去說的一 些話,我是銘記於心的。他說:“做人,在還有能力辦得到的時候,就應該儘量幫助別人,為社會服務。但最重要的是,不能有私利,不能假公濟私。”“母語教 育,是天經地義的事。之所以對華教如此執著,那是因為師長們曾經幫助過我。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應該說是感恩圖報吧!”

(收藏自2013-07-27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安煥 然‧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Views: 30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29, 2013 at 9:35pm

陳寶卿 ‧ 獨中百年

讀南方大學學院副教授安煥然的大作《寬柔百年話典範》,感觸良深。

國內60所華文獨中,西馬37所,東馬23所,多在春風化雨的路上,歷經坎坷,飽經滄桑。

今年多所獨中不約而同慶祝“百年校慶”,有霹靂太平華聯獨中的百年慶、芙蓉中華獨中的“百年芙蓉中華從頭越”、馬六甲培風獨中的“百年鵬飛.一步一 腳印,一脈一傳承”、南方一隅寬柔獨中的“寬柔以教.南方之強——同在一起迎百年”,以及吉隆坡循人獨中的“百年循人,時代響導”,熱鬧非凡。

各獨中慶祝百年校慶方式不一,有低調的純粹校內活動,有號召校友從世界各地回校、充滿感恩與人情味的歡慶活動,也有擴大慶祝規模,讓整個社區參與及感染百年校慶喜悅的方式。無論規模大小,各校百年慶的主題,同樣體現了對華教傳承的祈望與理想。

百年的日子很漫長,百年前埋入土壤的種子,今日已變成一棵蒼鬱參天、為人遮陰的大樹。百年樹人的工作,意義相同。

獨中百年來的發展之路,從建校、國家獨立、教育改制、到今日的統考文憑仍被摒棄在政府體制門外,一路走來,盡是崎嶇,可以說每一步都隱藏著華社的血淚。

然而,獨中由始至終堅守華校本色,今日才能以喜悅的心情歡慶百年,同時帶著承先啟後,邁向卓越的希望,遠眺另一個百年校慶。

百年獨中都有某些共同特點,如先辦小學再辦中學,創校時期校舍簡陋,今日校舍則已富麗堂皇,學生人數從創校時期只有一、二十人,目前已擠爆數千人,讓更多華小生不得其門而入。

這種演變,說明百年來的華教發展大業,乃是整體華社共同撫育、維護得來的成果,構成大馬華人歷史血淚的一頁。

獨中慶祝百年,更說明了,華文教育在這片土地上已生存百年,這是抹不掉的史實,政府不應漠視獨中存在。

獨中歡慶百年誕辰,不忘發揮飲水思源的精神,讓維護母語教育的責任,能夠一代接一代傳承,體現華教堅毅的精神。

由此可見,百年獨中即便不被納入教育主流,不獲得政府資助,“統考文憑”繼續被政府當政治籌碼玩弄……還是一樣辦得出類拔萃、蜚聲鵲起。

獨中歡慶百年,熱鬧喧嘩而喜悅的笑聲中,凸顯了政府教育政策的失敗;百年獨中的歡慶活動辦得越圓滿,對執政50多年的政府越是極盡的諷刺。(收藏自19.7.2013星洲日報/情在人間‧作者:陳寶卿‧《星洲日報》主筆‧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