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4. 情景描寫的淡化或呈物化之勢。後現代主義小說淡化情
景,不是像現代主義小說那樣為了突出人物意識,它不必借助情景
描寫來塑造“真實”人物,也不必借助情景描寫來襯托人物意識,因
為人物在它那裏成了影子。然而有時候,情景在後現代主義小說
裏卻多得嚇人,如羅伯—格裏耶的小說就常有這種現象,加斯
(Gass)的《在國土中心的中心》則是一個典型。此小說共分30 章,
每章有一標題,如:一個地方;天氣;我的房子;一個人;電線;人;重
要資料;商業;我的房子;這地方;⋯⋯僅從這前10 章的標題中,我
們首先看到的是:1 . 重覆;2. 沒有時間;3. 沒有事件,只有物,連
人也成了物。敘述者的“敘述”(更恰當地說是描寫),幾乎從未脫
離敘述者的目光所及和他通過視覺所能理解的東西,讀者得到的
世界,也只能是用眼去看的赤裸裸的物的世界。
5. 頻頻變換的敘述角度。後現代主義小說變換敘述角度的
速度,簡直像換電視頻道。單一的敘述角度,是從一個角度來敘述
某個事物;多方位的敘述角度,是從幾個角度來敘述某個事物;二
者間有一個共同點,即有一個中心敘述焦點。頻頻變換的敘述角
度,是許多個角度敘述許多個事物,沒有中心敘述焦點。如庫弗的
作品就多采用這種敘述方式,其《保姆》就是一典型例子。閱讀這
種敘述文本時,讀者感到不知所雲,不知所向,如墜雲裏霧裏。也
正因為如此,讀者在閱讀時不得不時時調整自己。
6. 等級話語的消失。由於作者的消失,情節的太多或太少,
敘述角度的頻頻變換,等級話語就自然消失。於是線性話語消失
了,平面(horizontal)話語出現了,這一點與現代主義小說完全相
似,不過程度更趨激烈。
7. 隱喻式語言。詞不達意、意義膨脹是後現代主義寫作的最
大特點。格特魯德·斯泰恩(Gertrude Stein)的名句“玫瑰是玫瑰是
玫瑰是玫瑰是玫瑰”(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最
是典型不過了。在這種文本中,語言的表述功能喪失了,“已言部
分的意義,僅僅在於讓人註意到未言部分。”[22]所以讀者在閱讀這
種文本時,看到的是能指的不斷遲延,是語言遊戲。
將上面的討論列成表格,則是:
(圖 110)
四、讀者在三種文本中的作用
讀者在閱讀文本中的作用是由文本設定的———(當然也可以
說是由作者設定的,因為文本是由作者創造的,但是由於閱讀過程
中直接介入的是讀者與文本,所以我們說讀者的作用是由文本設
定的)———因而讀者在不同的文本中便起著不同的作用。
1. 讀者在現實主義文本中的作用:被動地接受
現實主義文本是種封閉式文本,因而讀者在閱讀這種文本時
也被圈定(in-closed)。這種文本的敘述呈線性運動之勢,走在前面
的是作者,讀者在閱讀中仿佛被他牽著鼻子走。讀者閱讀時邊期
待(提問)邊給予了滿足(回答),所以她感到輕松、愉快、甚至忘其
所以以至“哭”、“笑”,當然間或也“等待”(狄更斯語)。讀者在這樣
的文本中,其作用只是接受,即是說她成了作者的俘虜。按照哈裏
斯(Wendell V. Harris)的說法,這種讀者是被鐵鏈鎖住的讀者(en-
chained reader)。[23]
2. 讀者在現代主義文本中的作用:綜合地經驗
由於作者的隱退,由於現代主義文本的敘述呈共時、開放之
勢,讀者失去了作者的明確引導,所以“必須努力去發現通向往往
是錯綜覆雜的結構迷宮的途徑”[24]。讀者邊閱讀邊期待,但是卻
不能得到立即滿足;讀者須“努力去發現”。這實際是要求讀者介
入創作了。但是由於這種文本往往呈回環之勢,讀者隨著文本的
敘述運動行進,到最後還是回到了原處。如沃爾夫的《墻上的斑
點》(The Mark on the Wall)。但是回到原處卻不是原地踏步,而是
經歷了一次意識的洗禮。讀者與作品中的人物一樣,體驗了一次
頓悟。有時,讀者須依據這文本的共時性敘述框架,綜合地、多方
位地看待某一事物,往往就像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樣,突然的一瞬
中,讀者在這回環式敘述結構中,最後被激活閱讀中積累的信息,
從中體悟作品的意義。較之現實主義文本中的讀者,現代主義文
本中的讀者有較大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也還是有限的,因為現代
主義文本的回環式敘述暗中引導著讀者,讀者有可能借助這種敘
述方式,將多方位的敘述視點統一到一個大敘述視點之下,這種統
一實際就是種綜合。現實主義文本是線性敘述結構,所以讀者的
閱讀是直線式的追加閱讀,只需把信息累加起來就行。現代主義
文本的讀者無法采用這種閱讀方式,因為她閱讀的文本已失去了
線性敘述結構,失去了由先而後、由因而果的關系,所以她得將信
息重新組合成某種框架,以窺視文本的意義。
3. 讀者在後現代主義文本中的作用:積極地創作
可以說,後現代主義文本中的一切因素,作者、人物、情節、情
景描寫、敘述角度、敘述話語以及語言,無一不迫使著讀者采取積
極的閱讀態度,否則她就只好放棄閱讀。不言而喻,小說讀者往往
習慣把文本世界等同於她所處的客觀世界,這種習慣常常使讀者
主動地作本體上的轉移,即從客觀世界進入文本世界。現實主義
小說為讀者的這種主動提供了客觀條件,創造了讓讀者縮短自己
