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同樣意義上的情動與不純粹的人道主義———過於人性和大於人性的考量交匯的地方———指引著斯蒂芬·布朗( Steven BRown) 和伊安·塔克( Ian TuckeR) 去研究精神病醫患關係的管理與常規下的心理行為醫療。通過情動理論,他們找到了一種不必倒退回人道主義,也能表達患者經驗和保健系統複雜性的方式。布朗和塔克認為,情動給予他們「一種連續不斷的格式塔轉換,前景與後景、經驗與裝置在其中對調……關注情動可以讓我們提出,人和生物及其他事物的差異是量的,它們在數量和經驗的複雜程度上有所區別,這些經驗通過人體可以承載的特殊聯系和方式緊張地相互交叉」。他們所使用的概念「持續的格式塔轉換」在描述身體的動情學和情動世界(它們相互構成一種韻律、輪廓、形狀和配速)的教育學之交叉時,是一種很好的措辭。
安娜·吉布斯在她的文章中提到了這種格式塔轉換,認為它是一種「雙重性,使兩種視角的波動成為必然……那種策略性的人道主義審視著表征的鏡片,關注文化可塑性和主體形式在歷史中的嬗變……而『外來的』、非主體的生成的世界中這些存在樣式只作為其他運動轉瞬即逝的軌跡而存在」。在尋找前景和後景以交感或擬態韻律的形式波動的持續性指標時,某種五彩斑斕的大於人類的集體( 作為裝置)和經驗的多重層次(作為具身主體性)一起閃爍著微光。因此,當布朗和塔克稍後提出「中介觀念」的概念時,他們是為了鞏固和維護這個觀點,以從中窺視不可言喻之物的情動方面,並提煉出一個審慎的個案,這個個案適合安放在難解難分的「怎樣去情動」與「怎樣被情動」之間狹窄的中間地帶里(盡管任何病人—身體—世界的單子都充滿了各種角度)。情動對於像劑量的美學或藝術這樣的經驗層面也有啟示:那就是實驗與經驗。感受身體與世界界面的角度和韻律。
布朗和塔克仔細而審慎地把「怎樣」情動縫合到精神科病人和學科器材的共同生產中去,奈傑爾·斯利夫特( Nigel ThRift) 在他的文章中則是直接把「怎樣」情動抽取出來,而這顯然是該理論膽大妄為的一面。斯利夫特描述了幾乎無止境增長的世界中的世界、世界上的世界,以及主體性越來越疏離(公共親密性) 的特征,並對潛在的反潮流以及通過「人類—非人類魅力領域的建立」得到釋放的動能抱有熱情。這一點並沒有那麼突兀,這些21世紀早期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審美品質讓人尤其聯想到克勞夫對當代生物媒介和生物政治糾葛的挖掘———「有生命和無生命,物質和非物質,它們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因此我們認為有生命的東西也可以變得像物一樣,我們認為無生命的東西也可能會有生命的標志」。克勞夫追隨情動的紋理來到深埋於「生命自身」脈沖中發揮作用的生物政治與生物科學的培養基,而斯利夫特與此不同,他指出了資本主義的「世界化」中急迫的表面展示( eageR suRface display) 上既已存在的所有方面。斯利夫特看來,在新的經驗環境( 既是真實的又是理想的) 極具傳染性的生產中,有一種不斷增強的折射,「每一個表面都相互聯通」,在過程中生產出「新的文化神經,如果你高興這麼認為的話,這些文化神經塑造了『你』另外的面相。」斯利夫特回避了那些直接批判資本主義極權主義和操控生活世界的第一反應,他轉而去想這些「情動領域相互重疊」的方式可能可以為美學與政治調試這種反向實踐提供場地①。
他明白,這是一種將世界化的情動綻放空間轉化為中立的橫向描繪,並導向當下和未完成的動情學希望(與威脅)的韻律(和方法) :這種希望是,下一系列的遭遇以及我們遭遇的「方式」將永遠可以帶來更多遭遇。
这可能也确保情动理论会提供一些确定性:本·安德森主张,情动“在文化理论的视野中具有不断延宕的希望”,这一视野并没有“稳固的根基或过多的外在”,但提供了身体/身体化及世界(化) 的中间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物质主义的中立偏侧优势。正如我们已经强调的那样,情动难解难分的希望与困境就是在身体行为的动情学及与世界闪光的教育学遭遇中被撬开并/或被重置的。
[3] TERADAR. Feeling in Theory: Emotion after the ″Death of the Subject″[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 STENGERS I. Diderot's egg: Divorcing mateRialism fRom eliminativism[J].Radical Philosophy,2004,144: 7-15.
[5] WILLIAMS R.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literature [M].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6] BARTHESR. The neutral[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7] LATOUR B. How to talk about the body? The noRmative dimension of science studies[J]. Body and Society, 2004,2( 3) : 205-229.
[8] AGAMBEN G. The open: Man and Animal[M]. Stan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9] MASSUMI B. Parables for the Virtual: Movement,Affect,Sensation. Durham,N C: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 SHAVIRO S. Pulses of emotion: Whitehead's critique of pure Feeling[EB/OL].( 2007-07-01) . http: www.shaviRo.com.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