與文本世界的距離。“看啊,”作者說:“我的人物多像,事件多真,
情景多熟悉。”後現代主義小說則反其道而行之,作者時時提醒讀
者註意與文本保持距離:“我創造的這些人物從來就沒有存於我的
大腦之外。”[25]所以讀者閱讀後現代主義文本時,不得不放棄那種
閱讀習慣,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閱讀姿態,做起“玩家”(player)來。
哈裏斯稱這種讀者為被解放的讀者(enfranchised reader)。[26]比如
讀者閱讀福爾斯的《法國中尉的女人》時,當她讀完小說的前12
章,正陶醉於文本的敘述時,闖入敘述者(intrusive narrator)亦即作
者突然說道:“我不知道”。[27]這一聲棒喝,迫使讀者調整閱讀心
態,認清兩個世界的界限。同時,這一棒喝也消解了作者作為文本
主宰的位置。於是,在作者、文本、讀者這台戲中,主角的位置給空
出來了,於是讀者便有了參與創作的機會:“你說你不知道,”讀者
想道,“那你是在玩遊戲羅。好吧,我就參加吧,遊戲一個人是玩不
成的。”在許多後現代主義文本中,我們經常看到敘述人在邀請讀
者與他一道遊戲。如約翰·巴思的《迷失在娛樂園》,羅伯特·庫弗
的《符點與旋律》( Pricksongs and Descants),J·L·博傑斯的《迷宮》
(Labyrinths),威廉·加斯的《威利·馬斯特斯的孤妻》(Willie Masters
Lonesome Wife),納博科夫的《灰火》( Pale Fire)。在這些文本中,敘
述者與讀者的關系是種遊戲夥伴關系。
莎娜是誰?敘述者說不知道,小說的其他人物莫衷一是,讀者
從頭讀到尾也不清楚。莎娜是個貞女,又是個蕩婦。這種雙重否
定實際消解了莎娜的個性,將她降至匿名。另一方面,讀者面對這
種雙重否定實際是面臨著選擇。莎娜不可能既是貞女又是蕩婦,
讀者須作出自己的選擇。小說給出三種結尾也是要讀者去作選
擇。這是小說留給讀者的自由,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這種自由
比現代主義文本的讀者得到的自由大得多。現代主義文本的讀者
可以依靠回環式敘述結構的引導,有可能將多方位的敘述視點統
一到一個大的視點。後現代主義文本的讀者沒有這種引導,因為
文本是斷裂式的敘述結構,不可能將片斷式的敘述視點統一到一
個大視點之下。然而正因為沒有這種引導,讀者才享有更多的自
由,處於與作者相等的地位。
《法國中尉的女人》至少有兩種話語交織在一起。一種是歷史
話語,由維多利亞時期的歷史人物如達爾文、馬克思以及小說家、
詩人的語錄和歷史文獻構成。另一種是小說(fictional)話語。於是
我們就看到這樣一副情景:“當歷史話語似乎指涉真實時,小說話
語卻只指涉虛構(fiction)”。[28]這二者的交織就明顯構成了小說的
互文性,它將真實之景與虛構之景間的對立展現在讀者面前,迫使
讀者意識到兩種世界的存在。同時由於有了互文性,意義就不能
確立。“因此,互文性就成了一種解放的策略,一種將敘述從作者
的確定中解放出來的手段”。[29]換言之,互文性給了讀者“用武之
地”。
但是,解放了的讀者並非隨心所欲的讀者,他之所以能積極參
與創作,乃是因為上述後現代主義文本所具有的質所決定。沒有
作者的消亡,哪有文本的開放?沒有文本的開放,哪有讀者的位
置?正如卡勒所言:“當代文學也鼓勵將註意力集中在讀者身上,
因為近來的作品中種種困難與斷裂性惟有在讀者擔任主角時方可
經得起批評的討論”。[30]在後現代主義文本中,讀者的作用“不在
感受涼透脊骨的冷顫,掬以同情之淚,或悲痛欲絕”,也不在取代作
者而成為另一主宰,“而在於證實期待之錯誤,與不可釋去的含混
作鬥爭,或者質疑曾經依賴的設想”。[31]讀者可以萬歲,可是能萬
萬歲麽?
註釋
[ 1 ]Pauline Marie Rosenau: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sights,Inroads,and Intrusions . New Jersey: P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92. p. 44.
[ 2 ]同上,p. 50.
[ 3 ]Michel Foucault:“What Is an Author?”In 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ed. David Lodge).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1988. p. 209.
[ 4 ]Roland Barthes:“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n 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ed. David Lodge).
1988. p. 172.
[ 5 ]Pauline Marie Rosenau: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
p. 37.
[ 6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 . New York:Semiotext(
e).
1983.
[ 7 ](美)R·C·霍拉勃:《接受理論》,周寧、金元浦譯,載《接受美學
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第376 頁。
[ 8 ]Jonathan Culler:Structuralist Poetics:Structuralism,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 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 Regan
Paul . 1975. p. 192.
[ 9 ]同上,p. 193.
[10]同上,p. 193.
[11]亞理斯多德:《詩學》,羅年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第7
頁。
[12]Thomas Docherty:Reading(Absent)Character:Towards a Theory
of Characterization in Fiction . Oxford:Clarendon Press . 1983.
pp. 135—136.
[13]Mahmoud Salami:John Fowles s Fiction and the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and Toronto: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992. p. 20.
[14](英)特倫斯·霍克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上海
譯文出版社, 1987,第76 頁。
[15]同上,第77 頁。
[16]David Lodge:The Modes of Modern Writing:Metaphor,Metonymy,
and Typology of Modern Literature . London: Edward Arnold.
Reprinted 1983. p. 125,p. 144.
[17]Virginian Woolf:“Mr . Bennett and Mrs . Brown”.
In Collected Essays
. London:Hogarth Press . 1972. p. 325.
[18]Horst Ruthrof:The Reader s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 London:
Routlege & Regan Paul . 1981. p. 129.
[19]Roland Barthes:S / Z . New York:Hill & Wang. 1974. p. 95.
[20]Thomas Docherty:Reading(Absent)Character . p. 45.
[21]Clare Hanson:Short Stories and Short Fictions:1880—1980 .
London:Macmillan. 1985. p. 141.
[22](德)朔貝爾:《接受與現實主義》,載《作品、文學史與讀者》
(德)瑙曼等著,範大燦編,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第248 頁。
[23]Wendell V. Harris:Literary Meaning:Reclaiming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 London:Macmillan. 1996. p. 35.
[24](德)伊瑟爾:《作為現實主義小說結構成分之一的讀者》,章
國鋒譯,載王逢振、盛寧等編《最新西方文論選》,漓江出版
社, 1991,第38 頁。
[25]John Fowles:The French Lieutenant s Woman . 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1992. p. 80.
[26]Wendell V. Harris:Literary Meaning . p. 35.
[27]John Fowles:The French Lieutenant s Woman . p. 80.
[28]Mahmoud Salami:John Fowles s Fiction and the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p. 110.
[29]同上,p. 112.
[30]Jonathan Culler:On Deconstruction: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3rd
Prt . 1984. p. 30,p. 39.
[31]同上,p. 3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